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璀璨八零年代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4节


第十八章

  最终褚欣然还是没有同意住大院, 不过她答应邱静婷, 每个星期周末的时候会过来住两天。

  “既然你理由充分,我也不强求你了,你呢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千万不能跟我和你大伯见外。”

  邱静婷坐在沙发上揽着褚欣然亲热的说, “不说现在, 就是以后你结婚,我和你大伯也要给你添嫁妆呢,对我们来说, 你啊就是我们的小女儿。”

  “彩琴,你这个当妈的可千万别吃醋了。”

  “不会,有人帮我疼女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她要是个小心眼的,就不可能一直和邱静婷处的这么好。聪明的女人会接受来自其他人的善意,只有蠢笨的女人,才会将别人的好心“妖魔化”。

  当然邱静婷也是个大气的妯娌,这么多年来,是真心对自己的女儿好。

  “其实我才是最幸福的, 我比别人多一个妈,就多了一份母爱。那句歌词,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觉得非常准确, 我现在就感觉到自己是个宝了。”

  她刚来的时候和大家不大亲近, 经过了两年的相处, 她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人。打开心扉后, 和家人相处起来更加融洽,也愿意把自己当成那个十几岁的少女,偶尔和家人撒撒娇,说一些乖巧的话,也算“彩衣娱亲”吧。

  听她这么说,唐彩琴和邱静婷都很高兴,直说女儿才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

  学校报到那天,除了部队有事必须要去的褚时令,几乎是全家总动员。褚欣恪负责开车,唐彩琴和邱静婷则要去帮忙搬东西。

  褚欣然本来说只要自己去就好,被他们坚决否定了这个提议。

  “今天得去看看情况,万一要收拾宿舍,还要拿书本什么的,你一个人怎么弄的过来?”

  褚欣然一想也挺有道理,以前她读的是本市的大学,并不需要住宿,所以住宿这一块的流程她确实不大清楚。

  “你当初为什么选了新闻专业?”

  报名的路上,褚欣恪突然问了她这个问题,褚欣然还愣了一下。

  “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后毕业了不管是做新闻媒体还是在其他单位工作,我都想做一个直言不讳,伸张正义的人。”

  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褚欣然说起自己选择新闻专业的原因,当时她在金陵,志愿是自己一个人填的,填好后和大家一说,反正也是个正常的专业,大家就没有多问,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一层意思在。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生,毕业以后大都在新闻媒体、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较高层次的新闻业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当然也有少部分毕业生担负了中央新闻宣传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领导职务,一些进入新闻院校的毕业生还能成为所在新闻院系的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

  可以说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当然这也和个人的能力有关。

  “没想到我们然然这么有正义感,那你好好努力,不管以后去哪里工作,我们全家都支持你。”

  位于海淀区的清华园和北平大学隔街相望,曾经在北平大学读过mba的褚欣然,对这一带可以说还是挺熟悉的。

  下车后,从挂着“欢迎90级新生入学”条幅的标志性大门进了校园后,立刻就有挂着绶带的同学迎了上来。

  “同学,你是准备入学的新生吗?”

  两个笑出牙龈的学长对着褚欣恪问道。

  “我是老生了,她才是你们的新生。”

  褚欣恪个子高,皮肤晒成古铜色,今天还一反常态的严肃了不少,看上去还是挺有样子的。

  两位学长顺着褚欣恪的目光转向了褚欣然,其实他们刚刚也看到她了,只不过褚欣然长的漂亮,看上去也不大,就没想过新生会是她。

  两人红着脸偷偷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其中一个把手里的a4纸递了两张给褚欣然。

  “学妹,这是新生报道通知,具体的流程还有报名地点都有说明。对了,你是哪个系的新生?”

  “我是中文系的,谢谢两位学长。”

  “哦,没事,不用谢。”

  冲他们笑着挥手道别后,褚欣然和家人往校园里走去。

  “快去告诉他们,今年中文系来了个漂亮的学妹。”

  走了没几步,学长们的对话就传到了他们耳里。

  “现在的大学生,都太浮躁了,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一点也不稳重。”

  唐彩琴是个很有修养的人,像这样的话,已经表明了她的极不高兴。

  “婶婶,你放心,我会经常过来的。”

  褚欣恪的话也不言而喻,好在邱静婷没有说什么,否则褚欣然就真的满头黑线了。

  虽然她长的还不错,可不代表以后就会有很多男生对她有什么想法,也不代表她会和别人谈恋爱啊,他们如临大敌的样子,真的很没有道理。

  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清华园有不少值得欣赏的景色。看了那两张报名流程后,沿着清华路一路走走看看,不知不觉就到了报名的地点。

  “学费每学期一百元,你是走读还是住宿,住宿费一学期三百。”

  从建国到1985年,国家其实是一直不征收学费的,1985年国家颁发了《□□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表明“各高校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知道1989年,很多学校才开始收取学费,今年也是清华园收取学费的第二年。

  “我们要住宿的,请老师帮我们安排一个好点的宿舍吧。”

  像很多为了孩子包办一些的家乡一样,唐彩琴代替褚欣然回答了财务处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提了一点要求。

  工作人员看了她一眼,从她的穿着打扮上也能看出她的家庭条件不错,有这个要求也不算意外。

  “现在学校的宿舍就那么几个地方,条件也都差不多,这样,如果是想安静一点,我可以给你安排在古月堂。”

  古月堂是清华园的古建庭院之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

  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后来是教师宿舍,直到清华开始招收女生,古月堂才被辟为清华女生宿舍。

  关于古月堂,汪健君先生还写过一首诗,“古月堂前几变更,昔年济济聚群英。一从女禁开黉畲,两度繁花共月明。”

  褚欣然知道这时候大名鼎鼎的紫荆公寓还没有建立,能住进历史优秀的古月堂,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交了学费和住宿费后,褚欣恪终于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劳力帮褚欣然整理好了宿舍。

  “环境挺好的,就是没有暖气,也不知道到了冬天会不会冷。”

  对于宿舍大家都挺满意的,唯一的担心就是取暖问题。

  “要是冬天冷,然然就回去睡,到时候我再来看看,你放心,我不会让她冷着冻着的。”

  “我离的远,平常也照顾不到然然,也就只能麻烦你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之前在金陵还好,女儿有爷爷奶奶照顾,家里什么都不缺,可在学校不一样,肯定是什么都不如在家里头方便的。

  “你又说客气话了,有什么麻烦的,我还想着然然能住家里烦我,也免得我整天羡慕别人家有儿有女的。”

  “妈,婶婶,你们就别担心了,学校里这么多住宿的学生呢,还有离家很远,不能常回家的,我已经很幸福了,你看这里环境多好,看书学习都更有氛围了。”

  清华园之所以在高校中有这样的地位,也就是这份厚重的“历史”。不管是古月堂,还是荷塘月色、水木清华,都为这个校园平添了几分雅致的韵味。

  离开宿舍前,褚欣然见到了自己的舍友之一,是个戴着眼镜的短发小姑娘,她也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过来报名的。

  “我叫褚欣然。”

  “我叫周晓丹。”

  “我宿舍已经收拾好了,就先走了,等开学了我再过来,回见。”

  “你是本地的学生啊?请你你平常多照顾照顾我们家晓丹,她这是第一次来北平,人生地不熟的,你们是舍友,一定要相互帮助啊。”

  周晓丹的母亲是个看上去挺和善的中年人,听到褚欣然要离开,也猜到了她是本地的,条件也好,就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期望,也是为了能让自己安心一些。

  “行的阿姨,我们会相互照顾的。”

  可能天下的父母为孩子担忧的心情都是一样,褚欣然承诺后和家人一起离开了已经收拾好的宿舍,就等着两天后正式入校,开始军训活动。

第十九章

  “欣然, 你等等我。”

  下课后, 同班同学苏云,在身后叫住了褚欣然。

  “我们一起去食堂打饭吧,你今天在食堂吃,还是回宿舍吃?”

  为期二十天的军训结束后, 新生们很快开始了规律的校园生活, 苏云是褚欣然新闻专业的同学,两人都住在古月堂,在教室和宿舍楼里碰见几次后就熟了, 只不过苏云和她并不在同一个宿舍。

  褚欣然宿舍里的另外三位室友,都是来自不同的系,有化学系的,有机电系的,还有一位外语系的。报名那天第一个遇到的周晓丹是机电系的女生,另外,化学系的叫陈慧慧,外语系的叫祝璇。

  “我打回宿舍吃, 你要一起吗?”

  “要啊要啊,你真了解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她这么可爱的样子,褚欣然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也难怪班里的男生那么喜欢逗她了。

  苏云人如其名, 给人的感觉就像云一样软绵绵的。她皮肤白, 个子不高, 微胖,说话带着软侬,非常可爱。开学后,中文系新生中有几位女生比较出名,其中就有褚欣然和苏云。

  褚欣然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夺目的那种女孩,不是明艳的长相,可她五官精致柔和,骨架纤细,身材修长,皮肤雪白,这样的外表配上她淡如菊的气质和神韵,是越看越让人心动的那种女生。

  军训期间,很多女生都晒黑了,她却是越晒越白,真的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吸引了不少男生的目光。中文系的男生把她奉为“女神”,其他系的男生也有不少打听她的,有时候走在路上,经常遇到冲她吹口哨的,喊她名字的,可以说尽管开学没多久,她为学校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我们班女生本来就不多,还都是分散开住宿,还好有你跟我一起住古月堂,如果是我一个人,肯定做什么都没意思。”

  苏云的性格是依赖型的,和褚欣然这种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现代女性不同,她是做什么都要和别人陪着的。吃饭,上厕所,去图书馆,有人陪才会动身,没人陪,她宁可饭也不会去吃。

  上个星期周末褚欣然回了一次大院,邱静婷让她带了些吃的来学校,她在宿舍里分了一部分,还给了一些苏云。

  当时苏云一见到她就恨不得哭了,看到卤牛肉和酱鸭子,都开始咽口水了。她这才告诉褚欣然,她回去的这两天,她根本没去食堂。

  褚欣然有点头疼,问她为什么不和舍友一起去。

  “我觉得和她们说不到一块儿去,她们总嫌我太慢了,那我怎么好意思一起啊。而且她们自己也都是一个人,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

  褚欣然了然的点头,她只是心软,怕拒绝了苏云后,苏云会哭鼻子,其实褚欣然自己也觉的一个人做事比两个人一起有效率多了。

  只希望以后苏云能好好融入这个集体,认识更多的朋友,否则褚欣然自己也会疯掉的。

  清华园的食堂从建校以来就非常出名,甚至在建校初期,就有人因为学校的美食而改编了校歌:

  “铲子锵锵,铃儿铛铛,全体学生,来到食堂。鸡鸭鱼肉,烩炒一盘,大家举箸,杯盘以光。嗷嗷饭桶来远方,嗷嗷饭桶来远方,饭菜未剩口尚张,因为要饱必须抢。你抢,我抢,因为要饱必须抢。”

  学校一共有15个食堂,1-2食堂为教工食堂,3-15为学生食堂,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可想而知,学生们的选择范围有多广?

  “今天我们吃什么?”

  苏云是南方姑娘,来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饮食清淡,偏甜。褚欣然记得苏云第一次和她一起吃饭,吃的是六食堂的臊子面,由于浇头里放了辣椒,苏云一边吃一边流汗,还不停的咳嗽,在坚持之下,最后也只吃了五分之一就再也吃不下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