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镇抚大秦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9节


  深谙资本之道。

  管仲的想法是以商止战,和平称霸。

  对内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

  对外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利用国家间贸易中的供求关系,制服周边国家。

  管仲变法后的理想状态,他甚至在后世能找到对应。

  嵇恒摇摇头。

  把起伏的心绪平静下来。

  他虽对管仲变法的内容很是惊叹。

  但他也知晓,管仲变法只是空有观点,很难得到实际执行。

  也根本就落实不了。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就支撑不起这场社会变革。

  而且社会向那个方向前进,技术如何改进,生产力如何发展,管仲都没有给出解答。

  只是提出了一些空洞的前卫观点。

  胡亥干咳一声,神色微异道:“嵇恒,管仲变法,我虽然没听说过,但就像你说的,齐国国君都换人了,这变法有什么好推崇的?”

  “商君变法才是富国强兵之道。”

  “我也看过不少书,听过不少人讲话,但从没人提起过管仲变法。”

  “这便足证管仲变法的失败。”

  嵇恒点了点头,道:“管仲变法的确算失败了,因为他的理念过于超前,以至于无法得到落实,但正因为此,管仲变法在天下变法之中才更显可贵。”

  “因为他是法家第一个变法者!”

  “也是唯一一个!”

第043章 法即是儒!

  “嵇恒,你这就乱说了。”

  “你前面列举的都是变法啊。”胡亥轻笑一声。

  嵇恒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我前面说的的确都是变法。”

  “但他们不是法家。”

  “不是法家?”胡亥一愣,狐疑的看着嵇恒,有点不明所以。

  嵇恒坐直身子,道:“你认为天下有法家吗?”

  “自然有。”胡亥不假思索道:“你前面列举的李悝、吴起、申不害等人不都是法家吗?”

  “谁定义的?”嵇恒又道。

  “啊?”胡亥挠了挠头,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他上下打量着嵇恒,惊疑道:“你是喝酒喝糊涂了?这不是世人皆知的事吗?”

  嵇恒笑了笑,道:“天下哪有什么法家。”

  “有的只是变法者!”

  “世人口口相传的法家,只是儒生的奔走相告。”

  “因为……”

  “法家即儒家!”

  “法家本就是儒家的一部分。”

  “只是这部分‘儒生’的观念为主流儒生排挤,因而被做了切割,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人按渊源算是儒生。”

  “至少他们深受儒家影响。”

  听到嵇恒的话,扶苏面色微变。

  他陡然间想起了张苍的话,儒家是极擅长鼓噪生事的。

  战国这些年,儒家内部只尊‘先师孔子’,孟子稍微好一点,至于荀子直接被赶出去了,被儒生列入到了法家。

  按这种情况来看,嵇恒所言并未为虚。

  荀子可是曾为稷下学宫祭酒,为当时的天下文人领袖,尚且不为儒生尊重,何况其他‘离经叛道’的‘儒生’?

  嵇恒继续道:“李悝为子夏的学生,吴起为曾子的学生,还有范蠡、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都当过子夏的学生,按渊源而论,他们其实都算是儒生一脉。”

  “只不过相比儒家的迂腐守旧,李悝、吴起等人更重实力、重功利,甚至是有些急功近利。”

  “法家只是儒家的分支。”

  “至少在商鞅之前一直是这样。”

  “所谓儒学,只是儒家先师孔子一心追慕旧梦,在乱世时发的一些无可操作的空谈。”

  “只是经过历代儒生的发展,儒家渐渐形成了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的一种庞大学说。”

  “正如树叶有正反两面一样。”

  “儒家也是如此。”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主流儒生推崇的儒家,跟儒生排斥而成的法家,其实正好形成一正一反。”

  “主流儒家大而无当,行事主观,唯心而论,靠仁义道德教化世人。”

  “法家相对务实,将那些空洞之举,用明文阐述了出来,最后归纳整理为了律令,用以教化世人。”

  “儒家推崇特权。”

  “离经叛道的法家就讲平等。”

  “儒家推崇人性本善。”

  “法家就坚定认为人性本恶。”

  “但叶子两面,看似截然相反,实则都出自同一叶柄。”

  “最终殊途同归。”

  “儒重愚民,法家亦然。”

  “儒家重农,法家更甚。”

  “儒家讲宗法人伦跟家族伦理,法家除商鞅主政的那段时间,同样讲。”

  “儒家讲等级特权,法家同样也讲。”

  “儒家提倡孝道,法家亦然。”

  “儒法两家在很多方面根治是一样的。”

  “这其实很正常。”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在天下广布私学,受儒家影响的士人太多了,就算有心摒弃,但最终在所难免会受到干扰,就算是深谙人性的商鞅尚且如何,如何天下其他人?”

  “而儒法真正的分野是从商鞅开始的。”

  “商鞅也只算半个。”

  嵇恒灌了一口酒,深吸一口气。

  继续道:

  “商鞅是魏国人。”

  “商鞅入秦的时候,带着李悝所著《法经》,魏国经变法私学盛行,商鞅难免会受到儒学影响,这点从商鞅跟孝公初见面时就可以看出,商鞅最开始讲的是儒家的‘王道’。”

  “但王道不为孝公所喜,最终商鞅在近被放弃的时候,才第一次道出了‘霸道’。”

  “商鞅的变法跟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不同,他的着力点不再固守于儒学,而是着重针对人性。”

  “因而商鞅的律令很反人性。”

  “人世间自来推崇的宗法家庭,被商鞅彻底摒弃,一户人家最多只能有五人,子女成家之后必须分家,不讲人伦,不讲人情,完全按律令执行。”

  “反对礼制、提出‘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不法古不循今的唯物历史观。”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从商鞅开始,儒法两家正式分野。”

  “但也只有商鞅主政时期。”

  “等到商鞅被杀后,大秦律令进行了一定程度删改,儒家的孝道重新回归,刑无等级变成了刑有等级,宗法制度卷土重来。”

  “不过商鞅的政治遗产还是很丰富的。”

  “他给法家定下了公平公正!”

  “除了商鞅之外,另外一个不同于儒的‘儒生’,是韩非子。”

  “他所著《韩非子》只讲两个字。”

  “规矩!!!”

  “自此法家的思想,就从最开始的赏罚,变成了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万事需有规有矩!”

  “世间一切都得按制度办事。”

  “只是商鞅、韩非子等想法过于无情,因而也是受到了天下口诛笔伐,大秦目下的确是以法立国,但实则跟商鞅当时的法制,已有了显著的区别。”

  “而今的大秦是阳法阴儒。”

  “以法家为统治工具驭民,用儒家的忠孝礼义信驯民。”

  “这一套体系目前而言的确最为合适。”

  “但我其实并不看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