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嫁给奸宦冲喜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9节


  心里的愧怍慢慢上涌,乖乖地点了点头。

  靳濯元扯过被褥,重新覆在她身上,落帐,自己却抬脚朝屋外走去。

  “厂督去哪儿?”陆芍急切地唤了一声。

  “给你拿衣裳。”

  是夜,月出薄云,靳濯元盛着寒气而归。

  陆芍满怀期待地从帐帘中伸出纤手,去接衣裳,等了半晌,只等到一条绢纱制成的细带轻轻地缚在她的手腕。

  帐帘被拨开,她的身子后仰,手腕随即被压至软枕上。

  这时再做挣扎,抽离不及。

  “厂督!我的衣裳呢?”

  她一恼,声音就透出股娇意。

  靳濯元拿着绢带束了几圈,最后落个繁杂的结。

  “这不是吗?从你衣裙上裁下来的,如何不算?”

  他知晓小姑娘肌肤娇嫩,不堪重劲。故而每一圈都留了些空隙,不至落下印来,只是空隙有限,任她如何动作,也无法从中挣脱。

  而另一根藕色的系带,毫不意外地束住她的脚腕。

  他俯身上去,轻咬着她的耳垂:“好好躺着。”

  明月照水滨,重重粼光,熠熠推漾。

  靳濯元沐身归来时,陆芍背对他而眠。

  呼吸清浅匀称,以为睡得正酣,那双时而扑扇的羽睫却出卖了她。

  他伸手一捞,软玉入怀,再去探她皓腕上的绢带。

  温热的湿濡落在她的脖颈上:“这样一来,芍芍便不会蹬被子,也不会染上风寒了。”

  陆芍惊觉他千奇百怪的法子,神色微讶。

  她以为扯谎一事已然翻篇,谁料惩戒,仅仅开始。

第35章 厂督好像很了解言氏?……

  月落乌啼, 寒烟弥漫,怀里的人儿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终于将束缚的双手搭在了靳濯元的腰际。

  原以为束缚着不好入眠, 谁料昨日上榻前,靳濯元早将金钩上白玉镂雕石榴香囊里的香粉替换成了安神香。

  她一觉睡至天明,睁眼时,才发觉自己双手攀着靳濯元的衣领,双脚压在靳濯元腿上, 脖颈下, 还枕着一只手臂。

  靳濯元在陆芍之前便已转醒, 奈何身上分量颇重,他半点动弹不得,只一双眼怔怔地盯着帐帘的顶端, 这一睁, 便是一个时辰。

  被怀里的人儿束缚住的一个时辰。

  陆芍瞧着自己并不安分的姿势,面上浮出两抹薄红。她正欲翻身, 压在她颈下的长臂揽住她的肩, 将身侧的人儿往跟前带了带。

  一只手顺着她的身线逐渐下滑, 最终握住她的脚腕, 将那根绢带抽离。

  至于手上的这根, 靳濯元只替她换了个容易解开的绳结。

  然后握着她的手,送至她的唇边:“自己解。”

  陆芍檀口微张,正要用齿尖去咬,口中突然伸入一根指头,凉凉的指腹抵着她的舌尖。

  她心领意会地红起脸,转而换舌头去勾手上的那根绢带。

  靳濯元一手支起脑袋,另一手则不断地替她抹去唇边的津润。

  *

  出汴州城后, 果真如靳濯元所说,一路顺坦,无人寻衅生事。

  车马南下,沿途过文化昌盛的南直隶。南直隶原是旧都心腹之地,同汴州相比,富庶程度不遑多让。

  大梁虽然才历经两王之乱,可这宗室之间的斗权,与百姓牵扯不多,坊市之间交易仍旧繁盛,行在街市,车马喧阗。

  陆芍掀起轿帘,探出脑袋,向外望了一眼。他们从余州出发时,冬至甫过,从冬至到除夕,左右不过是四十天的光景。此时街市,铺天盖以正红装裹,就连街贩也面露喜色,仿佛一年到头,总归给自己一个交代。

  她想起去岁除夕,自己头一回与流夏置办年货,那时祖母仍在病中,置办年货时,没有守岁的喜悦,只是潦草采买些,给屋子添些鲜亮。

  这样也算辞旧迎新了。

  来年,总有盼头。

  只是没想到,祖母的病没能捱至来年初春。

  似是记起些酸楚的往事,趴在马车小窗上的陆芍缓缓红了眼眶。都说近乡情更怯,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靳濯元原先只在察看密信,见一侧的人儿趴在小窗上迟迟不出声,将手里的字条对折后,伸手拍了拍她的肩。

  “在想甚么?”

  陆芍回过神,两手胡乱抹着泪花儿,然后顶着红彤彤的眼眶转过身来。

  “在想这地好生热闹,同汴州相比,也毫不逊色。”

  靳濯元侧身,顺着她的视线,瞥了一眼:“热闹得哭了?”

  陆芍摇头,本想说是被冷风刺了眼,转念意识到自己演技极差,回回都被揭穿,最后还是说了实话:“我瞧这些街巷年味极重,便想着去岁除夕,祖母尚未过身。那时祖母病重,热闹自不比从前,却好歹也是同亲人一起。”

  哪像今岁,虽寻着至亲,却愈发冷清了。

  靳濯元抿了抿嘴,他年幼失恃失怙,时间一长,眼底除了仇恨,早就忘了至亲相伴滋味,一时不能感同身受,也不知该说些甚么宽慰人的话。

  “倘或不出意外,明日便可抵达余州。待在余州落脚后,寻个好天气,嘱诚顺陪你回去瞧瞧。”

  陆芍愣了一瞬,以为自己听左了。

  靳濯元此回来余州,是有要事在身,能带她一同前往,心里已然很是感激,断不敢再有其他的要求和想法。且来余州前,她再三向厂督保证,会乖乖呆在余州暂时落脚的院子里,不给他惹事添麻烦。

  她不可置信地挪过去,无声眨了眨亮盈盈的眸子:“可以吗?”

  靳濯元被她盯着,不自然地侧过脑袋:“仍是那句话,出了事,我可不会管你。”

  陆芍突然攀上他的手臂,将自己的脑袋枕了上去,只听靳濯元‘嘶’了一声,眉头紧紧蹙起。她抬起头,抱着手臂问道:“怎么了厂督?”

  靳濯元好脸面,他断然不会说,是陆芍日日枕他手臂而眠,手臂酸胀了整整一路,此时,他避重就轻地捏住她的下巴,语气带点威胁:“明日便到余州,还不改口?若是哪日泄露了身份,芍芍的小命怕是不能要了。”

  其实陆芍也只在背地里喊他厂督,毕竟这两字说得时间久,一时很难改口。

  她捂着自己嘴,方才哭过的眸子,弯成月牙儿。按理说,二人成婚后,陆芍该唤他一声‘夫君’,可靳濯元没这要求,她也面薄,二人约定俗成地从不提起此事。

  只是出门在外,为避人耳目,司礼监掌印的身份自然不好再用。

  “那我该唤你甚么?夫君?”

  唤那两字时,陆芍的耳廓红得恍如街贩手里那叠写‘福’字的斗方纸,声音也极轻,一字一句,恰如鹅绒扫过肌肤,激得人浑身颤栗。

  靳濯元清了清嗓音,他心里虽这般想,听到后,却有那么一丝别扭。

  兴许是二人各自别有心思,并非情投意合地走到一块儿,又兴许是他一阉人,哪里当得上这‘二字’,横竖他听陆芍这样唤他,喉间紧紧梗塞着,就是应不下声来。

  “与诚顺一般喊我。亦或是将我当做你的哥哥。魏国公府的三公子,不正是你三哥哥吗?这两字,应当不难喊出口。”

  余州的邻里认得陆芍,他们只知晓陆芍是被汴州的贵人接回府去了,却不知她真正的身份。二人以兄妹相称,不会惹邻里怀疑,权当是府里顾念她在余州长成,着兄长陪她一道回乡怀旧来了。

  这样也好行事。

  只是她那三哥哥品貌不端,光是那张脸,便不能同厂督相提并论。

  她摇了摇头,一时想了个主意:“我唤你兄长可好?”

  靳濯元没有出声,默允下这个称呼。

  *

  翌日清晨,马车驶入余州地界。

  余州毗邻南直隶,南直隶又设有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出过一半以上的官员,是以余州除了经贸繁荣外,文化昌盛,养成了崇文重教的风气。

  文人行在路上,从气度举止来看,很好辨别身份。只是自打入了余州,一路下来,文人流动数量颇多,纵使文教风气再盛,也不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块儿。

  尤其是新主登位后,并无开恩科的打算,靳濯元紧紧盯着外边动向,总觉得有些反常。

  他敲了敲车壁,掀开轿帘嘱咐诚顺道:“去查查,这地统共有多少书院。官学私学一并列举在册。”

  还未等诚顺应声,陆芍便抢先回道:“官学五座。最负盛名的是知州所建的清槐书院,往后是白鹭书院、柳湘书院、临潭书院和庆儒书院。「1」至于私学,原先是明令禁止的,近几年不知因何缘故,又逐渐盛行起来。颇有名望的,大抵是茶西街薛湛水兴办的私学。”

  靳濯元吩咐诚顺调查书院时,并未避讳陆芍。陆芍在余州呆得久,知之甚多,查探书院并非密事,她也就壮着胆子给靳濯元解惑。

  靳濯元抬了抬眉:“想来我带你出府,还带对了?”

  他转着白玉指环,像是考究学问似的问她道:“那你可知,玄元帝在位时,为何明令禁止私学?”

  陆芍只知晓余州当地的概貌,哪里知晓国君策令的深意。但自古做学问的统共就那么几个问题,明令禁止,无非是怕异说太多,风行太盛。多元学说碰撞确实精彩,但想要朝政稳定,就必然固深一元思想。

  “是生怕私学惑乱百姓吗?”

  他也就这么一问,陆芍却说到点子上去了。

  “这也只是其一。其实大梁开朝以来民风开化,初时并不打压私学。余州言氏鼎盛时,还在府中兴办过义塾,替贫寒子弟讲学。只是后来出了贪税的案子,曾受过言氏教化的门生,有不少上京击鼓鸣冤,递诉状者,亦有投湖明志,要求彻查此案者。文人当道的朝代,光是慷慨激昂地游说风骨忠义,便引得志同道合的士人加入其中。士人齐心,能搅起多少风浪?玄元帝见过那等场面,哪里还会教此事重蹈覆辙。言氏的案子一结,他便明令禁止私学。”

  这是他头一回同陆芍说这么多话,说到后来,他愈发觉得余州的古怪。

  陆芍听得认真,她没想到策令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亦没想到,这段故事,竟同余州言氏有关。

  可是靳濯元知晓策令并不奇怪,怪就怪在他为何对言氏的过往洞悉入微,比她这生长在余州的人还要清楚。

  “厂督好像很了解言氏?”

  人后,她仍是习惯这般唤他。

  “知道这些有甚么难的?我来余州前,自然将余州的情况探听仔细了。”

  陆芍不疑有他,又追问道:“那言氏贪税,当真是诬告?”

  若是诬告,怎么没有平反的迹象?

  未等到回答,马车就已缓缓停下。靳濯元率先下车,继而将陆芍搀扶下来。

  立在他们眼前的,是余州典型的马头墙。粉墙黛瓦,鹊尾座头,又有红梅相掩,自成江南的格调。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