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七十年代穿二代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9节


第68章 报应不爽

  陆安平把行李包随手一放, 弯腰把儿子抱了起来。

  “杨杨,爸爸回来了。”陆安平扭头对姚志华强笑了下, 抱着孩子,“志华, 谢谢你们啊。”

  “谢什么”姚志华有点莫名其妙, 帮他把行李拎进来,一边笑道, “他妈妈干活还没回来,放暑假了幼儿园又不上学, 他正好来我们家跟畅畅玩儿。”

  畅畅坐在凉席上玩一堆红红绿绿的小球,给它们按颜色分类排队,玩得专心致志的,看见有客人进来,还抱着她的杨杨哥哥,便抬头看看妈妈。

  “叫伯伯。”江满指着说。

  畅畅叫了声伯伯,就低头继续给球们排队去了,一个红的一个绿的, 再来一个黄的,也不知姚志华哪儿买的这种小球,买了一网兜子,比乒乓球稍大一点儿, 俩小孩都非常喜欢。

  陆安平放下小陆杨就去掏行李包, 掏出一大堆零食糖果给两个小孩, 大人就在树荫下坐下说话。

  江满见陆安平一身臭汗的样子, 这天气挤火车可不会舒坦,那个味儿呀,便进屋把茶壶拿来,给他倒了一大碗凉白开。

  “你现在怎么有时间回来,这趟回来能呆多久”姚志华问道。

  “能呆到明天,明天就得去永城赶车。”陆安平苦笑,“我是去羊城出差,中间挤出来两天行程,回来看看。”

  “主要是太远了。”姚志华慨叹一声,这年代有些事情你想赶都没法子,比如当地连个机场都没有,陆安平从首都到羊城,直接乘飞机小半天工夫,坐绿皮火车再拐个大三角,拐到并不算顺路的永城,完了再去羊城,算算得好几天。

  姚志华心里一琢磨,这么挤时间跑来一趟,怕不光是想大人孩子了,就给江满示意了一下:“媳妇儿,他们今天去干啥活了要不你帮喊一声呗。”

  “去村西水库边的那块地给玉米间苗打杈。”江满说,“那你们坐,我去跟秀玲姐说一声”

  “辛苦弟妹了。”陆安平忙说。等江满一走,赶紧领着儿子回他们那边院子,回去先洗个澡。

  江满骑上自行车,去村西田里找到肖秀玲,玉米苗及着小腿肚子深,江满没进去,就站在田头喊肖秀玲。

  “咋地了畅畅妈,是不是杨杨咋地了”肖大婶离田头近,赶紧跑过来。

  江满忙说是陆安平来了。

  “今天来到了”肖秀玲走出玉米田。

  “你知道啊”

  “上次写信说月初可能回来一趟,也没一定,谁知道他哪天来啊。”肖秀玲口中说着,就放下锄头拍拍身上的泥土草屑,跟肖大婶说,“娘,那我先回去看看。”

  “你先回去,让畅畅妈骑车带你先走,我跟你爹随后就到。”肖大婶说。

  田间的小路实在糟糕,高高低低还长着杂草,江满骑车不太敢带人,肖秀玲也不敢,两个女人只好结伴一路走回来。

  回来一看,陆安平冲完澡,跟姚志华坐在梧桐树下说话。等她们到家还没说两句话,肖大叔、肖大婶和肖余粮也都跟着到家了。

  “爹,娘。”陆安平忙站起来,“这大热天,你们怎么还下田可别中暑了,别种那么多地了,家里钱要不够我还有。”

  “不是钱的事儿,我们老公母俩才不到五十岁,就不干活不种地了那不不成废物了。”肖大婶说,“你寄回来的钱,其实也用不着,家里不缺粮食不缺菜的,都存着留给杨杨将来上学娶媳妇呢。”

  “娘,杨杨才多大呀,您这盘算得也太远了。” 陆安平有点哭笑不得。

  两家都没外人,肖大婶他们刚从田里回来,江满忙着给他们倒凉白开,喝口水,也就没急着回肖秀玲那边去,坐板凳的坐板凳,板凳不够坐凉席,都在梧桐树下坐着说话。

  就只有肖余粮站在一边,也不多话。这么长时间过去,肖大叔、肖大婶对陆安平的态度明显改变,算是重新认回这个女婿了,只除了肖余粮对这个姐夫还心有戒备,进来看见陆安平,都没正经开口喊姐夫。

  “我去羊城出差,时间宽松些,就顺路回来一趟。”陆安平说,“爹,娘,我这次可能要在南边呆上一段时间,少说也得三五个月,有个特别大的工程,我们干这行的,可能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地址也随时变动,不过家里写信我肯定能收到,就是不一定及时。我给你们留个朋友的地址,他人在羊城,有啥急事儿就给他拍个电报,他应该能及时找到我。”

  “家里能有什么急事儿,你放心去工作好了。”肖大婶说。

  “这次工作结束再做下一步的打算,我打算调动一下工作。”陆安平说着转向肖余粮,“余粮,春节前我估计才能再回来,有个事儿,你想不想当兵”

  “我”肖余粮顿了顿,抬眼看看陆安平,“我都过了十九周岁了,去年征兵报了名,没成,咱整个镇统共才两个名额。”

  “你先别管这个。”陆安平说,“你就先想清楚,想不想当兵,当兵可苦,当兵一走几年,可能还耽误你这几年找对象结婚。不当兵你就去招工吧,愿意的话我明天带你一起去羊城,正好缺人。你这么大小伙子,总得有个出路吧”

  肖余粮看看他,半天说了一句:“你把我弄走了,那我姐、我爹娘她们呢”

  “我说你这孩子是不是傻呀!”姚志华伸手就往肖余粮腿肚子上拍了一巴掌。他坐的近,肖余粮木着脸站在陆安平对面,正好站在姚志华身后了。

  姚志华笑道,“你小子也不想想,你姐夫这是为的谁呀,你立得起来,你有出息了,才能给你姐撑腰。就你现在这怂样,你能帮你姐什么呀。”姚志华扭头看看他,“你以为你姐夫为的谁呀,没有你姐,他管你干吗”

  “……”肖余粮犹豫了一下,看看肖秀玲,又看看他爹娘,“那我……我想当兵。”

  江满:……这孩子知道自己选了什么吗……

  八零年啊,陆安平作为高层次、有背景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是带他一起去羊城,哪怕先当个普通工人,修铁路,将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弄不好未来的工程大咖、地产大鳄,就这么冉冉升起了。

  然而人各有志,这年代的年轻人,大约对绿军装都无比向往。所以江满也不多插话。

  “那好。”陆安平笑道,“秋天吧,元旦节前后,你该报名参军就正常去报名。”

  “爹,娘,我寻思,余粮参军走了,你们把家里的地也减一减,不然就分给堂叔他们种。”陆安平道。

  “那不行。”肖大叔立刻说,“而今谁家不想多要几亩地呀,大包干了,种的都是自家的粮,别说我们还正当年,又不是七老八十的,家里也养了牲口,我们干活累不着。”肖大叔挥挥手,“你们该咋安排咋安排,就别管我们了。”

  “就是就是,我跟你爹,我们现在还嫌种地少了呢。”肖大婶说。他们家除了自家五口人的田地,还多了江满家两口人的呢,实在干不过来,农忙时还可以请本家近房帮工。

  “这下可好了,余粮啊,去了部队好好干,你有出息了比什么都强。”姚志华拍拍肖余粮,吩咐道:“去去,骑车去镇上跑一趟,有啥好吃的好喝的多买点儿,今天中午咱们两家搭个酒伙儿。”

  然后冲陆安平眨眨眼:“庆祝一下,我请你喝酒。你要是过意不去你出钱。”

  一圈人哄堂大笑,陆安平忍俊不禁地指指姚志华:“你呀你,我可看好了,不愧是中文系的大作家,你就是个卖嘴的。”转脸向江满笑道,“弟妹,他是不是都这么哄你的”

  “是够贫的。”江满也 笑起来,叫肖大婶,“婶子,那你看着俩小孩玩,我跟秀玲姐我们俩去做饭。”

  这边肖秀玲已经随手塞给肖余粮一卷钱,叫他上街买菜。院里小菜园青菜萝卜都有,鸡蛋不缺,肖大婶给的咸鸭蛋,江满家里还有早晨买的一块五花肉,于是嘱咐肖余粮去老杨家饭店买几样卤味,猪肉就不用买了,再买两瓶酒。

  “畅畅,杨杨,你俩还想吃什么舅舅去买来。”肖余粮问。

  “西瓜。”小陆杨想了想又问畅畅,“畅畅,你想吃什么”

  两岁的畅畅手里抱着球,停下来想了想,小嘴巴吐出两个字:“小鸡。”

  “这小孩怎么寻思的呀。”江满不禁好笑地看看姚志华,再看看院子里当年养的一群小雏鸡,才拳头那么大呢,跟在老母鸡后边溜达,“她怎么突然想起来吃小鸡了”

  姚志华忒的一笑:“我刚才跟她说,小鸡养大了杀了吃,炒鸡肉,喷喷香。”

  江满:“……”

  这爹还能不能教点儿别的了

  结果因为俩小孩一句话,肖余粮跑到镇上满大街转悠找西瓜。

  姚志华爬起来就去抓鸡了,当爹的说话算话,要给闺女杀鸡吃。当然小雏鸡没法杀,他把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杀了。

  “这只鸡怕得有五六年了吧,你这会儿再杀鸡,收拾好,还得炖老半天,等吃上饭都该下午了。”江满看着他杀鸡,帮他舀热水烫鸡拔毛,这只鸡还是当初分家,她从老宅带来的,老母鸡年龄太长,夏天一热都不肯下蛋了。

  “那就晚一会儿吃呗,反正就是吃饭的活儿。说话算话,小孩要飞机咱买不起,要吃个鸡肉还不能满足了”姚志华一边拔毛一边得瑟,“曾子杀猪懂不懂”

  农村有个说法,十年老鸡赛砒霜,说的是老鸡头不能吃,姚志华把鸡头剁下来丢了,鸡肉架上柴火炖。

  一口气炖了两个多小时,满院子鸡汤的浓香,用筷子插进去,肉都烂了才作罢。俩小孩一人啃了一条鸡腿,再吃点瓜果,别的饭也不用吃了。

  结果两个大男人还差点喝高了。

  男人喝高了是不是都一个德性,坐在树荫下侃了一下午的大山,又相约一起去西边水库洗澡游泳。

  江满真心怕两个醉鬼淹死算了,虽然没到醉酒的程度,毕竟也都有些过头了,只好叫肖余粮跟着去照应。

  陆安平在家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赶车去永城,再坐火车大老远去羊城。肖秀玲在家给他准备路上吃的喝的,陆安平则使唤姚志华送他。

  “怎么不叫他小舅子送啊。”江满说,“正好还联络联络感情。”

  “他说我闲人一个,余粮不是要下田干活吗。”

  姚志华推了自行车走了。一回来江满就问:“说啥了你们”

  “人说猴精猴精,我媳妇比猴还精。”姚志华道,陆安平路上跟他聊了,说江满住得近,请她帮着留个心,提防一下吴萍。肖家一家子老实巴交,又担心肖余粮没城府。

  “我也没好跟秀玲姐多问,他跟吴萍那边到底怎么解决的还拖着呢”江满忍不住抱怨道,“这人跟你也有得一拼了,怎么这么磨叽呀,脚踩两只船呢,还是怜香惜玉呢他”

  “说他就说他,你扯我干什么呀”姚志华白了她一眼抗议,“人家两口子什么话还不说呀,肖秀玲肯定都清楚。他从最开始就跟吴萍也说过的,两家老爷子在当时的情况下做主给他们订婚,却又没逼着他结婚,怕也是心里有数,陆安平那个人,回去后一天天长了羽毛,也不是面捏纸糊的。”

  可是这桩婚约吴萍同意的,就弄得只有陆安平一个人反对。吴萍大约是觉得,男人对糟糠妻的感情到底能有几分,觉得早晚有一天陆安平会投入她的怀抱吧

  所以现在,吴萍大约就剩下不甘心了。那种不甘心大约就是,凭什么呀!我怎么就输给一个乡野村妇了

  这之前吴家小辈出了点不大不小的事情,陆安平出手帮了吴家的忙,给了吴家一个人情,实则也亮了一回手腕,然后陆安平这次出差之前,又摆出一副“自我流放”的姿态,就此让陆吴两家没动干戈地解除了这桩婚约。

  两家的老爷子都是人精,年纪也大了,岁月里必然有足够的明智,有些事情懂得审时度势,适可而止。现在形势都稳定了,陆安平在下一辈之中算是佼佼者,越发出色,既然做到这一步,再折腾下去搞不好把他推到吴家对立面,对谁都没好处。

  其他人能明白,到了吴萍那儿大概有点难,情不情爱不爱的不知道,反正就是不甘,心里大约别不过那个劲儿来吧。

  那种感觉大概就是,我这样一个有地位、有身分、有文化的,到底哪儿入不了你陆安平的眼了,到底哪一点不如你那个乡下女人了

  这一口窝囊气憋得难受,输得实在是委屈不甘。

  “所以他这次才专门跑来,给肖余粮找个去处,也省的他身上出漏子,亲自带在身边或者送他去部队,有他盯着,没人敢在部队给肖余粮动手脚。顶多再年把半年吧,他把肖秀玲和杨杨接到身边,这事情大约也就结了。”

  想一想,肖家最容易下手的的确就是肖余粮了。肖大叔、肖大婶整天下田干活,也没什么能坑的,肖秀玲那个性子,想给她挖坑也没机会。

  至于小陆杨,怎么说也是陆家的孙子,吴萍上次来要小陆杨,打的无非就是让老爷子安心、断陆安平后路的主意,逼着肖秀玲没了依仗嫁人。然而她要是敢给小陆杨使坏,恐怕陆老爷子先跟她急。

  像吴萍这种女人,越是自视甚高,越是骄傲,这事情她就越憋屈难受,首都偌大的圈子里着实没脸。可她又不敢再轻易伸爪子了,吴家老爷子不会无限纵容她不说,陆安平毕竟今非昔比,已经自己立了起来,也不会给她伸爪子的机会了。

  “不过你也别太担心。陆安平说,他走之前也敲打过吴萍了,也做了些防备,只要她不蠢就不该再折腾,跟我透漏呢就是个预防。”姚志华笑道,“你想想,他要是敢给我媳妇添烦,让你有什么危险隐患,我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合着在他陆安平眼里,他媳妇善良柔弱好欺负,没心机,肖家一家子忠厚老实,肖余粮呢又没有城府,容易冲动,而她江满就是心机深重凶婆子,就可以扮演恶女护法的角色了

  江满嘁了一声,撇撇嘴:“他也太高看我了吧。”素手托腮,做了个顾影自怜的姿势,还抛了个媚眼给姚志华,“你自己说,你媳妇这么温柔善良,单纯柔弱,他当我是谁呀。”

  “噗……”姚志华憋笑,被江满眼睛一瞪,索性哈哈哈放声大笑起来。

  “对呀,我媳妇柔弱善良,最最柔弱善良了。不过你别太担心,我估计吧,听你说那个吴萍也不像没脑子的,事已至此,应该也不至于这么犯蠢。真要是下手使坏让陆安平抓住把柄,得罪陆家不说,吴家恐怕也不会纵容她。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

  “希望吧,最好大家都安安生生的,别让我一个农村家庭妇女不得安生。”

  结果倒也一直安生,肖家人本来就老实巴交,肖余粮在肖秀玲和江满双重监控下也谨慎小心,每天干活下田,顶多去镇上买个东西,门都很少出,周围都是熟悉的村民邻居,想惹事都难。

  除了中间有一次,有人来给肖余粮介绍对象,条件哪哪都挺好的,邻镇的,她爹在县城当电工,据说人长得十分漂亮,还读过初中,家里亲戚介绍的。

  肖秀玲和江满讨论起来,说真不知道这姑娘赶着往他们家说媒,图的个什么。外 人看来肖家毕竟是普通农村人家,肖余粮还退过两次婚,对于肖余粮打算当兵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肖家也没人往外瞎透漏。

  肖秀玲自己就留了心眼了。

  “图的什么,可能有问题,可也不一定就是有问题的。”江满分析了一下,既然是亲戚介绍,也有可能亲戚知道肖家的情况,肖余粮人长得不差,家庭父母不错,关键是陆安平回来过年之后,村里对肖秀玲“弃妇”的言论随之改变。跟肖家做亲,眼看着能攀上陆家的关系,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有没有问题先不管,你弟现在找对象不划算吧”江满说,“他秋天就去参军了,到了部队再找也不迟。”

  “我也是这么想的。”肖秀玲点点头,“我也跟余粮商量了,明天给媒人回个话,就说觉得配不上女方的条件,门不当户不对,就算了。”想了想问,“这个理由是不是有点太那什么了”

  “理由还要怎么样的。”江满笑道,“随便什么理由,对方就该知道你们家对这桩婚事的态度了,正常人就该算了,她要是还上赶着,那八成就有问题。”

  肖秀玲一琢磨,回去跟媒人说,正在接触另一家的媒,总不能一下子看两家吧,就把这事推脱了过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