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7节


  庆阳听了,搂住父皇的脖子,不开心地道:“我不要父皇变老。”

  兴武帝一愣,随即抱紧女儿,摸了摸女儿的头。

  御书房在中殿,负责今日侍讲的钱学士恭恭敬敬地在正殿外侯着,兴武帝免了对方的礼后,准备把怀里的女儿递给何元敬,丽妃就在后殿等着。

  庆阳不想走,小声问:“父皇,我可以跟你一起听吗?我保证不捣乱。”

  兴武帝只觉得新奇:“你喜欢听书?”

  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喜欢玩的时候,怎么可能坐得住。

  庆阳点头:“我喜欢听,就是总是听不懂。”

  兴武帝想了想,让何元敬去跟丽妃说一声,他抱着女儿进了御书房,如果女儿嫌闷不想听了,他再派人送女儿回去就是。

  皇帝要哄女儿,钱学士当然不敢反对,见小公主乖乖地坐在兴武帝的怀里,不声不响的只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他,还真有几分求知若渴的学生样,钱学士笑了,问兴武帝:“皇上,臣继续接着您离京前的那段讲?”

  兴武帝看向何元敬。

  何元敬双手递给钱学士一本书:“整本书皇上已经读完了,需要学士解疑的地方皇上都勾出来了,学士可按照顺序解读。”

  钱学士翻看一会儿,配合地解读起来,先念原句,再讲解其中的深意以及涉及的史事背景。

  兴武帝全神贯注地听着。

  庆阳听得也很认真,她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换个人她肯定要问了,可她答应了父皇要乖乖的,庆阳就一直忍着不出声,听不懂的时候就观察钱学士的胡子衣袍,或是瞧瞧父皇的龙袍,听得懂了,庆阳就盯着钱学士的脸。

  中间休息时,兴武帝离开座椅,牵着女儿在御书房里走动:“麟儿喜欢听吗?”

  庆阳:“喜欢。”

  兴武帝:“你都听得懂?”

  庆阳摇头,立即抛出一个记忆最深的问题来。

  兴武帝耐心地给女儿解答,时间有限,很快父女俩又坐在了钱学士面前。

  讲读完毕,兴武帝命何元敬送女儿回去,他问钱学士:“你觉得公主天分如何?”

  钱学士感慨道:“臣观公主慧根定力兼备,远胜臣身边那些空负聪慧虚名的子侄。”

  兴武帝也是这么想的,考虑着可以提前安排女儿去崇文阁读书了,让先生陪着半读半玩地学起来。

  单独休息了一会儿,兴武帝开始批阅奏折。

  “皇上,严相求见。”

  “宣。”

  严锡正既是兴武帝倚重的丞相,也是他的岳父,人一进来,兴武帝就笑着让严锡正坐在他对面,十分亲近。

  严锡正微微躬着身,婉拒道:“臣站着就是。”

  他重礼数,兴武帝也不勉强,问:“严相找朕何事?”

  严锡正看着面前正当壮年的英武帝王,肃容道:“皇上一统江山霸业已成,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稳固这份霸业,文政吏制可以循序渐进,储君人选却应早早定下,以固大齐国之根本,彻底杜绝皇子间争储纷争以及臣子自作聪明擅自站位之乱。”

  兴武帝沉思片刻,道:“严相此话正合朕意,只是朕有三个皇子,严相觉得……”

  严锡正:“皇上有何可犹豫的,大皇子身为中宫嫡子,小小年纪已经文武双全,既长且贤,正是大齐太子的不二人选啊!”

  兴武帝笑了,示意何元敬退下,他低声调侃道:“朕还以为,严相会推举二皇子。”

  严锡正面不改色,凛然道:“皇上不嫌臣愚钝封臣为相,那么臣这辈子便只是皇上的臣,臣献给皇上的每一策都是为了大齐王朝的兴盛以及大齐百姓的安稳,绝不会徇任何私情。别说二皇子重武轻文不听劝教,即便二皇子同样文武双全,在臣这里他也永远越不过大皇子去。”

  “好了好了,朕不过开句玩笑,严相不必如此。”

  兴武帝绕过来,单手拍了拍严锡正的肩膀以示安抚。

  严锡正:“那立太子之事……”

  兴武帝:“就依你所说,去帮朕拟旨吧。”

第7章

  初八的早朝是兴武帝初回京城临时加的,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才会开例行朝会。

  兴武四年六月初九,兴武帝在太极殿颁布旨意,册封嫡长子秦弘为太子。

  旨意传到后宫,丽妃顿时少了一块儿心病,有时候她挺怕兴武帝因为宠爱她太过而突发奇想选老三当太子,让娘仨一下子被贵妃、大皇子两党同时记恨,儿女尚小,她孤身一人在京,哪斗得过贵妃、大皇子身后的功臣家族?

  “母妃,什么叫太子?”

  小公主的问题又来了。

  丽妃:“太子就是一个王朝的储君,是父皇之后的下一个皇帝。麟儿以后见到大哥要改叫太子哥哥,记住了吗?”

  庆阳记住了,问:“可父皇是皇帝啊,大哥当皇帝了,父皇去哪了?”

  丽妃忽然酸了眼睛,搂着女儿道:“麟儿长大就知道了,现在不要再问,父皇听说会伤心的,太子哥哥也会伤心。”

  兴武帝年长她十七岁,多半是要走在她前头的。

  庆阳懵懵懂懂地应下。

  丽妃带着女儿去了贵妃的长春宫,封太子是喜事,她要跟贵妃表达喜悦之意。

  三位皇子还在太极殿,贵妃正与永康公主说笑。

  贵妃饱读诗书,因为当年父亲欣赏兴武帝的仪表才干而为她牵了红线,一则儿女的婚姻大事本就该听从父母之命,二则贵妃见到的兴武帝确实有王者之风,贵妃便心甘情愿地做了兴武帝的贵妾,为其管家教子。

  兴武帝登基后,贵妃第一时间想到了立储大事,她以贵妃之尊执掌后宫,又有一位丞相父亲,无论在兴武帝、大臣还是看热闹的百姓眼中,她似乎都该希望自家的二皇子能够继承大位,而这种世俗常见的猜疑便成了架在她们母子身下的火。

  事实上,贵妃读史时赞同的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袭承之法,因为只有早早定死了这个规矩,后来的大臣们才会早早将太子视为下一任皇帝忠心不二,才能避免其他皇子为了一个“贤”名不择手段包括拉拢党羽为其造势。

  这三年,兴武帝不曾询问她对立储的看法,贵妃也没有机会主动提起此事,现在好了,大皇子成了太子,她只要继续做个安分守己的贵妃,时时叮嘱二皇子要恭敬太子,自能避开宫外的是是非非。

  贵妃的喜与丽妃相似,永康的喜就是发自肺腑地为胞弟高兴了。

  祖母去世那年,弟弟刚五岁,永康已经八岁了,祖母走前单独跟她说了很久的话,说她们姐弟俩可怜早早没了亲娘,说贵妃虽然看起来对他们很好,但贵妃肯定更偏心二弟,等父亲真的坐上龙椅,贵妃肯定会为二弟争取。

  祖母说,弟弟年幼不懂事,让她千万别被贵妃的表象骗了,让她做姐姐的必须盯紧弟弟保护弟弟,如果弟弟被贵妃养傻了,她要记得替弟弟争太子的位置。

  永康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九年来没有一刻放松过,如今她要出宫了,再也无法近距离地守着弟弟,这时父皇册封弟弟为太子,相当于喂了永康一颗定心丸,同时消除了她心里“父皇有了新妃忘旧妻,只偏疼二弟、三弟、妹妹”的酸涩念头。

  庆阳一直觉得大姐姐有些凶,板着脸的时候比笑容多,但今日一进来她就看到了笑容灿烂的大姐姐,眼睛弯弯的,露出来的几颗牙白白的,上次大姐姐这么笑,还是二哥跑着跑着摔了个大跟头……

  大姐姐开心,庆阳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永康先看丽妃,见丽妃不擅长伪装的脸上既有由衷的高兴又有几分对她的讨好,颇有向她证明对弟弟的拥护之意,比贵妃容易看穿千百倍,永康心情越发地好,破天荒地起身朝丽妃行了个晚辈之礼,而她平时对丽妃根本没这么讲礼,毕竟她是父皇的嫡长女,丽妃只是个出身低微、以色侍人的妃子罢了。

  丽妃受宠若惊。

  永康自顾站直了,朝丽妃旁边的妹妹伸出手:“麟儿过来,姐姐抱。”

  平时她很羡慕妹妹,觉得所有福气都被妹妹占了,这让永康既无法否认妹妹的可爱,又不高兴像以前哄弟弟那样去哄异母所生的妹妹玩,连带着反对大皇子跟妹妹过于亲近。

  今日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妹妹再受宠都只是个妃嫔所出的公主,最多再过十几年被父皇宠爱的日子,等弟弟继位,她这个亲皇姐必将比皇帝庶出的妹妹更受人尊崇。

  三岁的庆阳只能看出身边人的喜怒,理解不了更复杂的情绪,大姐姐喜欢她,庆阳就乖乖地给大姐姐抱,并且盼着大姐姐可以一直像今天这么开心,因为只有开心的大姐姐才愿意陪她玩。

  册封太子是喜事,晌午兴武帝叫了二妃与五个孩子都来乾元殿用饭。

  贵妃、丽妃带着永康、庆阳两位公主同行。

  三位皇子已经在乾元殿了,兴武帝一会儿勉励新封的太子秦弘,一会儿教导两个弟弟要以太子为先。

  女眷们进来后,双方先尽礼数,二妃要朝兴武帝行礼,小辈们也要向长辈行礼。

  幸好人少,两三句话的功夫就忙完了,庆阳记得母妃的话,望向秦弘时乖巧地唤道:“太子哥哥。”

  秦弘摸摸妹妹的头,温声道:“那是外人对大哥的敬称,咱们都是自家兄妹,麟儿还是继续叫我大哥吧,听起来更亲。”

  说完,他看向已经强调过一遍的两个弟弟。

  秦炳:“行,那我就继续叫你大哥,我可喊不出太子、哥、哥。”

  最后的两个哥字,秦炳每说一个字就朝秦弘点下头,怪模怪样的,看得兴武帝都笑了。

  吃过饭,趁着孩子们都在,兴武帝道:“父皇这些年一直在忙,都没时间陪伴你们,现在天下一统父皇可以轻松些了,正好明日休沐,父皇准备拿出一整天陪你们,说说,你们都想玩什么,或是去哪里玩。”

  他鼓励地看向再过几个月就要出嫁的大公主。

  永康下意识地看向太子。

  兴武帝的目光追了过来。

  秦弘一直听姐姐、贵妃的教导专心读书练武,该贪玩的年纪不敢贪,如今十四岁了早已学会自律,突然得知可以玩,秦弘的脑海里竟然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要玩什么,遂看向旁边的二弟。

  十一岁的秦炳兴奋道:“儿臣想出宫,父皇也带我们去吗?”

  兴武帝:“可以,你们五个每人都可以提一个要求,父皇按顺序满足你们。”

  他再次看向长子、长女。

  永康定定神,道:“我想父皇陪我去逛首饰铺子,随便父皇挑一样首饰给我,我好留着珍藏。”

  她在民间长到十四岁才搬进皇宫,常有机会游逛大小县城的市集,最羡慕的就是有爹娘陪伴的孩子。

  兴武帝目光怜爱:“好,父皇给你挑一整套的首饰。”

  纯孝皇后嫁给他的时候家里还穷,勤俭温婉的皇后根本没过上多少好日子就走了,永康因为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吃过的苦头也是最多的,兴武帝想好好补偿长女。

  重新轮到秦弘,秦弘快速思索片刻道:“儿臣想去书坊看看。”

  兴武帝:“可。”

  秦炳:“儿臣想……”

  兴武帝:“你的要求是出宫,朕已经答应你了,到时候跟着我们走就是。”

  贵妃与丽妃相视一笑。

  兴武帝没给老二继续开口的机会,看向老三秦仁。

  秦仁摸摸脑袋,底气不足眼神闪躲:“二哥出宫大哥逛书坊大姐逛首饰铺子的时候,父皇也会带儿臣跟妹妹一起吗?”

  兴武帝:“自然。”

  秦仁立即咧开嘴,商量道:“那父皇能答应让儿臣明早睡到天亮吗?”

  平时读书他们卯时就得起床,每个月只有三个休沐日可以睡懒觉,虽然明日随父皇出宫是好事,但如果出宫的代价是继续天不亮就起,秦仁便不是很想出去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