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汴京市井日常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节


  阿奶虽然能干,但是毕竟上了年纪,一直仰头不好,阿娘在收拾灶上的黑污一时半会闲不得。

  至于犀郎……

  矮冬瓜!

  还得是她。

  元娘继续方才被阿奶打断的自我夸奖,果然,家里就是得指望她。

  年轻、灵活、好筋骨,正是扫横梁蛛网的一把好手!

  元娘,元娘,加把劲!

  你是顶顶厉害的!!

  斗志有了,就是灰和网掉得多,元娘总是得扫头发扫得恼火,一气之下把木桶往头顶一戴,继续干活。

  堂屋的顶才扫了半截呢,小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

  这回倒是没有让人害怕多想,因为对方一边敲门,一边自报家门。

  “可有人在家,我是一旁徐家医铺的。”门外的声音听着是女子,却并不孱弱,约莫应是三十许左右,声音中气足,但不像王婆婆那么嚷嚷。

  陈元娘看了眼在擦窗框的阿奶,见她点头了,当即丢了扫帚,欢快跑去开门。

  映入眼帘的是个方脸的三十许的娘子,浅赭红襟上衫,湖蓝短褙子,头梳包髻,插了好几个珍珠簪子,连晃着的耳坠也镶着珍珠。

  她额间也点着一颗珍珠,这倒是不稀奇,因为汴京女子都爱珍珠妆容。

  但只看她的首饰都嵌珍珠,想来喜好便是如此。

  喜爱珍珠的这位方脸娘子,见着元娘当即露出一个爽利的笑,“好俊俏的小娘子,你家长辈呢?”

  没人不爱被夸,尤其对方夸得真心实意,元娘笑得更甜了,俏生生指着屋里踩着矮凳擦窗框的王婆婆,“在那!”

  王婆婆把擦完的布过水拧干,粗红的手甩开水珠,往腰上的围裙布抹了抹,然后才笑盈盈的边上前边搭话,“您是徐家医铺的?说来惭愧,近些时日忙着搬家,前头您家仗义相助,喊孩子带话,我们不知省了多少贯钱,却还没上您家拜访过。”

  方脸娘子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都是邻里,客气什么,往后少不得来往。”

  方脸娘子头朝后点了点,一个穿灰色粗布,手上拿着扫帚水桶的丫鬟站了上来,屈膝一拜,接着就主动开始闷声打扫。

  这估摸应是徐家的丫鬟,徐家在汴京几代行医,手底下有多余的银钱,去养两三个丫鬟婆子也不稀奇。

  虽说就住在旁边,可徐家医铺连铺子带宅子可比陈元娘家大了两三倍。

  而方脸娘子的腰后也窜出一张圆脸,歪头朝着陈元娘的方向看。两个差不多大的小娘子隐秘地对视上,不自觉一道偷笑起来,心情皆好得很。

  方脸娘子还在继续说话,“我娘家姓惠,邻里都喊我惠娘,不知您该如何称谓?”

  王婆婆是个豪爽的,直来直往道:“我娘家姓王,从前的住处,人人都唤我王婆婆。

  “不怕您看轻,我夫家姓陈,但夫婿和独子都早亡,留下一家子孤儿寡母……”

  她提前把话说清了,也免得先头亲热,往后知晓了觉得晦气,又避如蛇蝎。

  但惠娘子并未生出异色,更不曾致歉生硬的转移话题,而是上前几步搀住王婆婆,话和连珠子似的蹦出来,“天爷,那您可真真是受累了,管着一家老小,既做了邻居,往后有什么事只管说一声,咱们互相帮衬。”

  这位惠娘子,实在是位妙人。

  爽利大方,又热心肠,是陈元娘在乡野之地从未见到过的为人。

  其实好的坏的,善良的,热心肠的都有,但许是乡下地方闭塞,少有女子抛头露面,即便偶尔县里有迫于生计抛头露面的,在八面玲珑的巧舌下总是藏着自弃。

  惠娘子的热切巧言下,则是底色不同的活络,给人一种红红火火,日子有盼头的感觉。

  她也没有当家娘子的矜贵自持,见陈家当真只有几个妇孺,索性自己也挽了袖子,拿了个扫帚开始帮忙。王婆婆想拦,硬是没拗过。

  就连本来是想找元娘玩的徐承儿也凑了进来。

  但顶着木桶或是落得一头蛛网实在不像样子,徐承儿回家拿了两副斗笠,给元娘和自己戴上,如此一来就轻便多了*,两个小娘子格外有干劲。

  旁边的惠娘子见了,气得耳坠上的珍珠直晃,使劲念叨,“你这孩子,回都回去了,便不晓得多拿几个斗笠?”

  徐承儿瞅瞅恼火的阿娘,吐了吐舌头,转头和元娘对视,两个人相视一笑,手拉着手跑开。

  什么时候最能建立情谊呢?自然是当众挨骂和好友一道躲开的时候。

  陈元娘和徐承儿很快就有说有笑,徐承儿没少说惠娘子管她有多严,元娘则提的是王婆婆。真别说,惠娘子和王婆婆虽然年纪差了许多,性子还挺有相像之处。

  在打扫的间隙,小门又被敲响了许多次,都是左邻右舍。

  大多是来送茶的,也有搭点干果,或是自家晒的做的吃食,搭把手搬东西的也有,就是留下帮了这么久的只有惠娘子一个。

  不同于长辈们的客套,小孩子说起话来要随意许多。

  陈元娘觉得好奇,便直接问徐承儿,“汴京人怎么都这么好?今日已经是第七位来送热茶的人了。”

  因着屋顶已经扫好了,两个女孩子蹲在洗净的大水缸前互相清扫身上的灰土与蛛网。

  徐承儿边聚精会神把元娘发丝上的蛛网扫开,边随意说道:“这也是惯例了,凡是有新邻居搬来,都要送去热茶。

  “但住在我们巷子里的,几乎都经营铺子,再不济也有旁的营生,开门做生意都讲和气生财,对邻里自然热切些。而且家中有余钱,行事自然和善些,不至于锱铢必较。

  “你家没个主事的成年男子,搬到这来还真搬对了,若是图便宜去新曹门附近,少不得遭人觊觎,怕是没有这边清净。”

  陈元娘在乡下也是顶聪明的小娘子,和人吵架不落下风,做农活干净利落,但她见徐承儿面色自然、娓娓而谈的样子,陡然感觉到了差距。

  这些,她从来都没想过,也没听人说过。

  她只在市井听人说书,故事的最后好人会有好报,坏人会有坏报,从不知原来做生意与手里有余钱的人更容易和气的说法。

  元娘听得失神,好半晌反应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恍如在看天下第一聪明人,由衷道:“承儿,你好聪明,什么都知道!”

  徐承儿被她热切的眼神盯得有些羞赧,但徐承儿性子像惠娘子,天生的豪爽,这时候也不急着否认。

  “这都是我阿翁的功劳,他可是考中过举人的,特别厉害!往后我多带你去我阿翁面前走一走,多听他说话,就会变聪明的!”

  陈元娘使劲点头,巴着徐承儿的袖子,“承儿姐姐,你真好。”

  方才对过年纪,才知道徐承儿脸圆显嫩,实际上比元娘要大一岁。

  在陈元娘仰着美丽白皙的小脸,晶亮的眼神,以及一声声承儿姐姐中,徐承儿脸热之余,没忍住飘飘然,如坠云间。

  天爷啊,原来身边跟着一个貌美的妹妹是这般滋味。

  她娘怎么生的是个阿弟呢,成日里就知道捡泥巴,挂着鼻涕瞎跑,臭烘烘的。

  之前她午间凑齐了一碟子点心和渴水,想要学着话本子里的富户小娘子品点心赏花,找来阿弟陪着,那混小子只会一口气把渴水跟点心吃完,也不怕腻,然后东摸西摸坐不住,总想跑,可气坏她了。

  如果换成元娘妹妹……

  光是想想都赏心悦目。

  不过这时候怕是不能赏花了,但也无妨,她有别的!

  徐承儿拉起元娘,悄声说要出去看。

  元娘当即应下,很是配合地蹑手蹑脚出门去。

第18章

  在小门外拐了两个弯,两个小娘子凑到草丛边,还不等徐承儿说些什么呢,草丛里就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茂密的小草可劲的晃。

  一只昂首挺胸的大橘猫竖着直直立起的尾巴,从元娘和承儿中间穿了过去,有正经的路不走,非要把两个人挤开,实在是目下无尘,高傲大猫。

  而草丛里闹出窸窸窣窣动静的几只元凶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是几只憨态可掬的小奶猫,也就巴掌大点,连走路都摇摇晃晃,时不时摔一个跟头,圆嘟嘟的脑袋在草丛里翻滚。即便这样,它们兄弟姐妹间还在打架。

  打得最厉害的是只小三花,几乎把另一只黑白小猫按着揍,软乎乎的粉红肉垫打猫看着不疼,但是黑白小猫一直奶声奶气的喵喵叫,缩着圆脑袋,时不时试探着伸出爪子,然后又被揍得更厉害。

  旁边有一只愣头愣脑看着兄弟姐姐打架的小橘猫,眼睛黑圆黑圆的,嘴巴一圈白色的毛,看着就像捕猎回来,嘴里咬着蝉,但它是只笨蛋小猫,怎么可能能捕猎呢?

  小橘猫就连站在那盯打架,圆滚滚的脑袋都直往下坠,然后摔了个跟头。

  元娘看着小橘猫笨拙的样子,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然后小橘猫缓慢地抬头,圆圆的眼睛湿漉漉的,看向发出声音的没有毛的丑陋巨人,黑圆眼睛里净是迷茫。

  倒是大橘猫嘴里叼着不知道从哪家咬来的动物内脏,回过头乜了元娘一眼,十分高傲,又暗含警告,似乎是在提醒她不许嘲笑它的孩子。

  元娘心虚捂嘴。

  徐承儿拿出小荷包里早已放着的小鱼干,小心往草丛边上,也就是大橘猫旁边放,边点头边讪笑,似乎是在为元娘的失礼赔罪。

  大橘猫嗅了嗅小鱼干,总算高抬贵眼,原谅了前来打扰的人类。

  徐承儿把元娘拉远,属于既可以看见小猫,又不会让它们感觉到威胁的距离。

  徐承儿压低声音,凑到元娘耳边窃窃私语,“怎么样,是不是憨乎乎的,很想摸?尤其是那只玉面狸,毛色多鲜亮呐,又有劲,带回家肯定不会被别的小猫欺负。”

  玉面狸就是小三花,按着黑白花色的小猫打,又美又凶。

  陈元娘想起小三花抬爪猛打的劲头,十分认同的点头,但她第一眼瞅见的却是小橘猫,圆圆的,笨笨的,瞅见人只知道瞪着圆眼睛发呆,愣愣不会眨眼,多可爱呐。

  “我喜欢那只小黄狸。”元娘主动道。

  徐承儿歪头回想了一下,发上绑着的珍珠丝带跟着晃,她很配合的夸起来,“小黄狸也好看,比黑白毛色好,我娘说黑白毛色的狸猫容易闹腾,还爱打翻东西。”

  “是吗?”元娘开始回忆起乡间见到过的黑白毛色的狸猫,不禁认同,“似乎是这般。”

  别的狸猫神出鬼没,但是黑白色狸猫会突然走着走着闹起来,追自己的尾巴,原地炸毛狂奔,但它们也最勇敢。

  徐承儿接着道:“我喂它们一月有余了,再过些时日小狸猫就能抱走养,阿娘已应允我把那只玉面狸聘回家。你要不要也聘一只回家?那只小黄狸你不是很喜欢吗?”

  陈元娘思忖了下,“我得先回去和阿奶商量,对了,我们这附近是不是有不少卖吃食的脚店?”

  徐承儿不明所以地点头,“对啊。”

  元娘却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

  新宅子彻底收拾清楚,已经是夜里的事。

  晚食由王婆婆做主,去铺子里买了点鱼兜子、猪胰胡饼这等没有汤汤水水,简单方便,又能裹腹的东西吃。

  猪胰胡饼是在饼中夹着猪内脏,味道还成,主要是吃着肚里有油水,方便饱腹。对元娘这样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小娘子来说,还是挺好吃的。

  但鱼兜子就很惊艳了。

  鱼兜子有许多种,她们家买的是鲤鱼兜子,里头的馅料是炒好的,用粉皮裹起来上蒸笼,佐以醋食之,味道极其鲜美。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