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福娘娇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2节


第26章 被挑衅 他萧观长这么大,从没有输过谁……

  秋意渐浓, 九月初张贴了新榜,长兴县有一个老童生考中了秀才,但喜报刚传到他家里, 这人高兴坏了, 气血上涌,一头栽在地上摔死了。喜事变丧事,众人唏嘘不已。

  张柏也收拾了衣物, 准备回府学读书了。

  新婚不到一月就要离家, 他心里万分不舍,福娘倒没伤心, 如往日一般体贴, 给他做了新衣新鞋,嘱咐他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离家前一天夜里, 两人温存后,张柏将头埋在福娘颈窝里,闷声道:“福娘,我这回去了, 恐怕得许久才能回来。”

  他想让福娘安慰自己,然而此时福娘累坏了,眯着眼含糊道:“夫君, 你放心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张柏低低“嗯”了一声, 福娘忽然福至心灵,明白了他的心思,缩进他怀里柔声道:“夫君,我也会想你的。你好好的,咱们家里也就好好的。”

  听到了自己想听的, 张柏翘起了嘴角,把娇妻紧紧搂在怀里,小小的床帐成了他们二人独有的小天地。

  第二天一早,张柏告别家人,同以往一样,坐着牛车去了省城。

  等他到时,府学门口已聚集了许多人,大多拿着文书,应是各县新来的秀才,张柏也没想插队,静静排在队伍后面。

  “嘿,你听说没,那位今天也来了。”排在他前面的青衣秀才忽然神秘道。

  张柏左右看了看,确认他是在和自己说话,有些惊讶,这人怕是把自己也当成了新秀才,不过他素来不喜让别人尴尬,于是接话道:“不知兄台说的是哪位?”

  青衣秀才见面前少年穿的寒酸,想必是哪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寒门子弟,多半读书读傻了,于是好心为他解释道:“小兄弟,你这就不知道了吧,那位啊,可是咱们湖州出了名的神童!”

  张柏淡淡笑道:“是在下孤陋寡闻了,确实没听过。”

  青衣秀才同情地看他一眼,“连萧观你都不知道,看来你没怎么出过门吧?没关系,我跟他隔壁村的,以后介绍你和他认识。”

  就差把“你真可怜”四个字写在脸上,他又诚恳道:“小兄弟,你是哪个县的?叫啥名字?以后我罩着你!”

  张柏正想回答,赵训导急匆匆从府学里出来,一眼看见了他,过来不满道:“张柏,你在这儿排队干嘛?快点帮我登记一下,我肚子疼去趟医馆。”

  张柏抱歉地朝青衣秀才作揖道别,然后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走到府学门口登记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青衣秀才嘴长的大大的,半天也合不拢。原来他就是张柏啊?那个先生说明年湖州最有可能中举的府学第一?

  他还同情别人没见过世面……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等轮到他时,青衣秀才报了自己的信息,不好意思道:“那个张兄弟……刚才都是我没眼力,您别跟我一般见识。”

  张柏瞥一眼他的文书,此人唤作杨泰,是文清县新取的秀才,他手下誊抄着他的籍贯名姓,微微一笑道:“杨兄不必在意,舟车劳顿,你领了号牌,自去找屋子休息便是。”

  他取了一只木牌递给杨泰,后者连连道谢,一步三回头地进去了。

  张柏坐了两个时辰,心中暗道赵训导定是去偷懒了,这么久还没回来,无奈一笑。等长长的队伍最后只剩下零星几个人,张柏才舒了口气,动动僵直的腰背。

  “文清县,萧观。”一卷文书忽然被扔在桌上,张柏抬头,瞧见一张冷峻的面容。

  他就是杨泰说的那个神童?张柏温和一笑,不紧不慢地打开他的文书开始登记,然后同样拿了号牌给他。

  萧观接了牌子,却并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看着张柏,挑衅一笑,“你就是那个府学第一?”

  张柏从容道:“在下张柏。第一不敢当,不到乡试,名次都不能断定,第一第二只是暂时。”

  萧观撇撇嘴角,眉目一挑,“算你有些自知之明,我告诉你,有我在,你再也当不成第一!”

  说罢扬长而去,其他人见了这一幕,惊讶不已,张柏却极为淡定,收拾了笔墨卷宗,徐步朝内走去。

  “哇,这萧观也太大胆了些吧?刚来就敢挑衅张柏!”不到半日,萧观挑衅张柏之事就传遍了整个府学,凡是二人走过的地方,都能听见其他人小声的嘀咕。

  “那下回旬考,你赌谁是第一?”后院小亭子里,几个秀才无聊开始打赌。

  “那还是张柏吧,他去年来了就从来没考过第二……”一人掏了块碎银压在张柏这一边。

  “说的也是……”未下注的几人有些犹豫,看那萧观气势凌人,又是今年文清县的第一,本来想压他的,但转念一想,张柏从来就没掉下来过,还是压张柏靠谱。

  “我也压张柏!”几人纷纷下注。

  杨泰把自己荷包里的银子都放在张柏这边,正在从靴子里扣铜板,一只大手忽然从他肩上掠过,将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重重放在萧观这一头。

  “我压自己——”那人朗声道。

  众人顺着声音一看,杨泰身后就站着事情的主角之一——萧观。

  几人尴尬地和萧观打了招呼,各寻了借口跑了,杨泰手里还攥着两个从靴子里掏出来的铜板,对上萧观冷冽的目光,呵呵傻笑。

  萧观一身月白色长袍,他生得也十分俊朗,但不似张柏那样温和的长相,而是带了几分凌厉,目光里总是带着威慑。

  他冷冷看向桌上的赌盘,他这一边只有自己下的二十两银子,而张柏那边已经堆得出了界。

  “杨兄也觉得,我赢不了吗?”他冷冷一笑,转头看着杨泰。

  萧观的目光里像是藏着刀子,杨泰吓得腿都在抖,颤着手把那两枚铜板放在萧观这边,赔笑道:“萧兄学……学识过人,我自然是信你的!”

  “呵”萧观轻笑一声,眉目间满是不屑。

  他以为府学第一是个什么厉害人物,见过之后,不就是个苦读的穷酸小子吗?若不是他为母守孝三年,今年才到府学读书,这个第一,早就该是他的。

  等着瞧吧,他萧观长这么大,从没有输过谁。

  *

  九月底,草木上起了薄霜的时节,福娘的生辰到了。

  张柏不能回来,却早托人给她带了生辰礼物,是一盒胭脂,连福娘自己都没注意到胭脂见底了,他却早发现了,还买了她最喜欢的颜色。

  胭脂盒上绘着一对彩色鸳鸯,福娘拿在手中,轻轻笑了。

  福娘生辰这日,一大早就被杨氏叫了起来,杨氏给她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汤清面白,撒了葱花,还卧了个鸡蛋。

  “媳妇啊,赶紧趁热吃了,娘一早给你擀的面,劲道的很!”杨氏拉着她坐下,笑呵呵道。

  捧着面碗,福娘眼睛有些酸涩,从前娘在时,每年生辰也会给她做这样一碗长寿面,等到娘离开了,她忙着打理家事,许多年不曾好好过一个生辰了。

  没想到嫁了人,还能从婆婆身上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娘的手艺,自然是最好的。”福娘感动道。

  晚上,张得贵在街上买了鱼和鸡,由杨氏和福娘一起,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围坐在树下,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遗憾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张柏却没能回来,杨氏怕福娘心里不舒服,安慰道:“媳妇,现在是难熬了些,不过也等不了多久了,过年大郎就能回来了。”

  她心里也急,不过她急的是,小夫妻聚少离多,她的宝贝孙子啥时候能来?

  福娘脸一红,默默点头。张柏在时不觉得,如今他走了,她确实有些想念他。

  天气转凉了,他带的那些衣物穿着是不是不合适了?走前他再三叮嘱自己要及时加衣以免着凉,不知他自己做没做到?

  他寄来的信里总是说一切都好,可上回归宁时,爹告诫他的那番话,分明是说府学里人心复杂,不知道张柏那样温和的性子,会不会被别人欺负。

  福娘心底幽幽叹气,也有些迷茫,她什么时候也会这样挂念一个人了?

  不过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她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自己的异样。

  上回中秋时,她月饼做的太多没有吃完,扔了也是可惜,杨氏便试着拿去街上叫卖,结果不到半日就卖完了,下回上街时,还有人追着问她有没有别的糕点。

  杨氏把卖月饼的钱都给了福娘,福娘却没要,她想了想,提议以后自己做些糕点来卖,虽然钱不多,但也能补贴家用。

  她做糕点的手艺是从亡母手中学来的,且一般的糕点吃多了难免腻味,福娘却有独家秘方,能保证食材的原味,且不会让人上火。

  杨氏原本不同意,不想让福娘太辛苦,张得贵却劝道:“媳妇是闲不住的性子,若是不让她做,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悄悄难受,到时候大郎回来,咱们也不好交代。”

  这么一想好像真是这样,福娘是外柔内刚的性子,杨氏也怕她每天找不到事做闷坏了,于是只好答应下来。

  家里为了给大郎娶媳妇,确实花光了积蓄,既然福娘有这份心,她也应该成全。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着小日子,却不料府学里的张柏,马上就要迎来一件祸事。

第27章 受陷害 张柏竟然会作弊?

  旬考刚结束, 府学后院中,一众学子凑在一起商讨着答案,不时有人发出哀嚎。这一次旬考难度有些大, 即便是这些早已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秀才们, 这回作答都有些棘手。

  秦启仁问了张柏解题的思路,垂头丧气道:“我跟你的解法完全就是反着的,看来这回又是倒数了。”

  张柏安慰道:“不一定我的就是正确的, 还得看先生怎么改。”

  萧观就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听了张柏的答案,心里得意, 张柏这题解得中庸, 没什么亮点,想必不如他的。

  然而待放榜时, 出乎意料,张柏仍是第一。

  “你看我说什么,人家张柏啊,就是棵长青树, 那是天降紫微星,怎么可能被个新来的打败嘛!”人群中有人议论道。

  “我以为萧观多厉害呢?不是说他是神童吗?原来不过如此啊!”

  “就他也敢来挑衅张柏啊,真是不自量力……”

  萧观这回其实考的不差, 就排在张柏后头,但他为人冷漠又斤斤计较, 府学里众人都不太喜欢他,如今见他输给张柏,那是人人都想来踩一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萧观说得什么也不是,孰不知萧观就站在暗处, 将他们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目中怒火冲天,一拳狠狠砸在树上。

  萧观不服,找了赵训导询问为何取张柏第一,赵训导看着他青筋暴起的模样,皱眉道:“你这像什么话?读书需静心,你这一点,就比不上张柏。”

  他其实也很看好萧观,此人性格虽有些偏激,但写的文章常常一针见血,颇有自己的见解,只是言语太过凌厉,需要打磨。

  赵训导拿出二人的卷宗给他看过,又解释了为何张柏更好,张柏的文章眼界开阔,既分析了问题,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而萧观虽观点犀利,引经据典,可稍显浮躁。

  “只是一回旬考而已,何必如此在意,你该好好磨砺自己的文章才是。”赵训导安慰道。

  萧观从他房中出来,心里却还是不服气,他从小就天赋异禀,从未屈居人下,什么都要争个第一,未料才到府学,就在张柏手上吃了瘪。

  此后一旬内,萧观像是和张柏杠上了,必出现在张柏五步之内,张柏读书时,他便偷偷观察张柏,上课时,若训导抽了张柏答题,即便没有问他,萧观也会站起来反驳。

  有回秦启仁和张柏一同外出回来,瞧见萧观站在张柏的桌案边,正拿着张柏才写的文章偷看。见张柏回来了,冷哼一声,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放下文章离开了。

  没多久,大家就都知道萧观和张柏不和了。

  或者说,是萧观单方面与张柏不和。因为无论他做什么,张柏都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样,他人知道这就是张柏的性子,但在萧观看来,这是张柏瞧不起他,是奇耻大辱!

  萧观暗暗发誓,下回无论如何,他都要超过张柏!

  娘从小就告诉过他,他比别人聪明百倍,所以就该永远比别人厉害,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赢了就行。

  这一旬很快结束,又迎来了旬考。

  训导分发了卷子,课室中,众学子埋头奋笔疾书,题目多时间少,不搞快点怕是答不完。

  不过也有像张柏和萧观这样早早就能写完的,还能抽出点时间检查,张柏小心翻看着自己的卷子,并未注意到身后的萧观露出一个阴测测的笑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