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戏凰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6节


搬家是一件麻烦事, 特别是在有了些家产之后。

素波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且徐家小院每一样东西都是她一个钱一个钱攒起来慢慢置办起来的, 因此着实爱惜, 左看右看最终都舍不得扔掉, 细心地打起包裹一股脑儿地送到了徐宅里。到了黄道吉日, 她亦随着叔父正式拜别毕老夫人搬进了新家。

先前寄居在相府, 虽然过得也不错, 但真正回了家却又不同。家就是这样的地方,不见得最好的,但却是最舒服自在的。

素波被何老太太拉着学习管家,她就要嫁到胶东王府了,虽然王府会有长史官管着府里的诸多事务, 但身为王妃也总要对王府内院有所掌控才好。

何老太太是有见识的老人家,说的自然都不会错,素波又是乖孩子,当然会听的, 而且她在学管家的时候特别注重了厨房这一部分,吃饭可是头等大事, 虽然世人都说衣食住行,将吃排在了第二位,但是素波觉得错了,应该把食排在最前,毕竟穿可以应付,而一顿不吃就饿得慌呀!正好就到了春节, 她便主动地将年夜饭、宴席都承担了下来。

年夜饭只他们四个人,倒还简单,除了素波以外的三个人都不大重视口腹之欲,因此她听到的称赞只有少半是说哪样东西好吃,多半却落在饮食的规制和礼仪上,素波倒是理解,大家为的是自己到了王府能更快地融入,都是一片好心。

因此到了准备宴席时,素波就不再一味追求口感,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想想徐家可是江阴望族,如今又出了王妃,回到崇仁坊故宅,而这一次叔父请文澜阁的同事们,自然要郑重其事,据说陆相也答应过来喝酒了呢。

素波的身份毕竟不一样了,因此文澜阁士人们的这一次集会她并没有出面,只在厨房指挥着厨娘们做了一道道的菜肴送上去,又听福儿和寿儿跑来向她讲述大家对酒菜的赞扬。

得到了别人的认同,素波自然是开心的,原本她便很自信,自己毕竟比这里的人多了上千年饮食文化的沉淀,做出精妙的酒席不算什么!

客人走了,叔父与何老先生摆了小桌轻斟慢饮,讲起了外面的大事,“中元元年过去了,这一年还真是不寻常呀!”

“当初中元年号一出,我们在一处便说皇上不会再任由武官们峙功傲行,而要依重文官中兴天下了,如今果不其然。”

“邓太尉在最近大案里失去了好几个得力干将,就算他本人没有被涉及,但再不复过去的权势了,这一次正旦朝拜天子时破天荒地主动礼让丞相。”

“正是,太尉虽然秩俸万石,金印紫绶,位同丞相,但其实专司武事,总比不了丞相居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万机的重要。如今他让出朝臣首位,朝廷百官才恢复了本来应有的秩序。 ”

素波一向对政治不感兴趣,听了几句便觉得无趣,就小声问何老太太,“我听福儿说陆丞相的二孙女被封为长沙王妃了?”

何老太太是老人家,酒宴时是出去与大家在一处说了话的,因此也听了许多事,眼下就告诉素波,“不错,听说前些日子毕老夫人带着孙女儿们进宫,赵美人一眼就看中了陆二小姐,求了皇上赐了婚。”

原来竟是真的,素波一直以为许衍当初救出了陆二小姐是不忍她嫁给胶东王这个傻子呢!虽然他后来又解释说另有原因,但是素波就是不信,并且认定了许衍一定会娶陆二小姐的。就算许衍当时无心,可毕竟他将浑身上下湿淋淋的陆二小姐抱回了陆家内院,也算有了肌肤之亲,按这个时代的规矩,只有成亲才说得过去呢。

谁想到陆二小姐竟成了长沙王妃!

当然了,素波也不得不承认,长沙王妃要比胶东王妃好得多了,且不论别的,长沙王总是正常人。是以陆相和毕老夫人如此选择她也理解,只是许衍就落了空,白白放弃了自己,她不由得问道:“那许衍?”

虽然许衍与素波过去订过亲的事情早已经没人再提了,但是相府里许多人都是知道的,今天徐家宴客何老太太不让素波露面,就是因为许衍也来了。

而且,许衍也定了亲,福儿她们不敢告诉素波,但是何老夫人觉得这事还是说开了好,瞒着反而会出事呢。当日她亲眼看着许衍和素波相处不错,自然是有情的,只怕素波一时走不出来,为情所误,便当机立断地道:“许衍也定亲了,是陈征事的女儿陈敏,听说还是丞相做的媒呢!”

何老太太的语气太过严肃了,素波后知后觉明白了自己不该问的,容易让人误会,但其实她根本不是惦记许衍,只是好奇而已,想看看许衍将未婚妻置之不顾究竟得到了些什么,解释就不必了,她如今也算是有许多秘密的人了,就故做大方地点头道:“也是一门好亲,门当户对。”

其实,何老太太本不赞同许衍与徐家退亲,“嫂溺,叔可援之以手。”为了救人胶东王才与素波一起落水,也算事急从权了,她就是这样劝许衍的,素波与胶东王一同落水事出意外,根本无损名节。可是,自己帮着说媒成功的这一对儿还是劳燕分飞,而许衍新定下的陈敏,比起素波相差不知多少,他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但接着素波被封为胶东王妃,所有的话都不能再说了,何老太太见素波坦坦荡荡的,就也道:“不错,这都是上天注定的缘分,谁也改不了。”又低声告诉素波,“其实胶东王初到相府时,毕老夫人和我就有意搓和你们,只是因为一些事情又停了下来,如今兜兜转转,终究还是你被封为胶东王妃了。”

过去的事情素波其实是知道的,并非完全如何老太太如今所述,但她更懂得老人家的好意,笑着点头,“我也相信缘分。”而且她细一想,自己其实与胶东王果然有几次交集的,甚至落水时也是自己主动到了胶东王身边,真有几分巧合。

所以说,命运这东西,不信也是不行的。

原本素波以为自己怎么也能在新家里住上一年半载才成亲呢,可是过了正月便接到了宗正寺的通知,婚礼在二月十六日举行。

虽然嫁给皇子徐家是不必准备嫁妆什么的,一切都有宗正寺办理,但毕竟是嫁女,总也会有许多杂事。且时间定得这样急,就连见过许多大场面,一向稳重如山的何老太太都有些慌了神儿,“这可怎么办呀!我们有太多的事情没做呢!”

何老先生和徐宁也一样慌了手脚,“还缺什么,我们去买。”

“东西自然要买,”何老太太扳着手指头数着,又怕遗漏拿出纸笔记下郑重道:“这些都交给你们了,我要去相府和几个故旧人家帮素波打听打听皇家的事,总不能让素波这孩子两眼一抹黑地嫁出去呀!”民间的女孩出嫁前还要问清了婆家有什么人,各人的脾气秉性又是什么样的,到了夫家应该如何呢,皇家只有人口更多,事情更杂,新媳妇也更难的!

何老太太跑了几日,果真打听了许多事情,“皇后娘娘你是见过的,她在宫里的地位自不必待言,太尉之女,皇上元后,太子生母,皇上五个长大的儿子中有三个都为她所出,你一定要对她恭敬孝顺,丝毫不能有一点松懈之心。另外皇宫里其余的几位妃嫔,需要注意的只有赵美人,她是长沙王的生母。”

“至于皇亲皇子们就麻烦一些了,皇上的亲弟弟颖川王,他与皇上同父同母,从小在一起长大,起事时一直跟从在皇上身边,一向得皇上看重,特别是皇上其余的兄弟们都故去后,更是手足情深;当然,还有皇太子,也许多颖川王更重要,他是皇长子,身份高贵又有贤名,长胶东王七岁,娶妻邓氏,也是邓皇后的亲侄女;接着是河间王和江都王,他们都是皇后所出,都比胶东王大,河间王娶的是宗正寺卿吴望的女儿,江都王娶的是前些天犯了事的孙将军女儿;还有就是长沙王了,他是最小的皇子,只比胶东王小几个月,此次你们成亲提前也是因为他急着成亲,据说赵美人身子不好,想儿子成亲冲一冲喜……”

“还有清河公主,皇上的长女,也是胶东王一母同胞的姐姐,当初公主十几岁时,正逢皇二子皇四子过世,静妃身子不好,皇后娘娘便将她接到长秋宫,做主为她选了驸马,正是邓太尉的二儿子,也是太子妃的亲哥哥,皇后娘娘的亲侄子。如今清河公主下降邓家已经好几年了,又生下了一儿一女,据说与驸马情投意合,日子过得还不错。”

“……”

素波一一记下,又庆幸道:“幸好本朝新立,皇家人口不多!”若是已经有了几代皇帝,有了数不清的皇亲,自己可怎么办?

何老太太说了许久,最后沉声道:“还有一事,你一定切记,静妃的事情都在你嫁到皇家之前发生的,所以你千万不要问,不要管,什么好奇心也不能有,只把她当成婆婆敬重祭祀就是了。”看出素波听懂了,她就又道:“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

素波深以为然。

第38章 欺君之罪

一转眼就到了娶亲的日子。

皇子迎亲与寻常百姓人家不一样, 新郎不必亲自到女主家,胶东王正是这样的, 打发了一位长史代替接亲。

因为这门亲事的种种细节, 这位张长史已经到徐家来过几次, 叔父一向是个宽容的人, 但对他却这位张长史是不大满意的。素波也听了几句, 武夫出身, 对于礼仪十分不通,纵然做事用心,但也漏洞百出,也不知皇上怎么会为胶东王指定这样一个人管理王府。

如今,听了张长史来了, 侯在门外等王妃上轿。叔父和何老太太神色都不大好看,毕竟据何老太太探听来的消息,先前的几位皇子,包括太子在内, 都是自己去迎亲的。这个时代的男子,虽然可以有许多女人, 但对正妻的态度却是非常重视的,妻者,齐也,皇子亲迎没有什么丢脸,反倒让人觉得重情懂礼。

有前面几个哥哥对比,就显出胶东王不把正室放在眼里, 对徐家也不够尊重。

素波心里十分明白,胶东王不来其实更好,若是他来了一不小心惹出些什么事情,反而不美。更何况她也不在意谁来接自己,因此就笑着拜别叔父,“我走了,过几天就回门来看叔父。”

叔父便哽噎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叔父只愿素波一辈子平安顺遂!”

离开相依为命的叔父,素波心里也难过,但是在今天她却不想哭,一直提醒自己要笑,“王府离徐家很近的,我会常回来的!”又拉了何老太太的手,“我就把叔父托付给你们了。”

何老太太早将素波当成亲孙女儿一般,此时已经泪出雨下,再说不出话来,只点头示意素波放心。

素波便又笑道:“老太太可以常过去看我呀,坐上车子一会儿就到了。”

自己不过就是担了个胶东王妃的名儿,但其实还是徐家的女儿,根本不是与娘家从此就分隔天涯的离别,因此素波的伤心就要淡得多,她的情绪也影响了大家,何老先生就劝叔父和何老太太,“你们怎么都不如素波一个孩子,成亲是喜事,有什么可哭的。”

二人慢慢收了泪,何老太太就又笑道:“我们素波就是这样,不管遇了什么事都笑呵呵的,正是有福气的孩子。”徐宁也道:“如此,我们便高高兴兴地送她上花轿!”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