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相女无忧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7节


第52章

  文玹跟着文成周到了书房。

  他让她在书桌前坐下, 挑《论语》、《孟子》与《春秋》中的段落问她,又让她默写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其中一节。

  文玹原身跟着秀才读过几年书,秀才本身虽才学水平有限, 但原身记性相当不错, 即使这半年里流离失所, 不断逃亡,那些反复背熟的经义倒也不曾全忘记。文成周提了首句, 她略作回忆后便能接着背诵出来, 只是偶有错漏记错。

  文成周也知她这半年多里颠沛流离,根本没有机会摸书, 这大段大段的原文, 一路背下来能大致没有错漏, 已属极为不易。便是文珏文瑜日日去学堂读书,有先生盯着背书的,要背或默下这么大段的文章,也难保不会有错漏。

  然后他又从她所背的段落中挑了两段让她解释经义,经义与背诵原文不同,靠的是理解融通,轻易忘记不掉, 文玹除了原身的记忆, 亦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解释议论。

  文成周不动声色地听着, 只是脸上笑容逐渐加深。

  接着考她算术,先问乘除法。那对文玹来讲,简直就是小儿科么。文成周见她算术娴熟, 便问:“若是勾三股四,弦为几何?”

  文玹答得极快:“弦该为五。”

  文成周又接着问道:“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八头,下有百余十二足,问雉兔各几何?”

  文玹心道这不是鸡兔同笼么,若是用现代数学设方程便可解出,只是她此时不能用此方法,略作思忖后便道:“设想一笼尽皆为雉,一雉有二足,三十八头便应该有七十六足,但实有百余十二足,多出来的这三十六足,便都是兔子的,一兔比一雉多两足,多了三十六足,亦即是说兔有十八只,从最初设想的三十八雉中扣除十八只,因此雉实为二十只,而兔实为十八只。”

  文成周考她经义后,已知她记性极好,为免她是死记硬背算经中的内容,特意把这一问改了数字再问她,却见她连算法都给出来了,自然不是靠着死记,而是真的贯汇融通了。

  他微作沉吟后问道:“你对珏儿瑜儿所说的杠杆之理,且说来给我听听。”

  文玹便将杠杆原理介绍了一遍。

  文成周边听边轻轻点头,不由问道:“这些全都是那秀才教你的?”若是这秀才如此博学强记,涉猎又如此之广,如何会只考到秀才的功名?

  文玹看他神色,猜他是有些疑惑,便道:“小时候都是秀才教的,后来他又找来些书让我自己读。他不知道我其实是女子,还说若不是我住在山寨里不能随意下山,他还想举荐我去县学考童生试呢。”

  文成周这才释然,轻笑着摇头:“可惜了。”

  文玹诧异问道:“可惜什么?”

  文成周叹道:“可惜你是个女子。若非如此……”

  他没接着往下说,拿起她默写的文章细细端详着,评论道:“你的字笔锋刚健,力透纸背,只是字形不美,不够工整,且还有错漏别字。”

  他放下手中宣纸道:“你才来东京,不急着入学,但从明日开始,每日交二十页小楷给我,临摹帖子或是抄书随你,书架上的书可任取。十日后我再考你一次。”

  “是。”文玹乖乖地应了声,心中苦笑,不愧是丞相爹爹,她才回家第二天就有功课布置下来了。

  ·

  文玹回到自己房里,看着时候还有,便准备先写个两三页字再睡。这功课虽说是明日开始,每日二十大页也不是小数了,今晚先写掉几页,明日就可少写几页。

  她在桌上铺纸寻笔,阿莲便替她磨墨。

  文玹翻开书,从中随意找了段,想起文成周说她字迹不够工整,便定下心,格外认真地抄写起来,才抄了两行,听屋门被敲响,只得搁下笔。

  阿莲去开门。文玹见门外是文珏,不由诧异,笑着问了句:“二妹找我何事?”

  文珏道:“大姊,你送我那个多宝盒,我真是喜欢,可白拿你的东西我又觉得不好意思……”说着她递上一对珍珠发钗,“这对发钗上面镶的珍珠是南珠,不是河珠,我觉着大姊戴起来会好看的。”

  文玹讶异道:“那只多宝盒我真不是多稀罕,见你喜欢才送你的,不必再给我什么东西啦。”

  文珏道:“爹爹说要做个无愧于心的人,阿姊若是不肯收这对发钗,我心中有愧,只好把多宝盒还你了。”

  文玹不由笑了:“二妹,我送你那个多宝盒,不是想要你回赠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若是换一换,宝剑赠佳人,红粉送英雄,你看他们会不会喜欢?”

  文珏不由噗嗤笑了出来:“我看他们定然是不喜的。”

  文玹道:“多宝盒于我可有可无,但你却喜欢得紧,所以我才送你的。至于这珍珠发钗,我看得出,你其实颇为喜欢,送我只是为了还情罢了。与其如此,不如等着以后,你有不甚喜欢可有可无的,但我却是喜欢得紧的物事,到时候你再给我,好不好?”

  文珏笑着点点头。

  ·

  午后,从高阳正店出来,送文玹母女回家之后,孟裴便回到端王府,入府顺抄手游廊往北而行。

  端王府后宅正院为澹怀堂,前有三间小厅,后是五间上房,两侧的游廊下,挂着数笼鸟雀,有画眉有鹦鹉,几名身着粉绿长裙的女使正在逗着鸟雀,见到孟裴入内,急忙退到廊子两边,向他行礼。

  孟裴缓步进入正堂,从里面迎出一名年轻妇人,面容姣好柔美,眉若远山,眸似秋水。身上穿了件雅致的淡藕紫色蜀锦海棠花宫装,披着贴金牡丹芙蓉披帛,头顶梳随云髻,发间斜插一朵白玉牡丹,一见孟裴便轻轻笑了起来:“二郎,你回来了。”

  孟裴上前行礼:“母亲。”

  端王妃微笑道:“快坐吧。”

  孟裴起身坐下,女使入内送上热茶。端王妃看着那名女使退出去,轻声道:“过几日世子就要回来了。”

  孟裴端着茶盏的手不由微微一顿,接着淡淡道了声:“知道了。”他托起茶盏吹了吹,慢慢地喝着。

  端王妃看着他沉静的侧脸,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如今的端王妃孟薛氏,为开封薛氏长房嫡女,排行三。原是端王侧妃,并非端王世子孟赟的亲生母亲。

  端王第一个王妃高氏生下孟赟后不久过世,端王妃一位空置,一年后薛氏有孕,端王为其请封册立,这才成为端王妃,半年之后,孟裴出生。

  孟赟自幼丧母,由薛氏抚养。两个孩子她一视同仁地培育抚养,对于孟赟可能还更尽心妥帖一些。

  然而尽管孟裴比孟赟小了两岁,随着他年龄增长,两人之间因年岁而产生的差距渐渐消失。不管是开蒙也好,学六艺也好,孟裴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比年长的孟赟出色。孟赟也是极为优秀的儿郎了,可只要与孟裴一比,便什么都要差着一点。

  孟赟过了十岁,眼看将要十一的时候,端王仍然没有请封册立世子,之后孟裴两次遭遇意外,险些丧命。

  薛氏心底隐隐觉得这两次“意外”与孟赟有关,却并无明证。遂向端王提及册立孟赟为世子之事,端王对此却不置可否,第二日成然便被派到孟裴身边。

  薛氏无奈,只能叮嘱孟裴身边的女使侍卫都加倍小心,又教才九岁的孟裴学着收敛谦和,不要锋芒毕露,凡事尽可能让着他长兄。

  然而孟裴经历过这两次意外后,并没有像薛氏教他的那样变得谦和隐忍,反而行事变得疏狂任性,屡屡出错,接连被端王重罚过几次。

  这之后平安无事了两年,直到孟赟十三岁生辰前,太后传端王入宫长谈,端王才请封册立孟赟为世子。自此,薛氏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薛氏在心底低低叹过一口气后,想换些轻松的话题来说,便微笑着问道:“今日你不是与向彦怀轩他们相聚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孟裴摇头:“临时改了,明日再和他们相聚。”

  薛氏诧异问道:“为何临时改了?”

  孟裴一想起那偷儿脸肿得犹如猪头般的模样,就觉好笑:“正去的路上,偶遇文相夫人与文小娘子,便与他们改约了。”

  薛氏听他提及文夫人,点点头道:“今日文夫人刚送来拜帖,说是过几日要与文小娘子一起来,想不到你却先遇上她们了,还真是巧。”

  她见孟裴神情本来沉静无波,提起这事嘴角却带了笑意,不由心中一动,笑问道:“可发生了什么事吗?”

  孟裴笑着道:“我着人去向怀轩他们传话,改约明日再聚,向彦却不肯罢休,拉着怀轩找到正店里来,还冒冒失失地闯进阁子里去,怀轩拉都拉不住他。那冒失鬼见到里面坐着的文夫人才傻了眼,最后灰溜溜地退出去,被我与怀轩一顿数落。”

  薛氏一听原来是这事,轻笑道:“单家大郎这性子,也不知像谁,单知事与他夫人明明都是稳重之人啊。”

  孟裴摇头:“我看他这脾性就是被惯出来的。”

  薛氏又问道:“文夫人可有因此生气或是不满?”

  自从文成周升迁左相之后,但凡京城里世家贵胄筹办宴席,必会邀请文相及其夫人,但不管文相也好,文夫人也罢,皆不热衷于此,大多邀请都托辞推了。薛氏总共就没见过文夫人几次,且在那种场合,通常都会表现得彬彬有礼,未必便是真性情了。

  孟裴摇头道:“不曾,文夫人温和大气,为人颇有林下之风,文小娘子亦不是小气易怒之人,对于向彦的冒失举动,她们只是一笑了之。”

第53章

  文玹如今天天在家练字, 抄书的时候,等于顺便把以前背过的书再默了一遍。她知道文成周说十日后再考她一次,并不会单纯看她的字练得如何, 恐怕还是要考经义, 说不定还有新内容。

  文家其他的东西或许都只是“够用就行”, 唯有书是“唯恐不足,多多益善”的。

  文成周的书房有两间屋子, 其中一间全是书架, 只留走动的空隙,另一间里, 书架占了一多半的地方, 还有书箱数个, 若非这间书房还要坐人,恐怕连这点空隙都不会有了。

  至于书架上的书么,四书五经那是基础中的基础,光这些经典就有各种刻版,还有不同版本的名家注疏与释义。除了经典,另有各朝史籍史评,律法政书, 上至天文地理时令, 下至志怪笔记话本, 儒释道法、兵农医杂……简直就是个小型图书馆。

  文玹有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也会找来看看,顺便抄写上面的内容,也好过一直炒冷饭背经典。

  只不过字写多了也累, 她本来就不善书法,要写的认真就更慢了,二十大页的小楷认认真真地抄默下来,也要好几个时辰,眼都要看花了。

  每当她觉得头昏脑涨时,便去娘屋里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或是什么都不做就陪她说说话,也算是调剂了。只不过她亦不敢懈怠太久,稍微放松会儿便回屋继续抄写。恍惚间,她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好。

  每天晚上,文成周都要看她抄写的字,提点一番后,让她当即再临摹两页名家的帖子,他则站在一边,随时纠正她不足之处。

  在家练了好几天的字,不说有长足的进步吧,至少字迹工整许多,书写的速度也练上去了。

  ·

  这天正逢休沐,天不亮文玹便起床,换上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胡服,与往日一样绕着院子晨跑。

  随着天际渐明,红日东升,她听见各个屋里都有动静了,知道文家诸人都起床了,这才开始练拳法、腿法,最后是一套刀法。

  她全神贯注,一柄轻飘飘的竹棍在她手里似真有钢刀的重量,每一劈都力若千钧,霍霍有声。竹棍被摩挲得多了,表面光滑油亮,飞旋挥舞间,反射清晨阳光,不时闪耀一下,竟像是真的刀光一般。

  她练到兴头上,招式动作宛如行云流水,虽瞧见文成周立在东厢外望着她,却也没有停下向他问早安,直到一气呵成将整套刀法使完,收势端立,从丹田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才朝他行礼叫了声:“父亲。”

  文成周微笑颔首。

  虽然是休沐日,文成周这丞相却是没得休息的,还得去中书省署事,只是不用像大朝会那样天擦黑就要出门,甚至可以稍许睡个懒觉再过去,下午若是无甚公务还能提早回来。

  用过早饭后文成周就去了官邸,于伯送完他再回来。卢筱正好借此把家中事务安排妥当,接着便带着文玹去往端王府。

  文玹回家的第二日,卢筱便让小厮来正投了拜帖,欲在休沐日携女登门拜谢。端王妃回了帖子,先推辞了几句,诸如举手之劳无需再谢之类的客套,最后说当日巳时无事,这就约定了时辰。

  文玹与卢筱到端王府正门前时,刚好巳时差了一刻。门子早知她们要来,一见她们下车,便开门相迎,又有专人引于伯去角门停车。

  进门后卢筱让兰姑送上谢礼,有个年长妇人收下礼物,笑着请她们入内。

  文玹跟着卢筱从正门进去,有女使带路,顺抄手游廊而行,走了会儿才到内院正北。遥遥望见正院名为澹怀堂。

  澄心澹怀,那是取其恬淡寡欲之意,一个王爷取这样的院名,多少也有点故意明志的意味在里面吧。

  心里念头转瞬而过,她们已经到了澹怀堂门前。就见一个面容姣好柔美、气度优雅的宫装丽人仪态万方地立在厅堂中央,一见她们便笑着相迎。

  文玹见到她,才知孟裴的好相貌是继承了谁的。

  她本以为孟裴也会在旁,却只见到了端王妃,心中诧异同时,亦有些微失望。他应该知道她们今日会来的呀,难道是那日在高阳正店用饭时,她有段时候心不在焉走了神,又让他生气了么?这人怎么这么小气……

  她心中虽然暗自腹诽孟裴,却不好在端王妃面前失礼,脸上带着微笑,随娘亲一起行礼问安。

  端王妃笑着伸手相扶:“文夫人,文小娘子,这里是后宅,不用这么讲究,我们进里面说话吧。”

  她们进了澹怀堂的二厅,在桌边坐下后有女使上茶上果子。等这些女使退下后,卢筱便拉着文玹起身,走到厅中央,向端王妃郑重拜谢。

  端王妃急忙起身,叫她们不必如此,又劝她们坐下。卢筱却仍是将谢意表达完。

  孟裴在高阳正店里时,曾对卢筱说过,文玹被张大风抚养长大之事,他并未对端王府内其他人提及,只含糊其辞说在临汝遇见她。唯有他父王是瞒不了的,但请卢筱放心,父王与他都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也会约束手下保密此事。

  另外他亦请她答应自己,勿提他以身涉险救了文玹之事,卢筱也知他有自己的顾虑,然而她作为受恩一方,却不能装着此事没有发生过,在端王妃面前,便只是含糊地说孟裴救了文玹与一名孩童,没提及他是自己钻下废墟救人出来。

  端王妃也就顺理成章地想成了孟裴是派侍卫下去救人的,口中谦逊道:“二郎回来也没对我详说,只道路过时遇见山坡塌陷,他身边人多,便让随行侍卫帮着救人。要说救人,文小娘子才是真的让人佩服,我家二郎之举算不得什么,文夫人文小娘子你们快坐下吧。”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