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银色铁轨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8节


  但我太小看她的行动力了,后续很多的麻烦事,恐怕都是我那一句无心的玩笑话惹得祸。

第22章

  隔周我又被李子桐叫了出来,见面时她手上居然拿了一台小型摄像机。

  我吃了一惊,“从哪搞来的?”

  “我爸有黑龙江的远房亲戚,和俄罗斯、韩国都有生意来往,那边邮寄来的。”

  “嚯,很贵吧?”

  她报上一个令我不由得倒抽冷气的价格。

  “这么贵重的东西,他敢放心交给你?”

  “当然不敢,是我偷偷拿来的。”她轻描淡写地说道,“电源是五号电池,我特意买了充电版本,

  用完再充满,没有丝毫损耗。”

  “喔,充电电池也不便宜吧?”

  “放心,我花光零花钱买下来了。没有这东西怎么拍电影。”

  原来真打算拍啊,我不由得肃然起敬。这家伙平时遇到什么事都一副嫌麻烦的样子,唯独涉及电影时,莫名其妙的行动力拉满。

  “器材都齐全了,现在就开拍吧。”她信心满满的说道。

  “拍谁?”

  “当然是你。”

  “我根本不会演戏啊。”

  “没关系,还记得两个月前我们一起看过的那部国产刑侦片吗,大部分情节都无聊至极,唯独结尾处反派自白杀人计划的那段还算有意思。你就模仿着把那段演一遍,我拍下来试试效果。”

  如此无理的要求,我简直不知道该以什么表情来面对。两个月前看过的电影,我还能记得剧情梗概就已经是万幸了,怎么可能想起具体的某个场景是怎么演的。

  “你这样的记忆力,究竟是怎么考上中学的?”李子桐露出惊讶的表情,手舞足蹈地模仿了一遍那段犯罪自白。令人惊讶的是,每句台词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你是不是自己偷偷又看了不少遍?”

  “怎么可能,你知道我几乎不重看同一部电影……好了,别废话了,你到底演不演?”

  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我只得叹了口气,硬着头皮站在摄像机面前,“接下来,我将公布自己的杀人计划。”

  但第二句我就忘词了,在黑洞洞的镜头面前,大脑的运作似乎都变迟钝了。

  “cut!停!你究竟是怎么搞的。”她从摄像机后探出头来,大发雷霆。

  我无奈地反驳,“你总不能指望一个新人演员什么错都不犯吧。”

  “真是的,”她检查了录像带,“还好这台机器有重新录制的功能。”

  之后她不厌其烦地教我背了好几次台词。我以为自己背熟了,但每次一开拍,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总会说到一半就卡壳。重复不知道多少遍后,终于在天黑前拍出了一个完整的版本。

  我擦了擦头上的汗,着实松了一口气。但李子桐似乎对这样的成果很不满意。证据就是回去的路上她一直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虽然这么想有点不负责任,但如果这次失败能打消她的电影梦就好了,那时我由衷的这么觉得。

  结果隔周约见面时,她的手里依旧拿着摄像机,脸颊肿了起来,贴着胶布。

  我倒吸一口冷气,“怎么搞的?”

  “录像带的事,惹父亲生气了。”她轻描淡写地回答,“原来录像带虽然可以倒带重录,但每一卷能重录的次数是有限的,次数多了就会质量下降,直到失效。上周那盘就被我们拍废了。”

  “就为这么点小事动手打人?”

  她摇了摇头,反常地花时间斟酌词句,“不怪他,这种录像带是VHS-C格式的,价格很贵的。算了,不说这事了,我们抓紧时间开始今天的拍摄吧。”

  “还拍?你不怕再惹祸啊。”

  可李子桐不为所动,坚持说这次的录像带是她偷偷搞来的,不会被发现的。我只好换了个理由劝阻。

  “拍电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纯靠导演一时兴起的热情,是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的。”

  “放心,剧本我大概都想好了。”

  “可演员呢?”

  “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了,我设想的剧本,只要一个演员就行,简单吧。”

  “只有一个演员的电影怎么会好看,而且布景呢?”

  “先听我说完,”她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了解了故事本身,你就全明白了。还记得你一直担忧的世界末日吗?我们就拍那天到来之后的故事。”

  新世纪到来前,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终于变成现实,天空中太阳、月亮和九大行星将组成“十字架”形状,小行星撞击地球,大气层彻底毁灭,强烈的太阳伽马射线直射地表。地球上98%以上的物种都在短短数天之内灭绝了。幸存的人类开始倾尽全力建造星际飞行器逃离地球,短短一年间地球上只剩下了1%左右的人口,都是无力负担费用的社会底层,作为电影主角的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科学家预计,这种末日情景将持续数十万年。仍留在地球上的人们都放弃了希望,纷纷留下遗书等死。但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没有放弃,他与母亲储存了大量的储备粮食,像压缩饼干之类的。两人躲入地下洞穴,靠舔岩壁上渗出的水过活。数年后,食物见底,由于总是节省食物自己不怎么吃,母亲先去世了。

  少年失去了希望,决心回归地表后死去。但随着地势的上升,气温并未上升。他沿石壁攀登,重新返回地面。有什么出了错!太阳……太阳虽在中天,却如夕阳一般成了橙色的巨大球体,并没有多么炙热。原来科学家的预测出了差错,伽马射线暴的爆发出现了间隙,短短几年就中止了。至于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来无人知晓,可能就在几年后,也可能是数十万年后。

  他在洞口边弓身坐下,望着无遮无拦的茫茫荒野,又望望太阳,终于起身开始了新的行程。他相信一定有其他还活着的人类……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挺不错的。”我思考片刻,“原来如此,如果是末日题材,只有一个演员的话也说得过去。”

  “bingo!”她打了个响指。

  “可你刚才说的那一串宏大的科幻背景设定怎么表现?”

  “在剧情穿插中让主角用自言自语的形式说出来就好了。”

  这样不但没视觉效果,还会很没有代入感吧?不过这不是我操心的问题,应该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为什么主角的设定是少年而不是少女?”

  “因为由你主演啊。”她理所当然似的说道,“难道你想演反串性别?”

  听到预料之中的答案,我不禁头疼起来。

  “放过我行吗?”

  “不用担心,我会好好指导你的演技。”

  “你自己演不就好了?”

  “我是没法演的。”她斩钉截铁地说,“第一,得有人操作摄像机,这东西太贵了我不敢交给你。第二,我十分讨厌出现在镜头里,一想到要被录进影像里就浑身难受。”

  “那你找别人好了,我也十分讨厌出镜。”

  “前提是我找得到。”她直视我的眼睛,“虽然不想提,但你还欠我一个人情吧?”

  我回想起小学时她帮我逃脱小混混魔爪的事,只得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

  故事采用倒叙手法,第一幕是少年刚刚来到地表的场景。因为饥饿,他迫切地想找到吃的。就在此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群野鸟。

  李子桐把早就备好的干面包揉碎,撒在地上。不一会,一群饥肠辘辘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聚拢过来。虽然我很想说生物大灭绝后很难有鸟类幸存,如果追求真实感的话主角应该捕捉蟑螂或老鼠为食才对。但考虑到这两样东西又难抓又恶心,万一她真搞来了我可受不了,这才强行忍住了没说出口。

  “要拍下你追着鸟跑的画面!你要表现出虚弱的样子。”

  她眼瞳闪闪生辉地举起摄像机,“现在开始拍摄,action!”

  我尽量不看摄像头,僵着脸皮,死命地照本宣科。

  “原来地表的世界已经恢复正常了。但是一个人也没有。嗯——另外……嗯——好饿啊。”

  我跌跌撞撞地扑向鸟群,麻雀们吓得一边咕咕叫一边群起飞向天际。

  “Cut!”

  李子桐从摄像机后探出头来,一脸苦涩地对我的演技横加指责。

  “动作太迟缓了,一点真情实感都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咬指甲。

  “你的表情太僵硬了,要发自内心,表现出自然而然的忧愁和哀伤。想想吧,你可是生活在世界末日哎,家人都死光了,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还不一定,难道不应该打心眼里悲痛欲绝吗?”

  这话让我听得十分不舒服,于是敷衍地回答道:“我脑子里就是这么想的,内心也能感受得到。”

  “那就努力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表现出来,不然观众怎么看得到!你这样没法拍,先练到我满意为止。”

  于是我被迫把这个场景重复演了十几遍,每次她都能挑出不同的瑕疵。我也好麻雀们也好通通疲惫不堪。它们停下来啄食一会面包屑就被我的表演吓走,最后干脆都不来了。

  由于缺少了群众演员,又快到中午了,李子桐只得放弃再拍。好在最后一次开机时拍了一个“还算凑合”的版本。

  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公布了后续摄影行程计划,“下星期六放假,你一早就来。九点到北口车站前面碰面,听到没?”

  我吃了一惊:“还要继续拍?”

  “当然,才第一幕而已。”

  拍摄活动就这样一周周持续下去,搞得我苦不堪言。为了节约录像带的拍摄次数,李子桐强制要求我先排练个几十遍才开始正式拍摄。到后来甚至写了厚厚的一沓稿子,指明动作和台词,要求我在周末实际拍摄前背得滚瓜烂熟。

  由于实在身心俱疲了,我开始不停抱怨起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认真干什么,反正只是业余爱好的作品。”

  她起初装作听不见,听多了终于忍不住反驳,“若不追求细节,观众是不会有代入感的。”

  “说到代入感,我这个角色可是不停地自言自语哎,这样真的不奇怪吗?真会有人心里想什么都直接说出来吗?”

  “这个嘛……”

  她眯细眼睛,嘴唇闭成一条直线,认真思考起来。

  我趁机借题发挥,“就电影来说,肯定需要配角的衬托,发生对话行为,主要角色才能展现更充沛的生命力。不然就会变成干瘪的纸片人。”

  她沉默不语良久,这次的拍摄终于草草了事。

  我本意是想让她再去找些其他人帮忙,多几个人给她折腾,我身上的负担多少也能轻一点。谁知道下一周见面时,她用塑料袋拎了一个篮球过来。而且是一个破旧掉皮的,瘪掉一半的篮球。

  “哪捡来的垃圾?”

  “请尊重他,这是你的好朋友。”

  我可不记得自己成了把篮球当朋友的热血运动少年。

  “不是说现实中的你。剧中的你经历了什么还记得吗?在空无一人的城市之间流浪了一年,但一个人也没找到。这样的情况下不是理所当然孤独难受吗,上一次与人说话还是和去世的母亲。于是只能把一个篮球当做朋友。喏,这样不就有说台词的正当理由了?”

  “原来如此,不过这个剧情听起来有点耳熟啊。”好像记得有个在联邦快递工作的大叔流落荒岛的电影里就有类似的情节。

  她的脸微微一红,“这是借鉴啦借鉴。总之先拍你练习好的场景吧,其他不改,只是台词都对着篮球说就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