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惟许侯夫人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85节


  他道,“陆侯爷就这么着急?”

  别不是这场圣旨赐婚,也有些不为人知的猫腻吧?

第45章

  日子进了腊月, 京城又下了两场小雪。

  杜泠静去看了扈廷澜一回。扈大哥身上的伤势好多了,但等到邵伯举判罚的日子,他仍是神色落寞。

  亭君则记过口供之后, 就着急地回了一趟沧州。

  杜泠静本想叫她往枕月楼里吃饭,再到崇教坊国子监附近的茶馆小坐, 但亭君顾念着家中的孩子, 杜泠静只能与她相约年后再见。

  她自己倒也不算清闲。次年二月的春闱在即,正是时文书册最好卖的时候,杜氏印社从前在青州,逢小考都能大卖一波, 若逢一省秋闱更是不得了。

  今岁的秋闱因着她在京中被婚事占了心神,只有赵掌柜一个人在青州苦苦支撑, 眼下她将赵掌柜也叫来了京中,又开了勉楼,赵掌柜一下招揽了许多人手,同她道, “这刚年末京里就聚满了各地前来候考的学子, 咱们说什么要大赚一笔!”

  这话说得好像她开书楼, 就只为了赚读书人的钱。

  但转念一想,她如今打理的不是勉楼而是归林楼了, 这些时日来归林楼收书,以她带来的钱是不够的, 他给她特支了一大笔钱过来,宗大总管也派了管事协助。

  那些银子多得, 赵掌柜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藏书是费钱,但只出不进非是长久之计,她便让赵掌柜莫要再惦记侯府拨来的钱, 接着春闱降至,归林楼刚开的名头,好生卖些书册来,将归林楼慢慢扶上藏书楼的正轨才是紧要。

  因而赵掌柜要趁机多赚些钱,她自是不排斥,这几日便出了城,从侯府往归林楼里去。

  谁想她头一日去了归林楼,第二日某人就派人来接她,次日她又出城去,才过了一晚,他又让人来接。

  她想这样也不是不行,好歹能在归林楼住上一晚。可才两回,今日她又一早出了侯府,下晌天还没黑,他干脆让崇平亲自接了她回家。

  归林楼是不远,但一日内打个来回,也要费些工夫。

  杜泠静回到侯府,见侯府里什么事也没有,她拿了书在窗下看书,不说话。

  刚坐下,他就从外院回来了。

  杜泠静只翻书不理会他,她就看他能说出什么紧要的事,非要她一日打个来回。

  不想他不提到底因何事,只是道。

  “西安老宅那边送了几头鹿进京,瞧着颇为健壮,还有后花园里那一群鹅,听崇安说,时常作威作福。娘子看,晚间要不要让灶上弄些肉来,烤着吃?”

  她上晌出门,下晌就被他叫回来,就是为了晚上吃些烤肉?

  她不说话,但也没继续看书,合上书册看去他眼睛。

  水色眸中此刻起了风,刮起水面上小小的恼怒之波。但她这点恼意,只如刮擦在他心头的羽毛。

  陆慎如不好在她生气时还笑,便只能道,“天寒,上朝不易。”

  天寒,早间上朝不易,同她去归林楼有什么关系?

  但杜泠静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因着早间天寒,上朝不易,所以他要她晚间陪他。

  他向她看过来,虽然后面的意思没说,但墨色英眸映着她的身影,眸光问她愿不愿意。

  杜泠静脸上微微有些发热,却道,“归林楼要借春闱前的数月,稳住根基才好。”

  不想他问来,“钱不够了吗?我让宗总管再给你拨些。”

  杜泠静睁大眼睛,那是钱的事吗?

  她睁大眼睛看去,他又道,“收几本书的钱,侯府还有的是。”

  杜泠静晓得他是故意装不懂,就是要留她在家中。

  她道,“从前我在勉楼也算有些名声,如今我到了京中开归林楼,各地不少学子前来拜会。”

  她若在侯府,人家碍于这位侯爷的威名,就不好前来了,但她在归林楼便不一样。

  这些学子前来,多半都会给她带些难以搜寻的书册,十分可贵。她不在归林楼里,只能让赵掌柜代为接见。

  她说着想起旁的又道,“冯家小弟近来也在归林楼替我帮衬,我更不好只在家中享清闲。”

  她不提那冯巷还好,一提那冯巷,陆慎如就哼了一声。

  “他年岁也不小了,一见人就脸红,不知是有什么病,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不是一见人就脸红,是一见他娘子就脸红,甚至开始结巴,话都说不利索。

  不是个好小子。

  陆侯抿唇不悦,杜泠静怎么看不出来?

  杜泠静只能跟他解释,“冯小弟自小就是腼腆的性子。”

  可他只哼,“那更该把心思放在举业上,待早日榜上有名,我可帮他安排往外历练。”

  他说江南一带便不错,“自然他要去两广、福建等地更好。”

  江南、两广、福建?他是有多远,便把冯家小弟支多远吗?

  杜泠静简直要气笑了,刚要暗暗气他一句什么,但他忽的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泉泉,天寒上朝不易。”

  杜泠静:“……”

  他的目光灼灼,就只问她能不能晚间在家陪他。

  杜泠静莫名心下有几分发软。

  “……好吧。”

  她改成早间去、晚间回就是了。

  这位侯爷显然是高兴了起来,这便出门吩咐将后院的梅林围了,要在梅林里烤肉吃,还让给他温一壶酒,他还要小酌一杯。

  杜泠静实在忍不住,低声笑了一声。

  只不过看向他高阔的身影,突然想到他说他娶她,也是圣旨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幸而她是他枕月楼里一见倾心的人。

  杜泠静不曾有过一见倾心的时刻,也总觉得这种事情令人难以相信。

  但他娶她回家,待她如此,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她一时也是想不出来的。

  *

  红螺寺。

  蒋家听闻蒋枫川在京城落了脚候考,怕这几月他过于辛劳,便从青州派了一位管事两个小厮前来伺候。

  六郎到底年轻,又没有扈廷澜因邵伯举的事神思沉落,他的伤比扈廷澜重得多,但也好得快多了。

  蒋太妃替他请了位太医把脉,太医道待明岁二月必然好利索了,春闱九日会试不成问题。

  九日的考试,是他兄长蒋竹修根本熬不下来的,但他可以。

  近来他着实刻苦,天不亮就起身,先围着寺庙走上两圈,然后在房中一坐就是一晌午,下晌不必小憩,晚间却能挑灯熬到午夜时分。

  他这般刻苦,太妃不免心疼了他,怕他熬不住,专门让朴嬷嬷给他每日炖煮了补身子的药膳,送去客院书房里。

  六郎每每见朴嬷嬷来了,便起身休歇片刻,一边请她坐,一边又不让她打开药膳盅,“嬷嬷容我猜猜,今日里面都放了哪些药?”

  他总能一猜一个准,引得朴嬷嬷惊叹不已。

  今日朴嬷嬷问他,“六爷从前,是不是常跟在三爷身侧,什么样的药材都通晓?”

  六郎说自己算不上通晓,“若论岐黄,我比不得哥十分之一。但之所以能准确说出您放了什么药,您道是为何?”

  朴嬷嬷哪能猜得到呢?心想他会道家占卜之术,莫不是掐指一算,算出来的?

  不想听见他道,“是因为,帮您拣药的两位宫女姐姐,每日都念叨着今日的药膳,从我窗下路过。六郎想不知道,也很难啊……”

  话音未落,朴嬷嬷不由笑出了声来。笑着又觉不合宫中礼仪,连忙掩口,但看向年轻的六爷越发喜爱。

  蒋枫川又亲自为她斟了茶来,说笑一般地道了一句。

  “听说兖王殿下年后要来红螺寺小住,不会是奔着朴嬷嬷的手艺来的吧?”

  朴嬷嬷最初在御膳房服侍过,后来因着伤了手调到了蒋太妃宫里,但手艺却未曾落下,她稍微指点两句,灶上做出来的膳食便不一样。

  他这玩笑话只把朴嬷嬷哄得更加眉开眼笑。

  她说自己当不得,“兖王殿下每岁都来红螺寺小住,是静心祈福来了,哪里是为了我的手艺?”

  “原来兖王殿下每岁都来。是什么时候,可有个定数?我可没见过殿下,别冲撞了才好。”

  朴嬷嬷让他不必担心,“殿下每年正月,会来寺里住一旬或半月。殿下最喜读书人,六爷通文达理,殿下喜爱还来不及。”

  朴嬷嬷说了这几句便起了身,道是太妃娘娘吩咐的药膳,让六爷趁热用了,“老奴还要同娘娘回话,就不耽搁六爷了。”

  蒋枫川特特起身送了她到院外。

  不过回到院中,惠叔问了一句,“六爷怎么问起了兖王殿下的事?”

  兖王殿下乃是当朝皇叔,虽然只跟皇上相差四五岁,但辈分颇高。

  他一生都没有往封地去,是因着生下便有个手脚无力的毛病,提笔写字都是写不稳的,先皇对这个弟弟如自己儿子一般疼宠,怕他在封地无法就医,给他在京中建了府。

  这些蒋枫川都晓得,不过这不重要。

  他跟惠叔笑了笑,“随便问问罢了,倒是惠叔,担心些什么?”

  惠叔当然担心。

  因为兖王虽没什么实权,但他却担了个紧要的差事。

  他正是那每岁中秋皇上赐婚、高门大户都要递牌子过去的宗人府的宗人令!

  皇上圣旨赐婚的事情,旁人或许不晓得,但兖王这位宗人令却无不通晓。

  只不过这位殿下深居简出,寻常人根本遇不到罢了,兖王殿下也不会随便说。

  但六爷却打听了这位宗人令王爷,要来红螺寺斋戒小住的事。

  惠叔暗暗地,手都在袖子下攥了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