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唐天将军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0节


  到这种地步,萧炅已经无法毁灭证据。

  自始至终,李适之无视萧炅,未再向他说一句话。

  “吉七,我该如何是好?”

  萧炅看到李适之在墓穴前,遂将吉温问叫到一边,询问对策。

  “尚书,左相弹劾你,已是必然。您明日在朝会,一口咬定不知情,失察最多是贬去官职,包庇就是大逆不道。”

  吉温向萧炅回答。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萧炅又问。

  他不甘心,他的目标是成为宰相,李林甫亲口向他承诺过,时机成熟,便推举他为相。

  哪怕是如牛仙客一样的附庸,宰相也能名留青史。

  可现在如此,一定不会再有机会。

  “尚书您经历过起落,右相又那么信任你。先暂避锋芒,将来未必不能如东晋的谢安一样,东山再起。”

  吉温向萧炅劝慰。

  他心中很不平衡,萧炅能力平平,却外能任节度使,内能为刑部尚书。他为什么没有这种机遇?

  “唉!”

  萧炅盯着李适之,咬紧后槽牙,但也只能这样。

  “范少尹死罪难逃。以圣人的性格,他家人要被充为贱籍。尚书可以此要挟范陵,让他将罪责抗下,否则拿他家人开刀。”

  吉温又向萧炅提醒一声。

  “吉七,我本想升任你到京兆府任职,可现在已经做不到了。我再次做出让右相失望的事情。”

  “你是个大才,我决定将你推荐给右相,你一定可以青云直上,位极人臣。”

  吉温的建议,对萧炅很关键。他对李适之父子恨之入骨,希望在吉温的帮助下,右相能尽快斗倒李适之。

  “尚书的恩德,吉温永世不忘。”

  吉温大喜,向萧炅一拜。

  他等这一天,已经好久。

  萧炅只是将吉温扶起,他身上还压着一块石头,只能强颜欢笑。

  另一边,李瑄请李适之出面告知周围百姓,范陵已经绳之以法,并宣扬道义,安抚乡里。

  宰相之尊,与民同在,温和近人。

  乡老们受宠若惊,对李适之的评价上升到姚崇、宋璟的高度。

  “父亲的名声,将从这里传开。今后,尽是美名。”

  李瑄的目的是让李适之积攒口碑。

  做一个民心所向的宰相。

  一刻钟后,李适之准备打道回府。

  “万年丞,你刚才为萧尚书出的计策很不错。”

  李瑄上马,路过吉温时,冷不丁地向吉温抛出一句话。

  然后不等吉温回复,就策马离开。

  骏马扬起尘土,只留下吉温一脸沉重。

  他与萧炅说话的时候,周围人相距很远,不可能走漏风声。

  这一刻,心虚的吉温,对李瑄产生畏惧。

  ……

  回到府中,已经是晚上。

  是夜,同住平康坊的李林甫,来见李适之。

  但李适之听李瑄的建议,将李林甫拒之门外。

  李瑄自荐,亲自出门。

  他要见一见这千古权臣。

  “拜见右相,我父亲已经喝醉,不能再与右相相见,还望海涵。”

  在数十名家奴的拥簇下,李林甫昂首挺胸,立在左相府门口,他旁边还有一人,李瑄熟悉。

  李林甫最有见解的儿子,李岫。

  以前只是远远见到李林甫,这是李瑄第一次与李林甫近距离接触。

  李林甫虽是宗室,但出身一般。身为宰相,他能做到不耻下问,繁重的政务下,他依然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己。

  李瑄记得后世史书对他的能力评价极高: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处,皆有恒度。

  李林甫又主持修订《开元律》。

  但他蒙蔽上听,嫉贤妒能,屡兴大狱,重用胡人。

  军事、政治、百姓,一切都是以利己出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之一。

  从这一点看,他确确实实是奸臣,留下千古骂名。

  “你就是七郎吧!果然是人中龙凤。”

  李林甫老辣的目光盯着李瑄,看李瑄执礼不为所动,神色微动。不过他话锋一转,道:“半个时辰前,左相刚回来。他是朝野皆知的海量,能这么快就醉吗?”

  李林甫派人一直在左相府门前盯着。李适之一回来,仆人就向他禀告。

  “今日父亲遇到烦心事,故痛饮而醉。”李瑄正身后,给出的理由很蹩脚。

  “我不为政事,只是找左相同饮而已。七郎再去看看,我相信左相的酒量,没那么容易醉倒。”

  李林甫不得不见李适之。

  他认为只要见到李适之,以他对李适之的了解,晓以利害,有可能劝说李适之,放弃弹劾萧炅。

  “左右宰相,同住坊间,同入政堂,又同为宗室,日日可见。待明日落朝,父亲会倒履相迎,今日确实不便。”

  李瑄一直报以微笑,拒绝李林甫进入。

  “按照辈分,我是李适之的叔父。这样将我拒之门外合适吗?”

  李林甫大权在握多年,掌控欲极强,他能来见李适之,算是给李适之面子。

  现被李瑄这个小辈阻拦,一时间怒火中烧。

  在李林甫的谋划中,李适之的位置,本来是萧炅的。

  可惜萧炅不争气,在与吐蕃的大战中失败,否则必是萧炅为相。

  开元年间,将领战败多被贬。在战败还能被升迁的不多,萧炅是一个,另一个是安禄山。

  “按照辈分,右相比皇帝还大一辈,难道入皇宫,不需要禀告吗?”

  李瑄见李林甫拿辈分压人,不假思索地反驳。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亲情可言。

  “好,很好!”

  李林甫见李瑄言辞如此犀利,拍了拍手,拂袖转身。

  “右相公慢走。”

  李瑄明知道惹怒李林甫,还是向李林甫一礼,看着他登上马车。

  李林甫透过马车的窗帘缝隙,看到黑夜中如门神般屹立的身影,心中升腾出危机感,今日的一切,都是因为这名少年。

  他决心彻底除掉李适之,和不知天高地厚的李瑄。

  凡为人必有弱点,没有谁无懈可击!

  ……

第15章 大胜

  翌日,兴庆殿上,两省对班。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今日还未讨论日常事宜,朝会一开始,李适之就执笏出列,并拟订表文,呈上皇帝。

  知内侍省事的高力士下陛,接过奏折,呈奏李隆基。

  在此期间,群臣面色各异。

  有消息灵通者,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炅。

  自中枢搬到兴庆宫后,许多大臣都住在平康坊,以便早朝。他们也知道李林甫昨日吃李适之的闭门羹。

  而李林甫看似镇定自若,实际上心中对萧炅强烈不满。

  短短几年,萧炅分别在朝堂、边疆、河南府,犯下三次大过,皆被他保下来。

  去年的时候,刑部尚书李适之拜相,是以刑部尚书空缺。

  李隆基问李林甫合适的人选,李林甫向皇帝推荐萧炅为刑部尚书,皇帝还问一句:萧炅行不行,是不是的萧嵩一样,徒有虚表?

  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萧炅精通《开元律》,可以胜任。

  本来京兆尹这个官职,也不属于萧炅。

  李隆基中意的是被贬到豫章郡的韩朝宗。

  李林甫知道韩朝宗与李适之亲密,且京兆尹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韩朝宗未归长安为由,让萧炅先兼任京兆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