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南北杂货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08节


  “走了,死胖子,还愣着作甚。”旁边几人嘻嘻哈哈道。

  “你小子能有几个钱,你家里的钱你能做得了主啊?活该挨骂。”

  “就他们罗家现如今欠下的那些债,就算是换了你老子过来,也未必敢说这种话。”

  “这些时日的算术真是白学了。”

  “他们家究竟欠了多少钱,你们听说了啊?”

  “没听说,算算不就知道了。”

  “你们还算这个?”

  “在许家客舍有人算过,你这死胖子当时光顾着睡觉了。”

  “究竟多少钱?”

  “XXXXX”

  “啊?!!!”

  “你不是说要借她钱吗?你倒是拿出来啊。”

  “你小子该不会对那罗四娘有什么想法吧?”

  “莫要乱说,我怎么敢跟白毛抢人?”

  “喂!死胖子!”

  ·

  罗用现在确实是欠了不少钱,然而最要命的是,他们现在还在继续欠钱,他的债务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增加。

  皇帝陛下承诺的工匠和精铁目前还没到这边,就算等他们到了,罗用这边原来的这一批人手也还是要继续造打谷机的,既然是已经承诺过的事,自然是越早兑现越好,莫要叫人等得太久。

  这么多工匠在这里工作生活,每天光是吃饭都要吃掉多少了,另外还有原材料的消耗,以及,他们这些人先前虽然说了不要罗用的工钱,但罗用难道还能真的让他们白做工吗,毕竟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人。

  这些人不要工钱,罗用这里固然能省下来一些,但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很可能就会有一些老人妇孺要饿肚子了,这些来给他干活的工匠,可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罗用现在整日里绞尽脑汁想的,就是怎么赚钱,想来想去,他还是想到了鹅绒枕头身上,这个买卖利润应该不低,而且也不扎眼。

  不过在这之前,罗用还是要先搜集到足够多的鹅毛,等他囤够了货,再做做宣传打打广告,只要推广成功,获利自然不成问题。

  先前皇帝陛下赏赐的那一百匹绢,罗用还没怎么动呢,宫里出来的绢都是好绢,比外头买来的普通绢布要强上不少,用它来做鹅绒枕头,价钱自然也低不了。

  这一回的广告要怎么打,罗用最近也正在想呢,枕头这个东西毕竟还是比较私密,不像衣服鞋子可以穿到大街上……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这边,作为这一次事件最大赢家的皇帝陛下,其实也并不像一些人想象中的那般春风得意。

  “陛下,库中所存精铁日前都已经被拿去铸造车链,如今突然又要这般多的精铁,实在是拿不出来啊。”一听说要调拨那么多精铁去西坡村,相关官员立马就叫苦不迭起来。

  “怎么会拿不出来,先前不是让你们拿钱去买?”几个铁矿近日都不会有精铁运来长安城,皇帝先前也是考虑过要拿钱到民间去收一些,毕竟眼下这时候盐铁酒都是官营与私营共同存在的。

  “却道是没钱。”那官员垂头丧气道。

  他先前领了皇命去户部拿钱,结果那边跟他说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正犯愁呢,还在琢磨着想要弄清楚库房里现如今还有多少钱,究竟是真没钱还是假没钱,还没等他这边探听出结果来,皇帝陛下又管他要精铁来了。

  “没钱了?”皇帝陛下吃惊道,他记得先前明明还有一些。

  “又是烧水泥又是发民夫修路,那钱还不是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官员们也是无奈。

  “依诸位爱卿之见,现如今又当如何?”他可是当皇帝的,说到就要做到的,这批精铁无论如何都是要到位的。

  “……”这几个大臣都沉默不语。大手大脚刷人气的时候,怎么不来问问他们的意见,现在没钱了就来问他们的意见,他们是能生出钱来还是怎么地。

  “……”这笔钱究竟要从哪里来呢,皇帝这时候也犯愁了。

  管户部的那几个老抠,说了不肯拿钱出来,那肯定就是不会拿钱出来了,确实也是,一个国家的国库,总不能没遮没拦花个精精光光的。

  唉,愁啊。

第155章 凉州

  罗用没钱了就想着卖鹅毛,皇帝没钱了,他就想起来要卖水泥了。

  皇帝手里头掌握着的那一个水泥方子,比西坡村的方子要先进不少,先前光顾着烧水泥铺路,这会儿实在没钱了,只好把铺路的工作先给放一放,集中力量烧水泥吧,多烧一些出来卖钱。

  西坡村的水泥一担才要五六文,长安城的水泥一担却要十五文,价钱这般贵,买的人却还是很多。

  不仅长安城的人买,别地儿也有不少人跑来这里买水泥,商贾们也都十分活跃。

  听闻在江南一些降雨频繁的地方,就尤其喜欢这种水泥,先前就有不少人花大价钱买了一些从离石县运过去的土水泥修葺庄园和道路。

  长安城这边的水泥虽然要价十五文钱一担,但他这边毕竟是比较靠南一些,若是依靠水运,一路顺流而下,在运输方面的费用也就比较少,再加上长安城出产的水泥质量也更好,所以总体来说,他们还是买长安城出产的水泥更划算些。

  皇帝这边开始卖水泥,罗用那边的水泥生意顿时就丢了一大半,连太原城的人都不来他这里买水泥了,宁愿千里迢迢跑到长安城去买。

  这样一来,离石县当地很多脚夫便也只好改换行当,不再挑水泥,而是从罗三郎那里换些豆粕酱油,到外头村子里收鹅绒去了。

  这一日,当赵琛骑马来到西坡村的时候,就看到罗用正蹲在土路边与一个商贾讨价还价。

  那商贾从别的地方收了一车鹅绒过来,找罗用换艾草皂,罗用与他说十两鹅绒换一块艾草皂,他非说九两,于是两人就蹲在路边掰扯了起来。

  “……我听闻你们这里一两鹅绒能换三斤豆粕。”这个商贩总觉得按十两鹅绒一块肥皂来算,他就很吃亏了。

  “差不多的。”罗用跟他说:“咱这里的豆粕一担也就十六七文。”

  “一担豆粕十六七文……”于是那家伙就掰着手指头开始算,算来算去也算不清楚。

  “一旦豆粕也就能换三十多两鹅绒,十六七文差不多就是三块艾草皂,你说十两鹅绒是不是一块艾草皂嘛?照理说要十多两才能换一块,我都已经帮你把零头给抹了。”罗用给他细说。

  “那我这一车鹅绒,还换不到一百块肥皂?”这家伙先前的期望值显然是过高了,大概还是受那羊绒的影响,以为这个鹅绒也会很值钱。

  “你下回多拉几车过来嘛,你们那边的鹅绒应该不贵吧?”这大老远的跑一趟,就拉了这么一车货,确实也是不划算,于是罗用就给他说:“行了,我多给你五块艾草皂,下回再有鹅绒,你还拉到我这里来。”

  “行!”那个卖鹅绒的一听,心里就高兴多了,他这一车鹅绒,约莫九百两重,能换九十块艾草皂,再加上罗三郎额外多给的五块,那就有九十五块了。

  虽然这个交易过程并不像他先前想象的那般美好,但是有这九十五块艾草皂拿回去,他多少也是能赚一笔。

  只是目前看来,这鹅绒的价钱比起羊绒还是要差得远了,不过那羊绒的价钱实在太高,他们这些小商贩本钱少,基本上也不怎么碰,都是一些大商贾在收。

  这鹅绒虽然利润低些,但是成本也低啊,相对来说风险就要小很多,而且罗三郎这里看起来是要长期收购的样子,销路也不用愁了,从罗三郎这里换些艾草皂,拿到别的地方去卖,一个倒手也是能赚不少。

  “三郎现在不搞羊绒,开始搞鹅绒了?”赵琛牵着马,笑嘻嘻站在不远处,等他俩谈完了,这才出声道。

  罗用抬头一看,登时也笑了起来:“赵大郎今年怎的来得这般晚,我还当你这是要昧了我的那些羊绒去。”

  “哈哈哈,谁人敢昧你这棺材板儿的羊绒。”赵琛玩笑道。

  “别说,还真有。”阎六那一笔,罗用可还给他记着呢:“怎的就你一个人过来了,羊绒呢?”

  “都在后头呢,牛车走得慢,我先骑马过来了。”赵琛抬手指了指身后,说道。

  “行,让我那些弟子去接,咱俩先去吃饭。”罗用拍拍衣服从路边站了起来,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一支笔,取下笔套,在本子上刷刷写下一行字,交给那个卖鹅绒的商贩:“你拿这个字条去我家院子,就按咱俩刚刚说好的,一块肥皂都不会少。”

  那商贩接过字条,高高兴兴去了,罗用与赵琛两人则是慢悠悠走在水泥路上。

  一年多时间没见,罗用明显长高了一些,赵琛瞅着比从前更加粗犷了,大概是因为在大草原上待得久了。

  “此次入关,倒是不如去年那般顺利。”赵琛对罗用说道。

  “可是被拦下了?”罗用问。

  “驻守孟门关的官兵比去年多了一倍不止,入关过程也极为繁琐,原本前几日就能到了,白白在那里耽搁了三日。”赵琛叹气道。

  “随从货物可有折损?”罗用问道。

  “那倒没有,只是随行的那几个胡人,若不是我在孟门关找到相熟的当地人作保,他们怕是过不来。”赵琛说道。

  “海日古他们又来了?”那些人里头,罗用也就记得海日古了,因为四娘那丫头总跟他念叨。

  “海日古倒是没来,早前他也在城州集市,开春后便回大草原去了,他们部落的人今年养的羊羔,比往常任何一年都多。”赵琛给他说了海日古他们那边的情况。

  “草原上的青草够吃吗?”罗用问。

  “在草原的边缘,他们可以用少量的肥皂换取大量的豆粕,听闻豆油大多被卖到了长安洛阳等地,你们许家客舍的那些菜式,如今可是流传颇广啊。”赵琛笑道。

  “用肥皂换豆粕,羊绒倒是可以留着卖钱,那羊肉呢?”罗用又问。

  “羊肉价贱。”赵琛笑着说:“如今草原人倒是不缺肉吃。”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来到许家客舍,罗用先按赵琛说的人数,让许翁他们去置办饭食,然后又问赵琛想吃什么。

  “先给我来两盘角子。”赵琛二话不说,就先点了饺子。

  还记得当初头一回来西坡村,吃过一回罗三郎做的炸酱面,从此他就馋上炸酱面了,现如今炸酱面他们自己家也能做了,偏又馋上这个角子,这角子除了在许家客舍,别地儿根本吃不着。

  两大盘饺子,一大碗饺子汤,再有一个凉拌菜,赵大郎吃得很是酣畅淋漓,后面上来的那些菜他甚至都顾不上伸筷子,那两大盘饺子,转眼便叫他给吃了个一干二净。

  罗用在一旁瞅着,心思就有些活络起来了。

  一会儿后面的人都到了,大伙儿一起吃饭,然后罗用就观察,他发现他们家的饺子无论是在汉人还是胡人那里都很受欢迎。

  之后几日,这一行人要在西坡村休整一番,然后才会调头北上。

  这几日罗用没少跟赵琛闲聊,两人主要就是聊一聊大草原上的情况,以及西北那边的贸易现状,赵琛一直在外面跑,消息肯定比罗用灵通一些。

  按赵琛的说法,朝廷方面好像有意要扩大西北方面的贸易市场,对于这一次城州城外自发形成的集市,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制约手段,而是积极参与和管理。

  现如今从西面来的胡商越来越多了,商道所过之处,许多城郭村镇都在慢慢地繁荣起来,尤其以凉州为尤。

  这时候的凉州,也就是后世的武威,此地商贾云集,乃是西北地区最最繁荣的一座城池。

  武威市那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不过唐初这时候也没有丝绸之路的说法,丝绸之路那是后世的人给取的名字,罗用知道再过十来年,西部一些部族就会向李世民请求开设一条“参天可汗道”,方便西边的部族首领来长安城参见天可汗,同时这条路在商业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凉州城中,房价几何?”罗用听赵琛说西部的发展情况,听得那叫一个心痒难耐,也是他现在手头上实在没钱,要不然买他几栋房子坐等升值也是极好的。

  “三郎要在凉州置产?”赵琛有些吃惊,那凉州距离石州可是不近,不过他又说了:“三郎若是有意,不若我便让家人帮你也打听打听,刚好我阿耶打算要在那边经营一家客舍。”

  “你家要在凉州经营客舍?”罗用蓦然抬头,那眼神,就跟狼见着肉似得,他这是嗅到了商机啊。

  没办法,都是穷闹的,欠下那么多债务,要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压力,那肯定是骗人的,

  最近皇帝又在长安城那边卖水泥,把他家水泥生意都快给抢完了。那毕竟是个当皇帝的,罗用也不能跟他搞竞争,于是只好另辟蹊径,这个凉州城就很不错嘛。

第156章 阿姊食铺

  罗用的意思,是打算打造一个小吃连锁,前期可以先依附于一些大型客舍,就像是后世的炸鸡店洋快餐开在超市门口一样。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