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唐朝好地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节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机制面条,普通百姓其实面也吃的少,更别说面条。吃白面,那都是极难得的豪奢一回。

  而且要吃面,全得手工制作,自己和面揉面然后自己擀面切面。

  老爹手艺不错,动气一气哈成,白白的面粉最后擀成了一张薄面皮,然后用菜刀切成一条一条的。

  “晓得烧火不?”老爹笑问。

  “晓得。”张超坐到炕前开始烧火,可等他坐下后,却发现不知道从哪开始了。

  手里扯了一把麦杆,可是该拿什么点着?

  打火机?火柴?

  他自己倒是有个打火机,还是个金属的,好用还好看。可是大唐的百姓该用什么引火?

  “火石在那里。”老爹眼睛一直关注着这里,适时的为他指点迷津。

  张超伸手在墙上的一个小洞里摸出两块石头。

  火石,这就是百姓们的引火之物。

  看到这两块石头,张超倒是马上知道怎么用了。可当他开始敲打起来后,却发现事实并不容易,敲打了十几下,火星不时溅起,可就是引不着。

  “柴火可能有些潮,我来吧。”老爹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接过火镰,啪啪啪几下,火星溅上柴火,然后一团火苗亮起,老爹开始鼓起腮帮子吹火助燃,火苗越燃越大。

  火终于烧起来了。

  张超连忙抓起麦杆往灶膛里加,可没两下,一阵烟滚出,接着火居然灭了。张超对着灶膛鼓起腮帮子猛吹,结果那烟熏的他泪都下来了,可火就是不着。

  最后还是老爹再次出手,拿起火钳挑了几下,再吹了几下,火呼拉又烧起来了。

  “火刚开始烧时,要慢点,别加太多柴火。”

  张超有些郁闷的坐在那里,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居然连个火也烧不好。

  他对自己说,这不能怪我,实在是这个灶不好。我小时也烧过灶膛,但比这好烧多了。这灶实在难烧。

  这个时候他才有功夫仔细的来打量这个灶膛,张超发现,这灶膛确实不行。张超家里以前的灶都比这好烧,后来他长大后,还又推行了一种节柴灶更好烧,而且还省柴,效率更高。

  看来不光要垒个火炕,连这个灶也要改造一下啊。

  “老爹,这个灶不太好烧,我知道有种灶更省柴,还更好烧,要不,我们把家里的灶改一下吧?”

第4章 赚钱门路

  老爹正从水缸里往铁锅中加水,闻言笑着望向他,“是以前跟你师父在山里时用的吗?”老爹似乎真的对张超说过的跟师父在深山避世居住的事情深信不疑。

  “嗯,那灶也是我师父自己打的,确实好用。好烧省柴,还没烟,烧火根本不会灭,能省一半多的柴。”张超倒没有夸张,张超家的灶没改以前,烧开一锅水大约要十五到十八分钟,但改了节柴灶后,烧一锅水只要十二分钟,而且节省一半多的柴火。

  “灶不都这样,没必要改吧,就这样烧烧就是。”张老爹是个武人,现在又是个鳏夫,对这些倒不是太在意,平时都这样烧的。

  张超想改灶,可不仅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烧火更方便。而是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啊,家里余粮都没还得借,这日子过的不好啊。何况还只有这么一间窖洞,现在张超也是这家的一份子了,他希望家里日子能过的更好些,能吃白面,住大房子。

  但光靠种地,以这年代的生产技术不太现实。

  “老爹,你说若是我们灶改好了,真的能好烧又省柴,你说你愿意用不?”

  “当然愿意用啊。”

  老爹把切好的一条条的宽面条扯成一小片一小片,一边扯一边往锅里扔。

  张超看出来了,这个什么唐朝的面食不托,原来就是一个面片汤嘛。

  “那你说有这么好的节柴灶,别人家愿意改不?”

  “有好的大家当然也愿意用好的。”老爹点头,这年头做菜做饭可没有煤气灶也没有电饭煲,全都得烧柴火灶。一年到头下来,要烧许多柴火。乡下人每年得花很多时间上山打柴,而那些城里人,他们烧柴,就只能买。乡下人还能就地取材上打砍柴或者烧麦杆,可对于城里人来说,那也是一笔不小开支。甚至不少乡下人平时都还是以打柴为副业,空闲时砍柴然后送进城卖。

  张超嘿嘿一笑。

  “老爹,现在也是冬天,田里也闲着,山里也封了,大家闲着也没有个啥收入。你说我们有这个技术,去帮人家改灶,这不也能赚点钱嘛,而别人改了新灶,以后也能节省好多的柴火,还省时间呢,这不是两好嘛。”

  “你想靠这个赚钱?”张老爹倒是有些意外,手里扯面条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张超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赚钱,改善生活,过更好的日子。

  张老爹越听越惊讶。

  “真的有这么好用的省柴灶,而且你会垒?”

  “会。”张超不怂。

  老式灶从结构上来说,很不合理,燃烧不完全,保温性差,热损失大,所以相对的效率一真比较低。最大的缺点就是灶门大和灶膛大,而且没灶箅,有些甚至没烟囱,吊火也高。

  新式的省柴灶,则是变成了小灶门小灶膛,添加了灶箅和烟囱,吊火也改低。这种结构就比较合理,有了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让柴火可以更充分的燃烧。特别是还增加了保温层和拦火圈,大大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灶膛里的回旋路程和时间,使得热量损失减少。

  灶箅的设置,也使得柴灰能够及时的落入灰室,使得灶膛里保持良好通风,增加氧气。

  省柴灶主要还是从三个方面达到节能,让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传热保温更好,加上较好的利用了余热。

  张超把新灶的种种特点,用老爹能听的明白的话语一番解释后。

  老爹很高兴的笑了。

  “蕞娃,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没想到,一个灶台,也还有这么多讲究呢,你师父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一法通,百法通,师父研究过格物之学。”张超也不好解释一个隐居深山的和尚,怎么会去钻研改良灶台,便只能用这种装逼的词语解释。

  “说的好,一法通百法通,果然是高人。”

  张超嘿嘿笑笑,挠挠头。

  “行咧,回头我就叫上柯五他们几个过来,一起按你的方法改下这个灶,若是到时新灶真有你说的这么灵,那这倒也能成一桩事。”

  “老爹,你说灶真好用的话,改一个灶收多少钱合适?”

  老爹继续扯面条下锅,笑骂道,“看你倒不像是个和尚反像是个商人子,头脑也太精明了。还收钱,真好用,到时乡里乡亲的愿意改灶,就去帮忙改下。反正冬日里也是闲着没事,帮人改下灶,一天混两顿饭吃就好咧,还收啥钱,都乡里乡亲的,我们不能太钻钱眼里去了。”

  张超有些目瞪口呆。

  就混一天两顿饭吃?老爹你也太朴实过头了点吧,改灶可不光是干点体力活啊,这里面包含着技术啊。

  还是独家技术呢,改好了灶,那可是大大节省柴火和时间的啊。

  柴火难道不是钱,时间难道不是钱?

  这怎么能叫钻钱眼里去了呢,这是合理的劳动报酬啊。

  “老爹,帮村里乡亲改不收钱没关系,但外头人咱也不认识啊,若是他们也想改,咱应当收还是要收的。我也不是好钱,只是想赚点钱把咱们这窖洞修一修,若是能再给你老找个合适的女人做伴,不更好嘛。”

  “跟你说这个,你扯那些没用的作甚!”

  自给自足的古典农业时代的百姓,就是朴实,没有太精明的利益考虑,不会金钱至上。你不能说他们观念落后,而应当说他们朴实但却更有人情味。

  “午后我去趟军府,这次出征的补贴钱粮还没有领咧,正好也要买点鱼肉买点衣服回来。明天办几桌酒席,请乡里乡亲还有村正里正他们一起过来,我们正式的认个父子,也报官府登记手实。”

  张老爹是外乡人,这里也没有张氏家族的其它人,本来老爹收张超为子,是要经过宗氏允许的,最后要登记族谱上的。只是因隋末战乱,许多事情都打乱了。老爹一人在这里,不过有些手续还是不能免的。

  办几桌酒席,请乡邻来也是一个见证。请官家人来,则是为张超落籍上户口。

  这场酒席过后,张超就真正成了张老爹的儿子,成了张家沟一员,也将成为大唐帝国的一名子民。

第5章 回车骑府

  不托在锅里翻腾着,老爹往锅里加了点盐,又往里加了点别的。

  “那是猪油?”

  “羊油。”老爹一面说,一面挑了一小块加入锅中。

  羊油自然就是羊的油,相比起猪油,羊油脂肪含量高,而且还会有股羊膻味。味道既不好,而且吃多了还容易肥胖,因此后世吃的人很少,一般也就是在油茶等极少数食品中才会添加。

  “怎么不用麻油、茶油或者菜油?”张超问。后世时植物油才是大行其道。

  “麻油精贵着咧,达官贵人家才吃的起。”

  老爹细说下,张超才算明白,原来虽然植物油从汉代就开始有了,在南北朝时就有麻油、荏油、红蓝花子油等,但植物榨油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麻油等植物油价格极高,不是普通人家吃的起的。一般的人家,还是吃牛羊猪等动物油。

  人若是饿了,再普通的食物也会成为人间美味。

  以前张超也是个吃货,最爱各种美食,南北各式菜系,甚至是各种风味小吃,只要有机会肯定会尝尝。

  眼前这碗用小脸盆一样大的木碗盛的不托,实在是简单无比,就是碗面片汤,除了水就是一点粗盐和一点羊油。

  可张超挑了一筷子送到嘴里,却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吃,反而感觉还不错。

  老爹也盛了一大盆,一锅面便正好没了。

  “门口吃。”

  老爹捧着面盆走到门口,然后蹲下,大口大口的吃着。张超有样学样,也到门口蹲着吃。门口敞亮,关中人都爱蹲,甚至吃饭也喜欢蹲着吃,有凳子有时也情愿蹲在凳上而不是坐着,就算到了后世,乡下地方还能发现不少关中人保持这个习惯。

  关中人喜欢吃面食,这时的人又喜欢把面食称为饼,汤饼蒸饼剪饼等。老爹虽然都五十出头了,可饭量好的惊人,那个面盆张超估计起码能装五斤。

  都说常干体力活的人饭量大,当兵的也饭量大。老爹是个老府兵,既是农又是兵,平时吃的粗粮较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菜可吃,副食少,兼之关中百姓也习惯一天吃早晚两顿,因此本来每顿饭量就比较大。

  张超只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感觉自己饱了。

  看着剩下的大半碗面片和汤,张超实在吃不下了。

  “多吃点咧,下一餐要到晚上咧。”老爹放下碗,他那碗不托已经连面片带汤水全干光了。看着张超剩下的大半碗,说道。

  “吃饱咧,吃不下咧。”

  “真饱了?还是么菜吃不下?”

  “我平时饭量也不大,真吃饱咧。”

  张超说完,老爹直接把他的大碗端了过去,然后筷子拔拉着面条呼啦啦的吃起来。看老爹吃面,有时真是一种享受,大半碗面,他呼拉拉的一会功夫就给都拨进了嘴,然后端起大碗,大口大口喝汤,没两下,面片带汤就又都干光了。

  老爹一人吃了这么多面,打了个满意的饱隔。

  吃过饭,天还早。

  老爹拿起一个褡裢挂到肩上,又把墙角的那杆铁枪拿上。

  “走咧,去军府领钱粮。”

  老爹的那支铁枪,看着就非常威武。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