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7节


第78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16

  缓过了两日, 在周念夏还在东向西想的时候, 突然的,方成义就回来告诉她事情解决了。

  也不知道方成义是怎么和张家说的, 反正在周念夏还在苦恼的时候,方成义就直接回家来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让周念夏吃惊的不行。

  这人这几日倒是让她刮目相看了啊, 好奇心还是让她不停地追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周念夏看来, 这般大的事情, 方家人合该详问才对,如今怎的这般简单就被方成义解决了呢?只是任周念夏再如何追问得到的回复也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简单告知罢了。

  只是方成义一直这么说, 只说自己直说得了一处地与一处铺子, 打算改明儿搬到铺子里去。

  周念夏虽然有点怀疑,但是想到方成义以往闷声不响的样子, 又暗暗揣测, 方家是不是知道这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所以才懒得问他。

  想到这个可能性, 周念夏不由扑哧一声笑开了。

  方成义也不知道对方在笑什么, 但看到她高兴, 自己也就高兴了起来。幸福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方家这边问题解决了, 还有周家那边需要通知下,毕竟以后不在村子里住,很多事情都要提前交代清楚。

  好在近些日子, 周家大弟小两口一起,也能慢慢将周家日子撑起来,也无需周念夏实时照看, 这样周念夏也能放心去城里了。

  有时候,周念夏也不明白为什么原主要一直跟护小鸡崽子似的自己的三个弟妹,在他们尚且年幼之时如此做派,尚能称一句爱护弟妹,可人是会长大的。

  在周念夏看来,虽然是自小照顾到大的弟妹,但各自都长大了也该有自己的人生才是。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只会让人永远长不大。

  原书里就是这样,原主事事操心、三个弟妹也就全仰仗着这个大姐,最后不仅原主养成个凡事都替娘家想主意、下决定的局面,三个弟妹也一直没有学会自己长大,其实对双方都不好,又何必呢?

  可能是原主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现世里不也有很多溺爱子女的家长吗?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正确的道理并且正确地执行下去的,有时候可能就这一丝丝的舍不得、放不下,会让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也有可能,原主在后来已经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彼时不受夫家看中的她,也只有牢牢抓住娘家这根救命稻草,才能勉强安慰自己过去做的没有错,殊不知,错到最后、越陷越深直至最后无法挽回的地步。

  现如今,周念夏过来了,自然不会如原主那般作为。她自觉很有几分自知之明,自己既然不是原主,对原主的弟妹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也没有权利替他们做主一切,自然还是该放开手的。

  也是因此,从穿越过来之后,就念夏就有意无意的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自己解决事情的能力,目前看来效果良好,不是吗?

  去周家,将自己和他们姐夫要去县城的事情说了一番,弟妹们也没有细问这根源,只是细细打听了他们的打算,求个心安,又说三妹年龄到了最近也开始相看,到时候希望大姐回来掌掌眼。周念夏自是无不克地应了。

  放手是一方面,可是作为姐姐的爱护也不是假的,婚事这种大事上当然是该帮着看的。不是全然的放任自流、也不是从头到尾的呵护备至、肆意掌控。即使是世间最亲密的夫与妻、父母与子女,也应该有所距离才对,更别说兄弟姐们之间了。

  除了周家的们,周念夏不禁叹气,原主只不过是一时误入崎岖、也没有人来点醒她,告诉她:她的弟妹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当年弱小的只能依靠她时的模样了。

  然后,终究没有,于是最后伤人伤己。

  —————

  伤感都是一时的,多想无益,周念夏很快就把周家的事情忘在脑后了,总归周家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而且现在她来了也不必担心重蹈覆辙。

  尤其现在,周念夏自家里还有一堆事情都没有解决呢?

  那张菁华送的二十亩地,由方成义做主分散着租给了村子里的人家,租子不高,都是本家人也信得过,这一点对,周念夏还是相信方成义能安排妥当的,白纸黑字,有族人见证,也不必担心被人家骗了去。

  至于自家原本就有的两亩地,两人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家种着,租出去的二十亩地完全可以纯收租子收钱,儿子家的这几亩地,全留着种出来的粮食自家吃,也省得来回倒腾了。只是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人不在,这个事情必然还要麻烦方家人。为着这,两人又得上方家门好生拜托了一番。

  鉴于方成义这对儿子儿媳马上就要搬走,方家难得的近期一直喊他们回去一起吃饭,往后想要在聚在一起吃饭恐怕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于是,好一阵子,方成义两人都在一众族人家里东家吃酒、西家吃宴,知道的自然知道,他们只是去县城里开间小铺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呢。

  好在,这样的日子也不会持续太久。而不日,周念夏和方成义两人在准备齐全后就将搬去县城,开始崭新的、不同于乡下的生活了,两人都是很是期待,最近一直都在兴致勃然的准备着。

  当然,在真正搬去之前,他们还是应该先去看一看那个铺子究竟是什么模样、又该做什么小生意比较合适。

  说到做生意这件事情,周念夏还能勉强称作有一点经验,方成义则是完全没有概念了,所以对于这个谱子要卖什么还是一头雾水、糊里糊涂的。可是,村子实在离县城太远了,周念夏敢肯定,他们呆在村子里,永远也不会知道城里的铺子适合卖什么、能卖什么。

  总归,他们吃喝都是自己做,材料也都是自家里带过去的,额外开销也不会太多,所以呆在村子里和呆在城里差别也不大。

  这也就是他们现在两人生活,才可以这么自由了。要真是一家老小生活在一起,这种事情怕是要讨论个把月都讨论不出来什么结果的。可见,,还是小家庭适合人生活。

  —————

  都是农户人家,去的县城虽然距离有点远,但到底也不算背井离乡,方家人也做不出十八里相送的姿态,只仍是不放心的叮嘱两句,也就让他们自己去了。

  方家这个大家族对子女后辈的教养信条就是如此,只要不往歪路上走、只要不饿死病死,不论富贵还是贫穷、不论努力上进、还是混吃等死,全看个人选择,长辈们一概是不干预的。所以,方家的子弟们生长的都比较随意,也都比较肆意。

  就如周念夏他们这样,说去县城就去县城的,方家长辈竟然也能接受,并且丝毫不问缘由,不可谓不开明了。

  周念夏在每次感慨方家的自由度时,就不由想到原主的作为,可以说是十分鲜明的两个对比了,不知道原主当初若是有机会能见到方家这般的行径,会不会有所醒悟。到底原主都已经去投胎转世不知道多少回了,这些也就周念夏自己想想罢了。

  也没有耽搁太久,两人都知道这次去县城也就是先去试试水,至于更长远的,还得边走边看呢。

  所以也就是稍稍收拾了一下日常要用的物品换洗的衣物、喝一段时间的吃食,两年如同初生不怕虎的牛犊一般,就这么直接去了县城里。

  作为一个宫妃能送出手的铺子,可想而知,其位置和大小都是不错的,换言之,将其出租的得到的租金必然也是不菲的,这样周念夏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开一个铺子不说多么赚钱、但总不能亏本吧,要知道这铺子的租金也是应该算到隐性成本里的。

  铺子位于一个不算太热闹、也不算冷僻的街上,不会太过打眼、也不至于无人问津。前铺后院的格局显得地方格外宽敞,不拘周念夏他们想卖什么应该都是可以的。

  只不过作为一没有技术、二没有特殊货源的两个乡下人,暂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主意。单从这一条街来看,像什么衣服铺子、吃食铺子、绣庄等,该有的都有了,一时周念夏也没有了主意。

  说到底,周念夏从始至终都没有自己一个人单独的去做过生意。真要说起来,技术她也是有的。譬如女红、譬如琴棋书画、菜谱食谱,她不说精通但多少都知道一点,要是凭借这些开一个铺子也不是不行。

  可还是那一句,周念夏现在是一个乡下人,自然也应该做乡下人该做的事情。要真是凭借着身处权贵世家所学到的才艺技能在这一世占据优势,周念夏总觉得胜之不武,而且,她也没有把握能完全的把这些异常掩饰过去。

  每一次人生,她总是想着,能够更多的去体验的生活本身的奥妙,一点一滴的或平淡、或奋斗的日子,都是她自己过出来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那样也未免太无趣了。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虽然苦恼于眼前的这点小困境,可是在解决这点困难之后所带来的欣喜与成就,也是值得回味的。

  最终,毫无头绪的他们,还是选择了先进点杂货带着卖,在有好的主意之前,铺子也不能一直空着不是,有点小进项也是好的。

第79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17

  既然下定决心要开个小杂货铺, 两人也不是空口白话的, 当即说干就干了起来。

  杂货铺,顾名思义, 卖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琐物,自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 当然也不必指望凭这个铺子挣到太多的钱, 不过细水长流, 也是一项不错的营生了。

  不过要想成功将东西卖出去,还是得有一点方式方法的。要想进货来的东西好, 排在首位的自然就是进货渠道了。杂货铺卖的价钱本就不会太高, 因此在货物来源上更需要仔细甄选,从中选出价格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 对他们以后的生意有益无害。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因为这间铺子的地理位置还不错, 加之这条街上并没有其他家杂货铺, 也更有利于周念夏他们接下里的生意。而且, 一般的杂货来源也没有需要特别保密的, 两人只在一块儿往周边的街道上略打听了下, 也就大概知道了。

  如猜测一般,县城里所谓的进货渠道基本也就局限于这个小县城下面的各个小镇、村落等。周念夏明白,这也是他们为何不需要保密的原因, 渠道实在是单一的让人一看便知。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对于这些杂货而言,在古代赚钱的并不是货物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路途运输中的成本投入, 路途越远、成本越大,对于本就应该货美价廉的杂物来说,从更远的地方进货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这一点与科技发达的现代相比较,还是很有些不同的。在物资丰厚且多元化的现代,货物更多的价值在于其品牌、质量等物品的价值,而非路途运输的一点成本,但是在这古代则不同。

  不过周念夏也不怵,杂货嘛,只要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进货,哪怕后面卖不出去,也是可以自家留着慢慢用的,而不必担心货物积压卖不出去。不过即使如此,他们也不会一次性进太多进来,因为他们手头的本钱本也没有太多。

  于是,在两人的不断摸索中,铺子也终于渐渐成型,有了摆东西的货架、有了崭新的门面、也有了可卖的货物,当然还有他们的老板和老板娘,而这些也就足以一个小店正常开业赚钱了。

  可以说,这是周念夏自己第一次去实打实的从头到尾接触一样东西、筹备一件事情。从一点点的筛选进货渠道,小到一分钱的差别都要斤斤计较、砍价还价,因为还下来的每一分价格都会是他们之后赚到的;细细的甄选进来货物的质量、尽量在同等的价格下选出质量最优的货物。

  最后,就有了物美价廉的方家小铺,一家可能一直开下去、也有可能中途换成售卖其他任何东西的小杂货铺子。

  虽然只是一个小铺子,但从开始置办到成型,都是两个人一点一点仔细打磨完成的,这种建设新事物的感觉给她带来的满足感远不是绣一朵花、弹一首曲子所能比拟的。

  所以你看,真正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时候真的不是以你的成就大小、有钱与否作为衡量标准的;而是看你本身愿不愿意努力为了某些事情坚持到底、收获成功。有时候,更为珍贵的是其过程、而非结果。

  ————-

  总而言之,这间倾注了周念夏和方成义两人太多太多心血的铺子,小铺子,就在这条街上,悄无声息的开张了,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只几个先前拜访过的邻居家知道这间铺子开张了会是个杂货铺,略略惋惜的同时也少了一丝竞争之心。

  做生意的人嘛,但凡有点心得的,都深谙见人三分笑的道理,尤其这又是个没有竞争关系的,闲暇之余对周念夏他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人情,倒也叫周念夏两人难得生出了点被欢迎的感觉来,也是意外之喜了。

  为着这一份邻里友善,周念夏还在开业前喊了熟悉了的邻居前来吃个便饭,顺便打听下这条街上各家各户的信息。一些最基础不过的消息在饭桌上,大家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至于更内幕的、各人品行,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没有一个人开口细说的。

  周念夏也不强求,现在他们本就不熟悉,也就是个面子情,更何况以后一起呆的日子长着呢,谁好谁歹,总有时间慢慢看清的,不急于一时。

  周念夏他们的铺子,被取名为方家铺子,古代这世道下,虽说这个铺子在周念夏的名下,可实际上真算起来,周念夏这个妻子都是方成义这个作为丈夫的财产,又何况一个铺子。

  好在周念夏自个心大,也不在乎,究其根底,不过她信任他、他也不会辜负她罢了。

  不管怎么样,这间方家铺子在无人期待的场合下顺利开张,甚至于因为一条街上其他商家的照顾,第一天的生意颇为不错,叫小财迷周念夏晚上数钱数的不亦乐乎,这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是叫人不禁着迷啊!

  周念夏不禁感叹,以往她也有过大把撒钱的时候,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么财迷,究其原因,不过是自己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显得格外珍贵。

  这段时间一直以来,一直听周念夏各种使唤的方成义,这会儿见周念夏这样,也不禁乐了,这可是他们两人一起赚来的钱呢。他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可照顾好妻子还是做得到的,以后他们还会有自己的孩子,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就是他再期待不过的日子。

  小小的一间杂货铺就这么在小县城里立住了脚跟。慢慢的,凭借物美价廉慢慢吸引来的顾客越来越多,直至最后有了一个固定的顾客群体,彼此间也知道各自情况。东家的王大爷家是个喜欢喝酒的、西家的李大娘是个喜欢做菜的......

  周念夏和方成义、以及他们的方家铺子在这个小县城里安安稳稳的呆了下来,托世道太平的福,日子一直顺顺当当的。

  异地而来的两个人,也在一点点的融入这个小县城,似是由一个外地人,慢慢演变成了半个本地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人总不会一成不变的。

  ————-

  这几年间,他们顺利的在县城安家落户,只偶尔回到村里,去看看方家人以及周家人,作为一个身处异地的亲人,寻常不过的关心和探望

  对于方家而言,方家子孙众多,平日里缺了方成义这么一个处在中间不上不下的,倒也没有那么打紧,总归年节里总是要回来的,而且平时也多有孝敬,如此和外人平时谈论起这个儿子来自然只有夸奖的。

  至于周家,则是周念夏时不时的回去一趟,权当做一个正常的姐姐回娘家,不仅不会再尝试着给出帮助,甚至有时会故意给自己的生活编造一些难题甩给他们,好叫他们知道她这个大姐也是有不会的东西的。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别的不说,就这几年来几个原来懵懵懂懂的小萝卜头,也能慢慢撑起自己的家,也不再需要周念夏作为一个大姐再如何如何的多加指导。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样就很好了。

  只是不知该不该遗憾的是,多年过去,方家铺子始终也还是一个小小的杂货铺,除了来的人多了点、货物种类更繁复了点,门口聚的乡邻多了点,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了。一切一如既往,没有挣大钱的可能、两人也没有换成其他生意的意思,周念夏两人都深谙小富即安的道理,倒也甘之如饴。

  一切似乎都与往日并无变化。

  直到很久以后的后来,当方成义成了众人口中的老板、周念夏成了成了众人口中的老板娘,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九一日日地坚守着这家小店铺,没有挪窝的打算,慢慢的也攒下来了一点钱。

  在一日寻常的回村时,周念夏突然就听到了张菁华的消息,那个快要被她遗忘的女主突然出现在了她的耳边。

  周念夏深觉,对于这位女主,有一句话可以形容的很贴切,那就是有了消息就是好消息,纯粹的褒意。

  这位女主实在是再妥帖不过的人了,自己有了什么困难、吃了什么哭也从来不忘外说,只是在确定自己一步步向上的步子迈的稳健了,才会把好消息传回来,因此,我在村子里的周念夏能听到消息时,可能一件件事情都以女主的胜利而结束了。最终传到他们耳中的,只有那么一个结果。

  但无疑,尽管久未谋面,但女主在柳家村众人口中的观感越来越好,当然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女主给老张家送了多少东西,更多的还是柳家村几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受到过她的恩惠。

  除非是真的完全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否则任是谁面对自己的财神爷,可不都得恭恭敬敬、小心捧着吗?也没什么好吃味的。

  最后,也没有出乎周念夏的意料,女主将张家一家人接去了京城,自此后就是真真正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在张家人临行之前,周念夏也去送了。只不过,同其他人的留一份面子情不同,周念夏更多是去归还当年那一份礼物。价值二十亩地和一间铺子的银钱,不为偿还当年女主待他们的帮助,只为自己问心无愧罢了。

  而应该受教育的三个小子,现在都长得很直很正,再也不需要她这个姐姐操心,至此,周念夏为别人而活的时光就此结束了。

  接下来的一生,都将是她自己的了。

第80章 开国皇帝的小皇后18

  当这一生结束的时候, 周念夏其实是自觉自己尽到作为一个姐姐的责任和义务了的。她成功将周家三个弟妹抚养长大, 尽管那很艰难;更是未曾缺席他们人生中任何一个重要的节点,尽管后来她也有了自己的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