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功名路(科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0节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054

待他们踏上回建康府的路,大家都渴望快点回家, 原本不觉得, 快要回去的前两日, 就开始惦念家中了,等上了船就愈发想念, 还是那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虽然客栈的住宿条件还不错, 但总归不如家里舒服, 沈陵也是分外想念建康府的烤鸭,苏州府的菜吃到后面真是太清淡了, 有好几个嗜辣的师兄都受不了, 让厨师多加点辣吧,苏州府的辣一点也不辣。

几个人买了一坛辣椒酱,天天拌着吃,要回来前两天, 真是食不下咽,那一坛辣椒酱也吃得差不多了。

“果然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这方水土的,可真是待不下去。”

“苏州府好是好,这吃的真是能淡出个鸟来,偶尔来玩玩还行, 这经常住下去我可不成。”

这话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对此汤鸣则笑着摇着扇子,道:“你们日后若去外地做官怎么办?”

某日他不知道去哪个小摊子上看中了这个扇子,被人忽悠是前朝哪个诗人的画作, 买了之后天天学苏州府的风流才子,扇个扇子,沈陵只能想到无形装逼这个词。

这做官的事情对他们可还遥远着呢,大家现在就想着怎么过乡试呢。

一师兄道:“这,最好是去离建康府近一些地方。”

汤鸣则刷得合上扇子,奈何着技术不到位,还留出一折,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尴尬地轻咳两声,道:“外放官,有三避讳,一避讳户籍地,不得外放到户籍地,二避亲友,若有近亲近友在,便不得去那儿,三避讳南人做北官,北人做南官。你们晓得去外地做官,有句话叫媳妇孩子可以不带,唯独不能不带……”

他拖长了语调,大家都盯着他看,才调皮地说出后面的话:“家里的厨子。”

大家也算是学到了,笑着说道:“原来如此!难怪这做官得带这么多人。”

沈陵看着他还拿着这扇子,道:“鸣则兄,你这扇子可以收一收了,晃得我眼睛疼。”

沈陵开了个先河,其他人也纷纷抨击他。

“这什么日子,扇个扇子像什么样子。”

“咱鸣则大了,风流才子啊!”

汤鸣则脸涨得通红,扇子愈发扇得勤快,颇有你不给我扇,我偏要扇的逆反,忿忿道:“你们这群人,真是不懂风雅!”

大家哄笑,这欢乐过后,在船上一摇一晃的,思乡之情愈演愈烈,不知谁说了一句想府学后面的梅花糕了,捅心窝子了。

“我想我家儿子了,哎,估计这么久见不到我都认不得了。”

“我走之前我家闺女抱着我哭……”

几个师兄谈起儿女,恨不得立马就飞回去,在场的只有沈陵和汤鸣则未成婚,两个人插不上这个话题。

归途没有来时那么兴高采烈了,大家望着江水,归心似箭。

沈陵也想念沈全和方氏了,做了几首思乡之作,竟做出了一首上乘之作,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沈陵终于体会到诗仙诗性大发的感受了。

这种感受就是写作文时,同样是写人,真情实感的就能够打动别人,但胡编乱造的,文笔不错也许能得个好分数,可真情流露和生搬硬抄的,绝对有质的区别。

沈陵花了这么多年才能有这样的突破,真是喜从天降,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说到底还是得情感到位,以情写诗,才能以诗动人。

沈陵算了算这趟行程的花费,花了将近十两银,主要是打尖以及买书买礼物,因为经常在王大人家蹭吃蹭喝,伙食倒没怎么花钱。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想想这一趟的收获,沈陵觉得很值了。

回去的时候晕船的两个人没有来时那么严重了,不过还是会晕,这趟行程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太愉快的事情,大家都劝他们多坐坐船,若以后真有机会进京赶考,还是得坐船的。

其实谁听了这话都是高兴的,间接都是觉得他们能考上举人的。

殷切期盼下,一行人终于到建康府了,看到一路熟悉的风景,大家都不免眼热,还有大半天才能靠岸,他们已经纷纷站甲板上等候了。

学院长笑着说道:“到底还是年轻,出远门少。”

靠岸的时候正值傍晚,他们提着自己的东西踏上岸的那一瞬间,踏实之感油然而生。

“少爷少爷!”汤鸣则家的下人立即就发现他们了,汤家的下人这几日都在码头候着,就怕错过了。

汤鸣则看了看沈陵和几个师兄,道:“我家的马车应该还能坐几个人,你们谁先和我一起回城里吧。”

“陵弟先回去吧,再来几个顺路,咱们其他人就租辆牛车。”张师兄年纪最大,安排道。

张师兄为人厚道,大家都信服他的,不过师兄里面,就有爱占小便宜的,立即就跟着上了汤家的马车,这个师兄大家私下里都会吐槽,有些小抠门,爱占别人便宜。

男人一般对这种不爱计较,但这位师兄实在是太过了,大家一道买什么都时候他说他不吃,待买完了,他这手还是伸了过来。在府学的时候,就爱同大家借纸,纸多贵啊。

他家和汤家可真是相隔甚远,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也并未说什么。

这从码头到城里还有一段路呢,入城的时候,半边天都黑了。

汤家的马车一一把人送到,沈陵到自家门口,都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拿出偏门的钥匙插进钥匙孔里,屋里就有声音传来。

“铁娃?是不是铁娃?”

沈陵忙道:“爹是我!”

沈陵打开了门,古代的门有一个很不便的地方,就是不能里外兼顾,如果里面栓子栓上了,外面开不了,外面锁着了,里面解不开,所以一般正门是做成里面门闩,侧门做锁。

沈全提着小灯,身上披着一件外衫,看来原本已经趟床上了,放现代还是在散步的时间。

沈全接过他手里的行礼,迭声问道:“什么时候到的?我今天白天没等着,没想到是晚上到的,饿不饿啊?”

方氏也从屋里出来了:“铁娃,饿不饿啊?娘给你下碗面吃吃?”

沈陵坐船坐得没什么胃口,下船前吃了一点饼,道:“娘,我不饿,在船上吃过一点了。我们黄昏的时候才到码头,汤家送我回来的,爹我不是和你说了嘛,不要在码头上等。”

他都这么大了,难不成从码头上回城还不行。

沈全不应这话,知道又要被儿子说,一家人往屋里头走,方氏把沈陵屋里的灯给点上。

沈陵把他从苏州府的买的东西拿出来,他买的都是小物件,女人们都有的是一块帕子,是苏绣,男人们就随意了,可有可无。

他买了几颗珍珠回来,做金银饰品的时候可以镶嵌上去,主要给方氏和三妞,古代的珍珠真贵,这么几颗就要他一两银子,果然没有大规模养殖的东西,放现代珍珠都不值钱了。

方氏和沈全终于看到了儿子,两个人就着那点灯火,痴痴地看着儿子。

“娘?”沈陵讲了一堆始终没得到回应。

方氏把那小匣子往他那儿推了推:“这么贵的东西,留着你以后娶媳妇,娘用不上。”

沈陵笑着说:“媳妇的以后再说,我这还没媳妇怎么就能惦记上,您别不舍得用,纯金的太单调了,镶一些珍珠上去,更好看一些。”

沈全道:“孩子的一片心意,别扫兴。”

沈陵给沈全买了条腰带,沈全二话不说就上身试了,高高兴兴地说,明日就用这条腰带了。

你说这些东西建康府都没有吗,当然不是了,这种东西全国各地都有!沈陵以前不理解女人爱买纪念品送人,后来他姐就给他解释了,纪念品又不是让你回忆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让你送的那个人知道你在别的地方还想着他。

第二日回乡下,家里的男人女人收到礼物也都开心了,纷纷询问他苏州府是什么样的,沈二和二郎也去过苏州府,当初装织布机的时候。

沈二显摆道:“这苏州府都是小河,划着船卖东西的,没啥山……”

这朴实无华的话,大家这些年听了好几遍,都觉得没趣,沈陵暗笑,也不怪沈二这样得瑟,如今见过世面的人少,能够出去走一趟都能拿出来说一辈子。

沈陵很给沈二面子,道:“二伯说的对,苏州府水路发达,水路基本上可以各个地方,许多人家都是临水而住。他们那儿比咱们建康府平坦,那儿的人吃得很清淡,爱吃甜食,糕点很好吃,可惜带不回来,不然就给大家尝一尝……”

大家都听得入迷,让沈陵多讲一些,沈陵讲的可比沈二生动多了,苏州府人吃什么面,和建康府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寒山寺的枫林。

“当家的,铁娃讲得可比你有趣多了,你口里的苏州府我都不想去。”二伯母都忍不住吐槽自己丈夫。

沈二:“这,这读书人能一样吗!我又不是说书先生。”

沈陵这趟回来,其实有个更重要的事情,他给家里设计了几个表格,从进货到出货,监管的人只要把数据填进去,事后交给账房算账,他教家里人怎么看表格,怎么登记,每天只需要一张纸做记录。

比如某天入库多少木材,日期,木材的数量,什么品质的,填进去就可以了,沈陵对会计不了解,但也知道这是单据,根据他上一世见到的单据,他绘制了一个简易版的。

其次生产线就是什么零部件,几号生产了多少,用了多少木材,这样少多少木材也是清清楚楚。一个生产线下来,用料生产数量都能一清二楚。

在他绘制好的前提下,大家学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是登记一个数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还不是这样,他把大郎和沈全找来。

“……制成这种表就能省力很多,咱们的账簿也可以做成这种表格的形式,爹和大哥都是懂做账的,这事儿还得你们来做,咱们做几本账簿的样式出来,然后爹和大哥可以写写怎么记账,以后还可以传给咱们的后辈……”沈陵的话还没说完。

大郎就道:“这,这叫我们写书!我,哪里成啊!三叔你来吧!”

在大郎心里头,这写书可都是官人老爷做的事情,他才认得几个字,写书是天方夜谭!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鞠躬。

今天搬进我租的地方了,女孩子东西真是太多了,明天要上班了,返工的宝宝们做好防护措施,晚安~

感谢在2020-02-08 23:41:52~2020-02-09 22:52: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_福所倚、静静没吃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静静没吃饱 60瓶;端木素颜 40瓶;_福所倚 30瓶;阿谀 20瓶;莲子夹心、静心莲、爱看的莎莎 10瓶;想要一个金主爸爸 8瓶;29087857、我要取一个特别的名字 3瓶;贪吃小懒猪 2瓶;落雨踏花行、清墨、啊啊啊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055

大郎连连说不, 被推出去的沈全也不敢啊, 别说写书了,他们书都没看几本。

“爹, 大哥,又不是只有读书人可以写书,你看还有农书,读书人又不会农务,肯定是经常下地的人写的, 还有医术,术业有专攻, 读书人还写不出来。你们做账房有经验了,好的经验也就可以教别人怎么做账, 我们后辈的子孙若在科举上没有天赋, 就可以学做账房……”沈陵轮番劝说,还摆出了后代。

果然大郎和沈全意动了, 关乎子孙后代的事情,他们如今这般卖力可不就是为了儿子为了孙子, 真若是能后福泽后代, 他们掏空了脑袋都得写出来。

古代的账房是不成体系的,做出来的账目只是给东家看, 也就没有统一的规范。做财务, 最离不开的就是表格,有了表格,什么都好办。

“那我们该, 该从哪里开始写?”大郎期期艾艾,还是缺少底气。

沈陵道:“咱们先得总结一下做账的经验,先做的呢是初稿,就是主要的内容先给写出来,你们别怕,这不还有我。爹,你和大哥就要注意以后怎么做账能够让账更清楚,表格怎么设,怎么做账,然后把经验都给写下来,到时候我再帮你们整理整理。”

沈全和大郎稍稍放心,这让他们写书咋写啊,两眼摸黑的事情。

三个人一起讨论了一下表格的样式,制作出几份表格,这样每天只要登记上去,最后晚上拿过来记账就可以了,主要是账簿怎么设置,之前的那些都是单据,最终还是入账的。

那些单据沈陵让沈全找个印刷坊印刷一下,以后可以经常用的,印好了装订成一个册子,虽然印刷很贵,但这种单据可以长久用下去的,主要就是刻板费。

在家修养了两天,崔氏天天下厨给他做菜,现在重孙子重孙女都有,她和沈老头还是闲不住,就得搭点活,家里的小辈都劝他们该享福了,现在家里又不缺钱,两老就是不乐意,觉得自己还能做。

沈陵原本觉得自家也可以买个下人做做粗活,省出自家的劳动力,现在家里有个作坊,很多事情都没空做,但沈老头和崔氏一定不会同意的,两老都太勤快了,觉得自己能行买下人就是浪费钱。

可能也正是两老勤劳一辈子的作风对沈家的后辈影响也很大,直接的对比就是沈小爷爷他们,沈家二房的男人都很勤快,有点活都是尽快去做掉,为子孙后辈考虑。沈家三房的人懒不说还邋遢,这几年内部矛盾很严重,闹来闹去,争这个抢那个。

沈陵就把这件事情写进“家训”当中,警示后人,家训是排字辈后沈老头要求写的,沈陵会把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录进去,很多家风都是体现在家中小事情上的,一个小的决策,都是当家人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乡下回城里,沈陵先去了一趟严清辉家中,给他送了他在苏州府上律法课的笔记。

“……那位夫子断案多年,经验丰富,讲的案子都是真实发生的,我就想着你肯定感兴趣,不过这门课我听得次数不是很多,你再问问其他的师兄。”沈陵吃着严清辉家中的点心,果然有了媳妇就是不一样,这学累了还能有点心吃。

严清辉感激道:“谢谢陵弟,这就够了。这些日子我也记了一些笔记,可能没你记得那么详尽。”

沈陵其实现在做的笔记也不多,去苏州府之前都感觉到了瓶颈期,府学夫子讲得内容,已经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了,道:“这有什么的,你还特地给我记了笔记,诶,清辉兄,你家的点心可真不错。”

“一会儿你带点回去,我媳妇如今怀了身孕,就爱吃点心。”严清辉说道。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