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6节


  姚水娘继续忙碌,她没注意到,大黑狗不知道什么时候移开了视线。

  它黑黝黝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林中吉紧闭的屋门,毛皮竖起,双耳紧贴,腿微微弯曲......

  这是大狗进击前的预兆。

  ......

  酉时时分,顾家飘出好闻的香气。

  昆布炖大骨肉。

  顾昭将昆布洗净泡发,又打了小结,在大骨肉熬出了骨油,汤汁浓郁,这才添入。

  不愧是比肉还贵的昆布,不一会儿,肉汤就冒出诱人的香气,鲜美极了。

  “好了,给你阿爷盛一碗去吧,多盛一些大棒骨和昆布,给他补补身子。”老杜氏吩咐道。

  “哎!”顾昭应下,拿出托盘,快手快脚的盛了稀粥和大骨汤,转身去了东屋。

  待她走后,老杜氏瞧着铁锅里剩下的汤,叹了口气,又添了一些水到灶里,这才将嫩豆腐放入。

  ......

  饭桌上,顾昭吃着饭,突然开口。

  “奶奶,家里的银钱是不是不够用了?不然,阿爷静养的这些日子,就让我顶他的班,夜里打更巡逻去,好歹赚些买菜钱。”

  “不行!”老杜氏想都没想,立马出声拒绝。

  顾昭放下碗筷,看着老杜氏,认真道。

  “奶奶,我知道您是担心我,但家里的情况不好,阿爷还要看大夫吃药,我也想替您分担一些,再说了,我太爷不也是十一岁便开始打更了?”

  “只比我大一岁罢了。”

  “他都行,我肯定也行!”

  老杜氏喃喃,“是十一岁……”片刻后,她目露诧异,“不过,这事,昭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顾昭的眼神飘忽了下,“啊,不是您说的吗?”

  老杜氏困惑:“我说过吗?年纪大了,真是记性不中用了。”

  顾昭拿起箸,瞥了一眼糊了一面桑皮纸的六面绢丝灯,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下次说话还是谨慎一些。

  太爷十一岁打更这事,它不是老杜氏说的,是顾昭从宫灯那段长长的剪影中瞧见的。

  不过,关于顾昭替班这事,老杜氏还是不松口。

  ……

  夜里,老杜氏打湿帕子替顾春来擦脸,一边擦拭,一边闲聊道。

  “昭儿是个有孝心的,懂事,刚才还和我说,要替你打更的活计,赚些银钱回来,知道自己年龄小,还搬出了太爷,说太爷十一岁便开始打更,他行她也行。”

  “真是实心眼的傻孩子。”

  “太爷那会儿和昭儿怎么能比,昭儿不过十岁,还是个女娃娃,夜里打更巡逻讨生活多苦,我最明白不过了。”

  “想想这事,真是剜了我的心肝啊。”

  老杜氏说了一堆,顾春来却沉默不语。

  片刻后,老杜氏也品过味儿来,不敢置信模样。

  “不是吧,老头子,你想让咱们昭儿接你的班?”她重重的丢下帕子,砸起一片水花,“不行,我不许!”

  “为什么不行?”顾春来反问。

  老杜氏压低了声音,“昭儿她是女娃娃,是囡囡。”

  顾春来长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既然将她当做男孩养了,就该把她看成男孩,以后,她就是我们老顾家撑门户的!”

  他因疼痛不适而更加浑浊的眼睛,无神的落在桌上的茶盏上,声音年迈而疲惫。

  “芳啊,我真的老了。”

  老杜氏单名一个芳字,闻言,她脸上一片颓然。

  是啊,她老了,他也老了。

  ......

第12章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老祖宗智慧,将咱们的一日按十二地支纪时纪月。”

  “咳咳......夜里昏暗瞧不到日头,就需要咱们更夫打更报时。”

  “……”

  酉时时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长宁街的顾家已经用过晚膳了。

  屋里,顾春来半倚靠在床榻上,细细的和顾昭交代着夜里上值需要留意的地方。

  “……除了打更报时,咱们也得瞧瞧大街,看看是不是有那等鸡鸣狗盗之辈,做些不入流的翻墙偷窃之事。”

  “咳咳......咳咳。”顾春来说几句就有些喘,还有些咳。

  他拼命的想要压制咳嗽,但这咳嗽又怎么忍得了,喉中就像是卡了一把粗砂,沙哑含糊。

  顾昭连忙起身,拎起桌上的大肚茶壶,斟了一杯清水。

  “阿爷,先不急着说,喝口水润润嗓子。”

  她爬上床榻,手握空拳,不急不缓的由下往上,替顾春来拍着背。

  过了片刻,顾春来缓过劲来。

  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顾春来摔到了腿和头,还未修养好,这几日倒春寒,前儿吹了点风,又有些风邪入体。

  是以,他这两日偶尔有些咳。

  顾昭不放心,“明儿叫唐大夫再来看看吧。”

  顾春来摆摆手,“不急,过两日得换药了,正好那时一起看。”

  他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皱了皱眉毛,又将它往小桌上一搁。

  顾昭瞧见这一幕,诧异道,“怎么了,是水冷了吗?我去灶间斟些热的过来。”

  “不忙不忙。”顾春来拦住顾昭,“水温刚刚好,只是清水没滋味,我不爱喝罢了。”

  “这样啊,可是大夫说了,您这些日子用着药,必须得少饮些茶水,阿爷暂且忍耐几天,等您好了,我给您泡壶好茶。”

  顾昭想了想,继续道,“正好那时我也发薪水了,我给阿爷买上等的六安瓜片。”

  “前些日子我打听雨楼经过,里头的掌柜泡了一壶六安瓜片,那味道,贼香!”

  顾春来乐得不行,“好好,阿爷就等着。”

  他笑了几声,又伸手去扶脑袋,面露痛苦之色,显然,前些日子磕到的脑袋还未痊愈。

  顾昭将枕头调整好,让他靠得更舒坦一些。

  她见顾春来的精神头实在差,忍不住劝道。

  “阿爷,您先歇着吧,别担心我,我跟着赵叔做事,敲敲梆子巡巡街,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有赵叔看顾,应该没多大问题。”

  “话不能这么说。”顾春来微微板了脸,“你年纪小,跟着赵刀做事,本来麻烦他的地方就多,咱们自己多懂一些,做事顺畅,他瞧着你也不烦。”

  “孩子,你要记住,我们顾赵两家亲厚是亲厚,但再亲厚,自己立不起来,那人情也是越用越薄。”

  “是。”顾昭肃容。

  她对顾春来更是钦佩了。

  当真是人情练达即文章。

  顾春来缓了缓神,继续和顾昭说道。

  “别的事倒还好,咱们玉溪镇地方是小了一些,但民风也淳朴,你阿爷我十五岁从你太爷手中接下担子,到现在已经五十年过去了,还没有见过杀人越货这等恶事。”

  最多的,就是抓一些翻墙的,喝大酒的……女色胡混的,大错没有,小错不断。

  “只有一点,你千万注意。”

  “恩,阿爷您说。”顾昭侧耳凝神去听。

  顾春来撩起耷拉的眼皮,语气放得低沉。

  “夜里昏暗,魑魅魍魉在夜色遮掩下行走,咱们打更人常年走夜路,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动静,你阿奶和我说了,摇竹娘那日,你和赵家小子就撞见了?”

  他顿了顿,“……是金家饿死的丫头?”

  顾昭点了点头。

  顾春来叹了口气,不知是不是在惋惜金凤仙小小年纪便没了。

  片刻后,他继续道。

  “昭儿,你阿奶说了,你还和那丫头攀谈了?这样不行,以后啊,你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千万记住,人鬼殊途,莫要多理睬。”

  “你要知道,人有人途,鬼有鬼道,心中坦荡,人鬼各走其道,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顾昭:“是,阿爷我记住了。”

  她偷笑了下。

  别瞧她阿爷说得深奥又正经,其实啊,他的意思就是让她见鬼的时候,千万装作看不见,躲远一点罢了。

  顾春来拍了下顾昭的脑袋瓜顶,“认真!”

  顾昭:“哎!”

  ……

  顾春来:“我们这一行夜里打五更,戌时开始第一更,亥时第二更......最后寅时第五更,方才阿爷和说的,每一更,梆子敲铜锣的拍子和口诀不同,你都记住了吗?”

  顾昭点头,“记下了。”

  她拿起竹筷子,在床榻边缘敲出每一个时辰的拍子,嘴里利落的将对应的口诀报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