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玉玺记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07节


  “那他后来――”

  “革的是功名又不是学识,第二年秀才试案首,接着举人进士及第。也不过两三年的功夫。”

  “他与严珏是国子监的同窗。”穆安之道。

  “他俩是同一年进的国子监,那一年秀才试,严珏是案首,卓然是第二名。”黎尚书不胜唏嘘惋惜。

  穆安之亦道,“真是太可惜了。”两人都未再说话,清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声,说不出的悲凉。

  黎尚书请穆安之一同进宫陛见,用黎尚书的话说,“胡源有意隐匿数目巨大的银钱,这事不好不回禀陛下一声。”

  “尚书自己去吧,我还有旁的事,就不去了。”

  黎尚书也不劝穆安之,只是幽幽道,“卓越时走的飞快,就是避世抢先一步到陛下面前邀功回禀去了。”

  穆安之大惊,“姓卓的这么无耻?他虽居首功,可这是大家一起办的案子。怎么能他一人抢先去?”

  “殿下觉着卓御史干不出来?”黎尚书反问。

  穆安之想到卓御史叫他赔衣裳的事儿,卓御史这种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黎尚书上了年纪,行动就慢了些。他二人到后,穆安之道,“胡源故意隐匿财物,数目巨大,今已认罪。恕臣直言,不堪世子之爵,请陛下除胡源之爵。”

  太子的神色有些古怪,黎尚书忖度着瞥卓御史一眼,怕是卓御史已经先行说过此事。

  果然,穆宣帝问,“你们一起审案,怎么同一件事还有先有后说两遍。”

  穆安之冷冷瞥卓御史,卓御史道,“虽然有幸与三殿下共同审案,臣却不敢与三殿下同行。臣官居三品,忠耿直谏,三殿下忠言不能入耳,臣头晌刚到刑部就险被三殿下一脚踹飞。今在陛下年前,臣要参三殿下公私不明,拳脚威胁朝臣,撕毁朝臣官服之过!”穆安之所有在审案时对卓御史的好感荡然无存,他火冒三丈,向卓御史踏出一步,指着卓御史的脑袋道,“你给老子再说一遍!”

  黎尚书连忙拉架,“殿下,有话好好说。”您这怎么一点就爆啊!

  卓御史这奸鬼已经一脸可怜无奈的望着穆宣帝,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穆宣帝斥,“在朕跟前,你是谁老子?”

  黎尚书打圆场,“自然陛下是殿下的老子。”

  太子没撑住就笑了,穆宣帝唇角抽了抽,没忍住笑斥黎尚书,“你这老货倒是会插科打诨。”

  穆宣帝这一笑,心情缓和,细问了是怎么回事,穆安之卓御史难免又争执了一回。

  最后,穆安之强行坚持华杜二人在刑部审案都是按他吩咐行事,穆宣帝道,“两位长史倒罢了,别把你的长史司都搬到刑部去?”

  还有卓御史官服被撕之事,穆宣帝很公正,“赔卓御史两身新官服。”穆安之怒问卓御史,“你不是不叫我赔的吗?言而无信,真小人!”

  “这是陛下口谕,臣自当遵从。”

  穆安之冷笑,“我给你准备好,你有胆子就到我府上取!”

  穆宣帝道,“你打发人给卓卿送家去。”

  穆安之直抒胸臆,“送个屁!”

  穆宣帝气个仰倒,罚穆安之半年俸禄,把人撵了出去。

  穆安之回家跟玉华妹妹说,“自当了这鸟差事,也没领过几回俸禄,咱们家更入不敷出了。”

  李玉华倒是看的开,“不能这么说,三哥你当差审案也不是为了赚银子,咱就是为了不亏心。难道为着俸禄就还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了,俸禄的事别担心,我找皇祖母支援一下就有了。”

  由于李玉华跟蓝太后关系好,她还时常给慈恩会弄些捐款,跟蓝太后借些银子周转不是难事。

  穆安之道,“总叫你去弄银子怎么成,养家原该是男人的事?”

  李玉华说,“三哥你俸禄不是被罚了吗?等咱们有了再还皇祖母就是。”

  “那也不该你去借,我想法子弄些银子。若旁的罚我俸禄我服,因为姓卓的,实难心服!”

  李玉华看三哥坚持,她也就随三哥了。她就是好奇打听,“三哥,你打算怎么弄?”

  李玉华粉嫩的小脸儿凑上前,如同晨间沾着露水的小花苞,说不出的细致可爱。俩人躺竹床说话,穆安之捏着腰间的穗子,“与其找皇祖母借,皇祖母手里的都是私房钱,还不如找陛下借。”

  “那你说话儿可得软和这些。”

  玉华妹妹轻盈的呼吸扑到脸上,带着淡淡的蔷薇水的香气。

  “嗯,软和些。”穆安之随口应道,视线落在玉华妹妹花瓣般的嘴唇上,想着跟玉华妹妹吸吸阳气。结果他还未行动,就听李玉华道,“胡世子的爵位,马上就要撸下来了吧。”

  “估计这会儿侍诏厅已经拟好圣旨了。”

  李玉华喊云雀进来,问她,“咱们嬷嬷在不在?”

  余嬷嬷笑着捧了新湃好的瓜果进来,“殿下忙了这些日子,好不容易今儿个早些回来,娘娘跟殿下好生说会儿话,总喊嬷嬷干什么?”

  “三哥也不能跟咱俩比呀。”李玉华嘴甜甜的,坐起身拉余嬷嬷也坐下,“嬷嬷,胡世子要除爵了!”

  “哎呦!”这是谁在意料之中,因为怎么看胡世子也保不住爵位的,但南安侯回帝都后,胡家的形式是有所好转的。

  余嬷嬷未料到,竟在此时南安世子要除爵。

  余嬷嬷看向穆安之,刘玉华说,“嬷嬷,你带着云雀跑一趟严姑娘那里。把皇祖母赏给给咱们的瓜果,挑些好的给她带两篮子去。把这事告诉她,跟她说,善恶到头终有报,让她好生保养自己,这些年都熬过来了,以后的路还长。”

  余嬷嬷立刻应了,按理,俞嬷嬷是正经的宫中五品女官。年琳不过平民而已。

  但这件案子有所不同,严家实在太冤。

  一旦平反,这件案子必然震动天下。

  何况这又是三哥经手的案子,李玉华一直很关心严琳。还托了朱阅在外照顾着些。

  余嬷嬷带着云雀出去做事,穆安之拿片香瓜,盯着李玉华问,“你跟严姑娘走的挺近的?”

  “当然近了。三哥你为严家翻案,我当然得做好贤内助了。”李玉华感叹,“主要也是严姑娘人品可敬,唉,对咱们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何不多关照些呢。”

  穆安之把香瓜递给李玉华,轻轻揽住李玉华的肩,把人拢在怀里。

  他已经很久没有后背这样温暖的感觉了。

  接下来就是待郑郎中许郎中回朝,严家案便可结案。

  卓御史换上自己置办新官服,开始要求御史台介入刑部有关军粮案的所有审问工作。

  穆安之道,“御史台司监督之责,你们御史台告状挑不是是一把好手,你们也不懂审案哪。”

  “此案是陛下亲自下旨三次同审,御史台虽不懂审案,但刑部每次大小审问,必须有御史台的御史在场。这才叫监督之责,这才叫真正的三司同审。”

  卓御史没有丝毫要让步的意思。

  尽管穆安之心烦卓御史这奸鬼,但也得承认卓御史是要堂堂正正的掺这一脚了。

  便是黎尚书也不能说这建议不对。

  大理寺谢少卿没什么立场,最终硬是叫卓御史得了意。

  卓御史把自己的狗腿子小御史们往刑部一派,第一桩要审的就是胡安然口供不实之案。

  昨天胡安然招供匿银是用来支撑兄妹三人以后开销,卓御史不信这样的鬼话。

  给胡安然与其妹有可能,这里面绝不可能有胡安黎一份!

  所以胡安然除了口供作假,亦有构陷嫡兄之过!

  便是杜长史想到这位御史台大头目的心机也不禁暗生佩服。胡安然那话不实,其实大家昨天都知道。

  但,即便杜长史也没当回事。毕竟胡安然只是从犯,罪过不大。

  却不想卓御史是有意留了陷阱。

  当昨天直接指出胡安然口供中的不实,只能说胡安然审问过程中不大配合。

  如今却是直接多了一条罪名。

  杜长史清清楚楚地明白:胡安然想脱身是不可能了。

  这样老辣、果断、凌厉的手段,不愧御史台左都御史之名!

第159章 一四七章

  御史台大头目卓御史率领徒子徒孙杀入南夷军粮案,整个刑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势必不能让这帮刻薄家伙挑出不是。

  不要以为御史台只会上折子告状,御史台身为监察百官的衙门,他们对于官员犯罪有着骨子里的洞悉。

  胡源为夺严家生意家产,能干出制造冤狱、斩尽杀绝之事,他为官这些年,不可能只犯下严家这一桩案子。

  而且这帮子御史行事之狡猾奸诈、老辣小心,简直令刑部一帮子专业人士都叹为观止,更让穆安之大开眼界。

  御史台奉命与刑部、大理寺同查的是南夷粮草案,对旁的案子,御史台只有监督权,没有审理权。

  御史台便以归入军粮案的严家旧案为切入,从胡源到他心爱的各路管事,从周姨娘到她重用的心腹嬷嬷,从周家、牛家,从这些年与牛家合作的粮商,御史台重翻出大小案子数十起。

  而这些案子,九成九并不属军粮案的范畴之内。

  于是他半点儿不沾手,立刻转交刑部,无半分逾矩之处。

  其行事之利落,手段之谨慎,程侍郎都要逊色三分。

  穆安之私下同李玉华说,“以往都觉着御史台就是一帮子骂街的泼才,倒真是小瞧了他们。”

  李玉华翻着账本子,“三哥你怎么会这么想,凡是中功名做官的,三年才取三百进士,肯定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

  “那是你不知道这帮子御史可恨时多可恨,你一句话说不对,他就能参你三五本。”

  李玉华偷笑,“三哥你肯定被参的很惨。”

  “爱参就参,我才不怕他们!”穆安之凑过去看,“这是翻什么账片子呢?”

  “咱们这里的织布坊建的差不多了,小九叔说趁着天气暖和往北疆去,我想着收拾些东西请小九叔一起带去,也是咱们的心意。”李玉华把账本子递给穆安之,“你跟裴状元是自小的交情,你看看还有什么要添减的?”

  穆安之道,“旁的都好说,就担心如玉过不惯那里的日子。”

  “看你说的,裴状元一个大男人,木香姐都过得惯,他怎么就过不惯?”

  “这怎么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裴状元就格外金贵呀?”李玉华斜着眼睛看穆安之,穆安之要敢点头,她就要让穆安之好看!

  “想哪儿去了?我是说如玉毛病多,打小就这不吃那不吃的。”穆安之道,“他能比得上木香姐?”

  穆安之犟的时候跟驴有的一拼,但说起巧话也很会哄人开心。穆安之道,“有件趣事你肯定不知,坊间都说如玉文采非凡,写文章都是倚马千言一蹴而就,他当年不论童子试还是会试殿试,都是早早交卷,后来人们提起,都引以美谈啊。你知道他为什么早早交卷不?”

  “嫌考场的饭难吃?”李玉华试探的猜测。

  穆安之笑,“童子是时间短,也要一天的。中间有差役提篮卖吃的。如玉买个烧饼吃了一口,回来胃不舒服了两天。他跟我抱怨说考试倒不难,就是这吃食当真了老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