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王爷不着调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节


  “苏相公这是说哪里话,咱家旁的没有,偏是菜多,你略等一等,我这就进屋给你拿去。”

  “那便多谢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面颊还有些微晒,即便离得不是很近,沈衡依旧能感觉到他说出那句话时些许的不自在。

  他应该是,第一次开口求人吧。

  竟然是为了两人都能吃上一顿饱饭。

  苏月锦拎着食盒回来的时候,沈衡一直靠在门边傻傻的看着他,一双杏眼整个眼圈都是红的,兔子一般。

  他并没有催促她进去,而是随性拉着她一同坐在了门前的小凳上。

  “三娘家的饭挺香的。”

  她重重点头。

  “比你做的好吃。”

  她继续点头,心里却因着方才的计较而自责。

  “等下将你的手用开水烫一烫,我们就可以多蹭几天了。”

  她怔愣,瞠目结舌的看向他,挺缺心眼的样子。

  苏月锦却是笑了,伸出手指轻挂了下她的鼻子:“怎地这样傻气。”

  暮色里,那张清俊的容颜依旧精致的不沾烟火,眼底的宠溺却又那样真实。指尖滑过的痕迹微凉,亦如两人初见时的清冷,却不知怎的,让沈衡晒红了脸庞。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都木有收藏了,呜呜呜,小盎好桑心,卖萌打滚流鼻涕,人家分明写的很努力。姐们是日更啊,呜呜呜,非要俺双更吗?才不要上你们的当呢。

  千岁和阿衡第一次暧昧的小火花,唔,好暖啊。

  ☆、第十九章打秋风

  庆元朝历来都有“打秋风”的民俗,每逢夏去秋来,立秋当日,必然要有这一项活动。

  这个习俗,最开始是由圣祖武成帝兴起的。

  那时的庆元并不如现在一般丰足,相反的,因着几场旱灾,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让那一年的农户过的异常艰难。

  这位看似温吞,实则甚有手腕的帝王在看见百姓无米下锅时,直接拍案搬下一道诏书。

  特批在立秋当日,所有百姓都可以带着妻儿老小去官宦人家中打秋风,且必须保证吃饱。

  傻子都看的出来,武成帝这是自己国库里没银子,四下里往自己人脑袋上打算盘呢。但您甭管这算盘怎么扒拉,总之此举安定了民心,让他建国之初就得到了诸多百姓的拥戴。

  由此可见,庆元皇朝的皇子皇孙们,从他们祖宗这一辈的小六九就算得门清。

  而打秋风的习俗也因着这个典故而一直延续了下来。

  时至今日,庆元百姓都相对富足,除却一些实在吃不上饭的,已经鲜少有到官宦人家占这份便宜了。只是习惯了这份热闹,每逢立秋,都会在这一日将自己做的饭菜拿去给邻里之间共享,坊间戏言谓之:互打秋风,以喻彼此越加富足之意。

  博古村虽偏居一隅,却照旧将这当成了一宗大事,家家户户都在这一日早早升起了炊烟,大清早就开始忙碌,为的就是跟四邻互相凑个趣子。

  但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不论逢年过节,总有那么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人家,过去人家愁的是没米下锅,现在人家愁的却是,怎么下锅。

  “阿衡,有的时候天赋这种事真的没必要太过勉强。”苏小王爷斜靠在自家的灶台前闲闲的说。

  都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除却那盘子里焦黑的一团,他可是什么能吃的都没看到。

  “君子远庖厨,您还是去屋里吧。”沈衡手持一把大铲,看样子还打算再炒一锅。

  她就不相信了,以她的悟性,就连一盘像样的东西都炒不出来?

  苏月锦抬起袖袍拨了拨隔在两人之间的黑烟。

  “屋里,也没法呆了,我去院子里略坐坐吧。”

  这所木屋本就不大,厨房同里间只隔着一扇木门,走到哪都能闻到一股子奇异的烂菜叶味。

  沈衡闻言,刚扬起的士气又减弱了一半“等下就到晌午了,要是有人来咱们这儿吃饭,可怎么招待人家啊。”

  在没来博古村之前,她真的没觉得不会做饭是这么相形见绌的事情。相反的,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家小姐之中,这项‘技艺’算是唯一能与之“同流合污”的共通之处了。

  但现下看来,却成了她最难以启齿的“痛处”。

  苏小王爷看着她那副没出息的样子,倒是站在旁边瞧了一会。

  “这事其实也没那么难。”他说完,对着她招了招手。

  “你跟我进来。”

  晌午的博古村格外热闹,点心果品,热菜小炒,四溢的香味伴随着乡亲们热情的人潮显得异常有人气。

  沈衡坐在人群中,低头瞅着手上圆圆的两个“包子”实在忍不住要腹诽一下苏千岁的手艺。

  就算她要伪装成被开水烫了手,也没必要包的跟断了手指一般吧。

  “有时候面子和里子总要丢一个的,做人不能太贪心。”

  这是苏小爷包完,认真看着自己的成果所下的结论。但是介于他平日的种种恶习,沈衡更愿意相信这是他闲极无聊的另一种乐趣。

  “苏家娘子,尝尝我今日做的酱汁排骨。”巫三娘热情的走上近前,一面挑着最嫩的小排夹到她碗里一面道:“天可怜见这女娃娃,大热天的连遭了两次这样的罪了,下次烧水的时候可要注意着些。可看过大夫了?”

  “看,看过了。没什么大碍的,用草药包上几天便好了,只是这些天难免又要让三娘多带口饭食了,实在过意不去。”她这般说着,整张脸都是通红。

  这一次的“烫伤”距离她上次,只隔了短短两天,真不带这么蹭吃蹭喝的。

  “这话可是跟我外道呢。你同苏相公刚来,许多事情肯定都不习惯。大家比邻而居,原该多照顾应着些的,莫说是这几顿饭,就是今后顿顿都在我家吃,那也是拱手相迎的。”

  听着巫家嫂子的话,沈衡越发觉得自己的小人行径十分可耻,搓着“肥硕的手掌”回笑。

  一抬眼间,却正看见她今日着在身上的那件蓝底团花的缎面长裙。

  “三嫂子这衣服,当真是好看,怎么平日没见你穿过呢。”

  巫三娘没看出沈衡眼底的诧异,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一大把年纪了,什么好看不好看的,不过就是瞧着今日热闹,瞎穿的。”

  她说着,倒是上下瞧了沈衡一眼,见她穿的还是那日被救之后自己给的粗布料子,不由拍了下手板。

  “倒是我疏忽了,姑娘身上的这件早该换了。咱们村里的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穿的衣服也都不讲究,东面住的冯姑娘却是个有见识的,压箱底的衣服应该还有两件,不如晚些时候娘子问她去要两身。”

  “东面的冯姑娘?”沈衡看向巫三娘“可是跟兄长同住的那位小姐?”

  “正是她。她这个人啊,性子虽说有些怪,只是顺着她的脾气哄,倒也算是满和气的人。我和西头住的德旺家媳妇的衣服,就都是她送的。”巫三娘说完,似是想到什么,突然就住了嘴:“当然娘子若是实在不喜这人,不穿她的是了。左右你生的俏,穿什么都是好看的。”

  她这般说着,复又客套了几句,便赶紧去招呼旁的客人了,生怕沈衡着恼似的。

  沈衡瞧着她走远,心里倒是觉得有几分好笑。

  她说的这人,她自打来这村子便认识了。只是两人相处的极为不快,原因是这位冯大姑娘看中了咱们苏小王爷,在听说沈衡是他的“妻”之后,更是百般看她不顺眼,每逢相遇,总要以白眼视之,间或冷嘲热讽无数。

  害的沈大小姐多次都想询问,对方可是刘雅君失散多年的表妹,不然何以举止做派如此相像。

  村子里这种料子并不多见,多数人都穿的极为普通,一段时间以来她都在早这些料子的出处。

  却不想,这东西竟然是那位‘白眼’小姐的,一时之间更觉头大,反倒不知道该如何去问了。

  “这排骨做的不错,你不尝尝么?”一旁的苏月锦转脸问她,打断了她的愁绪。

  因着离的很近,连带他身上的那抹淡香都闻的清晰。

  沈衡闻言点了点头,也确实觉得有些饿了。只是刚想那筷子来夹,却发现整个手掌都被包的圆乎乎的,根本抓不起东西。

  肚子饿没得吃,跟有的吃没法吃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眼巴巴的看着面前的东西,吞了一大口口水:“您不会是在包的时候,就想着吃饭时怎么看我笑话的吧?”

  苏月锦睁着一双清润的眸子看她:“你觉得我是这样的人吗?”

  你当然是!!!

  沈衡默默将头转过去,尽量不去看面前的吃食。但那香味就好似长了腿般,一个劲地往她鼻子里钻。

  分不出指节的手,又连续尝试了几次,都以筷子滑落而告终。

  “张嘴。”

  面前突然出现一块香嫩的小排。

  沈衡有些怔愣的看着对面那个秋风霁月般的男子。

  “不吃么?”苏月锦见她不动,不由伸着筷子又朝她嘴边送了送。

作者有话要说:  小盎今天接到了属于《臣妾》的第一颗地雷,激动的心情是很难以平复的。非常感谢塑胶杯大大送来的这一份“外焦里嫩”,小盎被炸的粉粉欢喜。

  每天看到亲们的留言,真的都觉得很满足,尤其看到你们都是一章一章的留,一章一章的给分,这种心情真的很难以只用单纯的开心来形容出来。

  小盎是个新人作者,也没有什么人气,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写文回报大家。

  嫩们怎么可以萌的这么有深度,呜呜呜呜。

  真的很感动啊,开文就来捧场的小梨花。每章都精细抓虫子的度度。一直跟文,且萌翻了的,喜欢吃萝卜的小萌虎。说粉喜欢小盎文风的晓婷。还有霸气可爱的鱼塘承包者,塑胶做成的小萌杯。

  小盎真的太爱你们了。

  每一次你们的留意都会让盎傻笑很久,然后很认真的回复。谢谢你们的支持,真的,心很暖。

  还有那些收藏了《臣妾》,包养了小盎,点击了这篇文的亲们,不论你们在用何种方式支持,都是对小盎最大的鼓励。

  唔,今天煽情的自己都觉得自己很“zuo”。哈哈,谢谢嫩们,臣妾跪安啦,一定会加油的,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哒。

  ☆、第二十章沈姑娘的姿色

  沈衡平日虽不太在意男女大防,但总归是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家,微红着脸推拒道:“不,不用了,等下带回去些吃也是一样的。”

  “宴席不是要吃的很晚?”他面上倒是一派泰然,没有半点扭捏。

  沈衡拿眼瞧着那块外焦里嫩的小排抿了抿嘴:“无妨,我再等等,也不是很饿。”

  话刚落,便看到巫三娘端着酒壶倒酒来了。眼见着这“小两口”的样子,不由笑开。

  “苏家娘子这是害羞什么呢,都是一家人,既然手上有伤不方便,当家的喂两口东西有什么害臊的。”

  三娘的嗓门本来就高,这一嗓子下去,本来吃酒的几个村民不觉都落了筷子看过来。

  “咱们村上的人没那么多讲究,我家婆娘不舒坦的时候我也这么喂过,小娘子不必不好意思。”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