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02节


  太孙照常来自己这里学习……

  渐渐地,他的担心也放了下来。

  虽然口供不知道在哪,但知情人应该都已经死了,口供也应该找不到了。

  再说,就算找到了又如何?

  人证都已经死了,只要自己咬死不承认,谁又能拿我怎么样?

  皇帝也不会仅凭一份不知道真假的口供,就定自己的罪。

  大不了自己辞官回家。

  想通了这些,李善长彻底放下心来,再次投入了工作中去。

  陈景恪一直在关注他的动静,自然知道他的变化。

  虽然不知道他的心理路程,却也能猜到,他大概率是认为自己安全了。

  老李啊老李,你确实有点不地道了啊。

  老朱虽然刻薄了点,但对你是真够意思。

  你这么做,着实有点让人齿冷。

  算了,就先让他再蹦跶几天吧,一切等这一轮变革完成再说。

  -----------------

  关于锦衣卫,本来朱元璋的计划是,等时机成熟,让朱标清算毛骧,收获一波人心。

  然后再进行改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自己亲自动手收拾了。

  至于改组锦衣卫之事,也不提了。

  “李善长之事告诉咱,背地里隐藏着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现在朝廷变革不断,很容易为人所趁。”

  “所以,锦衣卫还是有其存在必要的,改组之事以后再说吧。”

  对此,陈景恪也只是叹息,并未反对。

  革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政府。

  最怕的就是上面的人勾心斗角,下面的人阳奉阴违。

  所以,锦衣卫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

  仅仅是震慑力,就足够让很多人不敢生出小心思。

  虽然改组之后依然能刺探情报,但震慑力会下降许多。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朱元璋的主观意愿。

  发生了这件事情,恐怕没有人能劝的动他了。

  就在陈景恪准备再次投入学习的时候,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华夏简史》定稿了。

  这个消息,让老朱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将陈景恪喊来,一起审核书籍内容。

  陈景恪自然也很想知道,这书的成品到底是怎么样的。

  翻开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第二个故事,女娲造人。

  两个神话故事之后,就进入了远古时代。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等等,人类先祖筚路蓝缕,带领人类走向富强。

  然后就是人皇轩辕登基为帝,开启了人类的新纪元。

  也是黄帝历的起始点。

  从这一天开始,往前的时代,称之为史前。

  从这一天开始,往后的时代,称之为黄历。

  也正是从这时期开始,重点就变了。

  除了讲华夏文明的发展史,还花了许多语言,去讲述华夏族群是如何分散迁徙的。

  有的是主动外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匈奴的祖先,就是主动外迁去草原谋生。

  有的是在内部争斗中失败,被迫外迁。

  比如蚩尤兵败南下,演变出了百越。

  总之就是,在这片大地上,所有族群都是华夏人演变而成的。

  留在中原的华夏主体,演变成了现在的汉人。

  所以,大家都是一个祖先,你们都是分出去的支脉。

  汉人是主脉。

  主脉统治支脉,是天经地义之事。

  而你们不服从大明的管理,是违背礼法的,需要狠狠的教训。

  如果支脉在外面混的不如意了,也可以选择重新回归融入主脉。

  看完之后,陈景恪还是相当满意的。

  朱元璋也很是满意,大明宗主国的地位更牢固了。

  但也有他不满意的地方:“将儒家和孔子抬的太高了,置诸多先贤于何地?”

  陈景恪自然知道,老朱这不是为先贤打抱不平,而是对孔家多有不满。

  当初他就曾下令,祭孔止于曲阜。

  只可惜,读书人根本不听,此令也就作罢了。

  可这事儿他是真没办法:

  “编写此书的是儒生,会抬高儒家和孔子的地位也正常。”

  朱元璋说道:“咱不管,今日你必须出个主意,让咱出出心中的恶气才行。”

  陈景恪苦笑不已,再过五十年,和儒家对着干他都敢。

  可现在,那就是自找不痛快。

  不过……要说恶心一下儒家,也不是没有办法。

  这个想法,还是来自于前世看过的一本小说。

  仔细回想那本书中所说的办法,他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看陛下愿不愿意了。”

  朱元璋本来只是想发发脾气,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有办法,马上就来了精神:

  “快说,是什么办法?”

  陈景恪说道:“建立圣贤庙,由国家祭祀,地位高于文武二庙。”

  朱元璋疑惑的道:“圣贤庙?详细说说,都祭祀谁?”

  陈景恪笑道:“自然是祭祀我华夏列位先贤。”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黄帝、老子、孔子、管子、墨子……”

  “诸子百家,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皆在祭祀之列。”

  朱元璋眉头微皱:“这能行?”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别急啊,最关键的还在后面。”

  “黄帝乃人文始祖,陛下就将这个名号给坐实了。”

  “道家是诸子百家里最早大兴的,孔子都曾去听老子讲过课。”

  “诸子百家,也多受到他的学问启发才创立。”

  “封他当个至圣先师没问题吧?”

  “至于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

  “封他为万世师表,想必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会很欣慰的。”

  人文始祖,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朱元璋是什么人,瞬间就明白了这三个头衔所代表的意义。

  这三个头衔,孰轻孰重?

  自然是人文始祖最重,至圣先师其次,万世师表居末尾。

  直接将孔子贬到老三去了。

  而且还能让儒家无话可说。

  黄帝当人文始祖,你们儒家有意见?

  让老子当至圣先师,也完全合情合理。

  孔子都承认,去听老子讲过课,你们要反对?

  要知道,老子可是有传人的。

  道家和道教是一体两面,别真把他们当病猫了。

  儒家要是敢反对,他们第一个跳出来开喷。

  到时候朝廷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而万世师表,也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也是对他的表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