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2节


  “说什么呢?”徐芷没听清。

  “没什么, 我说喝完水就出来杀鸡。”沈六郎老老实实进屋倒水去, 脚步有些轻快。

  等出来以后两人看着几笼子鸡发愁, 指望他们几个,一天都不一定弄完, 别说沈向东和沈向西都还得去忙别的。

  “要不再找几个人吧。”徐芷提了下,如果沈六郎还没回来她就直接招人来忙了, 不过沈六郎回来了她总要象征性地商量一下。

  “行, 找人吧。”沈六郎同意,他看着这么多鸡也为难。

  “你回家让娘喊几个人过来,顺便换身衣服。”徐芷直接让沈六郎去叫人, 自己接着烧水, 烧开一锅刮出来再烧第二锅。

  沈六郎不甘不愿地去了, 身上确实不好看, 还有味。

  徐芷正在添水的时侯沈向东过来了,听见动静直接让他去打水:“缸里没多少水了,你去打点。”

  等沈向东拿桶出去的时候徐芷又想起来一件事:“对了, 最近冬娃来过吗?”

  冬娃是村里一户人家的孩子,父母带着他逃难过来的,在村里安家落户的时候身边带了三个孩子, 冬娃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只是三个孩子好像都不是两人亲生的。冬娃他爹叫何青,他娘的名字没听说过,前两年冬娃他娘生孩子难产大出血, 孩子保住了大人没救过来。

  一家从落户就没钱,怀孕的时候吃得也没多好,不然也不能弱成这个样子,冬娃娘去世后家里更没钱了。何青借钱买了棺材埋了妻子,自己一个人带着家里大大小小四个孩子。

  种地是养不活这么多孩子的,因为何家就几亩地,还是这两年新开荒的,因为现成的好田基本没人卖,何况价格在那有人卖何家也买不起。

  何青平时在镇上找点活干,挣得钱也就将将够家里孩子吃饱。本来这样也没事,一家人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孩子乖,哪料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出了意外。

  何青找的是在码头帮人背东西的活,庄稼汉只有一把力气能拿的出手,一天二十文工钱也比其他地方多,就是工头拿人不当人待。一袋上百斤的粮食一人一天要抗二十袋,从码头卸船到粮仓可不是短距离,一般人抗过去腿都软了歇老大会才能缓过来。

  因为工头说多抗一袋多给一文钱,就为了这一文钱,何青中间没歇,加上为了省钱晌午没吃饭就喝了几口水,走到中间一下倒了。

  倒的地方还不是平地,谁知道旁边有几块石头,不巧倒在了石头上,背上的粮食砸下来,小腿断了。

  工头怎么都不愿意掏钱请大夫,冬娃那时候才八岁,听了村里人捎回来的消息,一句话没说,让二弟看好两个弟弟,自己哭都没哭,去村长家磕头借车。

  村长可怜他,架了牛车去把何青接回来了,只是家里没有钱买药,还欠着外债,亲近的人家也不愿意借钱了,何青的腿就这样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和阴天就疼得下不来炕,更别说干别的活了。

  从那以后冬娃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别人家种地他也跟着种,别人家拔草他也跟着,平时何青下地他不拦着,遇上阴雨天就不让何青出来。

  只是一个腿上有病还因为养伤没养好瘦的还剩一把骨头的大人,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种好家里几亩地就再也顾不上别的了,勉强一家人饿不死而已。

  这样过了两年,沈家去年好点了,明柏和冬娃关系好,时不时偷偷藏点馒头块给他,徐芷知道了也没拦着,左右不是什么好东西,家里一大堆。

  今年年后沈家招人帮忙垒院墙,冬娃看着别人忙活,自己也帮着搬石头拔草,什么活能干干什么,徐芷看见了,就跟六伯说了声,分菜的时候给他一碗,馒头也给他两个,省的他不好意思拿。

  刚开始冬娃不要,时间长了看见徐芷也不那么害怕了,见到了忙自己的也不跑了。

  院墙盖好了以后农闲的时候还是每天来,帮忙割草喂鸡喂猪,一天到晚不闲着。徐芷觉得他干得不少,虽然觉得雇佣童工不对但是想给他点零花钱,他不要,说管饭就行。

  给了几次都被拒绝了,徐芷就让沈向东每天给他多盛点饭让他带回去,这样两边都高兴。冬娃果然没拒绝,平时帮忙比以前更用功了,今天没见到他倒是有点好奇。

  “来了,去山上打猪草了,刚叫回来了。”沈向东说,今天他还没起来冬娃已经拿着镰刀上山了,因为每天打猪草,镰刀他直接带回家了,等他听见动静去开门的时候冬娃已经打了一筐送回来了,勤奋的让他这个沈家的下人都自愧不如。

  刚刚沈向东去山上喂鸡,看见冬娃还在那边忙活,赶紧把他叫回来歇歇,又给他拿了点吃的。

  “回来就行,待会来人杀鸡的时候你盯着点,鸡肠让冬娃带回去吧,再添几副其他的鸡杂,剩下的你看看多少人直接分分。”徐芷不想参与进来,村里全都沾亲带故的给谁少了给谁多了都是事,交代一声让沈向东来分就好。

  沈向东也不想分,但是这个不是由他决定的,答应一声以后出去喊冬娃了。

  ……

  没一会有人过来了,徐芷猜是于氏叫的人,果然陆陆续续几个嫂子伯婶来打招呼。

  徐芷安排了一个嫂子烧水,沈向东给其他人一人一个盆一把剪刀,看沈向东来了,徐芷赶紧找了个空溜了,她是怕了这些人来和她唠家常。

  回到家沈六郎正在院子里看孩子。

  “娘呢?”徐芷问,叫的人都去西院了,婆婆还没回来吗。

  “出去叫人了。”沈六郎也奇怪,这么长时间该回来了。

  好在没过多大会,于氏和洗完衣服的静婶一块回来了,就是回来就把沈六郎叫屋里去了,老大一会才出来。

  徐芷还好奇怎么了,被孩子一缠忘记了,等沈六郎出来又忙着调各种酱料,也就错过了询问。

  晌午以后沈向东把洗干净的鸡都送过来了,徐芷用几个锅一起煮,把莲花荷花都喊出来烧火,做法家里自己知道就行。

  一批一百只,三十只做口水鸡,四十只做烧鸡,三十只做脆皮鸡。三种做法烧鸡可以放的时间长一些。

  口水鸡煮好就好,烧鸡还要挨个蒸一遍,脆皮鸡也麻烦,一家人折腾了两天才弄好,大集的前一天才送去镇上。

  ……

  “堂哥在这吗?”进店第一件事徐芷就问沈向南沈启栓在不在店里。

  沈向南一愣:“没有呀,昨天回去了今天来没来。”

  “这几天都没在这过夜吗?”徐芷又问。

  “没有,送完东西就回去,怎么了?”沈向南不解。

  “行了,我知道了,你让五哥出来搬东西吧。”徐芷没说原因,让他们卸东西。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看沈向南走了,徐芷低声说了句。

  沈六郎在旁边没敢多说什么,劝徐芷去屋里,给她倒了杯水,又拿出身上带的零嘴递给徐芷。

  徐芷接过来没说话,喝了口水,打开零嘴,捏了块饼干放嘴里,这是徐芷闲着没事给明椿几个孩子做的,没想到沈六郎竟然偷偷拿出来了。

  她生气是因为堂哥,这几天大伯母又来了一趟,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堂哥早点回去,连着好几次都是晌午才回家,到家带了饼就往镇上赶,和堂嫂也不说几句话,家里看着担心。

  徐芷说了一次没在店里见过堂哥,大伯母有些生气,怕影响两家关系,徐芷没多说,气都在肚子里憋着呢。

  沈六郎听见动静把大伯母劝走了,只是媳妇这里一直没劝好。

  等沈向南和沈五土两个人把东西都卸下来,徐芷去厨房教沈云儿怎么切和料理。

  因为都是熟的,明天挂上牌子就能卖,酱料徐芷提前在家调好了才拿来,直接抹上就行。

  都收拾好了吃了晌午饭,两人也没回家,回屋之前告诉沈向南不要告诉堂哥两人在这。

  沈向南一脸迷茫,但还是答应了。

  等堂哥来的时候两人在屋里没出声,直到沈向南过来喊,说人已经走了。

  徐芷跟沈六郎使了个眼色,沈六郎很识趣的跟上去了。徐芷放心了,沈六郎好歹也当了几年兵,不至于跟个人都跟丢,她倒要看看,沈启栓打着在店里帮忙的主意干嘛去了。

  ……

  半个时辰以后,沈六郎一脸复杂的进来了。

  “去了城北一户人家。”沈六郎不知道该说什么。

  “去那干什么?”城北都是一些镇上的居民,而且名声还不怎么好,因为旁边就是别人所说的“楼”,经常有怕家里妻子的人把赎身的女子安排在那里,渐渐的,那一块没有外人去了,只是一些“楼”里的常客和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  小可爱们,是哪里写崩了吗,在看的小可爱越来越少了

第42章 堂哥

  沈六郎坐下, 拿起徐芷前面的碗喝了口水,徐芷看见想说什么想了想没说出口。

  “快说怎么回事。”徐芷催他

  “我跟了堂哥一路,他在路上买了一包糕点,看份量差不多两斤, 然后赶车拐去了城东, 在一户门前停下敲门, 一个女人给他开了门,他把糕点递给开门的人, 两人一起笑着进去了,还很亲昵。”知道徐芷着急, 沈六郎喝了口水就给她解释。

  听见拐去东城徐芷就有点想法了, 到最后心里竟然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或许是直觉,或许是现代看过众多事例,从婆婆说堂哥救回来的女子突然想走她就感觉不对劲, 后来大伯母说堂哥解释店里忙不回家她就有些猜测。

  现在猜对了心里一点都没有感觉, 就是有种心累, 堂嫂虽说不是很漂亮, 也是清秀型的。家里家外的事情也操办的不错,和大伯母婆媳俩也没什么大的矛盾,和况堂嫂进来的时候堂哥家还没有现在富裕, 一家人努力才好些,算得上是贤内助。

  堂哥现在为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竟然不管家里的老小了, 徐芷实在想不明白他心里怎么想的,难道真应了那句家花没有野花香?

  别说可能猜错了这回事,盛朝女子地位有所提升,但也没到孤男寡女能够无缘无故在一起住几天的程度。堂哥几天没回家, 不在店里,除了去今天去的地方能去哪?

  想着也没心情等明天回去了,喊沈六郎:“去套车,回家。”

  ……

  到家以后也没浪费时间,直接去大伯母家,这事徐芷出面不太好,毕竟那是堂哥,没得弟妹抓堂哥奸的道理。

  于氏作为长辈就没了这个顾虑,徐芷把事情跟于氏说了一下,没说具体,就提了一下,堂哥可能在镇上办了宅子。

  于氏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又问了几句,气势汹汹地去了大伯家。

  两家离得近,没多大会于氏带着大伯母和堂嫂回来了,大伯母走在前面,有些着急,堂嫂默默地跟在于氏身后。

  大伯母一进门就不可置信的问徐芷:“小七你真见到栓儿在镇上办宅子了?”

  “大伯母你别急,不是我见的,是六郎看见的,你问他吧。”徐芷打定主意不掺和进来,要不是堂哥打着店里忙的借口,她都不愿意打听这事。

  大伯母又去问沈六郎,堂嫂至始至终就没说过一句话。

  闹腾了一通以后,于氏说了话:“大嫂,在这着急也没办法,这样吧,天也不晚,让六郎驾车,你们去镇上看看吧。”

  她们怎么商量的徐芷没管,沈六郎带着大伯母和堂嫂去镇上,徐芷在家里看孩子吃饭。

  ……

  吃完饭,天都快黑了,沈六郎和堂哥一人一辆车才回来,回来以后卸了车,大伯母就领着堂哥堂嫂回家了。

  于氏心急,等大伯母一走就问沈六郎:“六郎,怎么回事?栓子真在镇上养了人?那人呢?”

  “娘,你让我歇歇再。”沈六郎坐下,接过徐芷盛过来的饭扒拉两口才继续说,“我们去的时候堂哥出门买了东西刚回去,正在关门,让大伯母看见了。”

  “堂哥没处躲,只能让我们进去,院子里什么都没有,一看就是刚置办的。不行,先给我口水。”吃得太快,加上说话,有些噎着了。

  徐芷倒了碗水给他:“先吃饭,不急。”

  沈六郎喝了口水,把饭咽下去接着说:“堂哥买了一个猪蹄一只鸡,看样子是两人晚上吃的。”

  “大伯母看见了就问怎么回事,不是说店里忙吗。堂哥没狡辩,实话实说了。”

  “下元节前一天两人就商量着在镇上找个房子住,比在家里清净,没人拦着,堂哥偷偷拿了二两银子给那个女子,让她先去镇上找地方,说自己第二天就去找她。”

  “那女子拿了钱,在熟悉的地方找了宅子,租了半月花了几百文,剩下的钱买了两身衣服。”

  “堂哥这几天一直在镇上,晌午才回来带饼过去,其余时间一直在镇上宅子里待着。”

  “堂嫂知道堂哥不是在忙。”说着说着,沈六郎突然说了一句这个。

  “堂嫂知道?”徐芷有点惊讶,堂嫂知道这几天怎么不说。

  “在镇上堂嫂说的,堂哥拿钱前天拿钱她发现了。堂哥给女子的钱花光了,堂哥没办法,又偷拿了一两银子,家里钱在他们那的本来就不多,堂嫂拿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堂嫂说她和堂哥不一心了,要和离。”沈六郎轻描淡写地扔下个炸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