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王女韶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62节


  “司业大人,您怎么样了?”

  “司业大人——”

  “司业大人怎么会是刺客, 简直胡说!”

  这些监生们全被警戒状态全开的锦衣卫们拦在了外围,再不能接近御车,对沐元瑜来说, 也幸亏监生们垫在中间挡了一挡, 不然锦衣卫该直接冲上来捉拿她了。

  现在监生的数量很不少, 锦衣卫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怕混乱起来, 激起对圣驾更不利的变动。

  不过监生也不傻, 冲不到前面去, 很快有人掉头来寻她的麻烦, 一个高大监生就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指着她骂道:“当着圣颜行凶,你简直丧心病狂!”

  “我瑜弟肯定有原因的, 才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这个内讧的声音来自于沐元茂,他离得远一些,人多挤不出来,只能大声给予声援。

  沐元瑜忙着探出头来向他笑一笑,然后就道:“我说了,他是刺客!”

  假如张桢是别的问题,朱谨深不至于要她立即动手,只可能是行刺犯驾,以他当时与皇帝的距离,朱谨深一叫开只会激发他的凶性,促使他立即对皇帝下手,而事起骤然,锦衣卫未必阻拦得及,所以朱谨深才只能选择暗示她。

  “证据呢?你说是就是吗?!”

  沐元瑜扯扯朱谨深的袖子,探头又看他——她所以一直要探头,是因为打从她扔掉弓后,就被朱谨深挡到身后去了。

  “殿下,证据呢?”

  她不问还好,这一问,监生们不少都听见她居然真的是随意行凶,登时都怒意勃发地围拥过来。

  朱谨深面无表情地从这群监生身上扫视过,正要开口,朱瑾渊在御车旁边也听见这句话了,大喜,忙道:“二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没证据的情况下,怎可指使人向朝廷官员行凶?这众目睽睽,你要如何交待!”

  “谁同你说没证据?”

  朱瑾渊被一句堵了回去,悻悻然要向皇帝告状:“皇爷——”

  “别吵,听二郎说话。”

  皇帝亦是面无表情,不论行刺的是哪一方,他都才是事件的核心,这一句一出,众人的目光便顺着全朝朱谨深望了过去。

  “证据要问你们。”

  他先前在国子监办过案子,监生们对他的印象很不错,他这句没比沐元瑜好多少,但监生们下意识就没有暴跳,高大监生作为代表只是忍气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去年底,十月到十二月之间,张司业可曾休假离开过国子监?”

  这个时间点,正大约是柳夫人在东蛮牛见到张桢的时刻,这是最容易确定的证据,所以他先问这一点,假如确定了,再论其它。

  监生们互相望着,过一会有人给了回话:“好像没有?”

  “似乎有吧……”

  “有。”

  最终给出肯定答案的是祭酒,面对面的同僚争论着争论着忽然扑街,现在脖子上还插着老长的一支箭,鲜血不断地流出来,他受的刺激是最大的,这时候才终于缓过神来。

  张桢不是授课先生,他作为官员要请假,学生们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顶头上司一定清楚。

  “张司业说江南老家出了些事,他需要帮忙处理一下,所以同我商量,想提前一点回家过年,年后他会早些回来。我想着年底监里没什么大事,就同意了。”

  官员们平时假很少,立国的太/祖最凶残,认为给官做就不错了,还想休假,哪来这好事!所以在他手里做官,一年就能休三天假。但这显然是很不人道的,所以随着时日推转,官员平时的假期还是少,但是到了年底的时候,可以休上一整个月的年假,离家乡路途遥远的官员,终于可以回家去看一看了。

  张桢请假的时候跟年假连上了,模糊了一部分人的记忆,所以监生们才会觉得似乎有,又似乎没有。

  朱谨深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他指使沐元瑜动手时,是真的毫无证据,虽然他心下很笃定了,但仍怕世事难料,有所万一。

  “你们为什么会在此时,于此地出现?瓦剌攻城前,通知你们了吗?”

  这怎么可能!

  监生们纷纷摇头,同时也觉出了不对,疑惑地互相望着。

  “那是皇爷御驾到此,派人给了你们通知?不然,你们怎么会知道到这里拦御驾?”

  是的,别人看着监生叩御车热血感动,朱谨深一旦生疑之后,却进一步看出了更多不对:这一连串撞到一起的反应不可能是巧合,一定是有人搞鬼。

  皇帝出宫通知谁也不会通知国子监,监生们只得再度摇头,疑惑更深,互相窃窃询问着到底是从谁口里得到的消息,气氛是终于冷静下来了。

  沐元瑜则终于跟上了他的思路。

  她顾不得满心的震惊与恍悟,转头就要配合着吩咐人——那一窝余孽她可是都提溜上京了,虽然这个首领太过神秘,余孽下线对他的了解都不多,但富翁叔叔和柳二兄一定见过他。

  愿不愿意指认的不在重点,人都叫她一箭射死了,眼见到这个场景,这二人不可能没有任何触动。

  而只要有反应,张桢的身份就坐实了,不然何以解释余孽要对本该八竿子打不着的朝廷官员流露什么情绪?

  她一句话未来得及说出,先有别人嚷嚷起来:“你干什么——哎呦!”

  嚷叫起来的是沐元茂,他还是跳着脚叫的,像是被人踩了一脚。

  这个关头,本来便是他跳脚也没人有空关注他,不料他跟着就伸手向前一指:“你为什么动我们司业的箭!”

  这一句出来,就立刻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沐元瑜扬声道:“三堂哥,怎么了?”

  沐元茂举起的手还没有放下来,只是扭头向她道:“瑜弟,我发现这个锦衣卫拿脚在戳司业的箭,被我发现了,我拿脚挡他,他还踩了我一下!”

  张桢当时与祭酒侧身而立,大半个身子是倾向于皇帝的方向,沐元瑜对着他的侧面,捕捉不到他的心脏要害位置,只能选择了脖颈,一箭正中其间,张桢扑倒在地,箭羽此刻半没于他颈间,半拖曳在地上。

  照沐元茂的说法,是有人乘乱试图将张桢的箭往他脖颈里推,对一个死人做这种事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张桢还没死!

  这个做的人,毫无疑问是在灭口!

  “拿下他!”

  “拿下他!”

  两声喝命同时出自皇帝与朱谨深之口。

  锦衣卫原就出于警戒当中,照理这个命令应该马上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但众锦衣卫仍是不可控地愣了一愣。

  因为被沐元茂指认出来的那个锦衣卫,不是一般的锦衣卫。

  是所有锦衣鹰犬的头目。

  郝连英。

  就这一愣之间,地上的张桢动了动,而皇帝发出了一声闷哼。

  说起来有先后,其实这一切都是发生在瞬息之内,郝连英被指认,仓促间有个下意识想逃的举动,他这一动,身形让开来,御车里的皇帝完全暴露出来——他既然能对张桢动手脚,离着御车的距离自然也是极近,且还没有锦衣卫敢越级拦在他与皇帝之间,而借着这个空档,张桢从袖中甩出一物掷向了御车。

  他是垂死出手,然而旁人的目光都被郝连英吸引了去,无人防备地上的他,这一出手,无人能挡,皇帝直接向后倒了下去。

  锦衣卫们这时才动起来,沐元瑜也扑了出去。

  抓住郝连英费了一些功夫,他一逃,锦衣卫里追随他的也有一些,不知是跟他同流合污还是只是下意识地仍在听命于他,这一开打,锦衣卫内部还分裂混战起来,最终是朱谨深的一千营兵护卫扑过来帮忙,才终于将郝连英一方擒住了。

  但这时郝连英已经不是重点了,大臣们连滚带爬地在混战里挤到御车前面,查看圣驾安危。

  城墙上还在开打,三万瓦剌精兵就在城外,这时候皇帝要是出了事——!

  沈首辅一跤绊倒在御车前,手还叫后面挤上来的人踩了一脚,他顾不得喊疼,只觉满脑子嗡嗡作响,快炸裂开来了。

  他完全是下意识地往上张望了一下踩他的人,然后发现——是朱谨深。

  朱谨深的形容没比他好到哪去,同样也被绊了一下,只是他身材高大些,没倒到地上,摔在了御车上。

  “皇爷!”

  他往上爬。

  朱瑾渊呆了一下,他其实离得更近,但皇帝御车不是谁都能上的,他就没想起爬,此时不由还去拽了朱谨深一把:“二哥,没有皇命,你不能——”

  “别吵,走开!”

  一把把他拉扯朱谨深的手敲开的是沐元瑜,她抢了把绣春刀,此时不客气地拿刀背敲了朱瑾渊的手背,一下把他敲得龇牙咧嘴,痛都喊不出来。

  大臣们没人顾得上像他一样挑朱谨深的理,都忙充满希望地往御车里望,御车高大,皇帝仰倒在里面,不爬上去,还真的看不清他到底怎么了。

  御车上的朱谨深手是颤抖着的,因为他已经看见了皇帝肩头那枚闪着幽蓝色光芒的飞镖。

  他想出了张桢的问题,立即杀他已经是迅速得不能再迅速了,也确实短暂地阻止了他,当时张桢已经中箭倒地,锦衣卫围着御车团团保护,皇帝本不可能再有危险,他才想把事情先跟皇帝说分明,而没有着急去查看张桢的死活。没想到郝连英居然会和张桢有勾结,关键时刻不保护皇帝,反而心虚给张桢腾出了机会。

  “皇爷?”

  他小心翼翼地叫了声。

  皇帝没有反应,他的伤口应该不大,但那枚飞镖上闪着的光芒明显不对头。

  朱谨深定一定神,咬牙伸手用力把飞镖拔了,扒开了皇帝肩头的衣裳,果见伤口周围泛着黑气,流出的血很缓慢,颜色同样发着黑。

  他生平没接触过毒物,但因久病而看过的医书不少,当下先使劲照着伤口挤压起来,挤了一阵,血流速度更缓,但新渗出的血仍然发着黑。

  沐元瑜从他的动作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叫道:“殿下,还不行的话叫个人上去吸!”

  朱谨深得她一语提醒,但没有叫人,直接埋下了头。

  一口又一口的黑血从车窗吐出来,不知道究竟过去了多久,也可能很快,吐在土地上的血终于变成了鲜红的,而皇帝也发出了又一声闷哼。

  他第一次发出这个声响的时候,大臣们几乎魂飞魄散,而这一次,大臣们却几乎要热泪盈眶起来。

  “皇上!”

  “皇上醒过来了!”

  “皇上没事!”

  但谁也不知情况到底怎么样,朱谨深都不能确定,做过紧急处理后,只能转头喝道:“立刻回宫,召太医院!”

  众人正是六神无主,有个人能做主那就听他的,当下乱哄哄忙跟随着御车转了向,往宫里去。

  朱谨深再望一眼沐元瑜,沐元瑜心领神会:“殿下放心,这里交给我。”

  躺在地上的张桢,捆成粽子的郝连英,都总得安排看守一下。

  连郝连英都不可靠,除了她,现在朱谨深也不可能再托付其他人了。

☆、第186章

  回到皇宫以后,皇帝有短暂的神智清醒, 朱谨深离他最近, 忙凑上去问他怎么样,皇帝昏然的目光从他面上掠过, 暂没理他,但指着他向围在他面前的群臣道:“诸事先、先听二郎的……”

  沈首辅忙跪下应了:“是,臣等遵命, 请皇上安心养伤。”

  皇帝重新昏了过去, 大臣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朱谨深。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