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六零年代好生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3节


第050章

这封信, 又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从寄出去那天后, 就再没了音讯。

赵红英脾气越来越坏了, 也就是面对喜宝的时候还算温柔,家里其他人压根就不敢招惹她。至于缘由, 家里人也都猜到了, 毕竟宋卫军以前虽然也不常写信,可好歹一年带头都会来几封信, 平均下来三四个月一封总是有的。现在的问题是,自打那封写给宋卫民的信后, 就完全没动静了。

算算日子, 已经有半年光景了。

尽管每个月的津贴都会按时汇过来, 可都到这份上了,赵红英当然能猜到汇钱这事儿是宋卫军托了人的,毕竟取钱是麻烦, 要汇款单要队上证明,可汇钱太容易了, 随便哪个人带上钱和地址就能成功。

钱每个月都来,信却没了,如果宋卫军是那种亲情淡薄的人, 兴许还成,可偏偏他把亲妈当祖宗看待,哪敢收到信不回复?

生怕一不留神就点了炸药桶,老宋家全家人都缩着脖子过日子, 暗自祈祷宋卫军赶紧回信。

秋收分粮之后,还有秋种,可今年的情况特殊,公社那头商量了一阵后,最终只决定种土豆红薯之类的粗粮,一方面今年天气太热,耐寒的庄稼更容易成活,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蝗灾卷土重来,埋在地里的庄稼肯定比冒出头的安全一些。

至于孩子们,前头两个月都不曾上学,现在连秋收都过去好些日子了,自然也就错过了往年期末考试的日子。赵建设倒是可以做队上小学的主,可他吃不准公社小学、初中是怎么个打算,迟疑再三,还是又特地跑了一趟,打算向那头看齐。

打听下来的消息是,今年公社小学、初中都决定取消期末考试,毕竟老师和学生们也累了两个月了。如果有初三学生想要报考县里的高中,自行想办法,公社那头不予解决。其实这话的意思,等于就是初三学生没了升学的希望。

消息由赵建设带回队上,他顺便也宣布队上小学也取这回的期末考试,不过如果是六年级毕业生,还是可以继续升学,公社初中并不会因此拒绝他们。

队上的社员听了这些事儿倒是没啥想法,事实上,甭管小学的入学率再怎么高,队上仍没几家会送孩子上初中的。

送去上小学,是因为赵建设决定让队上小学免去本生产队社员孩子的全部学费,至于课本费,本来就不贵,嫌贵也可以不买,或者跟人家便宜买旧书,再加上小学生年纪小,与其让他们在队上四处乱窜,上学等于是找了个人看着他们。可初中呢?小学毕业都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男孩子就可以下地赚一半工分了,女孩子也能帮着家里洗衣做饭带弟妹侄儿,等于是半个劳动力了,那还上啥学?

至于初三学生无法升高中这件事儿……

谁在乎呢?

赵建设唯一担心的就是他姑又要搞事,万一想不开非要叫他帮着开后门把强子和大伟送到县里高中咋办?他在第七生产队是牛气哄哄的大队长,去公社那头也还能说得上话,可真要去县里,哪个会给他面子?

幸好,赵建设担心的事儿并没有发生。

老宋家那头,得知不需要期末考试以及升高中基本无望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强子和大伟了,虽然觉得年初那阵子苦读有些可惜,可他们多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比起继续念书,宁愿下地干活!

赵红英也是这么想的,她忙着担心宋卫军还来不及,才懒得管家里蠢货能不能升学,再说了,先前叫他们最后努力一把也是随口说说的,现在没多大可能了,她也不准备再折腾。

“不读也挺好的,真要叫他俩上了高中,还不知道是在祸害谁呢。”

强子和大伟连连点头,齐声道:“对,再念下去,咱们就是害人害己!”

害人害己是用在这里的?大伟倒是还好,宋卫党自己的成绩也不咋地,加上已经离开学校那么多年了,当初学到的那点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压根就没明白儿子这话的意思。强子却要不好了,宋卫国小时候成绩一般,可自打当了队上干部后,赵建设见天的折磨他,逼着他学习上头文件,顺便叫他长进了不少。

“强子你过来。”宋卫国呵呵的笑着,他决定跟强子进行一番父子之间、男人之间的对话。

私底下的。

没人知道强子遭遇了什么,反正谈话结束后他就蔫吧了,及至秋种结束了,还是没能缓过来,可见这回打击得有点儿狠了。

除了强子精神萎靡不振之外,袁弟来的日子也不好过。倒是没人针对她,她也不敢再作幺,可前头那两个月的忙碌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她本来底子就差,都是小时候半饥半饱留下的隐患,哪怕嫁到老宋家后就没再挨饿过,可连着生了三个孩子,或多或少还是亏了身子的。尤其这回生扁头前后,事事都不顺心,样样都不如意,如果没有先前蝗灾那一出,养到现在应该也没啥了,偏生又狠忙了两个月,直接导致她整个人消瘦了好几圈。

哦,对了,她最怕的还不是连轴转一般的辛苦,而是心里极度忧虑不安。因为蝗灾期间的忙碌,叫她想起了多年前的那次秋收。就是太过于忙碌,才叫她忽略了臭蛋,以至于叫臭蛋小小年纪就因为发高烧变成了傻子。这回比上回更忙,这熟悉的剧情、熟悉的味道,叫她在劳累之余,还提心吊胆的过了两个月。幸好,最终还是撑过去了。

等暑假过去了,秋季开学了,除了强子和大伟之外的其他孩子,都高高兴兴的去上了学。

也就是从上学后开始,喜宝彻底交出了掌勺权,赵红英在担心宋卫军之余,倒是觉得这事儿不错,很是松了一口气。横竖家里人顶多,凭啥叫还是孩子的喜宝做饭呢?

可很快,她就知道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先前也没觉得家里人做饭难吃,甚至张秀禾做的饭比赵红英和王萍都好,可自打吃过喜宝做的饭菜后,全家人都茫然了。

为啥呢?明明味道也挺好的,可为啥就没了前些日子吃到饭菜时,那种舒坦到极点的感觉呢?

真不是故意挑刺,甚至好几个人都觉得张秀禾做的饭菜更好,可味道再好,也不如喜宝做的饭菜叫人吃了浑身上下都舒坦。明明,材料和佐料都是一样的,就连下锅的顺序也没啥区别。

为了确定是自己的手艺问题,张秀禾特地唤了毛头过来帮她生火,也有可能是火候问题,对吧?

事实证明,根本就不是。换成了毛头生火后,张秀禾厨艺依旧,甚至因为毛头掌控不好火候,好几次张秀禾没能及时反应过来,直接就把菜给烧糊了。

于是,每逢小学放假,喜宝依旧欢欢喜喜的接过锅铲,随着自己的高兴,把饭菜烧出花儿来。

她真的没啥厨艺,无论是食材下锅还是放佐料,都是随自己高兴的,好在因为时常被毛头带着去灶间找好吃的,多少懂得哪些食材容易熟,哪些特别难熟,可也仅此而已。

张秀禾眼睁睁的看着喜宝烧土豆时忘了撒盐,强忍住没提醒,想看她后头咋收场,结果喜宝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到最后也没记起要撒盐,反而格外大气的浇了两大勺的水,直接烧出了一盘没加盐水特别多的炖土豆,还因为毛头把火生得太旺了,土豆块变成了土豆泥。

晚饭上桌时,张秀禾简直不敢看赵红英的眼睛,虽然做饭的人是喜宝,可她一直在旁边看着,没尽到提醒义务。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叫张秀禾目瞪口呆,炖土豆泥特别香,而且软和得很,虽然味道是淡了点儿,可舀一勺往饭里一浇,再搅拌搅拌,吃起来口感又滑又嫩,特别的下饭。

一心惦记着四儿子的赵红英都忍不住夸道:“这个土豆好吃,回头可以多炖一些,淋在米饭上太好吃太下饭了。”

张秀禾:……

算了,她还是闭嘴吃饭吧。

经过这件事情后,张秀禾彻底歇了偷师的心,谁叫喜宝本身就是乱来的呢?等下回遇到毛头挑剔她做饭不香时,她就怼回去,能吃就行了,不乐意自个儿烧去!

……

秋去冬来。

不知不觉间,天气又冷了下来,可叫赵红英揪心的是,她家老四还是没给她写回信。

与此同时,宋卫军背着个军用背包,走下了绿皮火车,顺着人潮出了省城火车站。

省城距离红旗公社还有很远很远,下了火车还要坐长途汽车到市里头,再转乘汽车才能到县里,而且去县里的车子一天就两班,遇到坐不满一半旅客的情况,人家还不发车,美其名曰节约国家资源。

好在,兜兜转转的,宋卫军终于还是赶在第一场雪之后,回到了久违了的红旗公社。

哪怕好几年没回家了,宋卫军也不至于连自家大门开在哪儿都不知道,他初中是在县里念的,那时候红旗公社可没初中,每也周六下午放学后,他都会领着妹妹菊花从县一中走回家里,然后周日下午再匆匆回学校。

沿着坑坑洼洼的小道往第七生产队走,宋卫军走得不紧不慢的,可仔细看时,还是能发现他眼底里偶尔闪过的一阵心虚。

说是近乡情怯也好,或者干脆就说他这是干了坏事觉得心里没底,随着离自家越来越近,他就越是紧张,大冬天的愣是手心直冒汗。

终于,到家了。

冬天是农闲时分,一般没啥事儿的话,多半人还是选择在家里窝着。加上宋卫军坐车到县里时,已经是下午了,再走回生产队,这会儿就是临近傍晚时分了。

全家都在。

当然也包括赵红英。

宋卫军站在家门口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推开了院门。堂屋和东西屋都有人声,就连院子里也有仨孩子在蹦蹦跳跳的堆雪人。

两男一女,三个裹着棉衣的小萝卜头正仰着头看向他。

宋卫军当然不认识这仨,看年纪就知道这俩都是在他离家参军之后出生的。事实上他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大哥家的强子,以及二哥家的大伟,不过据他推测,就算那俩小子,估计也已经认不出他了。

他不认识仨孩子,仨孩子反过来也不认识他。

作为带头大哥的毛头这会儿正眯着眼睛上下来打量着来人。

一身的绿军装,外头还罩了一件厚实的军大衣,头上戴着军帽,脚上蹬着绿胶鞋,连身后的大包都是军绿色的……

没等毛头开口,喜宝和臭蛋同时炸了。

“妈!妈!坏人来抓臭蛋了,妈!”

“奶,家里来人了,奶你快来了!”

一个叫妈,一个叫奶,倒是叫宋卫军猜到了那唯一一个小姑娘是谁。谁叫他亲妈自打小侄女喜宝出生后,回回写信三句不离喜宝呢?虽然没见过真人,可瞅着这年岁和样貌,以及遇到事儿就找奶的画风……

应该是喜宝没错了。

不过,宋卫军显然没能找到机会跟小侄女相认,因为听到声音不对的赵红英一把推开推开了堂屋的门,就这样跟心心念念记挂了许久的四儿子来了个面对面。

——就是一个站在堂屋门口,一个被堵在了院门口。

“宋!卫!军!”

赵红英眼眶一热,一时间心里涌上万千思绪,化成动作就是杀气腾腾的冲了出去,吓得宋卫军立刻讨饶。

“妈,我错了,你别生气,要打要骂都由着你,反正这回我能在家里待到年后,有的是时间让你教训我……”宋卫军只觉得,自己谢绝了战友送他回家的好意真的是太对了,不然要是叫别人看到他这怂样,往后还怎么收拾那帮浑小子?

“能待到年后?”赵红英被这个消息震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了,“那我就收拾你到年后!!”

“宋卫军,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吗?一跑就是那么多年,知道给宋卫民那蠢货写信,你咋就不知道给我写封信?光知道汇钱有啥用?倒是给家里报个平安啊!”

“你说,这大半年快一年光景了,你到底上哪儿去了?为啥不给我回信,为啥?!”

“……”

等老宋家其他人跑出来一看,宋卫军已经被训得跟个鹌鹑一样,站在原地缩着脑袋束着双手,任由亲妈把他喷了个狗血淋头,然后在赵红英气出眼泪时,彻彻底底的慌了神。

“妈,妈!你听我解释!”

解释是必须的,不过在此之前,好歹先叫人进屋呢,把身子暖和起来后,想咋算账不成呢?

老宋头亲自过来劝老妻,要说不激动是假的,看到许久没见的小儿子,连老宋头都忍不住用手背抹了一下眼睛,不过还是想着先叫人进屋烤烤火再说。

喜宝虽然不明白前因后果,可她也是知道宋卫军的。跟赵红英每回写信必提喜宝一样,她在喜宝面前也时常提到能耐的四叔,基本上从小到大每晚的睡前故事,都是关于四叔的……

一听说这个军人打扮的人是传说中的四叔宋卫军后,喜宝立马帮着劝:“奶,让四叔进屋吧!”

毛头也跟上:“奶你别生气了,你早先不是一直惦记着四叔吗?现在人不是来了?”

臭蛋压根就没往前头凑,他一脸怕怕的躲在张秀禾身后,拽着衣角小声的问:“妈,他是谁啊?他是不是要把我抱走啊?”

还有宋卫国几个激动的上前拍弟弟的肩膀,大老爷们眼圈也跟着红了。

乱糟糟的认亲外加劝说后,宋卫军最终还是进了堂屋,并且喝上了喜宝送上来的红糖水。也是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喜宝手里那个搪瓷缸子装了啥,瞅着小侄女黑亮的大眼睛,他倒真没客气,仰头喝了一大口,砸吧砸嘴,觉得无论是温度还是甜度都特别对胃口,真不赖。

这档口,赵红英也终于收拾好了心情,沉着脸在宋卫军身边坐下:“现在你可以说了吧……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不能说出个花来!”

“妈,我执行任务的时候受了点儿伤,在军区医院住了半年,不过现在全好了,真的!”宋卫军尽可能表现出一副真诚的模样来,可惜他说第一句话时,赵红英已经忍不住红了眼圈。

再坚强她也是个当妈的,这当妈的最怕的不就是自个儿的孩子出事吗?宋卫军离家多年,赵红英最担心的就是他了,生怕他照顾不好自己生了病,又怕他执行危险任务受了伤。

如今一听这话,她立马就明白了:“要我看,是你这回受伤重了,瞒不住了,才想到回家的吧?以前呢?受过伤没有?生过病没有?你说,老实说!”

肯定是有的。

宋卫军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他是军人,还是隶属于特种部队的,别说执行任务了,就是训练的时候也不知道受过多少次伤。至于生病,大病没有小病逃不了,特训时间久了,这些事情根本无法避免。他还记得入伍头两年,光是夏天中暑就有好几次,有一次冬天在雪地里趴了大半天,回宿舍后,当天晚上就发烧到四十度……

问题是,这些话不能说啊!

事实上也不用说了,他一停顿一心虚,赵红英就立刻懂了。

“那个……妈,我有话跟你说。”不得已,宋卫军只能祭出底牌。他本来还打算在家待几天后,看准了时机再跟他妈说的。瞧着眼下这阵势,还是干脆早说早了事吧,不然回头他妈还得再炸一回。

不过他也没明白,就算立刻说,他妈一样得炸。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