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入慕之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1节


  前几日过去之后,太上皇突然来得勤了。

  并且,他不是在边上旁观,而是正正经经地坐在了蒲团上,仿佛是在认真地跟着我们一道祈福。

  我念一段经,睁眼的时候,有他。

  再念一段长些的,再睁眼,有他。

  上午法会完了,我去用膳。稍作歇息之后,再回来,发现他已经先一步坐在了蒲团上。

  烦躁。

  我尽力地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默念那静心之法,尽量视而不见。

  女冠们的唱诵之声,从早上响亮到黄昏。

  天色暗下,烛火将大殿照得通明。

  我瞥见一名内侍走来,在太上皇身边低语,似乎在问用膳之事。

  正当然盼着他快滚,却听他将不远处侍立的女冠唤来。

  “不知这观中可有斋饭?”他问。

  女冠忙道:“禀上皇,观中有斋饭,就在斋宫之中。”

  太上皇颔首,转头对内侍道:“朕就在斋宫之中,与玄真及众女冠一道用膳。”

  这话说出来,众人又惊又喜,庄重的脸上纷纷露出笑意。

  我仍坐在蒲团上,冷眼看着。

  这是他一贯的伎俩,利用众人的好感和仰视,假模假样地施以恩惠,拉拢人心。我这些女冠,多是阅历浅薄的无知少女,十分容易被这样的人拿出一点点甜头就上钩。

  虽然不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但我不喜欢任何人将手伸到我的玉清观来。

  “上皇无量寿福。”我欠身一礼,道,“贫道等女冠施行法会,沐浴斋戒,不沾荤腥,斋饭亦是寡淡,只怕上皇不惯。”

  “玄真此言差矣。”他缓缓道,“朕今日既来法会,合当斋戒。素膳本就寡淡,又岂有不足之说。”

  如此甚好。我倒是怕他改了主意。

  “无量寿福。”我再礼,“贫道遵旨。”

  退下之时,兰音儿紧张地跑过来问我:“玄真,上皇果然要留下与我等共膳?可要吩咐膳房准备些什么?”

  我说:“不必准备什么。我记得,午膳之时,有荠菜和豆芽?”

  兰音儿回忆了一下,道:“正是。”

  “告诉膳房,上皇每道菜里都要有荠菜和豆芽。”我看着她,唇角弯了弯,“他喜欢。”

第七十九章 夜风(上)

  这晚膳,吃得最开心的就是女冠们。

  观中自有清规,食不言寝不语,尤其是贵人驾临赐宴,必不可失仪。

  她们自不会失仪。

  她们甚至做得很好,个个坐得端庄,神色仪态无可挑剔,尽显玉真观的皇家气度。

  她们连饭也没怎么吃。

  因为所有人都在好奇地盯着太上皇,仿佛观摩传说中的神仙究竟是怎么吃饭的。

  他吃得显然也十分与众不同,一举一动,缓慢而优雅。

  胃口最好的,是我。

  青霄观的厨子也是从玉清观调来的,手艺不差,能把菜蔬和豆腐豆干做出肉一样的味道。

  没多久,一名内侍来到,在太上皇边上低语。

  我隐约听到了“董裕”两个字。

  夹菜的手没有停,我继续垂眸用膳,岿然不动。

  上首传来些微的窸窣声,太上皇已经起身。众女冠连忙也纷纷起来,行礼拜别。

  见他中途便离开,女冠们不免露出些失望之色。不过当他的身影消失在外头,众人就一改先前的庄重沉寂,嗡嗡地议论起来。

  我听到好些溢美之词,什么风雅之至,什么高洁无双,无知且肉麻。

  还是兰音儿机灵些,凑到我身旁,小声问:“玄真,太上皇可是不喜欢我们的斋饭?我方才见他吃得似乎很是艰难,数饭粒一样。”

  我看她一眼,道:“数饭粒就是不喜欢?”

  “那是当然,似玄真这般,一看就是吃得香的,碗盘早早都空了。”

  兰音儿纵然机灵些,也到底是个单纯的少女。

  她大概不明白,她视为神仙的那个人,也会挑食。

  荠菜和豆芽是他最讨厌的,他从不肯吃。

  “我怎能跟太上皇比。”我说,“放心好了,那等贵人,自有涵养。吃得慢,说明他觉得好吃,想多加品味。”

  兰音儿狐疑地看我:“真的?”

  我皮笑肉不笑:“当然是真的。”

  兰音儿还要问下去,方才那名内侍又匆匆走了回来。

  “玄真。”他对我道,“上皇欲过问法会之事,请玄真膳后入见。”

  包括兰音儿在内,所有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我,似与有荣焉。

  我看着那内侍,不紧不慢地将手上的箸放下,欠身一礼:“贫道遵旨。”

  ——

  太上皇的玉华宫,离青霄观有些路程。

  我用过膳之后,从容地回屋洗漱一番,这才登上来接我的肩舆。

  还没到玉华宫门外,我就远远看到了董裕。

  他显然有些烦心事,从宫门里走出来的时候,大约是夜里没看清道路,被一块凹下去的石砖绊了一下,险些摔倒。

  旁边的内侍眼疾手快,连忙将他扶住。

  他将内侍推开,而后,上了马车。

  在宫禁之中乘车,向来是宠臣的待遇。从前,我父亲无论什么时候入宫面圣,都不必亲自步行。

  就像现在这董裕一样。

  我的手指缓缓理着拂尘上的白须,冷眼看着那马车离去。

  玉华宫的正殿上,灯火通明。

  我来到这里时,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案前阅卷的太上皇。

  门敞开着,沁凉的夜风无遮无挡,摇曳的烛光在他的脸上明暗交错。

  他抬眼,目光交错之前,我已经行礼:“贫道拜见上皇。”

  “隆海。”他对一旁的内侍道,“朕与玄真有话要说。”

  那内侍我见过,两年前,我去建章宫见他时,此人就在他的身旁。

  隆海应下,行礼退去。

  “隆海是朕到了齐国之后,一直跟在朕身边的。”待得殿上再无旁人,他开口道,“为人忠厚可靠,日后你要见朕,可先去找他。”

  我对这个不感兴趣,淡淡道:“谢上皇隆恩,贫道平日只念经吃斋,并无俗事叨扰。”

  他说:“是么。建议朕迎娶宁平侯闺秀的,难道不是你?”

  这话,着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正当我回想着我和明玉说话的时候,身边是不是还留着什么闲杂之人的时候,只听他继续道:“鲁国公萧纯这两年的建言,无不倾向为自家谋利,这般考虑周全的人选,不像是他和他那帮子门客的路数。朕想来想去,能说服他的只有皇后。前些日子,皇后来过青霄观。”

  我明白过来。

  果然是做贼心虚惯了,还敢监视我。

  ——逼着朕回到京城来的,是你。

  那天夜里,他对我说过的话,蓦地在心头浮起。

  也对。

  虽然不知道我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露了马脚,让他猜到给景璘出谋划策的人是我,不过以他的心计,能继而猜到给明玉出谋划策的也有我,似乎并不难。

  不过,傻子才会承认。

  “皇后来青霄观乃是为了亲自为已故众妃嫔进香祈福,”我神色不改道,“上皇采选之事,想来归朝廷有司管辖,岂有贫道置喙余地?望上皇明鉴。”

  他说:“朕听说,你这两年与皇后的关系很是冷淡?”

  关他屁事。

  “贫道不敢。”我继续敷衍。

  “董裕刚才过来,向朕陈情。他说,张芾虽欠了巨债,但绝不敢在关乎我朝颜面之事上贪赃枉法。”他说,“朕以为,他说得不无道理。”

  这再度出乎我的意料。倒不是他为张廷佑父子说话,而是原来,他居然没有无视过去,而是将这事认真查了?

  不由地,我想到了方才董裕在宫门外那略有些失态的样子,想来,是受了他的训斥。

  我静静看着他:“上皇之意,竟是质疑贫道与此事有关?贫道本孱弱女子,如今更是区区一介出家之人,何德何能参与朝廷之事?还望上皇明鉴。”

  他也注视着我,目光深邃,不辨喜怒。

  “与虎谋皮,刀尖舔血。你如今做的,但有一步差池,全盘皆输。”他的声音微沉,“你是经历过的,更当明白其中凶险。”

  经历二字,在他口中平平淡淡,却让我的心头似被什么揪了一下。

  纵然我知道,他并不会因为那些过往,对我有一丝愧疚。

  我也不需要他有什么毫无用处的愧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