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娇妻入瓮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8节


第41章

  翌日天一亮, 秦府的马车和豫王府的马车就一起出了城。

  马车上, 秦穆对两个女儿同行, 还是不太赞同。但齐王开口了,说什么运送军粮乃是大事, 不可马虎, 到了幽州, 他们负责跟着一起送, 秦家粮铺也得有个聪明的人看着,否则那么一大批粮食放出去, 难免不会被混入城中的晋军奸细发现。幽州城离军营尚有一段路,若是晋军在中途拦截, 或者趁他们不备放把火烧了粮食, 山路上根本找不到水源灭火。

  秦穆不懂战术,但是齐王既然发话了,他不愿意也得愿意。这件事情不能外传, 幽州也不比京城,那边的人他还真不放心。在知情的几个人中, 大女儿聪慧, 若是真有人问起,他相信她确实能够应付得过来。就这样,在两个女儿再三保证不会给他们添乱后,秦穆不得已也将她们带上同行。

  由于要赶在半个月之内到达幽州,马车几乎一路都没停过,只有在晚上下榻客栈时大家才能休息一下。终于在第六日, 众人赶到了江淮一带。

  水灾比想象中的更加严重,若非亲眼所见,秦依依根本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天灾。他们来的是最接近重灾区的一个县城,由于地势较高,这里除了连绵不断的暴雨,暂时还算安全。但听说再往南行二十里的几个村庄和县城都已经被洪水淹了,情势危急。

  下了马车,一路往城里走,只见满城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由于灾情严重,一些茶馆、酒楼都被迫停了生意,接纳了无数前来避难的人。还有更多的人没地方去,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暂时安身。

  刚下过一场雨,地上还是湿的,收到消息匆匆赶来迎接的县令一边向他们介绍情况,一边叹气道:“两位王爷有所不知,如今前来我安临城里避难的百姓数不胜数,我们虽然每日都在县衙门口施粥,但毕竟粮食有限,再这样下去,只怕连我们自己都要饿死啊。”

  楚昱瞧着四周好奇地盯着他们看的难民,眉头紧锁:“城里那些米商呢?酒楼老板呢?他们不可能一点存粮都没有吧?为何不拿出来给百姓救急?”

  “能拿的都已经拿了,实在是灾民太多,供不应求。”县令无可奈何道,“而且去年刚经历过大旱,粮食本就不多,今年春收刚开始就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灾情,被淹的恰恰是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土地……”

  “军粮呢?不是说都运在你们安临了吗?”楚骞奇怪,得知秦穆答应后,父皇已经下旨,先将这些被洪水阻隔无法转运的军粮分发给灾民,怎么还会不够呢?

  “回王爷,那批军粮正在衙门里放着,只是……几位押运军爷说这是要给前线将士们吃的,除非他们亲眼看到补给的粮食送到军营,否则这些粮食就不能动。”

  “荒唐!”楚昱听后当街气道,“父皇都下了圣旨,难道我们还会诓他们吗?他们在哪里?马上带我们去见他们!”

  楚昱很生气,楚骞却觉得还好。毕竟是军粮,不是一般的粮食,来传旨的人那些负责押运的人都不认识,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万一是假的,军粮一旦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谨慎点是没错的。

  县令被楚昱这么一吼,哆嗦着把他们往衙门里带。

  二十几车的军粮整整齐齐地被堆放在衙门里,旁边还有一百多名负责押运的士兵,他们这几日都和军粮一起挤在这个地方,虽然不用行路,可紧蹙的眉头看起来比行路更加疲惫。

  其中有一人认出了楚昱,连忙上前行礼:“末将卫良见过豫王。”

  卫良是专门负责运送军粮的,也是这队人里的管事,不肯将军粮发放下去,正是他的意思。

  楚昱扫了他一眼,直接质疑:“父皇已下旨将军粮发放给灾民应急,为何你们要抗旨?”

  “这……”卫良没想到豫王过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担心粮食是否能够顺利送入军营,而是要追究他们的抗旨之罪,一时语塞。

  心中愤怒,可对方是王爷,他只是一个小官,不能当面与他辩驳。又忧心会牵连到其余的兄弟们,卫良心一横,高声道:“末将只是担心后方来不及补给,才擅作主张留下了军粮,与其他人无关,抗旨的也是末将一人,他们都是听末将的,王爷若是要降罪,末将愿意以死谢罪,还请王爷务必尽快为营中的将士们送去粮食,末将死而无憾。”

  话音刚落,他竟要拔刀自尽。

  “住手!”楚骞一看不对,连忙制止,秦昭也同时出手,二人一左一右按住了卫良的胳膊,这才阻断了他的求死之心。

  “你这是做什么?”楚昱更加生气,他只是问了一句为何抗旨,至于要以死来证明什么吗?他又不是真想要他们的命!

  卫良倔强地扭头:“王爷只担心百姓能不能吃饱,可有想过军中将士们的处境?战事一起,无论他们是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刻整装迎敌。军中的将士们本就已经过得很苦,每日三餐除了米饭很少见肉,将士们的训练强度又那么大,若是连最基本的粮食都保证不了,让他们如何奋起杀敌、如何保家卫国?末将这么做,也是身不由己,说句难听的,没了他们,敌军一旦进犯,外头这些百姓们即使吃饱了,又如何能够御敌?”

  楚昱不吭声,同楚昱一起来的孙进看了一眼楚昱的神色,指着外头嚷道:“那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吗?”

  卫良不认识孙进,不愿与他多话。他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饿死,现在安临县令还有余粮,实在等到发不出粮食的时候,他也会遵旨将军粮先给百姓们吃。

  看得出来这个卫良是一条汉子,楚骞拍拍他的肩,安抚道:“你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看着将士们饿肚子的。”

  “您是……齐王?”

  楚骞很少与大臣们打交道,卫良没有见过他,但之前来的圣旨上说,豫王和齐王会一起来。看着身边这人的穿着,他猜测应该是齐王。

  楚骞点头,朝他笑笑,道:“你既然一心为了军中的将士们,为何又要做出这等傻事?你以为,你死了,这些事情就能够解决了吗?还是你觉得,你一死,将士们就能顿顿吃肉了?”

  他这话有开玩笑的意味在,卫良听得出他是在劝自己,刚才他确实是太冲动了,卫良单膝跪地,朝楚骞道:“末将知错。”

  楚骞扶他起来,他就喜欢这样的好汉:“你的建议我都记下了,你放心,等我们回了京,我一定将军中的情况禀告父皇。至于这些军粮,你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欠妥当。”

  “末将知罪。”卫良诚恳道。

  楚骞带他到秦穆等人前面,介绍道:“这位是京城的秦老爷,他在幽州有粮铺,也已经答应了会为将士们送粮,我跟皇兄一起过来,正是为了这件事。皇兄会留在安临与孙大人一起安置受灾民众,我和秦老爷与你们一同去幽州,明日便可启程,若是不出意外,七日之内必能到达幽州,我们再立刻整理粮食送去军营,这样的安排,卫大人可还有异议?”

  楚骞说完,秦穆跟着点头。

  卫良眼眶一湿,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定了下来,拱手道:“有王爷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

  “皇兄?”楚骞看向楚昱。

  “皇弟既然安排好了,运送军粮的事情便交给皇弟了,本王先与孙大人去看看受灾的百姓,这里的事情皇弟做主便是。”楚昱轻哼,说完转身就走。

  .

  在安临县逗留了一夜,第二日秦穆一行人还是坐着马车走了,由于多了一百多名士兵,再加上沿途要经过几个被洪水淹了的官道,速度比来安临的时候慢了许多。

  一连坐了多日马车,有聊的话题都几乎聊完了,秦穆和秦昭一上车就各自闭目养神,秦桑也无聊得靠在角落里睡觉,睡着睡着,车一颠,整个人往旁边的楚骞肩膀上靠去。她睡得太沉,没有察觉,只觉得现在靠着的这个东西比坚硬的马车要舒服得多,睡梦中索性又调整了睡姿,将脸埋在楚骞肩上。

  楚骞没有睡着,只是突然感觉到有个重物砸在自己身上,睁眼一看,居然是秦昭的小妹妹,别看她醒着的时候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睡着了安安静静的样子看起来还是挺可爱的。鬼使神差的,楚骞居然没有弄醒她,让她继续靠着自己舒服地睡大觉。

  楚离拉开帘子,官道上的积水已经漫过了马腹,好在马车高,里面还没被水淹到。

  “表哥,你累不累?”秦依依没有睡,靠着楚离坐了一会儿,见他在看外面,也跟着他一起看。

  楚离摇摇头,压低声音道:“我不累,不用担心我,你呢?”

  秦依依朝他甜甜地笑了笑:“有表哥在,再累我都不怕。”

  没出过远门的大家闺秀,连着几日坐在马车里颠簸,怎么可能不累?可是只要能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好好的,再累她都觉得值得。

  看来表哥的身子,是真的好全了吧。

  秦依依打心底里高兴。

  楚离摸了摸她的脸,趁着马车里其他四人都闭着眼睛,他勾唇,飞快地亲了一下她的侧脸。

  秦依依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秦穆,还好还好,爹没看到,又看看其他人,才放下心来。

  楚离好笑得看着她的举动,长臂一揽,直接将人揽到了怀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下午放飞了自我,从2点睡到5点半,顿觉……好爽……

  另外很正经地问2个问题,第一,我文笔差吗?第二,我啰嗦吗?

  昨天收到2个评论,虽然知道是故意来捣乱的,不过还是想问问你们的意见,要是你们都有这种感觉,接下来我就尽量改改,加快点节奏。。。。

第42章

  一路紧赶慢赶, 好不容易赶在六月初, 众人到达了幽州。

  刚刚经历过战火, 幽州城内尚未恢复生气,但好在城墙坚固, 邢老将军来得及时, 城内的百姓只是受了惊, 生活上并未受到影响。

  收复了附近几个被晋军攻占边城后, 越军就驻扎在幽州城外二十里的地方,中间有几座山头, 山路修过,并不难行, 常人步行只需要一个时辰, 若是骑上快马,两刻钟也就能到了。

  马车在距离城门五里外停住,楚离朝赶车的卫良道:“卫大人, 让将士们就在这里安营休整吧,你一个人随我们进城便可。”

  卫良不解地望向楚骞, 楚骞挠了挠头, 一时也没有明白楚离的意思。

  楚离平静地解释道:“王爷此前猜测,幽州城里可能混入了晋军的奸细,这个想法确实有可能。卫将军负责运粮,若是将士们都空手进城,对方一定能猜到我们的军粮在路上遇到了意外。二十里路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我们整理装车的这段时间,晋军就有可能在路上动手脚,因此如果可以的话,这一批粮食,我们不能从城里运出去。”

  “不从城里运出去,那要怎么运?挖个地洞吗?”楚骞连声问道,他承认楚离说得有道理,但几十车的粮食,要不让人注意到太难了。

  秦桑抿着嘴偷笑,这一路上楚骞都没什么架子,她早就不怕他了,听到后半句话,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一个长着楚骞模样的大耗子正伸着一对爪子不停地刨地。

  “不用这么麻烦。”秦穆太了解小女儿,这时候笑准没好事,遂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我们秦家在城东有处庄子,城里粮铺的粮食也是每隔一段时日从庄子里运过去的,今年幽州的收成还不错,晋军来犯也没经过庄子,庄子里应该有不少余粮,我们可以直接去庄子里调粮。”

  “那太好了!”卫良大喜,行了个军礼,“我替所有军中的将士们,先谢过秦老爷了。”

  “卫大人客气。”秦穆颔首,“但是还得请卫大人随我进趟城,我须先去见一见粮铺的掌柜。”

  “那是自然。”卫良应道。

  .

  到了城门口,卫良遇到了一个熟人:“周教头,你怎么在这里?”

  对方也看到了他们,上前几步道:“卫大人终于来了。”

  “你是在等我?”卫良惊讶,周达是江都尉身边的人,平时与他素无往来,二人在军中遇上,顶多也只是点个头,打声招呼。

  周达点头道:“是江都尉让我来等卫大人的,近来将士们与晋军苦战几场,军中粮食就快不够吃了,江淮那里又传发了大水,江都尉怕有变故,特让我来看看大人到没到,这下好了,卫大人到了,将士们就不怕饿肚子了。”

  说完他朗声大笑,笑了笑又看向他身后跟着的几人:“这几位是?”

  卫良介绍道:“这位是齐王,旁边这位是京城的秦老爷,他身边的几位都是他的家人。”

  齐王?周达心下一惊,震惊过后,急忙跪拜,“末将周达拜见齐王。”

  “周教头请起。”楚骞抬手,“你刚才说的江都尉可是景焱?”

  “正是。”周达低头道。

  楚骞“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王爷,卫大人,你们这是?”周达这才发现除了齐王等人,只有卫良一个人在,并未见到军粮和其余的将士们。

  周达是江都尉的人,卫良没什么不放心的,叹气道:“不瞒周教头,我们此番押运的军粮确实是遇上了洪水,被阻隔在半道上,无法送抵。”

  “那可如何是好?”周达一听急了,“那可是给全军的将士吃的啊,若是没有粮食……”

  “周教头先别着急,将士们不会饿肚子的,你先听我说。”卫良连忙将事情简单地讲给他听。

  听完,周达才微微放了心:“原来如此,那卫大人何时可以将粮食送去营内?”

  卫良道:“我们今晚连夜装,明天午后便可送去军营。”

  周达又看了看几人:“那好,这里就交给卫大人了,我先回去向都尉汇报。”

  “辛苦周教头了。”卫良与周达告辞。

  .

  在城门口短暂地逗留了片刻,众人继续进城。

  自从进了城,楚离就发现秦依依的脸色不太对劲,不由问道:“怎么了?”

  秦依依看了看他,然后轻轻摇头。

  周达,她以前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个人的长相,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就是他,醒来的时候躺在她的身边,就是他,让将军误会了她,也是他,让她彻底看清了另一个男人的心。

  楚离凝眉,她明明是有心事,却又不肯说,而且除了现在,这一路上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她的样子,分明是在害怕,可是为什么呢?有什么不能告诉他的呢?还是说……

  楚离又回头往城门的方向看了一眼,莫非她的失常与刚才那个周教头有关?那个人一口一个江都尉,难道依依从前认识他?

  .

  突如其来的战乱导致幽州城内人心惶惶的,与安临县不同,一个是天灾,一个却是人祸。城外就在打仗,城内的百姓自然也不好过,终日躲在家中闭门不出,街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一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路边的许多酒楼、茶馆甚至客栈都关了门,没有了酒楼的生意,粮铺的生意也好不到哪里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