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6节


  珍珠挑挑眉毛,从筐里她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这是……咸鱼?

  掀开胡长林背篓上的草帘,果然,两三捆咸鱼堆放在里面,个头不小,看着似乎是海鱼。

  往下一翻,珍珠面上一喜,这东西她喜欢。

第九十三章 家族观念

  鱿鱼干!

  爆炒鱿鱼干!红烧鱿鱼!鱿鱼烤串……

  珍珠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

  “呀!这些都是海鱼吧?咱这里可不常见,啧啧,年掌柜礼可不轻呀。”胡长林瞅了一眼,啧啧有声的感叹。

  海鱼?平安平顺闻言都围了上去,没见过更没吃过。

  “大伯,咱这离海边远么?”珍珠好奇问道。

  “嗯……咱这不近海,还挺远的,最近的海,马车跑一趟也得十来天吧。”胡长林回道。

  “哇~这么远~”旁边的平安平顺听得真切,都纷纷出声惊呼。

  “唉~这次出来光忙着给福安堂送年礼,回头得赶紧把十里香的年礼补上。”王氏有些懊恼。

  一开始,胡家没想着给十里香酒楼送年礼,是觉得十里香这样大的酒楼,过年一定忙得不可开交,像她们这样小小的生意伙伴,要是冒然给酒楼送年礼,人家还得回礼,所以思考再三,她们便没有给十里香送年礼。

  谁知到就这么巧,在集市上都能碰到了年掌柜,人家二话不说就送了一大堆年礼。

  “呵呵,明天让我爹跑一趟,补上就行了。”珍珠笑道,这十里香的年掌柜还是很会做人的,一开始没有因为她们是乡下人而瞧不起,生意做得也很有诚意,这样的合作伙伴以后才能合作得长久。

  “嗯,行,那咱们再商量一下送些什么。”王氏点头。

  “嘻嘻,咱家除了腊味,就是卤味,送一大坛子卤味,再捉两只鸡呗,人家开酒楼的,一般吃食他们看不上的。”胡家的卤味,年掌柜估计会喜欢,虽说市面上有不少卖卤味的饭馆,但,她家卤的味道应该还是挺不错的,至少顾五身边的一众人等都非常喜欢,每次送兔子去的时候都对她家的卤味翘首以待。

  这样的大户人家,即便只是下人,伙食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何况刘平这样的大掌柜,吃过的各种美味一定不少,他们都一致称赞胡家的卤味味道极好,比市面上卖的卤味好吃不止一筹半筹了。

  “就这些?会不会太少了?”王氏略微犹豫。

  “奶,咱们农户人家,送的只是一番心意,咱有多大的能力就送多大的礼,没必要死撑着面子充大,年掌柜不会计较这些的。”珍珠笑着劝说道。

  “珍珠说得对,是奶想岔了,那明儿让你爹再跑一趟吧。”王氏有些讪然,自己想得还没有一个孩子通透。

  一行人把货物堆放在车板中间,大大小小都东西堆得老高,比来时的东西多了近一倍。

  几人小心的围着车沿坐好,胡长林才驾着牛车慢悠悠的回程。

  “奶,你咋又买布匹啦?家里过年的新衣服不是都做好了嘛。”珍珠摸摸王氏筐里的几匹颜色鲜亮的布匹。

  “过了年就开春啦,这些日子做的都是厚重暖和的冬衣,春夏的衣裳可都还没做呢,趁着过年的空闲时间把你们的春裳做出来。”王氏满眼慈爱的帮珍珠抚平衣角。

  “啊~那不着急,三月才开春,还有老长一段时间呢。”过年是农历一月,进了三月天气才会转暖。

  “你这孩子,哪有很长时间,二月就得做春耕的准备啦,如今家里又添了几亩地,到时就更为忙碌了。”王氏轻戳珍珠的脑袋,笑着说道。

  “不是有牛了嘛,到时候不是能省力些。”珍珠对农耕种地着实不大了解,但,有了牛帮忙耕田,肯定能省不少力气吧。

  “嗯,有牛帮着犁地确实能省时省力,但是要忙的事还是不少的。”王氏笑眯眯的看着步伐稳定越发健壮的小牛,经过这阵子的喂养,小牛的身形已经有健壮的成年牛大小啦。

  “奶,咱家小牛现在长得老大一块头,比赵三叔家的大牛都高啦!”平顺坐在牛车前沿,不时高兴的摸摸牛背,平时他在家里没少喂它。

  “呵呵……是呀,咱家这牛块头真够大的。”王氏乐的咧嘴直笑。

  “那是,娘,我瞧了这么些牛,就数咱家的牛块头最大,咱们这是捡到宝啦。”胡长林笑眯了眼。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回到了望林村。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开始采买过年的货物,不过,像胡家这般堆满了半车的货物,着实让村民们侧目不已。

  顶着众人探究八卦的目光,胡长林把牛车直直赶进了老宅的院子深处,避开了看热闹的村民。

  “唉呀~这都买了什么呢?这么多东西?”梁氏挺着五个多月的肚子欣喜的迎了出来。

  “你小心些,别靠牛太近,小心它踢你。”胡长林跳下牛车,皱着眉头拉开梁氏。

  “奶,你们回来啦!”翠珠笑着走近。

  “嗯,翠珠,来,先把这些拿进屋里。”王氏依旧坐在车上,一一挑拣出自家买的年货,再把年掌柜送的年礼分拣出一半,放进了李氏的筐里。

  “娘,这些咸鱼咋不多留点呢,这些平常都少见得很,平顺一定都爱吃。”梁氏站在一旁,心疼的看着王氏把挑拣出来的干鱼放进了李氏的筐里,心里一个劲的埋怨婆婆偏疼小儿子。

  “这都是年掌柜送的年礼,咱们一家一半,谁的份量都不会少。”王氏抬眼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

  “你这婆娘,娘想咋分咋分,你恁多嘴干啥,缺你吃缺你穿啦!去,去,我饿啦,给我们下碗面去。”胡长林恼怒的拉过梁氏,把她打发去了厨房。

  “咱家不是人多么!再说爹娘还有一份呢!”梁氏一步三回头,嘀嘀咕咕不情愿的嘟囔着。

  “娘,你们多拿些,你二老得算一份是吧。”李氏连忙表态。

  “你别管她,我心里有数,家里谁的贡献大,我们都清楚,老大一房拿一半都是厚着脸皮拿的,哪里还能不要脸面的多拿一份。”家里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珍珠带动的,他们这一房只动动手卖卖力气,就拿了所有进项的一半,这已经让王氏心里颇为愧疚了。

  “……,瞧你说的,一家人哪能分这么清楚,要不是你老人家领着,她干不出这样的成绩。”李氏尴尬的连连摆手。

  “娘~都是我们不好,我会和孩子他娘好好说说的。”胡长林一脸羞愧的低头认错,这阵子梁氏怀着身孕加上忙着十里香的订单,胡长林一直没有把家里的事情与梁氏好好说道,致使梁氏一直认为,家里最近的各种进项都是王氏偏心胡长贵,把所有的挣钱的门道都放在了老二宅里。

  “嗯,是该好好说说。”王氏点头,低下头继续分拣着年礼。

  茶叶、干果、蜜饯、糕点等等,一一分匀。

  “奶,我们买了红纸,回去裁两幅对联纸出来,让玉生动笔写两幅喜气吉祥的对联贴门上。”瞧着气氛有些尴尬,珍珠忙笑着转移了话题。

  “嗯……好,奶也买了红纸,等剪好了窗花,就一块贴起来。”知道孙女的好意,王氏温柔的朝她一笑。

  回家的路上,三人走成一排。

  李氏牵着两人,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奶当这个家不容易,以前,咱们家困难的时候,你奶私下补贴了不少粮食钱财给咱家,平安好几次生病,家里拿不出药费,都是你奶偷偷塞钱给你爹,才能给平安熬药治病的,咱们要知恩图报,相互包容一些,不要对这些财物太过计较了。”

  “知道了,娘!我以后会好好孝顺奶和爷的。”平安听完跟着红润了眼眶。

  他从小体虚易病,时常把药当水一般喝,胡长贵一年到头挣的余钱,多数都是为他买药治病花去的。

  珍珠顺着李氏的意思点点头,对王氏的做法没有太大意见。

  这时期的老百姓,家族观念看得很重,一家兴旺繁盛却没有带动本族兄弟,是会遭人诟病的。

  原本她也没打算偷偷的闷声发大财,胡长贵家里没有能挑大梁的人,王氏性格虽然有些强势,但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对于亲人能诸多包容,选择让王氏带领胡家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珍珠觉得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小黄黄,我们回来啦!”平安还没进家门就看见自家小毛球的身影,高兴得大声嚷道。

  小黄听到声音,立即“汪~汪~”的飞扑过来,圆滚滚的身子绕着她们直转悠,逗得三人哈哈直笑。

  回到屋内,卸下沉甸甸的背篓,珍珠松了口气。

  “玉生哥哥,今天集市上可热闹啦,可惜你没去,我们买了鞭炮,等过年的时候,咱们一起放。”平安放下东西便开始拉着一旁帮忙的罗璟侃侃而谈。

  “玉生,你们午饭吃了吗?”李氏问道。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家里只有罗璟和胡长贵两人,虽然李氏一早留了饭,可她还是担心他们饿着了。

  “吃过了,中午胡叔热了饭菜,吃过饭以后就出去了,说是去地里转转。”罗璟回答。

  家里只剩他们两人,其实还是挺尴尬的,胡长贵沉默寡言,他也不善言谈,两人吃饭都是一片静默,只有小黄不时“汪汪”叫唤的声音。

  小黑则是早在珍珠坐车出门的时候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嗯,他就是闲不住,别管他,我再给你们下碗面去。”李氏温柔的轻笑,声音依旧有些粗哑。

  “娘,我也要!”平安听到有吃的,立刻高举双手。

  “好,知道了,一会儿就好啦!”李氏笑着,转过身摸摸安静的珍珠,“累了吧,先歇会,等会儿吃面。”爱怜的替珍珠把散落下来的碎发挽到耳后,便匆忙的向厨房走去。

第九十四章 年前大扫除

  “玉生,你会写春联吧?”珍珠抽出新买的红纸问道。

  “春联?”罗璟瞧见了她手里的红纸,略一犹豫,“嗯,没写过,不过,应该能写。”

  “呵呵,那你想想要写什么对子,要写两幅,我奶那边也贴一副,我和平安先把纸裁好,等你想好了再写。”摊开了大张的红纸,珍珠比划着要裁的尺寸。

  罗璟闻言,皱起眉头,陷入搜寻春联的状态中。

  小心的把红纸裁成合适的大小,放在一旁,珍珠抬头,见罗璟依旧皱着俊俏的小脸,一付思索者的模样,不由哑然失笑。

  “不用想太复杂的对子,只要喜气吉祥符合过年的气氛就好啦,比如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哈哈~”想起这副过年最常见的通俗易懂的春联,珍珠乐得笑弯了眼。

  “姐,你还会作春联,好厉害哟!”平安眼里透着崇拜,他姐懂的东西好多。

  “呃……,姐在镇上听人念过,觉得有趣就记下了,不是姐作的。”珍珠汗颜,就她这半吊子文盲,还作什么对子。

  小镇上的春联都这般简单直白?罗璟略微纳闷,这样的话,他倒记起几付简单顺口的对子。

  “平安!玉生!珍珠,都过来吃碗面,逛了一早上,就吃了一碗馄饨,早该饿啦。”李氏用托盘端着四碗汤面走了进来。

  珍珠连忙放下手里的红纸,过去帮忙。

  热气腾腾的汤面,每碗面上都搁着一个煎蛋和一层厚厚的卤肉,混合着浓浓的卤肉味,整碗面条散发着勾人食欲的香味。

  “哇~还是咱家的面条比较好吃,外面卖的没有娘做的好吃。”平安坐到桌旁,连声感叹,对着李氏就是一个甜笑,惹得李氏笑眯了眼。

  “知道你嘴甜,快吃吧,一会儿该冷了。”珍珠笑着睨了他一眼,这小子跟着出了几趟门,胆子大了不少,个性更为活泼了些。

  罗璟安静的吃着面,李氏母子三人的温馨互动,触动着他深埋心底的伤痛,他低垂眼睑,把翻涌的情绪掩饰起来,专注的挑起面条放进嘴里。

  鲜香的汤面分散了罗璟的黯然,说也奇怪,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美味佳肴,可是,胡家的饭食却让他感觉非常特别,虽然具体怎样的特别,他又说不上来。

  胡家的女主人李氏,厨艺其实很一般,做得比较拿手的,也就是面条,原本很普通的一碗面条,加上了煎蛋和卤味,味道就上了好几个层次。

  说起胡家最近的各种动向,罗璟看在眼里,他刚到胡家的时候,伤势颇重,在小屋里躺了大半个月,其间,胡家的老太太和孙女为了能改善胡家的生活,开始在吃食上倒腾起来。

  胡老太太手艺不错,做出的饭食明显比李氏段位高上一大截,不过,当中作用最大的,应该是眼前这个双眸闪着飞扬神采的女孩。

  胡家人说话并没有特意避开他,胡家不大的院落里,众人说话的内容时常传入罗璟的耳中。

  从他们的话语间,罗璟不难听出,胡家吃食上的花样多数都是胡珍珠提出来的,具体的制作则是由胡老太太领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