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二人森林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4节


  嗯……

  没准他把刀藏在龙尾巴所在之处了。

  她想着,不自觉地轻笑了一声。

  易弦莫名其妙,转过头看看她。

  何田本来有些心虚,再一看他蒙着纱布的“酱缸”样子,立刻放心了,大胆地看着他。

  反正隔着两层纱布,你也看不到我在看什么。

  “你看什么?”易弦问。

  何田笑,“嘿嘿,没看什么。”

  她转过脸,低头又闷笑两声,继续刮皮子。

  “要是想要皮革,现在就可以把毛那面的毛也全刮下来,要是想要皮草就省了点事。”

  “那就要皮草吧!”易弦也开始觉得累了。

  “行。不过,这几张兔子皮和松鼠皮,得全刮了,我想用来做手套,还有鞋子。”

  皮子刮完,才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最恶心的部分呢。

  硝制。

  把硝制用的药水涂在皮子上,抹匀,用竹钉在皮子边缘敲出小洞,固定在薄薄的桦木板上,或是用绳子穿在洞里,把皮子绷在一个圆竹圈上。

  固定好的皮子挂起来晾晒,晾干之后再涂一层药水,再晾干,反复几次。

  药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要是同时硝制的皮货多,一走近,眼睛就会被熏得流出泪。

  硝,盐,明矾,都可以做成溶液进行硝制,实在没有这些,把皮子泡在腐烂的草木水里也行。全都没有的话,还有一种最恶心的方法,就是用动物的脑子,加上水,捏碎,搅合成稀糊,涂在皮子上。

  这种硝制方法臭不可闻。但是硝出的皮子却是最柔软的。

  硝制完成后,还要揉皮。让皮子恢复弹性。

  对于大张的皮子,比如鹿皮,獐子皮,狼皮,两个人一人抓着一边,把皮子放在刮皮的木桩子上,皮面向下,毛面向上,先用力拉伸,再来回拉动,拉的时候再用力拉伸,皮子就越来越软,越来越光滑。

  小点的皮子,比如兔子皮,就只能自己来了。可以找一颗粗细合适的树,把皮子围在树干上,来回拉,像貂皮这种精细的皮子,那就得顶在膝盖上拉了。

  这一步,才是最费力费时的工序。

  对于貂绒这种高级皮货,每一步都要更小心,所费的时间更多。

  那几张貂皮硝好之后,何田每天晚上临睡前还把它们带回屋子,一是怕被什么动物给咬了,另外,她还会一有时间就抓着貂皮放在自己膝盖上拉伸。

  皮子揉好了之后,还有一道工序,是冷烟熏。

  工坊旁边有个小屋子,和熏肉小屋相似,但是小得多,房梁上垂下一根绳子,吊上编得极为稀疏的竹网,把已经很柔软的皮子皮面朝下放在网上,小屋中间放了一堆石头垒成的火塘,从林子里捡些新鲜的桦树枝或是红杨树枝,火塘里放上干草点燃,含有大量水分的树枝不会燃烧,只会慢慢释放青烟。

  烟的温度不高,不会破坏皮子。视皮子的大小,熏上一两天后,取出来,皮毛有一点淡淡的烟熏味,皮面微微变黄了些。

  到这时,整个硝制的过程就完成了。

  冷烟熏烤这个步骤并不是必需的,有很多人会省略这一步。但是熏过的皮革皮草不会发霉也不会虫蛀。

  最后处理好的皮毛柔软,厚实,富有弹性,皮面光滑得像绸子,就可以拿来做各种衣物了。

  受了何田说他“只懂理论和吃”的刺激,易弦在皮货硝制好的那天主动要求今天他做晚饭。

  于是,何田在家忙着剪裁皮子的时候,他蒸上米饭,提着篮子出去了。

  上次抓到的那十几只虾已经吐净了泥沙,可以吃了。

  易弦把它们提到山涧边,去掉头,后背切上一刀,壳也剥掉,再剃掉背后那条沙线,洗净沥干。

  冷烟熏皮货给了他启发,让他想起从前吃过的一道菜。

  他用几块石头在山涧边搭了个火塘,升起火,到河边树林里折了许多柳枝,一半编成一根圆网,一边放在火上,很快,柳枝上的嫩叶卷曲变黄,火塘里明火熄灭,升起了烟。

  易弦砍了两根树枝,劈成Y形插在火塘两边,用柳枝把圆网挂在上面,再把篮子里的虾仁小心摆在上面。

  然后,他提着篮子去菜地采了黄瓜和水萝卜,提到山涧边洗净,这时,柳枝圆网上的虾仁也熏好了。

  去头剥壳后的虾仁原本是雪白的,现在缩小了一点,弯曲起来,变成了乳白色,还泛着一点黄绿色。他捏了一个虾仁放进嘴里,嚼了几口,露出满意的微笑。

  易弦提着圆网和篮子回到家,米饭也蒸好了。

  他的刀工一向没得说,几下把小水萝卜和黄瓜切成厚薄一致的圆片,在陶盘里一片摞一片摆成螺旋形,再放上虾仁。

  盛上两碗米饭,他骄傲宣布,“何田,开饭了。”

  何田看了盘子一眼就发出惊叹,碧绿的黄瓜片和边缘是鲜艳粉紫色的小水萝卜错综摆开,光是视觉效果就很惊艳,虾仁像是白灼的,可是闻起来带点淡淡的草木清香。

  易弦夹起一个虾仁,放进她嘴巴里。

  何田仔细品了品,虾仁保留着弹性,多汁肉厚,只有一点点盐的调味,但是又有种清香,让虾肉的甜味更突出了,“这是怎么做的?”

  易弦得意地笑,“哼,这就是柳叶冷熏虾仁。怎么样,我实践起来也不差啊!”

  何田笑了,“确实比你做的面条好吃!”

  饭后易弦才告诉何田这道菜的原型是什么。

  “用上好的茶叶,放在干锅里小火熏烤,上面放上铁网,用烟熏到虾仁弯曲起来就能装盘了。我们这儿没茶叶,我就想到用柳枝。”

  何田咽口水,“还真没想过这种吃法,那柳叶能不能炒来吃或者晒干泡茶呢?”

  “可以试试!”易弦积极响应,他心里暗暗说,嘿嘿,何田,换我支配厨房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愉快。

第62章 蜂蜜

  到了七月中, 终于可以去取窗户了。

  这两周里, 何田和易弦完成了很多工作:收集了不少干草,盖了一间窝棚, 做了几罐果酱,翻修了厕所,晾干了两大盒桑叶, 做了够用一整年的肥皂, 硝制了去年打到的皮货,还烧了一窑陶器。

  看起来真是做不了不少,可是仔细一想, 还有很多要做的。

  在附近另一条支流河道附近,有一片林子,长着樱桃,杏子, 还有梅子,再不去采摘,很快就会被小动物吃完了。

  还有, 附近的河流,现在一定聚集了很多洄游的鲑鱼。再往它下游的支流走, 能抓到银鲑鱼,如果从那里进入丛林, 向山上走,穿过山间的瀑布溪流里能抓到粉红鲑鱼。

  这些地方当然也可能有熊出没,但是比起温泉山谷, 出现熊的几率要小得多,是值得冒险一去的。

  一条鲑鱼可以重达十五公斤,要是可以多抓些鲑鱼当储备粮,今年冬天就不用像去年那么辛苦地凿冰拉网捕鱼了。

  去年,何田根本没能去捕鲑鱼。

  去捕鲑鱼,需要一天的路程,如果在第二天就捕到了足够多的鱼获,往返最少也需要三天。

  在夏季,三天的时间,鱼都腐烂了。所以,捕到鲑鱼后就得取出内脏,切成鱼排,尽快就地熏制,才能带回来。可在野外熏制鲑鱼或者任何野味,都是很危险的。

  熏制时发出的香味会引来捕食动物,没有同伴守望相助,实在太危险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何田信心满满地取出地图给易弦看,计划好了路线,准备取窗户之后就动身去捕鱼。

  去取窗户的前一天,何田和易弦满怀期待又充满不安地打开了封住的窑炉。

  拉起送柴进去的铁板,封在那里的砖头摸起来似乎还是微温的。

  把它们一块块拆下来,光亮渐渐投进窑炉,两个人的心也越跳越剧烈。

  “能看到么?看不到么?把窑顶的小洞也打开吧?”易弦显然有点着急了。

  “去吧!”

  易弦爬上窑顶,把那个洞里的砖头也取出来,窑炉又亮了一些,何田扒砖头也扒得越来越快,等他爬下来,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窑炉。

  易弦小心翼翼拿起一只碗,先捧着看了看,再大着胆子轻轻用指头在边缘弹了一下,陶碗发出悦耳的声音,还是完整的。

  “哈哈!烧好了!成功了!”他转过身给何田一个熊抱。

  “赶快都搬出来!”何田也挺激动,这可是她全权负责烧的第一窑陶器啊!

  两个人轮流进窑洞,把烧好的陶器一样样搬了出来,放在窑炉前的空地上,小麦跟着来看热闹了,凑近一个水缸闻了闻,蹭了一鼻子黑。

  烧窑的木柴全都成了灰,两人搬出所有陶器后,身上手上都黑了,虽然很狼狈,可是却都一直在笑。

  两个人对着一地的陶器傻笑着,摸摸这个,再拿起另一个欣赏半天。

  终于从狂喜中冷静下来了,何田让易弦拿了些干草。

  她教他一缕一缕抽出来干草,两股一起,拧成手指粗的草绳。

  两个陶碗之间垫上一把草,按照大小几个几个摞成一摞,用粗草绳扎在一起,就能提起来。绑了草绳后运放和取拿都方便顺手多了,还可以防止它们在严冬冻裂,再要拿的时候也保护它们不会被轻易碰碎。

  把草绳绑好的陶器放在草篮子里,用小板车慢慢运到存放陶器的窝棚,再小心一提一提地放到的木架子上。

  陶缸,陶罐,这种大陶器,每一只在缸体外面用草绳打两个个十字结拴紧再运放。

  最后运回家的是要拿来用的碗盘器具。

  易弦把这些全都运到山涧边擦洗干净,再运回木屋,一样样摆在桌子上欣赏一会儿。

  何田很喜欢易弦做的荷花杯子,用布巾擦干,就放了几粒晒干的蓝莓,倒上凉开水,再加一勺蜂蜜搅了搅。

  她端着杯子笑嘻嘻走回桌前,坐下,喝一口,“啊,用了新杯子,连茶都更好喝了。”

  除了这些成功的作品,他们还见缝插针地烧了些风铃。每只风铃看起来都像是一个倒扣的小杯子,因为它们大多数是易弦做失败的杯子改造的。为了做风铃,还烧了些陶珠子。

  改造成风铃的陶杯底部有一个孔,取一根草绳,先在绳上穿一颗陶珠,两边各打一个结,固定住珠子,再穿进风铃的孔里,就可以挂在篱笆上房檐下了,草绳尾巴上栓上一小块薄木片,风一吹,木片来回飘荡,牵动绳子不停晃动陶珠,敲在风铃壁上,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吓得没见过世面的小鸟和松鼠不敢跑过来,倒是可以用来保护菜地。

  但是,到了夜里,只有有点风吹草动,风铃也会响个不停。

  何田第二天划船取窗户的路上,还觉得一直能听到风铃在响。

  到了老木匠家,他正在院子里做独木舟。上次他们来时见到的那根桦木已经完全掏空了,能看出船的形状了。老木匠把一块块木板楔在掏空的树干中,把圆形的树干向外撑开,一次一次换上更长的木板,树干截面逐渐由缺了一方的圆变成弯月形,船就基本做好了。

  何田和易弦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老木匠固定好一块撑船的木板,才领他们去看新做好的窗户。

  新木窗油了一层清漆,还像原先那样分成十二个格子,装上玻璃。

  付了尾款之后,何田摸摸瘪瘪的钱袋,有点忧愁。

  希望从现在开始直到明年春天,不要再出什么事了。剩下的钱真的不多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