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9节


  肖玲儿也不跟他客气,他知道自家男人是替侯爷办大事去了。

第46章 对策

  祁秋年又叮嘱了几句,还给诸位将士们准备了一些盘缠。

  临别在即。

  苏寻安大礼跪谢,“如此,愚弟的妻女便托付于祁兄了,愚弟也自当尽心完成祁兄的嘱托。”

  祁秋年扶他起来,点了点自己的耳朵。

  苏寻安会意,那是让他找机会就用电报机联系,有电报机,他也能时常知晓妻女的消息了。

  在他眼里,没有比这更高明的发明了。

  电报机,不方便暴露,祁秋年跟苏寻安约了个时间,每隔三天,晚上亥时准时联络一下。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试用过了,十分通畅。

  前脚送完苏寻安,祁秋年第二天又送走了大司农孙老头,还有他儿子孙礼。

  “你不是还在京城上学?”祁秋年有些意外,孙礼居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北方。

  孙礼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是孙老头老来得子了,从前没受过苦,都是被家里娇宠着长大的,不识人间疾苦。

  可是经过这次全民抗灾,让他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也懂得了他父亲把大半辈子都耗费在了土地上的意义。

  所以,他想出去看看,日后科举,若侥幸得中,做了官,也能知晓百姓疾苦,才能不忘初心,做个好官。

  “那此去一路顺风。”祁秋年让人把自己做的曲猿犁抬了出来,附带的还有图纸。

  “孙老大人,此去北方推广粮种,如今北方物资匮乏,犁地的牛驴可能不足,这曲猿犁了助力,可极大程度的降低开垦犁地的难度。”

  大司农一辈子都跟田地打交道,一眼便看出了这曲猿犁的精妙之处。

  明明跟直猿犁也没多大的差别,可从前居然都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去改进过。

  孙老头对着祁秋年拱手,“侯爷大智,老臣也替百姓们先谢过侯爷了。”

  祁秋年可不敢受他的礼,赶紧扶起了他的手臂,“此去北方艰苦,还望大司农保重身体,若是有遇到什么困难,尽可来信侯府。”

  灾民们要跟着大司农的车马一起北上返乡,临别的时候,他们朝着祁秋年,也朝着功德碑,深深三叩首。

  自此,踏上了他们返乡的道路。

  阳光把功德碑的银子和灾民们返乡的背影拉得老长。

  或许,许久之后,他们还会再次回到这里,但现在,他们奔着新生,步履矫健。

  今年的春闱在三月,如今才二月初,京城里就能看到不少外地来的举子了。

  祁秋年想到傅正卿给他的提醒,车马掉头,去了城外的工厂。

  工厂的管理交给了老余,这些日子都做得不错,平心而论,老余确实比大源管理得好。

  不过,他今天过来,不是为了视察工厂的工作的。

  先前他决定要开学堂,要免费提供学子的书本,以及笔墨纸砚。

  可外头最次等的黄麻纸都要一罐钱一刀,写字还溢墨晕染。

  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即便是京城的学子,日常练字多半都是用那黄麻纸。

  祁秋年看不上黄麻纸,可是比黄麻纸好一些的纸,那价格都不便宜,若是用于学生日常使用,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增大了学堂的成本。

  所以他提早就在工厂靠河那边修建了一个小作坊,专门做笔墨纸砚的。

  之前还只是想着供给工厂学堂里的孩子,还有他们自己的日常使用,没想过做生意。

  但是为了能让学堂顺利开下去,面对即将到来的赶考大军,他也得要拿出对策才行。

  总不能真到某个时候,让那些迂腐学子打他个措手不及。

  作坊很小,就几个人在里头忙活。

  两三个人慢条斯理地在捶打纸浆,一人半眯着眼睛打瞌睡,手上却娴熟地用兔毛做毛笔,还有一个在试图给砚台雕花,最后有两个在制墨。

  看得出来,是挺闲的了。

  见到祁秋年来了,忙不迭放下手里的工作,凑过来听候指示,表情上还有几分忐忑。

  他们这么清闲,侯爷不会把他们辞退吧?

  祁秋年看在眼里,也不说什么,他的日常用量,工厂的日常记录,账本的用量是完全足够,还有学堂才刚开学,用量确实不高,工人们上班摸鱼,他也是能接受的。

  不过接下来就没这么清闲了。

  他除了要做日常书写用的白纸,还要把那白纸分几个档次。

  除此之外,他还要做花签纸,十二花神,梅兰竹菊四君子。

  还有笔,中性笔或许还需要时间去研究,但是铅笔,还有钢笔,努努力却是可以实现的。

  负责造纸的老叟站出来,“这,侯爷,我等都不会那些复杂的纸张和其他的笔啊。”

  他们从前也是在各个作坊做工的普通员工,有的甚至还是因为灾情严重,从主家逃出来的逃奴。

  祁秋年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都是求条活路罢了。

  这几个工人都只是勉强知道几道工序,才被侯爷录用,然后又经过侯爷的提点,才能做出如今的白纸,虽然还泛着微黄,却已经比市面上的好太多了。

  现在又要让他们把那些什么花草融入纸张,他们一点头绪都没有啊,那花草不都会腐朽吗?到时候那纸还能用吗?

  还有那铅笔,听侯爷说起来,跟炭笔有些相似,可是用炭笔的人不多,为何还要画蛇添足去做铅笔?

  钢笔,那他们更是听都没听过。

  祁秋年也知道这些人的本事在哪儿,他也不是为了让这几个人就能把他要的东西做出来。

  前几天晏云澈给他带来的能人异士里,就有一个离经叛道的,叫蔡漾,以前家里穷苦,买不起纸,他就把用过的草稿纸浸泡磨碎,打成纸浆,重新做出纸来。

  虽然二次利用的纸的质量更差了,但这就代表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他原本就有打算把蔡漾安排到作坊里来的,但用人之道,不能太过于急切,现在这个时机刚好。

  花签纸,他也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从前在短视频上刷到过,不过没有保存,他只能给蔡漾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思路。

  遵循记忆,应该是不算难的。

  “本侯会让专人来负责此事,日后你们听他的就是了。”

  工人们也只好应是,只要侯爷不辞退他们,有工作,有住处,他们就很满足了。

  回府之后,祁秋年就叫人把蔡漾给叫了过来,简单解释了一下。

  蔡漾立马就应了,跟他一起进府的兄弟们基本上都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了,而他还不知道该干什么呢。

  造纸,技术一般都是保密家传的,他也只是琢磨出了几分门道,是有一点想法,但他怕侯爷觉得没用。

  但是侯爷又给了他新的方向,花草加入纸张,或许还可以给纸张染色?甚至做出别的类型的纸?

  蔡漾越想越兴奋,“侯爷,小的一定把此事办好。”

  “此事宜早不宜迟,你今日就出发去城外工厂吧,去找老余,他会给你安排住处,吃饭也有食堂。”

  蔡漾激动得不行,然后又犹犹豫豫地,“侯爷,这纸造出来,作价几何?”

  祁秋年荡出笑意,“最基础黄白纸,一百文钱一刀,蔡公子觉得如何?”

  蔡漾的眼睛都亮了,他见过侯府的白纸,有些微微泛黄,这应当就是侯爷口中的黄白纸了,这纸张的质量,比起外头那些高价的纸张也不差什么了。

  可外头最便宜的黄麻纸也要一罐钱一刀,比黄麻纸好的黄白纸,居然只要一百文钱一刀。

  “侯,侯爷。”蔡漾虽然激动,但也感觉好像不太妥当,“这么做的话,会不会亏本?”

  祁秋年计算过成本,最普通的黄白纸,用的是草根做原料,人力也不花几个钱,一百文一刀纸虽然不赚钱,但也不至于亏本。

  更何况,这纸张,还得分几个档次,要不然怎么能配得上那些‘权贵’呢?

  再加上市面上从来没有的花签纸,搞点儿噱头出来。

  所以他真正要拿来赚钱的,是那些高档纸,赚有钱人的钱,那才爽快。

  蔡漾深感侯爷大义,更加坚定了他要留下的决心。

  祁秋年又说,“如果缺人手的话,也可以跟老余说,你既然识字,那么作坊的管理也顺便交给你了,要负责记录所有的开支,如果不会,可以去请教老余。”

  蔡漾心神荡漾地出发了。

  祁秋年也没闲着,之后的这段时间,京城里几乎是肉眼可见地掀起了文人的风潮。

  诗会,游园会,各种文人之间的聚会,逐渐开始盛行风靡。

  举子们远道而来,在春闱之前,若是能在文人圈子里博出个美名,入了哪位大臣的眼,日后若是有幸同朝为官,老大人们稍微提点一下,就能让他们少走许多的弯路了。

  更有甚者,还想借此机会,多露露脸,万一被榜下捉婿了,那不得少奋斗二十年?

  那些权贵世家的嫡女不敢肖想,但是庶女们,还是有机会争取一下的,毕竟若是考中,他们日后说不定也能变成岳家的人脉。

  进京赶考的举子,哪个不是各个州府的佼佼者,文人之间的较劲,那可比武将打架精彩多了。

  祁秋年听说是哪个州府的万解元写了一篇文章,得到了冯良的称赞,不少举子都争相抄写学习。

  还有人说那位万举人今年定然能位列前三甲。

  这让他想到一个典故——洛阳纸贵。

  他跟晏云澈说起这个典故的时候,晏云澈笑非笑地看着他。

  祁秋年心里一个咯噔,又给忘形了。

  这个世界和华夏历史有极高的相似程度,更像是历史在某个节点出现了分支,产生了一个平行世界。

  许多地名,都十分地相似。

  比如说这洛阳,大晋也有洛阳这么一个地方,可是并没有这么一个典故。

  祁秋年挠了挠脑壳儿,“反正,我长大的地方有个洛阳,这洛阳纸贵,我也是听老人说的。”

  晏云澈也不拆穿他,但他知晓,这人的来历,绝对远不止是海外。

  他岔开话题,“学堂的事儿,你想到办法了吗?近日市井已经有了议论声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