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唐理工学院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5节


  李承乾难得休息一会儿,点点头。

  徐长生又看了看四周,大概知道他这大唐好基友种的田为什么没有别人的产量高了。

  因为李承乾的田四周有不少高耸的树木,遮住了太阳。

  也就是说这块田光照不够,一样的种植方法,产量肯定比不上别人。

  徐长生眼睛一闪一闪的,“你把这些糕点都送给我,我教你怎么种田,保证比其他人的产量高。”

  李承乾有些发愣,“你还会种田?”

  “一般一般,大唐第三。”徐长生笑道。

  还真是……得瑟的过份啊,大唐第三?大唐种田的人何其多,还比不过你一个小孩子?

  “那第一和第二是谁?”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徐长生小胸膛一挺,“当然是大唐的陛下和太子,除了他们就是我啦。”

  哈哈,他聪明着勒,现在可是皇权至上的时代,他还不好称第一。

  李承乾被这马屁拍得嘴角微不可查的上扬了一下,将剩下的糕点递了过去,本来就不多了,都被青雀和长乐吃得差不多了。

  徐长生接过,还以为是这位好基友用来交换他的种田大法的,赶紧说道,“我教你一个隆田法……”

  所谓隆田法,就是将田隆起来,形成一条一条规则的条状,将秧插在隆起来的泥土里,这样泥土更加的透气,秧的根系也更加发达,种出来的稻米当然会更加饱满一些。

  隆田法最早出现在宋,现在还早。

  不是像现在,秧直接插在田里,毫无技术可言,难怪大唐的时候,稻的产量极低,一直不成气候。

  李承乾看着小口吃着糕点,嘴里不断说着话的徐长生,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一个四岁孩子,能够侃侃而谈,条理还这么清楚?

  正如长安城中那些居民口中说的一样,说他这个“好友”是个天才,其实也未必有错……

  太阳稍微大了一点。

  这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擦着汗走了上来。

  李世民脸上带着笑容,对李承乾说道,“这小孩子是……”

  李承乾也准备介绍一下他这位“好友”,本来他好几次都准备告诉李世民他那好友只有四岁。

  但每次开口,都被李世民打断,李世民听到徐家子几个字就会想起那鸡抓过的文字,他可是有名的书法家,想起那字就跟吃了死苍蝇一样。

  所以每次李承乾提起,他就回一句,“休要再提,让他将字练好再说。”

  硬是将李承乾后面的话给堵回去了。

  李世民正要问这小孩子哪来的,话还没说完,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因为他的眼睛看到了徐长生提着的篮子,一篮子绿油油的小麦苗。

  大唐缺粮啊,这乡下无知小儿竟然将好好的麦苗割在篮子里。

  李世民身体力行,每年都带着一家子出来农作,不就是为了不忘记天下农民的辛苦。

  现在他面前,竟然有人如此浪费麦苗。

  李世民也不好和一个孩子置气,但脸色怎么也好看不起来,板着一张脸说道,“你是哪家孩子,竟然如此糟蹋庄稼?”

  糟蹋庄稼?

  徐长生一愣,没有啊,他都是割的长歪了的麦苗,就是那些播种的时候,不小心洒在奇怪地方的麦苗,他这一篮子可是他集了好久才集齐的。

  说到他篮子里的麦苗,徐长生就高兴,奶声奶气地答道,“没有糟蹋,没有糟蹋,你们不知道,将小麦苗用来榨汁喝,可营养了。”

  榨……榨汁喝?

  李世民被说额头青筋都露出来了,如果天下人都像这孩子一样,将好好的庄稼苗拿来榨汁,他的子民还吃不吃饭还活不活了?

  简直岂有此理,也不知道将麦苗榨汁的风气是从哪里兴起的,说话的声音不由得大了起来,“你这无知孩童,可知道庄稼的重要性,可知道天下还有多少人吃不起饭?你竟然……”

  连长孙皇后都不由得说了一句,“小郎君,以后可不能这么糟蹋庄稼了……”

  徐长生有点懵,这是怎么了啊?

  他们是在对一个四岁孩子讲大道理吗?

  不由得瞟了一眼他的好基友,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一家子都特喜欢讲大道理,动不动就天下,苍生。

  说得他自己都觉得他是一个无恶不作,毁天灭地的妖孽了。

  嘤嘤嘤,他不就到处找了点长歪了的麦苗榨汁喝!

  李承乾看着正在教育人的两位,又看了看明显被说得脑瓜子快懵的“好友”。

  嘴角不由得一抽,父皇母后你们以前可不是这个态度。

  父皇,你前不久才说,儿臣礼贤下士。

  还有母亲,你才说过某人品质高尚,品学兼优,全长安人都知道了。

  现在人就站你们面前了,你们态度就完全变了?

  徐长生真的被说得有点愣。

  一直站在一旁看着的十三婶不安逸了,本来她好好看着她们家长生和人聊天,结果突然跑来两人就开始对她们家长生说教。

  长生是谁?那可是她们徐家村的金宝贝儿,能被人欺负去了?

  手在腰上一叉,脸上肉一愣,摆出泼妇骂街的气势,“我们家小郎君榨点麦苗汁怎么了?不就是点麦苗,偷你家抢你家的了?我家小郎君自己割点自家小麦碍着你们了?”

  两位教育家都被十三婶的话气得心都塞了。

  李世民:“……”

  就算是魏征天天怼他,那也是有理有据,从来没见过这么不明事理的妇人。

  小孩子不教好,还纵容包庇。

  难怪做出糟蹋庄稼的事情来,

  徐长生左右看了看,哎呀哎呀,这是要吵起来了啊,这可是他好基友的父母,说不定以后还会见面的。

  徐长生赶紧拉着十三婶就走。

  但他没有糟蹋庄稼啊,被说了一顿心里也有点小委屈,转过头看向脸黑的中年人,“大叔,你脾气真差,你这样找不到媳妇的,哼。”

  那个长得像观音姐姐一样的女人他是不好说什么的。

  大……大叔?娶不到媳妇?

  李世民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他堂堂大唐陛下,这是被一个乡下小孩子调侃了吗?

  “噗!”长孙皇后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孩子还真是调皮得紧,野得紧,平常看惯了宫里和大臣家里被调教得规规矩矩的孩子,现在突然见到一个不一样的,反而觉得有趣得紧,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再看了看旁边的大唐陛下阴晴不定的表情,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表情了?

  大唐陛下估计要生闷气好久,居然被一个孩子调侃了,作为圣明的帝王,还不能将一个孩子怎么样,长孙皇后不由得轻笑着捂住了嘴。

  李承乾眼观鼻鼻观心,他什么也没听到。

  他这时候也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个小屁孩就是他的“好友”,因为父皇不会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但会和他计较。

  半响,李世民才憋出一句话,“岂……岂有此理。”

  引得长孙皇后想笑又有点不好意思,死死的捂住嘴。

  此时,远远的,一个童音响起,声音有些飘渺。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备注:出自大诗人李绅的《锄禾》)

  刷刷刷。

  眼睛齐刷刷看向那个提着个篮子,小腿一蹬一蹬,脑袋古怪地摇来摇去的虎皮小帽。

  “这……”

  李世民都懵了,这个刚才被他教育了一顿,不知道珍惜粮食的山野孩子,突然朗诵出一首堪为经典,描述农民劳作的诗。

  看看这诗,简洁明了,脍炙人口,将农户耕种的场景描述得入木三分,更可贵的是,它在劝人珍惜每一粒粮食。

  若果不是这首诗出自一个将麦苗榨汁的小儿之口,他恨不得让天下所有人都来读读这首诗,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可贵的。

  李世民纠结了,郁闷了,他感觉他被一个小孩子打脸了,而且还是打得啪啪响那种,他才说别人不懂农户的辛苦,不懂珍惜粮食,结果别人直接甩给他一首意义深远,能够流芳百世的教育诗。

  作为一个皇帝,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憋屈过,忍不住喊了一声,“小孩,你是哪家子弟?”

  能够念出此诗,想必也是家学渊源才对。

  “泾阳县徐家子弟,大叔,以后不要老是板着脸啊。”

  一个童音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田野中。

  泾阳县徐家子弟?

  不就是徐文远那个徐家?

  李世民没好气的看向李承乾,“以后叫你那好友好好管教一下他族中小辈。”

  说完还忍不住嘀咕,“徐文远一代大儒,书香人家,一生清流,怎么就教出这么个小崽子,会念两句诗而不明其理又有什么用?”

  李承乾愣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有些怒气未消的李世民,他要是现在告知真相,他会是个什么结果?

  还是等父皇气消了再说吧。

  李承乾觉得留下来可能被迁怒,看了一眼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点点头,让他离开,留下她一个人来安慰生闷气的李世民。

  李世民他们出行,当然不止他们一家子。

  其中还有大司农田延年。

  田延年正在一片片田野上到处观察,就像一个朴实的老农民一样。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