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皎娘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1节


第60章 好生说说话儿

  不提潘复且说皎娘, 自孙婆子走后先时心里尚有些忐忑,每每听见外面廊间脚步声,便不由紧张起来, 及到梁惊鸿进屋更甚, 总怕他不定哪会儿扑过来。

  不想这人却仿佛改了性子一般,虽每日都来,来了却只是吃茶说话儿兼或用饭, 说的大多是京中之事,也有些许外省的风土人情,这人说话本有些风趣,又专捡那些新奇有趣的说, 皎娘虽不怎么理会,渐次也听了进去,如此几日功夫, 忽觉若无之前那些龌龊, 这人倒也不那么可怕。

  只是一想到那日生不如死的酷刑, 仍忍不住颤栗, 一再心下警醒着, 这男人并非如今这般和气无害。

  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梁惊鸿当然不会改了性子,只是想的更通透了,他自来不是蠢人, 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如何要,譬如之前在明楼下一眼瞧中皎娘, 步步算计要的是人, 而如今人已到手却仍不想放下, 便明白自己不止要人,还要心。

  梁惊鸿也觉自己有些贪心了,之前若知后来这般想头,大约不会如此着急的把人弄到手,只是他自己也未想到,心境改变只在一念之间,梁惊鸿也仔细想过为何有了这样的心境变化,却终究未想太明白,若真要说的话,许是不想她不情不愿的跟着自己吧!

  自然,他万分馋她的身子,毕竟那样的快活,只要是男人都馋,但梁惊鸿却不想她似那日一般勉强,说勉强都是轻的,那日的她如受酷刑。

  他始终不明白本来如此快活的鱼水之欢,怎到了她这儿这般痛苦,他不想她痛苦,不想她怕自己,不想她见了自己便满眼惊惧,犹如惊弓之鸟,他想她对自己笑,想她跟自己轻声漫语的唠家常话儿,想她听话乖巧的被自己抱在怀里,他低头便能亲一亲那莹白小脸润红樱唇,想必到了那时什么事也都水到渠成了。

  梁惊鸿很清楚自己是贪心的,贪心便得有耐心,急功近利总会弄巧成拙,他之前便有些急了。

  正因有了这样的想头,对于潘复愈发不喜,只见皎娘对自己不理不睬,看自己一眼都不想的样儿,便会忍不住想起潘复,虽知他们夫妻是担了虚名,可两人相处的却不差,至少皎娘不会不理睬潘复,尤其想起那夜明楼下,两人相携观灯的情景,直如芒刺在背,不拔不快。

  皎娘这儿越冷着他,梁惊鸿便愈发迁怒到潘复头上,自然不会让潘复好过。

  心里想着如何收拾潘复,脸上却带着笑,侧头看了皎娘一眼,她今儿换了一条柳青色的裙子,上面仍是白衫子,照例未戴首饰簪环,满头青丝简单挽起,用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银簪子别住,却愈发衬的眉目如画,那鸦青鬓发下的莹白耳珠上嵌了一对银坠子,即便式样简单,做工粗糙,戴在她身上,却别样清艳,让人愈看愈移不开目光。

  见她对自己的话不理会,便道:“与你说件事儿,这园子置下有一阵子了,如今正是春日,旁的人家都开了园子,由得百姓们逛景赏玩,有道是入乡随俗,咱们也不好终日关着门,让人瞧了,还当咱们小气,我这里想着不若过两日把咱们这园子也开了,人多热闹些,你觉着我这主意可好。”

  皎娘不得不看向他,有心不搭理,却见他目光盯着自己,似是不要个回应不罢休一般,只得道:“园子是你的,开与不开都由你做主,与旁人什么相干。”

  梁惊鸿自然知道她话里这个旁人说的是她自己,说是这园子不相干,也是说自己,梁惊鸿虽郁闷却不恼,搁谁这么被算计成这样,也不可能没脾气。

  便笑道:“怎么不相干,这园子可不是我的。”

  皎娘只当他又胡说逗弄自己,干脆别开头只当没听见,梁惊鸿唤了丫头进来吩咐了两句,不大会儿功夫,小丫头捧了个匣子进来,放在炕桌上便退了下去。

  梁惊鸿看了皎娘一眼,伸手把那匣子打开,从里面拿了地契文书出来推到皎娘眼前让看看:“你瞧瞧,这文契上的名是何人?”

  他把那文契直举到眼前,指着那最下面的名字让皎娘看,皎娘一瞥之下,果然那房契上署了玉氏皎娘四个字,署名上还有朱砂指印。

  看清署名,皎娘大惊,脸色都变了。

  梁惊鸿道:“瞧清楚了吧,这园子你才是主家,我不过是个搭头罢了。”

  皎娘愣了一会儿摇摇头:“这指印必是假的,文书自然也当不得真。”

  梁惊鸿挑了挑眉:“你比一比不就知道真假了吗。”

  皎娘咬了咬唇,伸了食指在那文契下的指印上比量了一下,严丝合缝,不禁惊道:“怎么会?”

  梁惊鸿却也不解释,只仍笑道:“如今可算信了吧,这园子记在你名下,便是你的,往后你住的也自在些吧。”

  皎娘愣了一会儿,忽的明白过来,想自己先头住的那宅子便是个富户养外室的所在,这种事并不新鲜,举凡这些有钱有势的男人,哪怕府里妻妾成群,依旧会在外面养外室,置个宅子,养起来,等腻烦了便连宅子一并撇了,倒爽利,也不当什么,梁惊鸿把这园子记在自己名下,想来也是一样的想头吧。

  心下想明白了,倒暗暗松了口气,数日来的慌乱却安稳了些,想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妇人,被梁惊鸿这般谋算在手,除了认命也无第二条路走,若只她一人也还罢了,偏生有爹娘跟冬郎,她便不得不苟活下去,若活下去总归得有个盼头。

  先前她猜不透梁惊鸿这人,不知他以后要做什么,如果既能选择,皎娘自然不想跟他有牵扯,但事与愿违,落到如今境地,不想牵扯也不可能了,只盼着能早日解脱方好。

  他把这园子记在自己名下,已很是明白,把自己当做他在燕州城养的外室,而外室大都不长久,似之前宅子里那位能被带回府去的极少见,说到底不过是男人一时兴起寻的乐子,腻了便丢开了。

  或许自己该顺着他些,像梁惊鸿这种出身的公子哥,哪会缺女人,瞧上自己,不过是贪着一时新鲜,觉着自己与众不同罢了。

  新鲜劲儿过去,也就索然无味了,自古而来,男人大都如此,而自己与别的女子有什么不一样呢?皎娘思来想去,觉着大约是自己从一开始就怕他,因怕所以戒备,总是躲避,反倒勾起了他的兴致来,以至于非要弄到手不可。

  如今这样耐着性子低声下气的哄自己,想来也是因自己对他不大理睬,他便越发觉得新鲜了,若自己跟别的女子一般顺着他,或许过不了多久便腻烦了也未可知。

  只是顺着他,如何顺?那日的事真如噩梦一般,如果可能,此一生她都不想再经历那般折磨,当然,她也知道,绝无可能。

  虽知绝无可能,却也明白,再这么下去,或许更激起他的兴致来,岂非无尽无休。

  皎娘心中矛盾非常,既不想理他,却又怕再这么下去,没完没了,倒不如快刀斩乱麻,许能快些解脱。

  皎娘心念电转间,便下了决定,想着和缓些,遂开口道:“以往听阿爹说过,每逢春日秋朝,亦或年节儿,城外的园子都会开,任老百姓进去逛的,有些主家还会请戏班子或是杂耍艺人进园子表演凑趣儿,好不热闹。”

  梁惊鸿呆了一呆继而大喜,未想今儿交了好运,不过一张房契,往常对自己不理不睬的人儿,竟跟自己说起话来,虽说神色仍是淡淡的,不见多欢喜,说的话儿也不是自己想听的梯己私话儿,到底是主动跟自己说话儿了,还说了这么多,之前可断不会如此,便她想听的,也不过微应上 一声,说话更是惜字如金,哪似如今这般娓娓道来,还说起她未嫁之前的事。

  若不是窗外日影晃晃的映进来,梁惊鸿都疑心今儿日头是打西边出来了,莫非因为这园子,才这般?想到此,便道:“当日买下这园子实有些匆忙,便也没怎挑拣,总有些不大可心之处,你若喜欢,回头我让人好好再寻一处更好的来送你。”

  皎娘被他一番话说得愣了愣,方知因自己忽然转变,他便以为是因为这园子的房契,故此说要再送自己一处,皎娘愣怔之余,不免暗暗摇头,果真是纨绔子弟,不知人间疾苦,张口闭口就送一处园子,哪里知道世上许多人连得一间遮风避雨的茅草屋栖身都是奢望。

  想到此,不禁道:“我不过一个人,便住也不过一间屋,一张榻,要这么些园子做什么?”

  梁惊鸿却笑道:“怎会是一个人?皎娘莫不是把我忘了,再说,园子也不是为了长住的,闲了来赏景散心,总归有个赏玩的去处,只可惜这燕州城到底远了些,离着北地又近,一年里也就春天好些,真到了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也便没什么好景致了,要说赏景游玩还得南边,那里四季如春气候和暖,水多园子也多,那边的园子才真叫个妙,春兰秋菊,四时美景,保管你住上个一两年也不会腻烦。”

  梁惊鸿边说便瞧着皎娘,见她有些出神,似是神往,遂道:“皎娘若喜欢,回头咱们去南边走走,那边我倒有几个好友,家里都是有园子的。”

  皎娘回神不禁道:“你至交好友真不少。”这话说的带着刺儿呢,梁惊鸿如何听不出来,只是她越是这般,梁惊鸿反倒愈发欢喜,即便讽刺,到底是鲜活有了人气儿,不似之前那般不言不语木头一般,他要的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女人吗,木头美人有什么意思。

  因此对她的嘲讽并不以为意,反而笑道:“你若不想去南边,京里也有园子,虽不如南边的精细,却比这燕州城强些,这倒也不用细说,日后你自然能见着。”

  说着见她神色和缓,巴掌大的小脸上,肌肤莹润,近看似羊脂一般,鸦青鬓下透白好看的耳垂如珠似玉,银色耳坠子随着她抿嘴的动作微微一荡,叮一声仿佛荡进了梁惊鸿心里,禁不得心荡情热,凑到那珠玉边儿上低声道:“皎娘若想听,不若今儿惊鸿不往前头书斋去了,留下与皎娘好生说说话儿可好?”

第61章 可是要讨回来的

  皎娘脸色一白, 心道自己可是自作聪明了,原想顺着他些,许能厌烦的快, 却忘了这人是个打蛇上棍没皮脸的主儿, 稍有些和缓颜色,便想到了歪处去,自然不想他留下, 却又不知寻个什么借口抵挡,一时竟是无言。

  梁惊鸿本意也是试探,边说着边度量她神色,自然未错过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抗拒, 心下不免失望,看来她还是不愿。

  别看皎娘柔柔弱弱性子却执拗,想她先头那般怨恨自己, 怎可能几天功夫就心甘情愿, 到底是自己心急了, 得人容易, 若想得心还需使出水磨工夫来慢慢的磨, 横竖她如今的身子也受不住,往后日子长着呢,索性一下子养好了,也免得日后麻烦。

  念头至此, 忽的笑了一声道:“皎娘怕什么, 我与你说笑呢,皎娘是正经人, 与我说话儿便是说话儿, 可惊鸿却不然, 惦记了许多时日,若留下来,如何能把持的住,偏皎娘如今身子未愈,若惊鸿如之前般孟浪,唐突佳人,怕是皎娘要记恨惊鸿一辈子去了,岂非得不偿失。”

  听见前头的话还像个正经言语,皎娘暗暗松了口气,可后面几句却越发暧昧起来,尤其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认真几分调笑,又凑得极近,说话的时候,灼烫的气息喷薄在自己耳后,皎娘禁不住粉面通红,那灼烫的绯色从耳后迅速蔓延至双颊,身子都禁不住有些颤栗,只得微微侧头想避开,梁惊鸿却已坐正了身子,笑微微的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就吩咐李顺儿收拾花园。”顿了顿又道:“你身子弱,好生养着,不用操心这些杂务。”说着站了起来:“想来应承我半日,皎娘嘴上不说,心下早已厌烦,这便去了,也免得在你跟前儿讨嫌。”

  皎娘知道这人向来如此,一时调笑一时胡言,根本不知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不知道也无妨,皎娘如今也想通了,只他不迫自己行那酷刑便好。

  因此,不管他说什么,只管侧过头去当做未听见。

  不想梁惊鸿却半真半假的叹了口气道:“看起来我是真讨嫌了,既如此便走吧,省的你厌烦,本来我这儿有封信,是从冀州府递送过来的,本是递到潘府,难为他今儿一早巴巴的遣人送了过来。”

  梁惊鸿话未说完,皎娘便转过头来看向他,那淡如水的眸子,忽然便亮了起来:“冀州府,可是冬郎的家书?”

  梁惊鸿心下不由一酸,果真她们姐弟感情好,自己只说了个冀州府,她便猜到是她兄弟的家书,这个从心里欢喜的样儿,真让他不爽之极,恨不能把这家书丢在火盆子里烧成灰。

  心里发酸,语气便有些不好,瞥着她道:“皎娘不是巴不得赶我走吗,怎么这会儿一听有你兄弟的家书,便不赶了。”

  皎娘脸色一滞,低声道:“我何时赶你走了。”

  梁惊鸿见她这话说的一脸勉强,一时气不是笑不得,叹了口气道:“真真儿是我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来还的,我知你是着急看你兄弟的家书,这当口什么违心之言都说得出,得了,我也不与你计较,谁让先头我对不住你呢。”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皎娘忙伸手去拿,不想梁惊鸿一抬手抽了回去,皎娘脸色一变,看向他,不知他又要耍什么花招儿?

  梁惊鸿微微倾身凑到她脸上道:“今儿传书的人情,皎娘莫忘了,日后惊鸿可是要讨回来的。”说着才把信递在她手,转身去了。

  皎娘呆了一会儿,方低头看手中的信,信封上阿姐亲启,正是冬郎的字迹,忙急切的撕开蜡封拿出信来一字一句的细看。

  虽暂停在冀州府,却还在路上,故此信写的不长,只是了平安,说这一路顺风顺水并无大事,时已到冀州府,言道行船停了半日,赶上同贵儿往潘府里递信儿,问了冬郎可有信捎,便写了这封报平安的家书,不日便会到京,进学之后定会刻苦攻读,让皎娘莫担心,千万保重身子,等着他家来。

  皎娘合上信,眼角不觉有些潮润,想那才十五的少年,孤身一人在京里,举目无亲,若有病灾儿的谁人照顾,有委屈了又同何人去说,更何况,他还不知这进学其实是梁惊鸿的阴谋,到底当日自己太过天真,与叶氏相识不过月余便把掏心窝的话都说了,何曾想到人心险恶,平白无故哪会有如此好事。

  到如今冬郎的前程攥在梁惊鸿手中,自己被迫和离,成了他囚在别院的禁脔,无法抗拒亦不能抗拒,为今之计只盼他早早厌弃,到时自己怎么样都无妨,只不牵累爹娘跟冬郎便好。

  想到此,不免叹了口气,当真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许自己就是这样的命数吧,过不得安稳日子,上一世夭寿短命,这一世也不知能多活几年,想来自己这命里带衰,潘复方如此着急的与自己和离,甚至连面都不见,便直接写下和离书。

  皎娘这里感叹自己的命数,殊不知潘复此时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潘复不惜钻狗洞见了南楼月,诉了满腹衷肠,释清了误会,并把自己的一片诚心送了过去,有道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想着南楼月得自己如此相待,必然万分感动,等他搬出来两人好生亲热一番,便会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亦会帮自己谋划,只南楼月全心帮自己,想来谋个一官半职应该不难,只能进官场,凭自己的才能,必能步步青云。

  潘复这一宿做的都是步步高升的美梦,直到天光大亮方醒过来,醒来便匆忙洗漱了,去牙行雇了两个婆子并家里的厨娘收拾屋子,旁处也还罢了,正院内寝需的底细收拾一番,之前是皎娘住的,两人和离的快,也未及收拾东西,潘复可记得南楼月之前便极在意皎娘的存在,如今搬过来,若发现有皎娘的东西,说不准一醋了又要闹起来,索性先收拾妥帖,也免得自找麻烦。

  不想潘复迈进内寝倒愣了,家具摆设未变,但皎娘的东西却不见了,妆台衣柜皆空空如也,忙唤了那厨娘来问,那厨娘回说,前几日隔邻的柳管事来了,捎了大娘子的话,说既然跟大爷您和离了,往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留着东西却不妥当,特意托付叶氏夫人,遣了柳管事把东西都搬走了。

第62章 落个两不耽误

  搬走了?潘复愣了愣, 虽早知隔邻的叶氏夫人跟皎娘颇说的来,也未想到这样好,这柳旺儿可是府里的大管事, 主子跟前儿颇得脸的奴才, 叶氏竟让他来搬皎娘的东西,可见是把皎娘认真当成手帕交了。

  不曾想皎娘竟还有这样的运道,先头因写下和离书, 心里尚有几分的愧疚,如今也散了,说起来两人也不过是担了名头,并非真夫妻, 和离了也好,落个两不耽误。

  便点点头道:“往后这样的事需得禀告我知晓,哪有随便什么人就来家里搬东西的。”

  那厨娘颇为委屈, 忙分辨道:“先头李妈妈交代我只管厨下的事, 大娘子屋里的事一贯都是李妈妈做主, 柳管事来的时候, 李妈妈正跟大娘子在城外住着呢, 我是想过要禀告大爷,却不知大爷您在哪儿,柳管事又着急,说横竖搬的都是大娘子的东西, 并不干大爷的事, 不禀告也无妨,不由分说便把东西都搬走了, 我瞧着的确没动旁的, 只拿的大娘子平日里穿戴的衣裳首饰 。”

  潘复见这婆子是个牛心轴脾气, 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道:“行了,这次的事不怪你,”

  那厨娘偷眼往屋里头望了望,东西搬走了大半,这会儿瞧着空洞洞的冷清非常,忍不住道:“大爷您跟大娘子前几日还好好的,怎就和离了。”说着瞥了瞥旁边的两个婆子:“这两位妈妈是新来的?”

  潘复哪里耐烦跟个厨娘说三到四,挥挥手:“这里不用你了,下去吧。”

  那厨娘虽万分不愿也只得退了下去,见她将将出了院,潘复忽想起今儿南楼月便要搬进来,这厨娘若嘴没个把门的,什么都往外说,南楼月听了只怕不妥,想到此又叫住了她道:“这两位妈妈是从牙行雇来收拾屋子的,今儿有人要搬过来,以前的事莫要再提。”

  那厨娘见潘复脸色肃然,知道是告诫自己莫要多嘴胡说,心道,怪不得前一阵子都不着家呢,李妈妈早便说过外头指不定有了相好的,看起来真让李妈妈说着了,这刚跟大娘子和离几天儿啊,新人就进门了,果然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倒是可怜了大娘子,虽说身子娇弱些可脾气好啊,人也随和,对她们这些下人也都是客客气气,从不曾说一句重话,是个难得的主家,不知今儿新来的这位是个什么脾性,万一是个刺头儿,自己这差事只怕要保不住了。

  想到此,不免有些忐忑,哪里还敢说什么,忙应着退了下去,看看把厨下好生收拾收拾,免得被新来的娘子,挑出毛病来。

  不说厨娘心中计量,且说潘复,本来还发愁皎娘的东西不好料理,若收拾起来回头被南楼月瞧见却麻烦,送走却又不知该送去何处,按理说两人和离之后,皎娘归家,东西自然要送回玉家,可潘复却不知玉秀才那边知不知道此事,毕竟两人和离的有些匆忙,皎娘又跟叶氏夫人住在城外别院,想来也未及告知家里也是有的,若自己巴巴的把皎娘的箱笼回去,岂非戳破此事。

  玉秀才可是当过他的先生,潘复本就有些怵这个岳父,更何况当日可是自己再三上门求娶,玉秀才方点头许嫁,如今这才一年便和离了,又是自己亲手写的和离书,且以无后为由,这一点当日自己上门求娶的时候,便已说在了前头,玉秀才夫妻言道皎娘身子弱恐不能生养子嗣,是自己说不妨事,日后过继一个承继香火也便是了,如今自己以这样的借口和离,实有些说不过去。

  故此,潘复也不想戳破此事,至少不是从自己这儿戳破,本来心里还有顾虑,如今皎娘的东西搬了个清净,倒暗暗松了口气。

  交代两个婆子好生收拾,桌案家具都一一过水,另把床帐被褥都换了新的,特意遣了小子去铺子里买回来的,交代捡着好的买,为了讨个好兆头,买了大红的,照着那新婚洞房布置起来。

  从早上收拾到下半晌儿,才算收拾妥当,潘复四下瞧了一遍,还算过得去眼,虽说比不得梁府奢华讲究,也算齐整,再说 ,梁府里再好到底是暂居之处,这宅子的房契自己都送与了南楼月,算是他在燕州的家,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话虽糙儿,理儿却正。

  只是,都这时辰了,怎还不见南楼月过来,想想又觉自己心急了,南楼月是跟着戏班子来的燕州城,暂时客居在梁府,若想搬出来,怎么也得交代清楚,再说也得收拾细软箱笼,且还病着,怕是得费些时候,横竖他应了自己,今儿必会搬过来,急什么,等着就是。

  等一个时辰不见人,再等一个时辰,从下半晌等到天黑,又从天黑等到夜里,直到听到外头街上遥遥传来棒子声伴着头陀有节奏的报夜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已然起更了也未见南楼月的影儿。

  已经让小子去梁府外看了不下十几回,都说不见有人出来,潘复等的心焦,干脆自己过去了,到了梁府外远远瞧见看门的凶神恶煞的守在哪儿,哪敢往前靠,连脑袋都往回缩了缩,生怕那些人看见自己,又喊打喊杀。

  探头探脑的瞧了好一会儿,一直等到梁府大门阖了起来,也不见南楼月出来,潘复忽觉不好,莫非梁府里不让南楼月出来,不能啊,认真说南楼月只是客居梁府,并非梁府中人,便是梁惊鸿这个梁府的主人再霸道,也不能拦着客人出门吧。

  更何况,惊鸿兄自来是个和善好脾气,对下人们也格外宽宥,怎会为难南楼月一个客居之人,却忽想起梁惊鸿如今不再府里,若在的话,自己也不会连大门都进不去,而梁府现如今这些奴才,一个个混账之极,惯会欺上瞒下,定是这些人使坏难为南楼月。

  想来以南楼月的手段心思,自然知道怎么化解,或许再等等就出来了。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大亮,潘复生怕南楼月半夜出来,也没敢回家,就在梁府大门外守了一宿,到第二日也没见着人,心里终是有些慌,忙去后面窄巷寻哪处狗洞,打算钻进去找南楼月,狗洞倒是找着了,费了吃奶的力气好容易钻过去,不想却被人发现了,没等他起身便听见一声大喊抓贼,接着便是一阵乱棍兜头打了过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