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科举之家有考生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82节


  “该!”

  “害人不成反害已……”

  “那学子也是丹嘉城的考生?!应该追究他们学喻和担保人的职责,连这种品德败坏之徒,也能来能加院试?!”

  “他们是怎么考察的?!”

  “就是!就是!”

  “那考生叫什么?!他的担保人和教喻是谁?!”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的人都被小厮活灵活现的讲述给吸引了过来,听完之后,纷纷义愤填膺的谴责着。

  “那考生叫王志,他的担保人是石鼓书生的周嘉安,教喻是石鼓书院的李维!”

  一道低沉如钟的声音混在人群的杂音之中响起。

  但是尤其人们太过气愤,也没有人留意是谁发出的声音,只是记住了王志、石鼓书院、周嘉安、李维这几个名字。

  而那道低沉如钟声音的主人在说完那一句后,就拉低了头上的头巾,低头混在人群中走远了。

  赫然正是李石头!

  托李石头的福,王志、石鼓书院、周嘉安、李维这几个名字在兰西府可算是臭到大街了。

  ……

  “李伯父,那王志往您的考篮里塞小抄,您知道吗?!”

  在茶楼一僻静角落坐下后,宋松安迫不及待的问。

  他当时离得稍微有些远,在队伍的最后面,前面发生的事情,他也看不清,还是从前面传过来的骚动,他听了那么两耳朵,一时心中大急。

  宋松安其实答完的比李爹还早。

  他的号房的位置比较靠前,能够看到交卷考生的情况,在谢越彦交卷完不久,他便已写完了,只是想等一下李爹,所以,才一直拖着没交,在看到李爹后,他才拎了考篮带着卷子出来。

  “我说我怎么比你还早交卷一步?!原来,是你在等我……”,李爹哈哈大笑。

  他还以为他这一次考的比宋松安好呢。

  “王志这小人往考篮里塞小抄了吗?!我完全不知道啊……”

  说到小抄,李爹一脸的蒙。

  他怎么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还有,哪有人往别人的考篮里塞小抄,最后,小抄却跑到自己篮子里的?!

  “是啊!最后,那小抄竟然是在他自己的篮子里翻出来的……一定是李伯父吉人自有天相!”

  宋松安心里后怕。

  这万一是在李伯父的考篮里翻出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是谁帮了李伯父一把,他都感激他!

  李伯父可是他的救命恩人!

  当初如果不是李伯父救了昏死过去的他,今天还能不能有宋松安这个人还两说。更何况,李伯父还给他介绍了一份体面的抄书工作,让他赚了近二十两的银子。

  这二十两在他们家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

  他回去后,用这笔钱让他哥给他嫂子买了新的银镯子,还用这笔钱给他娘抓了药,治好了她娘咳喘之症,剩下的银子给家里留下大部份,他拿着几两银子又来参加院试了。

  若没有这笔钱,他连院试都来不了。

  哪能换上一袭新衣、有吃有住、从从容容的考试。

  李家小叔在一旁听得嘴里的茶饼都掉到了桌上。

  他家三哥被人塞小抄了?!

  他怎么不知道?!

  他明明也有注意三哥的安全的。

  若是那小抄真的在三哥的篮子里翻出来,那可就全完了……

  “谁把小抄给还回去的呢?!难道是文昌星君看不得屑小在他眼皮子底下害人,于是,把小抄还了回去?!”

  小叔自语自言。

  谢越彦被小叔丰富的想像力逗得差点喷了口中的茶。

  还文昌星君?!

  匆匆赶回来的李石头手里拎着刚刚谢越彦吩咐他去买的‘周记脆饼’。

  这种金黄薄脆的饼在炉中烤得脆脆的,上面撒满了芝麻,吃起来又脆又香,还有淡淡的盐味。既能当零食吃,又能主食吃。因为它香脆饱腹,是院考学子们的最爱。

  谢越彦和李爹再没有了李雁回准备的考场大餐,今天就是用这个对付的肚皮。

  李石头将“周记脆饼”递给谢越彦,对着谢越彦隐晦的点点头,谢越彦微笑收下。

  他对李石头示意看了看刚才吓了一跳,现在又埋头苦吃茶饼的李家小叔。

  李石头秒懂。

  李爹看到李石头买回来的“周记脆饼”一点儿也没有起疑,招呼着李石头喝茶吃饼。

  李石头憨笑道:“这种茶不解渴!我去买些脆饼配大碗茶吃!”

  李爹也知道李石头饭量奇大。

  他们点的都是读书人附庸风雅的茶水点心,怕是给李石头添牙缝都不够,遂也不阻拦,笑着挥手让李石头自已找吃的去了。

  李石头出去一圈,关于“王志案”就又有了新的说词。

  那小抄凭空会飞回王志的考篮里,一定是文昌星君看不得小人在他眼皮子底下作祟,所以将小抄还了回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说法。

  猜测也许是哪位考生看不得这样的事情,所以,偷偷的将小抄还了回去……

  但广大的吃瓜群众还是更愿意相信神明的存在,所以,他们对于第一个说法乐此不疲、津津乐道……

  于是,真相就被这么掩埋了。

  ……

第99章

  第一场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谢越彦依旧是案首、宋松安也依旧是第二, 而李爹还是万年老三。

  丹嘉城那通过府试的四十多人, 除了心思不正的王志和石鼓书院的几个学子外, 全部榜上有名。

  而且,名次都很高。

  前十名里就有五个是丹嘉城的考生。

  丹嘉城一时风头无二!

  当然, 在丹嘉城考生大出风头的时候,也不乏一些酸酸的声音,“学识好又如何?!人品低劣啊……”。

  直说丹嘉城的考生们脸都绿了, 脸上再无半分兴奋之情。

  就因为一个王志,他们整个丹嘉城的考生都被他给拖累了,连头都抬不起来。和其它人互相介绍时,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丹嘉城的考生。

  如果王志敢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连活撕了他的心都有了。

  可王志自那天之后,就消失了。

  他被剥夺了童生的头巾, 还因为情节恶劣、有害人之心, 被提学官怒斥为“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枉为读书人!”,判罚他“今生不可再科考!”,彻底绝了他读书科举这条路。

  连他的保人石鼓书院的禀生-周嘉安也受了牵连, 提学官夺了他禀生的头衔。

  石鼓书院的教谕,被提学官斥责为“识人不清!”,捋了他教谕的之职。

  顺带摘了石鼓书院一学院参考学子的头巾。

  提学官一怒,其威力自然是不小的。

  石鼓书院的学子们恨王志都快恨疯了。

  王志犯案与他们何干?!

  可惜, 提学官是个曾经当过翰林的、非常固执的老学究。

  他对科举舞弊、陷害同窗尤其的痛恨。

  好像提学官当年就曾被陷害过, 如果不是新朝, 他怕是此生都无望科举了。

  王志这行为, 几乎是捅了提学官的肺管子了。

  由王志一人,而迁怒到整个石鼓书院参考的学子,这倒是谢越彦没有想到的。

  不过,谢越彦不会同情石鼓书院就是了。

  在他看来,石鼓书院在曾夫子的带领下,整个书院的风气都坏了。急功近利、不辩事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如若为官,苦的必是一方百姓。

  可以说,石鼓书院学子院试,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

  而它的影响还将会是巨大的。

  周嘉安被摘了禀生的头衔,只余秀才的名头,怕是要气吐了血了。

  石鼓书院的教谕被捋了,这是直接打在石鼓书院的脸上了。

  经此一事,石鼓书院再难成气候,无力与清水书院争高低了。石鼓书院整个都弱了下来,又如何还能再难为李伯父?!等日后李伯父成了举人,石鼓书院就再也不能钳制李伯父了。

  正场结果出来后,淘汰了一半还多的人。

  不过八方客栈的生意还是一样的火爆。

  有人离开,就有人住进来。

  住进来的人都是侥幸过了第一场正试的人。

  几乎没有人外出或是闲谈,每一个人都紧张的温习为了应对院试的覆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