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明月曾照小重山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9节


  榆林谢家的正堂, 此时天色已暗,倦鸟归巢,翘脚的屋檐下点起了盏盏红绉纱的灯笼。

  正堂里大气也没得出的, 静得掉根针也听得见。

  谢昭宁抬头看着那块‘唯善德馨’的匾额,想起上次到正堂听训时的情景,那时候她还满身恶名,无从辩驳。

  而她目光下垂,落到了正站在正中的蒋姨娘和谢宛宁身上, 见两人的面色实在是算不上好看, 她嘴角轻轻一勾。随即她目光一转, 又落到了父亲身上, 谢煊正面沉如水, 气得手背青筋隆起。

  谢煊如何能不生气!

  本朝并不轻商, 谢氏药行誉满汴京,是他谢家的大业, 亦是谢家与旁的世家有别之处。谢氏药行虽是父亲先前所创,但在姜氏手里发扬繁盛, 从未出过岔子, 也为谢氏攒下累累口碑。而今日呢,坏药竟然送往边疆, 差点铸成大错, 连累谢氏百年基业!蒋氏没搞清状况,就撺掇他去阻止昭宁拦药,结果药真的有问题, 伯父亦是瞧见了, 给家中丢了大脸!

  谢煊忍了忍气,终于开口说道:“蒋氏, 这药到底是什么情况,你把事情交待清楚!”

  蒋姨娘侍奉谢煊多年,见他神色哪里不知他动了大气!她以汗巾擦着泪,一边哭一边说:“郎君……妾身当真的不清楚这坏药怎么会送出去的。前些日子妾身清点药物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一些坏药,本是就打算要向大娘子汇报此事,要去查明有无掌柜以次充好贪污银钱。但因大娘子并不要妾身查阅总账目,妾身想着大娘子毕竟不信任于我,何况边疆战事紧急,妾身只能先将发现的坏药整理起来,收拢入库,将库存的好药调用出来先行配送。郎君,妾身真的冤枉,妾身既然领了郎君的命掌管送药事宜,自然会好生处置!”

  说着又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此事若真让谢家出了岔子,一是牵连谢家,妾身自己又能落着几分的好!二是廉哥儿今年毕竟是要下场的,妾身又怎会不为他考虑!”

  蒋姨娘说的这些话,着实是在理的,故谢煊亦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蒋姨娘何故要将坏药充好!

  谢昭宁在旁听着暗中冷笑。想起前世许多事情,她之所以犯下大错,便是被蒋姨娘等人这般诱骗。许多时候,她明明是想为家中做好事,却偏偏落入蒋姨娘和谢宛宁的圈套之中,最后落下大错,被人斥责!

  她若还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豆蔻少女,按她以往的性子,怕是又要着了蒋姨娘的道。现在就让她们也尝尝这百口莫辩的滋味!

  谢昭宁看到谢煊脸色稍霁,似有被蒋氏言语所打动,立刻缓缓说道:“姨娘当真是好个伶牙俐齿。但此事若真如姨娘所说,你发现坏药只将之收纳入库中。先不说遇大事不通禀是姨娘的错,就说既然这药已收库,那为何药物都被整理好装在我谢氏送药专用的货箱之中,且现又确实在被送出去的途中被我拦截!于此,姨娘又如何能解释?”

  这话一出口,谢煊、谢承义等人又皱起了眉头,这自然是最无解之处。

  谢昭宁又趁热打铁,她不给蒋姨娘开口的机会,立刻转向谢煊,语气哀伤,面含委屈地道:“父亲,女儿从小虽不在您膝下承欢,知道凡事您不信女儿。但女儿从小在西平府舅舅身边长大,看尽了边疆百姓受到的战乱之苦,且从小舅舅就教我家国大义,教我以国为重,以利为轻。我怎会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矛盾,就做出毁大义之事呢!你们来阻拦于我时,却只想着责骂女儿,何曾信过女儿也是心怀大义之人!”

  说着忍不住落下泪来,当真极是可怜。谢承义听到这里,想到自己一开始骂妹妹的那些‘不顾大义、有损家国’的话,他也忍不住羞愧,脸色涨红,只能把头别了过去。

  谢昭宁又拭了拭泪,继续道:“正因为此,女儿听人报秉说姨娘送的这批药有问题,立刻就只想着先拦截下来,决不能于谢家,于边疆战事有损。但只因是明珊堂妹及笄,场中人员众多,传开了毕竟还是影响谢家声誉。故女儿本想悄悄行事,不惊动他人,也不知为何,路上父亲您们都赶来。……倒是叫别人将此事见了去!”

  谢昭宁说到这里,谢煊的脸上也挂不住了。他来时匆忙,只想着事态紧急,决不能影响谢氏声誉,竟忽略了此事!

  谢昭宁又看向蒋姨娘道:“若姨娘因为芷宁的错事而迁怒于我,那我自是认了的。可谢家对你不薄,边疆战士又何其无辜,若是贻误了战机,还不知天下百姓要遭什么罹难!姨娘又可曾考虑天下,考虑大义!或是考虑谢家!”

  如此这般的罪名扣下来,怎能得了!

  蒋姨娘听到此,立马跪下道:“郎君明鉴!妾身冤枉!妾身……绝无此意!”

  姜氏听了昭宁的话,更是气的上了头,她管辖之时,药行何曾出过这样的事!她这么多年的心血,难不成要被蒋姨娘给废了,且还连累了昭昭被骂!她一拍桌子冷斥道:“你冤枉什么!坏药可是你装的箱!你既然不打算将坏药送出去,又怎会将坏药装入送药的专箱之中!我看你是猪油蒙了心,想要祸害了药行!难怪那个黑了心肠的谢芷宁是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们母女二人自是沆瀣一气的!”

  这话一说,谢煊脸色却是更黑了几分。

  谢昭宁感慨母亲实在是性子直,难怪这些年在蒋姨娘手上没讨着好,前半的话还是在理,后半的话说得,却反倒是给蒋姨娘招惹怜惜了。毕竟谢芷宁是蒋姨娘和父亲所生,亦是父亲的女儿,岂不是连父亲也一起骂了。

  蒋姨娘听了姜氏的话,想起被禁足受苦的谢芷宁,眼里更是冰冷!

  她早已彻底明白是谢昭宁反算计了她,她企图欺骗谢昭宁,真正目是让谢昭宁冲动拦药,如此连累全家之罪,自然再无可辩,没想到谢昭宁仿佛有高人指点一般,竟看穿了她的谋划,反而暗中安排了人,将她装箱的坏药送了出来!

  她内心恨极,但知道装箱这个事她的确已解释不清,总不能说当日她特地将坏药装箱,就是为了骗谢昭宁上当吧!于是只能忍着恨,对着姜氏连连磕头认错,哭着道:“夫人见谅、郎君见谅!妾身是决不会做出害谢家之事的啊!妾身与谢家唇亡齿寒,妾身害了谢家,于妾身又有何益处!请郎君明察啊,这几年,妾身所做之事,在钱塘忙碌……不都是为着谢家,为着郎君和夫人吗!”

  三个女人一台戏,谢煊只觉得一贯清净的正堂,比那集市都还要吵闹些。他闭了闭眼,揉了揉额角道:“都别哭了!”

  蒋姨娘噙着泪,却止住了哭泣和磕头。谢煊说了话便是要遵从的,他想来不喜欢旁人无理取闹。

  谢煊先转头看向谢昭宁,柔和了语气道:“昭宁这次是受委屈了,父亲定会补偿于你。”他顿了顿,对在场众人说道:“为弥补今日昭宁所受委屈。将来昭宁出嫁,这谢家半个药行都给她,谁都不许置喙!”

  蒋姨娘嘴唇微动,她自然是说不出话来。姜氏面露喜色,她其实心里本就有如此打算,只是想着,待昭昭将药行之事学得更精通些,再与谢煊说。没曾想今日谢煊竟自己说了出来!

  谢煊又看向蒋姨娘,继续道:“蒋氏协助管理药行,却误将坏药送去边关,险些铸成大错。幸而药物被昭宁及时拦下。念在蒋氏多年来为谢家劳心劳力,从无怨言,也从无差错。就罚其禁足三个月,且今后不再参与管理药行,在夫人身体恢复之前,药行之事就由昭宁全权主事。”

  又对谢宛宁道:“宛宁今日之事亦是有错,听风是雨,不清楚情况就搬弄口舌,知晓了事并未向主母禀报,便罚半年月例,抄女训女戒各五十遍!”

  谢宛宁垂下眼,今日之事她只是暗中撺掇,并未像姨娘般受了大苦,这般处罚并不算什么。

  谢煊将处罚一一说完,蒋姨娘和谢宛宁自是站起来领罚。谢昭宁却笑了笑道:“父亲,难道出了此事,姨娘还只是禁足了之吗?”

  谢煊眉梢微动,温声向谢昭宁解释道:“昭宁,姨娘这些年毕竟为谢家做了不少事,一心都是为着谢家的,且毕竟此事,她的动机不明,亦有不能解释之处。何况,总还要顾及廉哥儿那边。”

  谢昭宁却声音徐缓地道:“都是为着谢家——父亲当真确定吗?”

  正是她话音刚落之时,李管事从外面匆匆地进来,在谢煊面前跪下道:“郎君,不好了,咱们录事巷的铺子被查封了……说是,录事巷的丝绸庄子的掌柜涉及放利钱一事,人赃俱获,庄子上的伙计已经被抓了,眼下提点公事那边已经派了人来,说要将掌柜拿走!”

  蒋姨娘与谢煊皆是面色大变,蒋姨娘的神色中更有几分慌乱,这录事巷的丝绸庄子,是她在管!

  谢煊不知家中今日为何接二连三的出事,眉头深皱问道:“掌柜在何处,怎会如此大胆,竟敢私放印子钱!”

  谢煊觉得家中已是为官经商,绝不让家中之人涉及这等事情。

  谢昭宁则嘴角微微一翘,终于来了!她暗中安排人去蒋姨娘的铺上假借印子钱,不过是想将蒋姨娘的人抓个人赃俱获,而这些人为了自保,必会将蒋姨娘也招出来。这些天她刻意在药行之事上为难蒋姨娘,亦不过是想转移蒋姨娘的注意,实则暗中行事,诱导蒋姨娘放印子钱一事暴露出来,

  她早便知道,药行换药一事,毕竟没有真正造成损伤,且中间有难以解释之处,是打不倒蒋姨娘的。她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揭穿蒋姨娘私放印子钱一事!

  此时她略带惊讶地道:“家中掌柜竟如此大胆,敢放银子钱不成?”

  李管事道:“掌柜就在外面,小的方才已经问过他的话了,他说是……”李管事看了蒋姨娘一眼,继续道,“说是蒋姨娘暗中策划的,印子钱的利钱大头,也是由蒋姨娘拿走,他不过是分得小利罢了!”

  谢煊道:“即是如此,掌柜手中可有何物能证明?”

  李管事道:“掌柜手中并无,只是一张空口罢了!”

  蒋姨娘本是有些慌乱,并知道此事定与谢昭宁有关,但听到此,她也继续道:“此事既是空口白话,又如何真的是因妾身之故……”

  谢昭宁则上前屈身道:“父亲容禀,出了此事,我倒是有些疑惑了。前些日子女儿协助母亲管理家事,发现家中账目竟有古怪之处,经查证,这些古怪的账目,竟是蒋姨娘暗中将财帛汇去了庆州,便是蒋家的流放之地。女儿还正觉着奇怪呢,正想今日将这些账目给父亲看,又想着蒋姨娘的银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若是如此,倒是有得解释了!”

  谢昭宁轻轻一拍手,樊星樊月便抬着一箱子的账册走了进来,谢煊也上前查看,脸色越来越沉。

  蒋姨娘则脸色苍白如纸,内心也是惊涛骇浪。多年来她行此事小心万分,毕竟干系甚大,稍有不慎还会牵连自身,她连谢芷宁等人都没有说过。谢昭宁是如何得知的,这些陈年账目她又是从何处找出来的?仅凭她自己,一个曾经蠢笨如猪的人,突然间便如此厉害了?她背后,难道竟真有高人在协助?

  谢煊又叫那掌柜进来问话,确凿了账目上的内容,才彻底信了蒋姨娘竟在私放印子钱!他沉下脸问蒋姨娘:“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且说清楚!”

  蒋姨娘咬咬牙,谢昭宁这套打法,虚实结合,的确让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眼下只能卖乖认惨,服个软,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

  蒋姨娘便落泪道:“万事妾身不敢瞒郎君,实在是、实在是当时妾身想着,家中父老在庆州受苦,侄儿夭折,妾身的母亲又在边关病重了,妾身幼承庭训,怎见得如此场景!但若是拿了家中的银钱去接济,妾身自己也觉得分外不妥!所以才错了这个主意……郎君明鉴,妾身一是愚孝了,二是也怕连累了家中所致啊!只想着若是妾身自己赚来的银钱,也免得叫郎君和夫人说道了!”

  说着又磕头起来,一张雪白的芙蓉面,光洁的额头上,霎时浮出血印来。

  谢煊看得又有些心软了,蒋氏重情他是知道的,且蒋氏向来是没有什么坏心肠的!何况她这般也并非为了一己之私,倒还有为着家族的念头。她家亦并非罪臣,不过是被贬了团练副使,流落边疆,日子过得极清苦罢了。

  谢昭宁笑道:“姨娘此话说得,若是杀人亦是事出有因,岂非杀人也是正确无比之事了?何况姨娘此时还领着家中的管家权,不怕上行下效,府中人人都做出此事来?”

  谢煊颔首,昭宁这话亦是对的,众目睽睽之下,又犯了家中忌讳,他是必须要拿出态度的。

  他道:“但毕竟规矩在此,我也不能轻饶了你。否则家中众人岂不是都没了规矩。”顿了顿道,“如此一来,除了禁足,你也并不适合管家了,便去了你的管家权以示惩戒,由昭宁暂领!”

  蒋姨娘嘴唇动了动,知道此时并不适合申辩了,否则只会让谢煊的怜惜变成不耐烦,故也只能伏跪道:“妾身亦知是自己之错,愿领命受罚,毫无怨言!”

  她这般态度,并不再纠缠,谢煊也是颔首。

  谢宛宁站在旁,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蒋姨娘一个眼神看过来,谢宛宁才什么都没说。

  谢昭宁见着两人跪的狼狈,如此终于去了两人的管家权,她自是心中舒畅,嘴角轻翘。她旁边坐着的姜氏也甚是高兴,站了起来正欲好生夸夸她的昭昭,谁知紧接着,却是眼前一片金星,比前些日子更重的眩晕感上头来。竟一时间昏迷,人直直地倒了下去。

  谢昭宁只听姜氏撞到太师椅上的声音,才侧头一看,发现母亲竟昏迷了过去,心头一惊,立刻上前抱住母亲唤她,见她毫无苏醒的痕迹,又焦急地道:“快请范医郎过来!”

  谢承义和谢煊也连忙上前,蒋姨娘和谢宛宁后一步上前查看,有女使婆子去打热水,有的去传医郎,有的赶紧去准备软轿,正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第50章

  姜氏被一顶软轿抬回了荣芙院。

  含霜、含月两个赶紧将床铺好, 将姜氏放置于床上,见她呼吸有些急促,又解下了她外面的褙子, 将衣领略松开些,姜氏的呼吸才好了起来,可是人却并未醒。

  谢昭宁看着母亲昏迷不醒,眉头紧皱。

  待白姑打了热水上来,谢昭宁将热帕子接了过去, 给姜氏擦脸。将脂粉都擦去了, 才发现姜氏脸色苍白, 竟像是血色都褪去了, 她的心也越来越沉。

  此前范医郎不是说, 母亲不过是守夜劳累, 休息几日便好了么!为何今日又会晕倒?

  前世母亲出过此事吗?似乎是并没有的,但毕竟已是岁月漫长, 她又如何都能记清。

  究竟是哪里变了?是不是,这一世有人在暗中动手脚——

  谢昭宁眼中闪过冷光。她以前只是惯性地想着祖母会出事, 因此多防着祖母那边, 日常的饮食起居都叫白姑好生盯着。反倒是忽略了母亲这边,若是母亲被人暗中所害, 那着实是她的大失误了!

  谢煊、谢承义迟几步到, 谢承义虽然焦急,但略微查看过后,也只能守在屏风之外。谢煊则大步进了西厢房, 先问谢昭宁:“如何了——”话音刚落, 他已经看到姜氏不仅没有醒,反而脸色早已白得如纸一般。

  毕竟是多年夫妻, 又是相濡以沫,谢煊心里焦急,三两步上前,握住她的手连声唤:“阿婵、阿婵!”见姜氏并没有丝毫醒的模样,又问外面的小厮,“快去巷子口看看,范医郎可已经到了!”

  范医郎所在的甜水巷离榆林巷不过一条街,派的马车去接,因此谢煊问后不久,范医郎就很快到了,进了西厢房。

  侍奉的女使便如往常般,将月稍纱的纱幕放了下来,只将姜氏的手放在外。

  谢昭宁见了却道:“母亲已昏迷至此,必要让医郎看个究竟,不要放纱幕,只将被子掖好就是了!”

  含月含霜飞快地又将纱幕卷了回去。

  范医郎听了暗暗地点头,就诊自是望闻问切最好,可他行医多年,见惯了许多人家,莫说望闻问切了,有时遇到生死之虞的事,譬如只能以针灸治病,也绝不肯让女子露了半分肌肤,白白误了性命的也大有人在。谢家于此上倒是不拘泥。

  他定了定神,上前给姜氏看诊。

  范医郎先是翻了姜氏的眼皮,看了舌苔,才隔着一层纱布,将三指按于手腕三门九部之上。

  谢昭宁见范医郎脸色越来越严肃,心也越发的沉。只等着听范医郎究竟如何说。

  范医郎却又轻轻地咦了一声,突然睁开眼道:“恕老朽冒昧了,敢问尊夫人月信……这些时日可准?”

  含霜就答道:“夫人月信已有两三月未至了,只是夫人忙于药行,本就时有不准,因此并未在意。”

  谢昭宁听到这里,突然有所感——难不成——

  范医郎才含笑道:“那便是了,尊夫人这脉是有喜了,约有三月余了!故劳累、惊惧才会以致昏厥。”

  这话一出,谢昭宁只觉浑身一轻,方才的紧绷都松了下来。本以为母亲是得了什么怪病,谁曾想竟是有喜事了!

  谢煊闻言也很是高兴,忍不住追问:“先生当真没看错?”又有些疑惑,“上次看诊也不过是几日前,按说若是三个月余,应早已显出脉象,为何当时并未看出?”

  谢昭宁看向范医郎,其实她也有此疑问。

  范医郎有些惭愧:“上次诊脉时,夫人脉象很是紊乱。今日夫人脉象略平缓了些,老朽才听了出来,不过此次定是不会再错了!”

  范医郎这般一说,谢煊自然觉得是自己话没说好,道哪里哪里,范医郎医术精湛云云。

  范医郎顿了顿,却又道:“不过夫人三十余才有孕,胎像不稳,必要好生养胎,绝不可操心过多,也不能惊悸忧思。老朽再开上几帖安胎药,尊夫人慢慢调养着,定能平安产下麟儿!”

  谢昭宁就道:“先生放心,我们决不会让母亲累着。安胎的药方先生尽管开便是了。”

  范医郎拱手应下,谢煊心里高兴,不仅让小厮给了范医郎准备了封红,还亲自送范医郎出门,一边细细向他询问,日常饮食起居都要注意什么。

  因姜氏是喜脉,屋中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