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农家夫妇生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6节


  她一直以为她家三娃子, 结交的都是些混迹市井之人。

  这俩人一看出身就差不了。

  孙老爹听了摇了摇头, 他怎么知道呢, 他这三儿子现在是越来越出乎他的意料。

  三娃子成亲前虽然也往家里拿钱,但那时可不像现在这样,一门心思都在家里。

  这小子成亲后的变化, 他看在眼里,心里为儿子高兴。

  这男人只有成家了, 才会担起养家的责任。

  看老婆子还在那想,只好出声道:“想那么多做什么,反正就住这两天, 咱们避着些就是了。”

  钱七来叫公婆吃饭,进来听到这话,莫名看着公公婆婆道:“爹娘这在咱家,避着什么啊, 这两人要在这待几天,你们要是觉的拘谨,人家不是更不好意思啊。”

  看公公没吱声,只好对着他们解释了下,他们和邵明修夫妇认识的经历,还有人家帮过他们的事。

  刘氏听三娃子家,现在种的果树苗,都是人家帮着弄的。

  连忙叮嘱老三媳妇道:“那你可要好好招待人家,做些好吃的。”

  孙老爹也点头,赞同老婆子的话,这人家对三娃子的好,理应要好好招待人家。

  钱七听了笑道:“爹娘说的是,我们一定会好好招待的,爹娘也把他们当成夫君的朋友即可,你们别感到拘束了。”

  看他们把她的话听进去了,才笑道:“爹娘,饭好了,咱回去吃饭吧。”

  孙老爹同刘氏一想也是这理,要是因为他们,让三娃子的朋友觉的不自在,那也太不好了。

  索性放开了,跟着老三媳妇回去吃饭。

  吃饭是采取的分开吃,钱七在两边堂屋摆了两桌,男的在南边正房的堂屋吃,女的在北边的堂屋吃。

  当刘氏看到沐清月摘下面纱的样子后,直接看愣了。

  回神直接道了句:“我是看到了仙女吧。”

  这话一出,把钱七和沐清月逗笑了,钱七认真的看着沐清月道:“娘,说的是,仙女到了咱家,此乃大吉之兆,咱家要发啊。”

  刘氏听了高兴的笑了,轻轻拍了下钱七,知道这孩子是缓和气氛,心里确实放松多了。

  沐清月为了让刘氏放松,也不在守着食不言的规矩,尽量说些大家都能说上的话题。

  刘氏放开后,也会说些乡间趣事,这让沐清月觉的很有趣,还会不时发问,刘氏说的更起劲了。

  一时间陌生感彻底消除,刘氏也能拿平常心去面对她。

  这让钱七对沐清月的感官更好,大家闺秀能做到这点,足见人品修养了。

  吃过晚饭孙保财带着邵明修,又在村里转了起来,顺便消食。

  邵明修在孙保财的解说下,对农民的生活,更是有了进一步了解。

  看着红枣村多数都是土坯房,像孙保财家那样的青砖房,根本没几家,就知道这个村子并不富裕。

  路过几家房屋特别破,孙保财说这是红枣村,比较穷苦的人家,那房子破旧的,在他看来都快倒了,而里面却住了一家人。

  一时心里感触颇深,他从未这么直观的感受过,原来农民的日子,竟然是这样的。

  越发觉得他的决定是对的,只有离的近了,才知他们的疾苦,也才能做些实际的事,改善民众的生活。

  孙保财一路给邵明修,介绍各家的情况。

  现在他对邵明修,已经有所怀疑了,关键是邵明修净问些民生问题。

  翰林院里的官,需要这般关注民生吗!

  就算他对朝廷的事不太关注,也知道翰林院是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的地方。

  哪里需要这般关注民生,邵明修这样更像个父母官。

  越想越觉得他的猜测是对的,邵明修要去东石县,东石县的县令刚好到任期,这也太巧了吧。

  想到这里压下心底惊讶,既然有了这个想法,自然是更用心的,给邵明修介绍。

  邵明修看孙保财介绍的详尽,还掺杂了些自己的观点。

  不由眼底含笑,知道以孙保财的聪慧,已经猜到了。

  两人逛完一圈,回到家中孙保财沏了壶茶水,放到院子里的桌上,拿了两把椅子,两人坐在院中继续说话。

  邵明修看着孙保财笑道:“孙兄是不是已经猜到了。”

  孙保财听了笑着摇头道:“有点感觉,但是又觉的不太合理,所以等着邵兄解惑。”

  要不是邵明修表现的这般明显,打死他都不会往父母官这方面猜。

  明明应该是翰林官,却来当知县,怎么这么诡异呢。

  邵明修即是真心结交孙保财,自然不会继续隐瞒。

  笑着把他为何来这里为官的原委说了一遍。

  孙保财听邵明修觉的在翰林院,不如到地方,为百姓做些实事好,顿时对他起了敬佩之情。

  能放弃翰林院官职,而来这里当一个县令,这样的魄力值得人敬畏。

  既然邵明修一心为民,作为他的朋友,在能力范围内,只要他能帮的,自然会全力相帮。

  虽然人家是官他是民!

  这般想着对着邵明修笑道:“邵兄的魄力让人钦佩,在这东石县,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如有用的上我的地方只管开口。”

  东石县能得邵明修这一父母官,是这里百姓的福气。

  邵明修听后眯眼笑道:“那我可不跟孙兄客气了,孙兄可否跟我介绍下,东石县的具体情况,只要孙兄知道的都可讲讲。”

  对于孙保财把他当朋友,而不是当知县的态度他很喜欢,这让两人相处起来,氛围很轻松。

  孙保财闻言哈哈一笑,当即跟即将上任的县令老爷,讲起了东石县的具体情况。

  大致说完后,看着邵明修脸色凝重说道:“东石县出产东山石,这个你肯定知道,而把持东山石开采的,是临安府出过太子太傅的那个萧府,这个你应该也清楚,但是等你上任后,可以查一下矿税征收情况,据我所知萧家每年交的矿税少之又少。”

  衙门不是不想多收,而是收不上来,也可以说是不敢多收,萧家给多少衙门只能接多少。

  东石县有东山石这样的矿产,民众都没有过的好些,归根结底就是东山石的开采权,被萧家给独占了。

  萧家不但独占,还相当于白白的独占,这些东石县本地人,哪里能不清楚。

  可惜的是没人能奈何得了人家,现在百姓已经不敢公开谈论萧家的事了。

  听何二说也有过把这事上报的,结果都莫名暴毙了。

  这样的事谁还敢管,来这里的知县,没有一个有作为的。

  难道来的都是不作为的官吗,当然不是了。

  而是在这个地界,要想平安的走,就得装糊涂忍着。

  东石县连任的县令都少,为何会这样,还不是担心以后出事受牵连,东山石这么庞大的矿脉,每年就收那么点矿税,其余矿税哪去了。

  如果朝廷有人过问,这帮人都得掉脑袋。

  现在邵明修来这里当县令了,以他的心性不容他不管。

  如果出事别说他,还要牵连家族。

  邵明修听后强压下心底的震惊,他来之前查询过东石县的情况。

  户部的卷宗上明明写着,东石县东山石产量稀少,年课税五百两纹银左右。

  看来这事他要好好调查一下了。

  临安府萧家的族长萧成渝,做太子太傅那时,还是三十年前的事呢。

  那时的太子就是现在的景齐皇帝。

  萧家这殊荣糊弄别人还行,可糊弄不了他。

  他们邵家的门第,可不比他萧家低。

  就是有一点不太好办,他们两家有联姻关系,他要是把这事捅出来了,他们家叔伯还不得绕不过他,这事想想都头痛。

  不过既然这事放到他眼皮底下了,不管是不可能的。

  这样为朝廷所不容之事,绝对不能姑息,吃了多少必须吐出来。

  想罢对着孙宝财笑道:“谢孙兄跟我说这些,这事我会想法解决。”

  话落停顿了下,诚挚的看着孙保财道:“实不相瞒,明修对孙兄家的稻田养鱼很感兴趣,我想把稻田养鱼,在全东石县推广,让更多百姓多份收入,生活的更好,孙兄能否帮我。”

  他觉的孙保财说的,鱼卖不出去的问题,还是能通过其它方式解决的。

  孙宝财听绍明修这般说,就知他并不惧怕萧家,看来绍明修的家族势力也不小啊,既然这样他就放心了。

  东山石的事,他也只能提醒下,他还没那个能力参与进去。

  又听邵明修这般说,开始认真思考,稻田养鱼只要解决了鱼的销路问题,那么别说全东石县推广,就是全大景朝推广也不是不行。

  那样的话这番政绩,足够铺平邵明修的官场路了。

  即来这里一回,能为这里的百姓做些实事,也挺好的。

  他和邵明修既是朋友,当然会助他一臂之力。

  想罢开口道:“邵兄客气了,稻田养鱼能帮到更多人,这是好事,我刚刚也想了下鱼的销路问题,整理出一个章程,我说说你听听是否可行。”

  邵明修听后道了句:“孙兄请讲。”

  孙保财笑了笑开口道:“邵兄,稻田养鱼这事,我们家今年才刚开始弄,现在看来这事确实可行,但具体能增加多少收入,还要等到水稻成熟时,收了稻子捞出鱼后,才能知道具体情况。”

  “届时可行的话,大面积推广,要解决几点,一是万一发生病虫害怎么办,这点要邵兄派人研究下了,最好能找到预防的措施,因为如果全县受灾的话,这对农民的打击是致命的。”

  “二就是这么多鱼,怎么才不会烂到手里,如果把鱼加工成一些成品,比如鱼干咸鱼等,官府能否出面帮着推广出去。”

  “三嘛就是还是要多收集,研制鱼制品的法子,这个范围可以广些,像是鱼菜谱也可以收集,反正跟鱼有关的都收集来。”

  说到这里想到个情景,东石县的别名,会不会被人叫做,鱼干县或者咸鱼县。

  想到这里不由笑了出来,对着邵明修继续道:“我在这里为红枣村先某个好处,邵兄可否把红枣村作为示范村,全面实行稻田养鱼。”说完这话等着邵明修的答复。

  邵明修把孙保财说的话,仔细捋了一遍,越发觉的孙兄大才。

  一个村子稻田养鱼成功了,那么在进行推广,就更有说服力了。

  到时十个百个村子都成为红枣村,那么何愁百姓日子过不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