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悍妇1949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1节


第28章 摩擦

  田大花手上的树枝再次扬起的时候, 姜茂松大步进来了, 进来一看这阵势, 简单问了两句,看着儿子那可怜巴巴的小表情, 顿时就心疼了, 赶紧冲田大花使眼色。

  田大花全当他眼睛抽筋。

  姜茂松舍不得打孩子,可又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护短,乡下那句老话,一个打,一个护, 到老不正路,这道理姜茂松哪能不明白。

  可是小石头才多大呀, 还那么聪明懂事, 怎么舍得打。

  姜茂松于是拉了个凳子在俩小孩跟前坐下来,盯着小石头问:“石头,看你把妈妈气的,小孩子有事要跟大人说,不许撒谎。”

  “就是……他们,欺生。”福妞在旁边先招了, 偷瞧着田大花的脸色, 嚅嚅地说:“大嫂,真不能怪我们,他们老欺负我们,好几回了。”

  既然开了头, 俩小孩索性就开始控诉了。

  “他们一群人,七八个,都是高年级的,放学路上拦住我们欺负。”

  “在学校里还骂我们,骂我们是乡下来的傻蛋,同班的小孩也有欺生的,还骂我们是土包子,拽小姑姑的辫子,往我们身上抹脏东西,在我作业本上乱画。”

  “对对,同班的小孩,有一个家里开饭店的,下课时还故意把小石头绊倒。”

  学校里被欺负,对刘安亮这么大的男孩子来说,报告老师,告诉爸妈,似乎很叫人瞧不起,是个丢脸的事情;而对福妞和小石头这样的小孩子来说,老师当时管一管,可老师总不能时刻盯着,小孩子互相还会瞧不起“打小报告”的行为,背地里变本加厉欺负,还会被排斥,放了学拦在路上打群架。

  个别孩子的劣性,排斥,欺凌,好像太寻常了。

  刘安亮这样年纪的男孩子开始信奉拳头,信奉英雄主义了。于是刘安亮带着小石头,仗着每天练拳扎马步的底气,跟对方来了一场硬碰硬的武力对决,刘安亮的理论,要想解决根本,把那些坏小子揍服了就安生了。

  于是打完架,回来还约定不让大人知道。

  田大花想过俩小孩到了新学校会有人欺生,可到哪儿都得适应一阵子,总会由生变熟,小孩子自己搞定也是个过程,她相信自家俩小孩都不是笨蛋。要只是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她根本不会在意。可没成想,人家七八个大孩子打他们俩啊,还带着福妞一个小女娃。

  这怎么能忍!

  田大花跟姜茂松对了一个眼色,起身就出去了,她径直去了刘嫂子家。

  进门一看,跟他们家情形差不多,刘嫂子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个鸡毛掸子正在审安亮,刘师长黑着脸站在一旁。

  再一看安亮,嗬,同样一身脏兮兮,衣服都扯破了一块。

  “回到家拿书包挡着,悄悄就溜进去了,我进来一看,他拿了针线自己偷偷缝补呢。”刘嫂子指着安亮说,“本事大了啊,不说老实话,看我今天不揍死你。”

  “嫂子,你别骂安亮了,这事情,不能怪咱们孩子。”田大花就把问到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完了来一句:“嫂子,明天咱俩走一趟,不能让小孩挨这个欺负。”

  “你们两个女同志,去干吗?去学校闹?”刘师长摆着手说,“不行不行,男孩子都是属小狼崽子的,打个架还不是正常吗,自己解决,不能靠娘们家护着。安亮,男子汉不能窝囊,你长点儿本事,给我打回去。”

  田大花可没打算去学校闹,她的性子,直接揍回去啊,一顿不行就两顿。不过她听刘师长说到后半截,就不解释了,刘师长这爹当的,彪。

  在田大花看来,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可不是这个道理吗。

  安亮得到了爸爸的支持鼓励,显然很得意,得意地微微抬着下巴冲刘嫂子笑,被刘嫂子一鸡毛掸把那一脸得意打下去了。

  刘嫂子担心地说:“他们仗着人多,打架还不是咱们小孩吃亏,那小石头才刚刚八岁呢。”

  说着话,姜茂松从外头进来了,自己进来的,田大花问俩小孩呢,他说教育了几句,让写作业呢。

  于是刘嫂子也打发安亮先去写作业,俩对父母坐在一起,讨论怎么管这事。

  然后姜茂松无语地发现,除了他,剩下三个人意见一致,找场子,打回去。只不过刘师长是鼓励孩子打回去,刘嫂子是要帮孩子找场子。田大花没明说,可姜茂松还不了解她吗,她那样能动手就别费嘴的性子,一准是打算亲自打回去了。

  姜茂松说:“刘师长,你看小孩子的事情,又不是你带兵打仗,直接打回去,面对强敌不退缩,誓与阵地共存亡,哪有那么上纲上线啊。你想想咱们大院里,也不止这三个孩子在学校读书,都是生来乍到,恐怕也都会被欺负新来的,全都打回去,安亮和小石头两个孩子,打得过来吗。再说了,老师批评,跟同学也搞不好关系呀。”

  “那你说怎么办?”刘师长说,“茂松啊,你们这些搞政工的,心里头弯弯绕多,搞那么复杂。那你说,不叫他们自己解决,光靠大人帮他们出头,能行吗?”

  “你让我想想,反正不能简单粗暴打回去。”姜茂松说,“刘师长,嫂子,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会有好法子的。”

  就这么商量地告一段落,姜茂松和田大花告辞了出来,两人并肩慢悠悠往自家走。田大花这半天都没怎么说话,这会儿沉着个脸,像是不太高兴。

  “大花,小孩子的事,你别太计较。”姜茂松不放心地嘱咐。

  “我知道。”田大花说,“你不就是说我简单粗暴吗。”

  姜茂松顿了顿,两人走在路上呢,大院里都有人,他就没敢顶嘴。

  回到家收拾吃饭,俩小孩似乎早忘了打架的事儿,兴致勃勃地给奶奶背新学的古诗,下午她打孩子的事情,老奶奶问都没问。

  田大花敢打赌,奶奶一准是知道的,不过这也是老奶奶叫人服的一点,田大花管教孩子,奶奶从来不掺和不护短,尤其不会当面说,顶多背地里提醒田大花几句,说孩子小不能太严厉。

  吃过饭姜茂松检查俩小孩的功课,别的也没多说,好像就把挨欺负打架的事情翻过去了似的。

  田大花也没在饭桌上提,心里却默默下了个决定,从明天起,她得开始训练俩小孩扎马步练拳脚,把孩子教得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

  只是眼前的麻烦是,她跟刘师长不同,她一个女人家,别人眼里乡下来的家庭妇女,她不该会的东西,要怎么找个靠谱的理由,能给俩孩子训练。

  结果这天晚上,两人睡觉前的“卧谈会”就争执起来了。田大花说,必须教训那几个坏小子一顿,你不教训,他们能欺负一回两回,就肯定有第三回。

  天气热,田大花刚冲完澡,头发还滴着水,坐在自己床边不高兴。姜茂松也冲完了澡,他每天晚上不敢早早把行军床铺上,怕奶奶或者俩小孩万一进来,看见了可就露馅了,所以都等到家里人都睡下了,才开始铺床。

  “石头和福妞转学来都两三个月了吧,还要挨欺负。”田大花耿耿于怀,“我不管你有什么弯弯绕,反正这事我生气,你不教训他们,他们欺负人就更加有恃无恐。”

  “行了,大花,这个事情你听我的,尤其你……”他想说,尤其你那巴掌,可不是一般的巴掌,哪能随便动手呀。

  “小孩子的事,还是要文明些。”姜茂松说,“你也不想想,我们家长要是出面交涉,我们两家还都是部队的身份,影响多不好啊。大花,你呀,有些人情世故的东西还是要注意,别一言不合就动手,不能那么简单粗暴解决问题。你呀,还有刘师长和嫂子,你们也真是,怎么能鼓励孩子打架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弯腰从床底拉出折叠的行军床,刚直起腰来,身体一轻一倒,田大花抓住他往床上一摁,膝盖抵着他的后腰,把他脸朝下抓俘虏一样押在床上。

  “你道理多,那你跟我好好讲讲道理。”田大花说,“我就简单粗暴了,我就动手了,你不是废话多吗,那你看看,现在靠你那些废话,怎么解决你现在的问题,你看看废话管不管用。”

  姜茂松:“……”

  她心里窝火,他被拿来出气了。

  他被她轻易压制在床上,膝盖抵着后腰,一手摁着肩膀,一手扭着他的胳膊,控制地死死的,想挣扎一下都动不了,脸摁在被子里,呼吸都不通畅了,他现在要怎么讲道理?

  “大花!”姜茂松的声音在从被子中含混不清地传出来,徒劳地挣扎一下,“……大花,快放开,我投降行了吧?”

  “哈!”田大花嗤笑一声,挑衅示威似的故意推搡了两下,才放开手,看着他满脸狼狈地爬起来,一张脸也不知是被子里憋的还是怎么的,反正都涨红了。

  “大花,你……”姜茂松半天没说出你什么来,看着她微抬着下巴,一脸得意轻蔑的样子,姜茂松自嘲一笑,忽然身形一动,出其不意地抱住她一起倒在床上,扳回一局。

  他靠身高体重的优势压住她,带着笑意的声音说:“大花,你欺负人啊。”

  不过没用,只两秒钟,田大花反应过来,一用力,就轻松地推开了他。

  田大花从床上坐起来,脸色不虞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地威胁:“你再敢,我抽你。”

  姜茂松坐起来,脸色古怪地盯着她看了半天,她此刻穿着自家缝的棉布内衫,比较……单薄。刚才……

  老半天,姜茂松咧嘴笑笑,站起身继续去铺他的床。

  他铺床,关灯,黑暗中躺在床上,对面大床上她静静地睡着,姜茂松忽然有些兴奋。

  她好像,第一次在他面前显露她的某些“技能”,以前不算,她都是掩饰的,这次竟不加掩饰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对他没有那么重的敌意和戒心了?或者,天长日久两人熟悉了,甚至有了些默契,她在他面前,已经坦然地不再遮掩?

  姜茂松希望是这样,只要她不再那么冷淡地漠然以对,他就是再被摁倒碾压摩擦几回也认了。

  孩子们的打架事件,解决得有些喜感。

  第二天,姜茂松跟张二柱说,去帮他把小孩接来。

  “张二柱,你看我最近特别忙,小孩我有点不放心,你下午不是要出去巡逻吗?回来时能不能顺路帮我接福妞和小石头放学?还有安亮,你在学校门口等一会儿,有我们大院里的孩子,你就都给接回来。”

  张二柱高兴地答应了,刚解放,城市采取军管,他今天要带队巡逻,回来路过学校门口,顺便接几个孩子放学当然乐意。

  于是下午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对面的路边,整整齐齐列着一对士兵,装备整齐,军姿挺拔,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这时代军人就是光芒,就是焦点啊,于是放学的大孩子小孩子们纷纷瞩目,然后看着他们接了几个小同学,高高兴兴的,一路步伐整齐地离开了。

第29章 不能忍

  大院里的孩子们忽然就开始“吃香”了, 各种受欢迎。小石头回来说, 他们班一大堆男生围着他问, 你天天跟解放军在一起呀,还问他摸过枪没有。

  “那你怎么回答的?”

  “当然摸过呀。”小石头说, “不过我跟他们说了, 小孩子不能随便拿枪,爸爸不让拿,会走火,不安全。”

  这下子,把一帮子小男生羡慕崇拜得不行。

  然后每天回家身上也干干净净的, 没有再发现打架一身脏。有一回田大花出门买东西,碰巧看见安亮领着小石头和福妞放学回来, 居然有几个跟安亮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一直跟着送到大院门口, 还亲亲热热地挥手再见。

  刘师长给总结了一句,说茂松是搞政工的,攻心为上。田大花背地里嗤之以鼻,他那还不是换了个形式的简单粗暴?比谁高明呀。

  “原先拦路欺负我们的那些男生,还有的跑来找安亮哥哥玩,问他怎么才能当解放军。”

  这个年代, 当解放军是许许多多男娃的理想啊。

  “那安亮怎么说的?”

  “安亮说, ”福妞学着刘安亮的口气,“你先得长大。”

  俩小孩说着就哈哈哈大笑起来,田大花也忍俊不禁了。

  她发现小孩子还挺会解决问题的,比如这仨孩子, 似乎是自己发现“辈分”的问题了,小石头还是一口一个“安亮哥哥”,可福妞呢,小姑娘不知啥时候就把称呼改了,把哥哥两个字去掉了,她就只叫安亮。这不就乱不了不辈分了吗。

  还有,小孩子们口音也越来越同化了,比如安明和安亮,刚来时跟刘嫂子一样,一口地道的西北口音,一听就知道外地的,安亮长得又俊秀,看着挺好欺负,也难怪有些坏孩子想欺生。还有前边何参谋家的胖儿子,五岁的男娃,满口山东小侉子,一说话别的小孩老学他,起哄,把小家伙气得撅嘴。

  福妞和小石头倒是没这个问题,她们本来就算当地人,离得没那么远,口音都差不多。

  可是渐渐的,小孩子们都学会说当地话了,也就更好的融入了。小孩子学的快,这一点跟大人可不一样,你看刘嫂子,一口西北口音,一点都不会变的。

  于是安亮出了门,当地话张嘴就来,回到家里,跟他妈说话立刻改回一口西北腔,切换非常自如。尤其这孩子是个“皮里刁”,看着老实孩子,肚子里心眼还挺多,渐渐地就在男生堆里混得风生水起。

  对于大院孩子们的处境变化,姜茂松乐见其成,然后他适时地跟俩小孩说,你们呀,得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只有自己厉害了,文武双全,其他同学才能真正佩服你们,别人才不敢欺负。

  田大花对“文武双全”这四个字尤其赞同,所以,俩小孩必须练一练拳脚,强身健体才行。像她,前世从小跟着父兄习练拳脚,也不是非要去学着当个武将,并非要练成什么样子,目的本身也就是强身健体,能够自保无虞。

  她现在也想到了办法,那就是,丢给刘师长,然后她再光明正大地“督促”。

  每天早晨,俩小孩早早起床洗漱完了,她就把俩小孩赶去刘嫂子家,刘师长每天早晨在自家院里训练俩儿子扎马步,练拳,先开始学的是部队练兵的军体拳。

  然后田大花把俩小孩赶过去了,刘师长就很自然地把小石头拎过来一起扎马步,开始觉得福妞一个小女娃,乖乖巧巧的,没舍得让学,人家福妞自己跑过去学了。

  “大花,你这样挺麻烦人家刘师长的。”姜茂松说。

  “一个两个也是教,再多两个也是教,刘师长反正每天早晨教安明、安亮锻炼身体,他乐意,俩小孩就跟着一起玩呗。”田大花斜了姜茂松一眼说,“谁叫你自己拳脚不行?”

  “我……各有所长,懂不懂?”姜茂松赶紧辩解,“他小时候穷,拜师卖艺学过几年,我没学过,再说我又不差,我枪法很厉害的,上战场拼刺刀咱也没熊过。”

  晚上俩小孩写完功课,田大花就借着“督促练习”的名义,在自家院子里给他们加练。她从小将门出身的功底,教俩小孩扎马步,打基础,冲拳,压肩,踢腿,刘师长教的她再给理一遍,巩固加深一遍。于是没过几天,刘师长就跟姜茂松说,你家俩小孩,天赋异禀啊,学得又好又快,这要搁在过去,还真是学武的苗子。

  刘师长有时自己还挺奇怪,怎么同样是他教的,小石头的马步比安明、安亮扎得更稳,动作比安明、安亮还要标准漂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