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与将军解战袍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8节


  烛影摇曳,笙歌曼舞方休,舞女们福身翩然离去。

  在座几位纷纷抬头,望向了上首之人。

  祁王一身金冠白袍,风度翩翩。

  他举起酒杯,朝为数不多的几名宾客颔首微笑,眼眸中跳动着野心的火焰。

  “今夜聚集于此的诸位,都是并肩作战的袍泽战友,不久之后,也会成为朝堂之上共商国是的同僚们。”

  “来,孤敬你们一杯!”

  他仰头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

  待放下酒杯,祁王视线逡巡过席间众人。

  看到一张张紧张中压抑着兴奋的面孔,他不禁满意地笑了。

  果然。

  比起他那个性格怪诞的皇兄,朝臣们还是更愿意支持他上位。

  “既然各位都愿意赏我这个面子,”他悠悠道,“那就在这里,与大家做个见证吧。”

  “虽说天下之主,能者居之,但毕竟咱们干的是夺位之事,一不小心,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

  祁王从怀中掏出一方雪白绢布。

  然后亲自咬破指尖,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为表同生共死的诚意,各位,请吧。”

  气氛一时凝固。

  祁王眯起眼睛:“怎么,有人不愿意?还是想退出了?”

  这种谋逆篡位的大事,一旦参与,除非是死,怎么可能轻易退出。

  面对祁王半威胁半蛊惑的态度,原本还不太情愿的几人也只好纷纷效仿,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绢布挨个传递到了最后一人手中。

  但那人却只是注视着上面的名字,久久未动。

  “宗策,怎么了?”祁王状似关切地问道,“为何不签?”

  宗策捏紧绢布。

  他抬头看向祁王,神色凝重道:“祁王殿下可有想过,这血书万一落入他人之手,岂不成了铁板钉钉的谋逆罪证?”

  祁王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孤还道宗策你在担心什么,原来是这个,”他笑道,“放心,这绢布孤会贴身保管,绝不叫外人经手。”

  “再者,出了这个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待大业成功,还有何可惧?”

  宗策微微一怔。

  他注视着杯中摇晃的剪影,心中默想:

  类似的话,不久前,才刚有一人同他讲过。

  祁王见他没反应,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他微微蹙眉,旋即又再度松开,恢复了那副谦和温润的王爷模样,起身走到宗策面前,按住男人的肩膀,又亲自为其斟酒。

  他意味深长道:“孤知道你的才能,也知道你在尹昇手底下日子不好过,可谁叫天妒英才,我那几位皇兄接连早逝,父皇为扶他上位,不惜动用非常之手段,还连累了你父亲含冤入狱。”

  他想了想,随意说道:“要不这样吧,孤在这里替父皇和他,同你道一声歉。”

  被强压在座位上的宗策依旧沉默不语。

  烛光朦胧,窗外的月影逐渐被乌云笼罩。

  祁王的半边脸隐没在夜色里,只能隐约看到那嘴角始终如一的温和笑意。

  他忽地松开按住宗策的手,退后一步,神色诚恳道:“宗策,孤好像还没说过,其实你今天能来,孤真的很高兴。”

  宗策立刻起身行礼。

  他垂眸沉声道:“殿下救父之恩,策没齿难忘。”

  见祁王对他的回复似有些不满意,又再度躬身道:

  “策自知非良家子,能入宫一睹大夏内廷风貌,也全仰仗殿下改籍相助。有此恩情,策自当全力以报。”

  祁王满意地笑了。

  他弯腰拾起桌上的绢布,递到了宗策面前。

  宗策凝神盯着上面一个个鲜红的名字。

  自此之后,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祁王会是一个好君主吗?

  ——他能实现大夏祖祖辈辈的夙愿吗?

  他不知道。

  从表面上看,或许比宫里那位强些吧。

  宗策只知道,他不愿再重蹈覆辙。

  他不再犹豫,咬破指尖,端端正正地在绢布之上写下了“宗策”二字。

  指尖传来微微的刺痛。

  那段已经被他下定决心就此封存的混乱记忆,却又在这并非恰当的时刻,清晰浮现在脑海之中。

  做到后面,青年连他的发尾扫过后背都会敏感地发抖,牙齿叼着他手背上的皮肉,湿漉漉的红润舌尖含在嘴里,虚弱含糊地向他示弱喊疼。

  滚烫的泪水顺着他的指缝流淌,身下的地毯吸饱了水分,变得又湿又黏,一如那人茫然失神的脸颊。

  眼前灯火的轮廓逐渐迷蒙。

  前世和今生的画面交融一处,仿佛水中探月,雾里看花。

  他实在看不真切。

  耳畔响起祁王的调笑:“这牙印,看来孤得早点放你回去了,不然夫人可要找我麻烦。”

  他并不知道宗策还没娶妻。

  上辈子,宗策同样一生未娶。

  宗策没有反驳祁王的话,盯着手掌上已经快要消失的牙印,目光略显失神。

  但他终究只是微微晃神刹那,很快便回过神来,把那块写好名字的绢布递了过去。

  “策近日于宫中值守,归家之日不定。”

  他直视祁王的眼睛:

  “殿下欲成大事之前,烦请提前告知,策好早做准备。”

第7章

  “啊嚏!啊嚏!”

  上朝之前,殷祝连打了两个喷嚏。

  他心道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惦记自己,怎么这几天背后一直有发毛的感觉。

  跟在轿子边上的苏成德很有眼力见,忙叫人送来帕子和手炉。

  他关切道:“陛下,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殷祝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几个喷嚏而已,不至于。倒是听人说最近柔姬病了,你怎么没来跟朕说道说道?”

  苏成德讪笑道:“陛下明鉴,奴才再也不敢了。”

  上次柔姬走后,殷祝第二天就把苏德成叫到了面前,胡萝卜夹大棒地敲打了一番。

  苏德成自己不清楚,但他在史书上的名声可不小。

  他虽是个太监,却饱读诗书,原本是柔姬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后来被派到宗策军中当监军。

  柔姬本来是想让他给宗策使绊子的,顺便回来给尹昇上上眼药,谁知道苏成德却被宗策折服,还反过来为他说好话,劝柔姬不要与宗策作对。

  后来宗策被处死后,尹昇召他来询问,说宗策究竟有没有反心,苏成德在回答前,先跪地请求尹昇放过宗策的家人。

  尹昇答应了。

  然后苏成德沉默片刻,说有。

  这则故事在各个版本的野史中广为流传。

  正史却对此讳莫如深。

  后世有学者据此提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观点:

  他认为,宗策从来不是什么誓死不贰的忠臣。

  世人对他多有误解,其实宗策是个很擅长谋略的人,打仗也好,政斗也罢,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所谓的“刚直孤臣”都只是后世人对他的美化想象。

  证据是史书记载,宗策最受重用时,还有人参过他是“媚上之臣”。

  这位学者大胆猜测,宗策匆忙赶回新都,很有可能是为了联系京中旧部造反,只是棋差一着,没想到魏邱居然会和平日里水火不容的丞相柳显联手,所以被人先下手为强了。

  否则以尹昇后期那暴虐的脾气,如果不是找到确切的造反证据,哪怕有柔姬求情,他也绝不会对此事轻拿轻放。

  不少崇敬宗策的人对此观点大加抨击,认为他纯属胡说八道。

  殷祝便是其中之一。

  他承认这人说的有部分正确,所谓兵不厌诈,偶像熟读兵书,有勇有谋,肯定不是什么不懂得变通的老古板。

  但他一百万个坚信,偶像绝对不会反!

  “这宫里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是谁,你心里清楚就好。”

  眼见着他走神沉默的这一会儿功夫,苏成德脸上已经冷汗涔涔,殷祝中断思绪,见好就收,只淡淡提醒了他一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