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在70年代当乘务员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节


  下车前乘务员还得先把羊屎蛋扫干净才敢放人,否则一踩一脚屎粑粑。

  那时候车次少,每次坐车都有好多好多的人,乘务员检票都十分应付,因为压根看不过来。

  而且火车上的乘务员大多都是高高壮壮的小伙子,这样如果出事,才有威慑力。

  那时候的火车有多慢呢?

  就北京到天津这么近的距离,都能开三个多将近四个小时!

第13章 开始置产业

  席于飞合衣躺在床上,安心的睡了一觉。

  沪市比京城要暖和多了,九月份的天气还热着,等他满头大汗的醒来,也不过才睡了两个小时。

  但是踏踏实实的两个小时。

  从包里翻出换洗的衣服,拿着澡票,拎着两个暖水瓶,席于飞熟门熟路的去楼下的锅炉房那边洗澡。

  沪市人还是比较精致的,洗澡堂子里都是小隔间。不像北方,偌大的澡堂子都是花洒,雾蒙蒙的能看见一堆堆白条挤来挤去,十分壮观。

  只不过这边没有搓澡的,略遗憾。

  席于飞换上干净的衣服,把内衣裤在盆里搓干净,然后端着盆子拎着脏衣服去打热水。

  这边的宿舍面积挺大的,而且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对外是招待所,一部分对内是内部员工宿舍。有人会打扫卫生,换洗床单被罩,但不会帮忙打热水。

  回去放下热水壶和脏衣服,席于飞摸了摸肚子,他饿了。

  一楼就有食堂,同样是一部分对外,一部分对内。而且为了接待内部时不时过来的员工,食堂也是24小时营业的。

  对内的餐点比较简单,毕竟不花钱,大多数都是素菜,只有一个半荤的西红柿炒鸡蛋。

  席于飞默默地看了两眼那个菜名,挪开了目光。

  沪市的西红柿炒鸡蛋他是真心吃不惯,这边好像对盐有仇似的,好好的一个菜不爱放盐喜欢放糖。

  他之前吃过这个菜,甜的都快拔丝儿了。

  目光在黑板的菜单子上转了两圈,最后干脆点了个红烧排骨,花了半斤肉票,还特地嘱咐大师傅别放太多糖。生怕一个叮嘱不到位,红烧排骨就变成了焦溜小排。

  “席于飞!”一个熟悉的大粗嗓门响起。

  席于飞正在找座位呢,被这动静吓了一跳,抬眼看过去,“师傅?”

  老侯身边还坐着刘队长,看刘队长风尘仆仆的样子,估计是刚下车。

  真是辛苦刘队长了。

  “您二位这是刚吃完?”席于飞颠颠儿跑过去,拉开椅子坐下来。

  老侯哼了声,道:“要不是等老刘,我早就吃完了。”说完,还斜了一眼席于飞。

  席于飞装作没看出来,笑呵呵的对刘队长道:“辛苦刘队长了,刘队长真是吾辈楷模!”

  “少来这套!”侯长青气的撇撇嘴,“你们几个倒是撒欢了,啊?老子睡着睡着特么的被吓一跳,合着你们都不带我一起?怎么?怕我抢功劳?”

  “师傅这是哪儿的话?有事弟子服其劳,哪能让师傅辛苦呢?再说了,徒弟有功,不就是师傅有功?”席于飞熟练的拍马屁,心说自己终于从一个坚韧不拔一身铁骨的少年郎,变成了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北鼻了。

  刘队长哈哈大笑起来,“老侯啊,你这个小徒弟找的不错,有脑子,嘴还甜。不像我队里那几个二愣子,说句话能给人气死。”

  席于飞听完,内心十分羡慕二愣子。

  有的人情商低,那可能就是情商低。但有的人情商低,极有可能是因为背景硬。

  能在火车上做乘警的,都有点儿小背景。乘警要比乘务员舒服多了,顶多就是溜达两趟,还不用打扫卫生。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佩戴武器,谁都不怕!

  想一想,如果自己上辈子脑子没有那么残,估计也能做个不用去在乎别人看法的二愣子。

  多爽!

  正说着,侯长青他们点的菜也到了。

  这时候人不多,服务员跟他们也熟悉,直接把菜端了上来,“侯师傅,不喝点儿?”

  侯长青摆摆手,对服务员道:“不喝不喝,一会儿出去溜达溜达。”

  桌上放着三盘菜,一个圆白菜炒五花肉,一个红烧鱼,一个醋溜土豆丝。服务员又端上来一盆米饭,看了眼席于飞,“这小兄弟眼生啊。”

  “小徒弟,第一次跟车。”侯长青笑呵呵道:“多拿个碗来。”

  “不是第一次来沪市吧?”服务员笑道:“还叮嘱大师傅少放糖呢。”

  “师兄跟我说的,说沪市菜甜,得少放糖,否则我们北方人吃不惯。”席于飞没想到这服务员嘴这么碎,你管我跟大师傅说过啥呢。

  服务员笑嘻嘻道:“放了糖菜才会鲜啊,还能去掉青菜里面的苦味。”

  “这我不清楚,但我在东北待了几年,那边吃菜才鲜呢,从地里摘了直接蘸酱吃,上桌不用两分钟。”席于飞忍不住怼了一句。

  服务员不嘻嘻了,看着老侯道:“你这个小徒弟,嘴巴厉害哦。”

  “你跟小孩子计较啥?”老侯道:“你这个岁数的时候,嘴巴也厉害。”

  服务员哈哈一笑,转身走了。

  没一会儿,席于飞点的菜也都上桌了,有个免费的炒青菜,还勾了芡。

  席于飞吃了两口,脸蛋子垮了下来。

  稀甜。

  刘队长到无所谓,唏哩呼噜的先干掉半碗饭,看着席于飞挑挑拣拣的模样道:“一看你这孩子就没受过苦,甜点儿就甜点儿呗,以前吃块糖多开心,现在吃口甜还不愿意了。”

  “我下过三年乡呢,天天棒子面粥跟红薯,这都吃不饱。”席于飞叹了口气,放弃了青菜转而夹了一块排骨,啃一口叹一口气,最后排骨也放弃了,又夹了一筷子鱼。

  鱼吃着很正常,不甜,咸味也正好。

  侯长青笑呵呵道:“以后来这里吃饭,想吃个荤的,就吃鱼。这里离海近,鱼虾都便宜。而且鱼甜点儿也没事,能盖腥味。”

  “以后我来这里吃饭,跟着您点!”席于飞对老侯竖起个大拇指。

  老侯慢吞吞的干掉一碗饭,擦了擦嘴,端着他的大茶缸子去倒了热水然后回来问道:“一会儿打算去哪里转?我带你啊?”

  “不用不用,”席于飞吃饭快,几筷子就扒拉一碗。主要是这里的碗有点儿小,巴掌大,还没家里喂猫的碗大呢,“我就附近逛逛,不去远的地方。师傅你不用管我,我多大人了,还能迷路?”

  “我是怕你被这里的繁华迷了眼,再被人骗了。”侯长青哼笑。

  刘队长嗦了完鱼头,用筷子点了点席于飞,道:“可拉倒吧,他这个脑袋瓜子还能被人骗了?他不去忽悠别人就成了。赶紧吃,吃完我去睡一会儿。特么的,这一路给我折腾的。”

  侯长青从兜里掏出个本子,拿出钢笔刷刷写了几行字,把那一页纸撕下来递给席于飞,“这是咱们这里地址,周围的公交车。溜达远了不认路了,就打听这几趟车。如果太晚了看不到车,就找个板车,也能给你拉回来,别舍不得那几块钱。”

  “谢了师傅。”席于飞把纸往兜里一揣,“师傅,我吃饱了,能先走不?”

  “滚吧,屁股上面长钉子了你!”老侯不耐烦的抬起下巴,“早点儿回来啊,别特么乱跑!”

  “得了您嘞!”席于飞一抹嘴,站起身就跑了。

  上辈子他也跟车来过沪市,不过那时候跟同事之间关系都不咋地,没人带他玩。偶尔听几个人聊起附近的黑市,但他心气傲,也没去过。

  看看时间,还不到四点。

  这时候黑市可没人,黑市一般都是早晨或者傍晚才会有人,中午大家都上班,也没人会傻了吧唧过去摆摊。

  席于飞揣着手,打算先过去“探探敌情”。无论哪里的黑市,粮食和肉都是硬通货。但他又不能在宿舍就把东西准备好,周围都是同事,指不定谁嘴碎点儿,让人起了怀疑。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靠谱的黑市,在附近租个房子。既能放东西,若是有人来查也能跑得掉。

  75年的沪市比起其他城市来,真的可以用得上“繁华”二字了。

  这里公交车多,自行车多,周围的老百姓几乎没多少人穿带补丁的衣裳。并且衣服花色也比京城要鲜亮不少。

  京城那边常见的服装还是以黑灰蓝绿为主,干部服和列宁装都算得上时髦的衣服,年轻人更是喜欢绿军装,还有夏天的海魂衫。

  但沪市这边,已经出现了西装和风衣的影子。

  还有一些妇女们,甚至穿着旗袍出门。

  这里的老外也比别的地方多,大马路上甚至还有拉黄包车的,上面坐的大多都是老外。

  75年的沪市已经开始建造楼房了,不过都是四五层的那种。目前最常见的仍旧是平房,以及小洋楼。

  席于飞摸了摸兜,他兜里装着从市场的当铺翻出来的年代钞票。

  当铺这个行当真的是什么时代都有,就他那个市场里面都有两个。每个当铺里都有做鉴定的柜台,里面会摆放着一些老物件。能摆出来的基本都是死当,也就是可以拿出来卖掉的。

  这种柜台里,那些老钞票老证件之类的也不少。席于飞做贼似的从一本厚厚的票夹里翻出两千多块钱的老钞票,还有不少他没拿,到不是良心发现,主要是那些票子上面的时间都超过75年了。

  花出去,容易被人当假钞。

  沪市这边的胡同不叫胡同,叫弄堂,都是几弄几号这样的区分。

  黑市的地点就在弄堂中间一个比较开阔的院子里。那个院子有前后门,周围都是四通八达的巷子。如果黑市开了,几个主要的巷道还有人看守,并且要跟前来卖东西的人收“保护费”。

  席于飞在周围转了几圈,就被坐在家门口织毛衣的阿姨们盯上了。

  “诶,侬做啥?”阿姨显然把他当做坏分子,软软的沪市话让她说的硬邦邦的。

  “阿姨,我铁路上的,”席于飞拿出工作证给她看,“想来这里租个房子,跟朋友同事住了歇脚。”

  阿姨看看证件,又看看他,“啊,租房子,有介绍信吗?”

  席于飞一愣,“租房子还要介绍信?”

  “当然啦,单位介绍信,或者街道介绍信。”阿姨看着表情为难的席于飞,压低声音道:“侬铁路上的,有钱伐?买一个房子好的啦。”

  席于飞也惊了,“这时候能买房子?”

  “噢哟,私底下买,谁管的啦。你买不买?我认识的人有要卖房子的哦,人家平反回来,房子多,想要卖掉换钱的啦。”阿姨把毛衣毛线往篮子里一放,“就在附近,带侬看看?”

  “独门独院的有不?”席于飞也压低声音,“你们这里已经有人平反回来了啊?”

  “有,大院子小院子都有。”阿姨起身,“有的哦,一个老教授。哎哟,惨的咧。老伴儿也没了,儿子也受伤了。哦哟……”

  阿姨一边说一边摇头,“侬是京城人,侬那边没平反的啊?”

  “我也不知道啊,没关注这个。他房子什么价格?”席于飞脑子转的飞快,在沪市买房子确实划算,这地方过几年就直接起飞,就这个地段,一套房子每平米能上十万,贵的吓死人,比京城还夸张。

  他之前一直想着等改开再买房,没想到现在就可以进行房屋买卖了。

  “老教授心灰意冷了哦,要不这么多房子他哪里舍得卖!”阿姨一直压低着声音八卦,“亲戚都划清界限了,听说还有出国避难的。哎,难哦。回来照顾儿子,照顾孙子,说是给了补偿,但老伴儿没了,儿媳妇听说受不了,直接离婚走了。哎哟……”

  阿姨对这周围真的是熟门熟路,她给介绍了几套院子,说是独门独院,其实跟大杂院差不多,就是院墙一围,周围乱糟糟的,什么人都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