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穿书系统误我)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5节


  坐在她前面的云蔚近来十分热衷于算学, 得了空就往杏园跑, 向杨夫子讨教。这劲头儿当初杨姣杨姑娘刚来书院时颇有得一拼。

  跟他相熟的纪方、霍冉等人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见他发奋, 也不甘其后。一时间整个学堂的风气似乎都好了不少。

  杜聿在参加秋试后, 又回到了崇德书院,同之前一样,读书上课。距离放榜还有一段时间, 可他身上看不出一点焦虑不安。

  这心态,让程寻颇为佩服。

  九月放榜, 杜聿果然中举,且名次不错, 得了第三名经魁。书院的夫子与其他学子都表示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 并对杜聿表达了祝贺。

  夫子程启稍微有些不满,他颇为遗憾地道:“可惜没能考中解元,我还想看你连中三元呢。”

  杜聿面露惭色:“学生有负夫子教导。”

  “这不怪你。”程启忙摆手,“到底是年纪小了一些。你才十七岁,京城人才济济, 你有这样的成绩很不错了。以后有什么打算?明年继续参加春试?还是三年后再考?”

  “学生想一鼓作气, 明年春天参加春闱。”

  “也好。”程启略一沉吟, 点了点头,“距离明年二月还有一段时间,你打算在那里……”

  “学生想继续留在书院。”杜聿忙道,“和以前一样就行, 不必再麻烦。”

  程启想了想,又道:“也行。山长那里有往年春试的题目和三甲的答卷,你没事多看一看。”

  杜聿恭敬应下,连连称是。

  “说起来,只有你不在书院的时候,魁首的位置才会让出来。”程启忽道。

  杜聿愕然之际,却见夫子程启已经走远了。

  对于杜聿在秋试中考取第三名这件事,程寻挺高兴的,她知道杜聿很不容易。父亲早逝,家中祖母年迈,母亲为了让他能够上学读书,在书院的膳堂里帮工,以工费作为儿子的束脩。

  如今杜聿中举,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仕途。不管明年春天他能否考中进士,他们家的情况都会变好许多。

  可惜程寻自己因为女性的身份,这辈子都不能参加科考了。而且科举最重经义,偏偏她在经义一道上并不擅长。

  一日她同苏凌说起此事。

  苏凌愣了愣,继而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其实经义不难学啊。你四书五经背的很熟,时策、礼学也不赖,怎么会学不好经义呢?”

  “……因为我笨?”程寻胡乱说道。她也想不大通。

  苏凌一笑:“算学学的好的人,哪里笨了?”

  她比书院里很多人聪明得多。

  此时下学有一会儿了,学堂没有旁人,他站在她身后,倚着书桌,看她瞪大眼睛,有些懵懂的样子,他心头像是有根羽毛轻轻划过,痒痒的。

  他倾身上前,在她头上轻轻碰了一下,像是轻拍,又像是轻抚。他重复道:“算学学的好的人,不会笨。”

  “嗯?”

  “圣人的言论,左不过是忠孝仁义礼智信。你对经书已经很熟了。我看过你的写的,字不错,格式、文笔也都不差。可是有一点……有些浅了。”

  程寻点头,确实,父亲和二哥也说她写的浅。

  苏凌轻声道:“我想你不管有没有看出来,都可以试一试多想想圣人的思想……”

  程寻眨了眨眼,心念微动:“你是说,强行拔高主题,往忠孝仁义礼智信上靠?牵强也无所谓?”

  好像每次夫子讲的也挺牵强,至少在她看来。

  苏凌挑一挑眉:“也许吧,反正我是这么做的,即便是心里并不一定认同。”

  程寻看着他,若有所思。苏同学的经义是比她好,难道都是这么来的?要不,她也试一试?

  她不善经义,关于此道也曾请教过父兄,可不管是父亲还是二哥,都是要她多读书。说读的多了,书中的道理自然也就明白了。可惜她大约远没有圣人那种境界,所以体会不了深意,故此才会有所谓的太浅了。

  苏凌的说法有点像取巧,但或许可以一试。

  九月份对崇德书院的学子来说,是个还不错的月份。先是同窗杜聿在秋试中考中了第三名经魁,后是膳堂里又多了几个大厨,一成不变的菜样,终于有了革新。到了九月末,书院里提前发下新的秋装和冬装。

  崇德书院尚青,新发的衣裳也是以青色为主,不过小细节处比先前的细致了不少。

  秋风萧瑟,放眼望去,整个学院都成了青色。

  程寻除了得到两身秋装和冬装,又从母亲那里得到几身漂亮衣裙,只可惜穿的机会太少了。她大多时候都是穿着男装,捧着一本书,在学堂学习。偶尔觉得累了,就扭头看看窗外远处的松柏,让眼睛休息一会儿。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转眼到了十一月底,先时的一场大雪过后,温度真正降了下来。

  冬至这一天,书院里发生了一桩事情。

  傍晚时分,同住一个学舍的霍冉和张煜在梧桐苑发生争执,学舍的负责人商四叔直接寻人来找程启。

  冬日里天黑的早,程家一家人正在用晚膳。

  江婶遵从老习俗,中午包了饺子,晚上又特意加了一份蒸饺,并一份煎饺。

  程启刚吃到一半,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程夫子,出事了!霍冉又跟人打起来了!”

  正是柳明丰的声音。

  程启神色微变,搁下了筷子:“父亲母亲,你们慢用,儿子过去看看。”他略微收拾了一下,迅速打开门,跟着一脸焦急的柳明丰出了门,直奔梧桐苑。

  途中,柳明丰主动告知始末:“夫子,霍冉跟张煜,原本就不合,他们俩对方忍了很久了。今儿一言不合,就要动手……”

  “张煜?”程启一愣,跟霍冉起争执的是四表弟?

  他没有多想,匆匆忙忙赶到梧桐苑,见到了正剑拔弩张的霍冉和张煜。看两人衣衫整洁,脸上也无青肿,大概是还未真正动手。他略微松了一口气。

  一见到他,霍冉立马就凑了上来:“夫子,你来的正好,你给评评理……”

  程启眉心跳了跳,这话好生熟悉。上回霍冉和苏凌发生矛盾,看见他后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他轻咳一声,板了脸:“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又乱丢人东西了?”

  “诶,夫子,你这话就冤枉我了。”霍冉登时一脸委屈,“明明是他进书院的第一天,就扔了我袜子。不信,你问他!”他说着指了指张煜。

  程启将目光转向表弟,却见张煜面带不屑,似是对霍冉的话,极不赞同。程启颇有些头疼,他问站在一边的商四叔:“他们两个住一个学舍?”

  “是啊。”商四叔点一点头,“张煜一来,我就把他安排进了这里。有什么不妥吗?”

  “对啊,有什么不妥吗?”霍冉也跟着问,“程夫子,你问一问,我有没有碰过他一下?整天晚上吵得我睡不着觉,还经常丢我东西!我都忍了,我就跟同窗讨论了一下今日叶夫子讲的法理课,他就跟我动手……夫子你看我身上没青没肿,可我受的是内伤!”

  “你胡说八道!”张煜下意识反驳,“信口雌黄!”

  “我信口雌黄?你敢说你没丢我东西?你敢说不是你先动的手?”

  程启按了按跳动的眉心,冷喝道:“住口!别吵了。”他容色稍缓:“霍冉,你来书院也有好几年了。我问你,书院院规第三条是什么!”

  霍冉缓缓吸了口气,又瞧了张煜一眼:“崇德书院院规第三条,尊敬师长,和睦同窗。夫子,我都有做到的……”

  程启额角又是一跳,不打算再理会霍冉,而是对张煜:“张煜,院规的第三条,记住了。你随我来。”

  张煜冷哼一声,随其离开了学舍。

  站在梧桐苑外,程启问张煜:“到底怎么回事?你不是说和同窗关系很好吗?你如果与霍冉处不来,我让商四叔帮你调个学舍。”他顿了一顿,不等张煜回答,就又续道:“刚才你没否认,那么今日确实是你先动的手?”

  “……是。”张煜倒也不否认。他忍霍冉已经忍了很久了。

  程启叹一口气:“你怎么……你……你怎么又这么冲动?你忘了你之前是因为什么离开国子监的?你爹说你来书院是来修身养性,学为人处世之道的。可我看你在书院,知交好友没交上几个,倒是树了几个仇人。”

  张煜动了动唇,心说,他又何尝想来此地?而且不问青红皂白就来指责他?

  “我记得你自己说你是来求学的,书院里的夫子们学问都不差,可你现……”程启摇摇了头,“算了,我让商四叔给你换个学舍吧?”

  他生母、继母俱是出自张家,他对张家感情也极深厚。况且张煜的父亲还是亲娘舅,对四表弟,他是有心想帮助一二的。张煜来书院的当天,他就又详细介绍了一下自家书院。

  平心而论,崇德书院虽然在名气上不如国子监,而且教学上与国子监相比,偏重也略有不同,但是崇德书院学子并不差。近几十年来,在科举中金榜题名的学子也不在少数。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不少京城权贵将子侄送到书院来了。

  当初程启在给四表弟介绍书院时,存了些安慰的心思,想让其明白,只要有心,在哪里求学都一样。

  张煜进书院已经有几个月了,求学的态度一直不甚端正,已有好几个夫子告到程启这里来。程启也敲打过几次,可效果甚微。他大致也能猜出来,四表弟对崇德书院隐隐有些瞧不上。

  程启叹一口气:“你来书院也有不短的时日了,心气也该顺了。好好读书,多交几个朋友。”他说完又去了梧桐苑,与商四叔商量给张煜调换学舍的事情。

  待一切处理好,他才回家去。

  程启不想父母担心,在父母面前,自然不会将真相全部吐露,只简单说了两句,提都没提四表弟张煜。

  为了转移父亲的注意力,程启还故意提起了小妹:“又要月测了,不知这一次呦呦会怎样。”

  “她?”程渊闻言笑了笑,“不是第三就是第四,也有可能是第五。她近来经义上像是开窍了。”

  “她比四表弟居然还要强些。”程启感叹了一句,“我原想着四表弟以前在国子监,即使比不过杜聿,也会比呦呦强的。”

  程渊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张煜还未到书院读书前,他心里还稍微存了一点点让呦呦和张煜在一起的心思,但后来,这想法几乎消失地一干二净了。

  晚间,他与妻子提起此事,叹道:“果真是不合适,呦呦以后嫁的,至少要强过她才是。不然以后夫妻怎么能和谐?”

  雷氏正在卸妆,闻言道:“这话说的……”她停顿了一下:“咱们呦呦还小呢,她只知道读书,没这个心思。”说到这里,她颇有些自得:“我听启儿说,呦呦这几个月进步很大?经义上也开窍了?”

  程渊哈哈一笑:“是开窍了,上个月月测经义得了第五,反倒是在她擅长的算学上,失了魁首的位置。”

  雷氏对这些不大在意,她笑了笑:“有得必有失。咱们呦呦虽是个姑娘,比书院不少男子都强的。”

  她自己是不能理解女儿为何执著于读书的,但是知道是真的喜欢,那她也只能随其去。看呦呦学业进步,她也为其高兴。

  程渊没有料错,腊月初,十一月月测结果出来,程寻果真得了第三。她不擅长的经义居然得了第四。

  她甚是高兴,拉着苏凌:“苏凌,苏凌,我这回经义成绩果然不算太差!”

  苏凌见她眉眼弯弯,俱是笑意,也忍不住笑了。他目光从两人交握的手上打转,轻轻“嗯”了一声:“我不过是随口一说,是你聪明。”

  程寻心中欢喜极了:“过几天腊八,你要喝腊八粥吗?”

第43章 突然有事

  “怎么?你要给我煮粥?”苏凌微露笑意。

  她突然问起来, 就是这个意思吧?

  程寻“啊”了一声, 随即点一点头:“好呀。”

  听江婶说, 本来腊八就有给邻里朋友送腊八粥的习俗。虽说书院膳堂也有在腊月初八当日做腊八粥的习惯,不过苏同学既然提出来了, 想要她做。那她应该可以试一试。毕竟她经义进步, 也有苏同学的功劳。

  想到这里,她又郑重其事:“可以。”

  苏凌眼中笑意更浓:“我很期待。”

  腊月初八,程家照例循旧俗做腊八粥。程寻下学回家, 主动提出去帮忙:“江婶江婶,我能做些什么?”

  “你?你出去等着, 别添乱。”江婶飞了她一眼,作势要将她推出去。

  “不是啊, 江婶, 我不是添乱的,我想自己煮粥试试。”程寻忙道。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