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88节


  其中《救荒本草》的影响力最大,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在国际上都有着极高的赞誉。

  被誉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

  关键是,他没有任何恶行。

  研究医术是觉得学医能治病救人。

  同样是被发配,别人都是要死要活,他基本不受影响。

  被发配到云南,他继续研究医术。

  发现那里的百姓,饱受瘴气等恶劣环境侵扰。

  很多百姓缺衣少食之下,只能去吃不知名的植物。

  他就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医术。

  还在自己的封地中划出一块地,专门种植各种植物加以研究。

  将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全部记录下来,编写成了《救荒本草》。

  目的就是让百姓在灾年,能多一点求生的知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明朝历史里被贬低为:不务正业,好奇技淫巧。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失望透顶,认为其:愚蠢不堪造就。

  但是,作为穿越者,陈景恪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可是很想将朱橚拉入自己小团体,搞医学研究的。

  只可惜,大明铁律,藩王不得结交大臣。

  私下会见都要被处罚。

  历史上朱橚跑到凤阳去玩,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一年多,还是朱标求情才被放回来。

  私下去见了老丈人冯胜一面,再次被惩罚。

  陈景恪也只能想想,不敢真的行动。

  但见一见前辈,还是没问题的。

  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得知他的身份后。

  朱橚直接抛下前来迎接的朱雄英,拉着他问东问西,态度还非常恭敬。

  反倒是让陈景恪有些不知所措。

  许久才反应过来,这会儿朱橚才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小年轻,还不是后世那位医学家。

  而陈景恪虽然年轻,却已经身负神医之名,在圈内的名声很大。

  达者为先,朱橚尊敬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心中那叫一个得意。

  不过朱橚这样做,会不会让朱雄英不高兴?

  陈景恪担心的朝朱雄英看去,却见对方并未生气,还给了自己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才放下心来,和朱橚聊了起来。

  “……景恪啊,你的病气论实在太精妙了……”

  “防疫手册刚发下来的时候,我找来许多名医研究,很多人都不认同……”

  “我就找了两组病人……一组按照以往的方式治疗,一组按照手册要求去做……”

  “发现按照你的说法去做,病人恢复的更快更好……”

  “后来又做了许多验证,终于让所有人都信服了……”

  闻言,陈景恪也震惊了,竟然已经开始使用对照法,去验证医学理论。

  果然不愧是真正的医学天才啊。

  更让他激动的是,朱橚这么做,无疑是在帮他推广‘病气’理论。

  这一套理论早一日推广开,就能多拯救无数人。

  原来,双方才只是第一次见面,却早已经有所联系。



第95章 继续说啊

  回到皇宫,朱橚才依依不舍的和陈景恪告别,去往坤宁宫拜见父母。

  不出意料,被朱元璋各种嫌弃。

  朱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当没听到。

  马秀英就完美展示了什么叫慈母,对他全是宽慰夸奖的话,一句责备都没有。

  引得朱元璋极为不满,等朱橚离开后,就开始抱怨:

  “妹子,你咋不和我一起劝他?他可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就舍得看他这样不务正业?”

  马秀英叹道:“我生了五个儿子,有三个成才,怎么还敢奢求更多。”

  他想当太平王爷就随他去吧,只要别和老二那样祸国殃民,我就满足了。”

  提起那个二儿子,朱元璋顿时就觉得朱橚顺眼了许多,也不再说什么。

  另一边,陈景恪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没有机会专研医术了。

  前世流传一个说法,当一个科学家频繁出现在荧幕里,基本意味着他的研究生涯结束了。

  原因很简单,科学研究除了需要灵感,还需要大量时间。

  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才有可能出结果。

  频繁抛头露面,就没时间去做研究了。

  医术是一个尤为依赖实践的学科,接触的病例越多,医术就越高明。

  这也是大家信赖老医生的原因。

  孙思邈为何放着好好的权贵不做,非要在全国奔波?

  就是为了实践。

  而他,从当上太孙伴读那一天开始,就基本没有什么实践的机会了。

  就以最近一个月为例,基本每天都在忙,一刻都不得闲。

  连医书编写工作都耽搁了,更别提研究医术了。

  长此以往,他的医术不退步就不错了,想精进很难。

  可作为穿越者,他脑子里有许许多多先进的医学理论。

  如果不拿出来,又岂能甘心?

  比如外科手术。

  严格来说他属于内科,对外科手术的了解,仅停留在理论上。

  让他做手术,缝个小伤口还行,别的就超出能力范围了。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和实验素材,他能慢慢的上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可现在,他没这个机会了。

  之前他想的是,等有足够的名气了,就出一本书,将外科基础体系搭建起来。

  剩下的就交给别的医生来填充了。

  可现在,他发现还有更好的选择。

  将这些东西教给朱橚,让他去研究。

  他对医术感兴趣,又有这方面天份,关键是有这个能力。

  甚至比自己更适合做研究。

  不说别的,外科手术需要大体老师,他上哪弄去?

  依照明律,他敢动别人的尸体,就是死罪。

  而朱橚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有的是办法弄素材,就算消息走漏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大不了再被发配一次云南。

  上辈子这家伙就被发配过两次,这辈子要是不被发配一次,多不完美。

  不过要是他真被发配,那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必然会被清算。

  所以,教他医术之前,必须要征得朱元璋同意。

  一番思索,陈景恪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他先找到朱雄英,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并询问他的意见。

  作为太孙伴读,收一个藩王当徒弟,必须要经过朱雄英允许才行。

  否则无异于背叛。

  这一点陈景恪还是拎得清的。

  朱雄英仔细询问了缘由之后,笑道:“这是好事啊,皇爷爷就再也不用为五叔发愁了。”

  对于这个回答,陈景恪并不意外。

  藩王‘胸无大志’,爱好医术文学,这是皇帝最乐于见到的。

  朱元璋之所以嫌朱橚不学无术,那是从父亲角度出发的。

  朱雄英是太孙,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正逐渐转向皇帝视角。

  所以,对于陈景恪传授朱橚医学,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