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带着空间穿七零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44节


  不是他们说感情有多好, 而是看他们日常相处, 彼此对视的那种默契,感情不好的话培养不出来。

  他们两个生了八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 孩子生得最多的就是她了,不过她前面两胎生的女儿夭折了, 后面的六个才都养住了。

  剩下六个中, 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四个儿子又给生育了一大堆的孙子孙女,回来这里, 拖家带口,人口数量很庞大, 张茶花才会说枝繁叶茂。

  俞常喜问:“你是我大哥家的孙女?”

  俞向安笑着:“对, 姑奶奶,我在我爸那排第五,是他的小女儿。”

  俞常喜恍然:“你爸是我大哥的小儿子。”

  张茶花乐呵呵拉着林川柏给她介绍:“对对, 这是我孙女婿,这是他们的两个孩子。”看得出来,她兴致很好。

  ……

  俞向安一家四口介绍过了,俞向居上前,一个个轮流上去。

  退回来后,俞向安看了一下人群,觉得自己大脑不够用,林川柏也觉得头痛,幸好他们不常走动,那样的只要认主要的脸就好了,不然这一大堆的,怎么认得清谁是谁。

  俞青保知道他们认不清,所以偷偷准备了一张纸条,拿给他们看。

  小姑奶奶:俞常喜,

  姑老爷:田大壮。

  长子:田有根,长得最敦厚,媳妇何丽,卷发,生有四女二子,现在在身边的是二子,田余钱、田余财。

  次子:田有家,个子最高,媳妇李三丫,三子二女,现在身边的是二子,田多福,田多寿。

  三子:田有乐,最胖的那个,媳妇何花,也最胖,三子三女,带回来的是二子,田长志,田长坤。

  四子未归,在菲律宾看店,但是他大儿子田福江来了。

  这上面还没有写上小姑奶奶孙媳妇的名字,重孙辈的也没有写上,俞向安看了,感觉自己快要不认识田这个字了。

  俞青山也觉得自己有些头疼:“来,我们都抄一份,不然要闹笑话了。”张冠李戴什么的,是很有可能的事。

  俞叶归:“……”

  回想起当初他们回来这边认亲的时候,也是认不清,废了一些功夫才把人认了七七八八。

  他们这边觉得一时之间不好认,田家那边也觉得不好认。

  自己爸这边没什么亲戚,所以很快就见过了,但是自己妈这一边,哟呵,四兄弟!

  这四兄弟生子,子又生孙,加起来那数量比他们家的人口还多。

  这头疼的也就是小辈了,俞常喜和田大壮是知道俞常有四兄弟的,现在对号入座比较方便,记住这是谁家的就差不多了。

  大哥俞常有,生有两子俞青保俞青山。

  二哥俞常存,二女一子,子俞顺稳。

  三哥俞常信,二女二子。

  四哥俞常义,独子俞念根。

  至于这个哥哥的孙子辈,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只能一个个的认。

  枝繁叶茂,枝繁叶茂好啊,家里兄弟多了,旁人才不敢轻易欺负。

  他们在外国,更是这样,同是华国人,要抱团取暖。

  家里壮丁少了,那是很容易就被盯上的。

  要是人丁少,性子又软,那是很可能会活不下去的。

  俞常喜现在回来,虽然认不清这些小辈,但知道他们过得好,那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她自己都没料到,她娘家这边会过的这么好。

  有当干部的,有当手艺人的,有当老师的,有当干部的……

  当初家里就快要饿死了,她回国之前,想的最好的也就是一家子平平安安。

  这是意外惊喜。

  热热闹闹的见过了,俞向安问俞常喜:“小姑奶奶,你们现在回来了还会出国吗?”

  俞常喜笑呵呵的:“不出去了。”她脸上带着满足,“不走了,都这把年纪了,我要是再出去,下回回来的应当就是我的骨灰了,我想在家乡,至于我这些孩子,就看他们自己,想去哪边生活就去哪边生活,孩子大了,不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了。”

  俞常存点点头,“是这个理,落叶归根,在异地他乡都不是事,更别说外国了,你家的房子之前被充公了,打算怎么办?”

  田家的房子在他们一家离开之前是空着的,后来被当地的大队征用了,现在他们正在跟大队沟通,把这房子拿回来,现在还在租着别人的房子住。

  “我们回去说了,现在正在收拾,收拾好就还给我们,我们呢,就交一些维护费,这房子这些年要是没人保养,早就破败了。”

  “这也行。”

  这些年他们的房子被村里当作仓库使用着,现在拿回来,还废了一些口舌,不过最终结果还是达到了。

  俞常喜他们在这里待了好几天,很热闹,不过他们小辈更多的时候就是凑个人数,他们是没有感情的,老一辈的那不一样,比如俞常存和张茶花他们两个的高兴显而易见,再往下一辈的关系也很亲近,比如俞青山他们,这是他们亲姑姑,血缘关系近的很,但是再往下一辈的话,像俞向安他们这就是姑奶奶了。

  从来没有出现、以为去世了的姑奶奶突然出现了,血缘是不远,但是要说关系有多好呢,真没有。

  *

  俞满昌:“去年小安你酿的酒要不开来试试?”

  俞向安去年一时兴起,酿了几坛酒,有用粮食酿的,也有用山上的野果酿的。

  以前家家户户酿不起酒,因为粮食珍贵,现在自己种地了,没有遇上什么天灾人祸,粮仓就慢慢地丰满了起来,他们家屯了不少的粮食。

  年年新粮变旧粮,虽然这旧粮等新粮下来了卖出去,价格会便宜不少,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做的,以前饿过肚子的人知道粮食的珍贵。

  俞叶归尝了尝开出来的酒,竖起大拇指:“不错!”

  “要不要去看看我们家的地?今年种了一片芝麻。”

  “好啊。”

  走在路上,有不少人主动上来说话,随着俞常喜他们的回来,他们家也再一次的成为了大家的饭后话题。

  在他们的嘴里,这件事情十分的具有戏剧性,当然事实也确实很有戏剧性。

  有那些家里同样人失去联系的,心里都抱有了期待。

  是不是他们也在某个现在还不知道的角落生活着?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回来相见。

  就跟俞家的这两位一样,一个在香港,一个下了南洋,这在之前那些年月都回不来,现在他们不就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吗。

  这不是没有可能。

  嘻嘻哈哈的,俞叶归:“这不是第一回 了,但还是想说,真的好热情啊。”

  俞满昌哈哈大笑:“我们俞家在这里可是大户,真要往上说,基本都是亲戚。”

  俞向安他们里的比较近,到的早,迟了几天,在上海的俞满屋也回来了,带着他媳妇和女儿从上海回来。

  他已经好几年没回了,他没回来的原因其他人都能明白,他是不太好意思回来了,跟阮晨曦断了,另外娶了一个媳妇之后,再看从前抹不下面子。

  现在他回来了,表示他已经看开了。

  杨慧丽之前和他通电话听声音,但是看不到人,现在看到了,那叫一个高兴,她三个儿子都齐全了。

  能不高兴吗?

  情绪内敛的俞青保都整天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俞向安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俞满屋的媳妇,她叫丁香,长得有些肉肉的,看着很温婉。

  她家是上海农村的,跟阮晨曦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这就好,不然找个类似的,那以后知道了不得膈应坏了。

  俞满生见到他,锤了他一下,“这么长时间了,你总算知道回来了!是不是都要忘记家门往哪里开?”

  俞满昌也紧跟着一拳头捶到他手臂上:“臭小子,日子往前看。”

  俞满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以后不会了。”

  俞向安和许小娟就陪着丁香说话。

  许小娟大大方方的给她介绍,对着这两个一个比一个出挑的妯娌,许小娟没有畏畏缩缩过。

  她虽然没有学历,没有好家庭,也没有好工作,但是第三代两个儿子都是她肚子了生出来的,这就是她的底气。

  看着二弟两口为了工作不会再生了,三弟会再生,但是那时候她的孩子都长大了。

  因为有底气在,她在这两个妯娌能挺直腰板。

  而且她知道,她们以后不会长时间呆在家里,就这么几天,她做的好了,大家都高兴。

  这认亲大会最后又发展成了家人团聚的时候。

  俞满屋的女儿一岁多了,十分可爱,圆嘟嘟的小脸蛋,爱笑,脾气也好,就是在走路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就坐在地上,“咯咯咯咯”的笑,笑的人不自觉的也跟着她一起笑了。

  林亦宁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妹妹。

  这圆圆的小妹妹多可爱啊,抱着逗她,会甜甜的叫自己姐姐。

  她都想要妈妈再生一个小妹妹了。

  俞向晏忙,回不来,俞向清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想要回来的,但是那边又走不开,只能遗憾的表示下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大家子回来还登上了报纸,社会新闻专门采访的,把俞常喜一大家子都拍了进去。

  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没多少人回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回来了,有的落叶归根,有的寻找亲人,这一大家子回来的很有代表性。

  谋生手段他们也想好了,他们回来了重新落户,村里有计划分地给他们,今年基本是种不了多少庄稼的,他们也很久没种地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捡回种地的本事,他们以后如果没有其他工作,种地也能养活自己,不过他们之前就是开中餐馆的,他们还是打算重操旧业。

  不过这也急不来,他们刚回来,地头还没摸熟,现在关系最亲密的就是俞家这边,俞常喜还有个亲二哥,有个亲大嫂,侄子们也都是亲的,这就是最亲密的关系了。

  俞常喜经常和田大壮过来找张茶花俞常有说话,张茶花和俞常有也喜欢。

  听她说她们当初下南洋的过程,还有在那边吃过的苦头,后来又是怎么把日子过起来。

  俞常喜他们就是听大嫂和二哥说老家的事。

  缺失了几十年,很多东西他们都需要补充,哪怕不是一个公社的,但就隔壁,实际并不远。

  俞向安没有跟小姑奶奶家的人有过多往来。

  只跟小姑奶奶本人多说了几句。

  她的那些孩子,也就是俞向安的表叔表兄弟们虽然会说老家的话,但是口音是存在的,他们估计也不能完全听懂俞向安他们说什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