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七十年代废柴女配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7节


  “给我来二两。”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说。

  “好勒。”营业员笑着转身抓糖。

  “我还要巧克力。”小孩直勾勾喊。

  “师傅, 再给我来二两巧克力。”妇女笑道,竟是不问价。

  周围人包括姚青青都注视妇女——有钱人。

  姚青青看向对方怀里的孩子,妥妥富二代呀。

  她收回目光,继续她的旅程,除了将必备品暖壶、脸盆、信封、本这些不用票的买齐, 其余的都没敢买。

  她捧着一大摞东西去电子产品区域看,这边明显冷清很多,大多柜台前只有三三两两几个人。

  卖录音机这块没人, 录音机和收音机的种类都很少,有台录音机贴了小纸条,不要票。

  姚青青问:“这个录音机多少钱?”

  “四十六元。”

  好贵。

  她又指着要票的问:“那这个呢?”

  “三十五元。”依旧很贵。

  但营业员态度很好,不像县城的营业员,问多了就烦了。

  姚青青把价格记在心里,询问:“这附近有花鸟鱼市场吗?”

  是的,她没忘掉她要养名贵花发家致富的计划,首都这么大,肯定有市场。

  趁着没开学,她多走走。

  “有,你坐3路车,在余河路下车,下去就能看见市场了。”

  “那邮局呢?”

  “邮局就在这没多远,出门向南走,碰到第一个路口左拐就是了。”

  “谢谢。”姚青青给了大大的笑。

  “为人民服务。”回答她的是铿锵有力的正面答案。

  态度真好呀。

  姚青青出百货大楼去邮局,根据日光照射她的影子辨别了东南西北,而后想着正确的方向出发。

  电话服务区排队的人很多,但是再多也要排,如今打电话就是这样。

  好在打长途电话的人大都心疼话费,都掐着时间打电话。

  姚青青有信心在一个小时内打上电话。

  还是首都外国人多,这会她又碰上国人和外国人的组合,两人正在打电话,还是国际长途,然而电话打不出去,国人脸上焦急。

  厂里的设备坏了,几十万外汇的大家伙,厂里上上下下的技术人员都修不好,只能请国外的技术人员来修,人很负责,说只需几个零件就好,要从国外寄回来。

  赶来邮局打国际长途电话,打不通,邮局的人却给不了解释。

  李正道一脸怒容,机器多停工一天,就多损失一天,然而这也怪不了邮局的人,国家通信事业滞后,不是小小业务员能推动的。

  “明天我再来试试。”他只能带技术人员走。

  同一时刻,沈国詹识破骗子面目,将人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后他心底失落。

  他是首都下派沂口的年轻有为市委第二书记,在沂口他大力促生产促现代化,取得一定成绩,机缘巧合下他得知并结识了汉斯等人,对方是某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掌握先进的通信技术。

  国内通信网落后,沈国詹意识到不能错过对方。

  虽然心底也疑惑对方逗留国内的原因,只是在考虑到对方能带来的利益时,他犯糊涂了。

  来首都就是他联系了首都通信方面的专家,给他们搭桥,好让技术得以传授。

  到头来却是他上了当。

  沈国詹反思他犯的错误,除了他自身判断问题,他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导致,如果他能听懂对方的语言,能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或许就不会轻易上当。

  国内要搞好四个现代化,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全国科技大会即将举行,虽然他无法与会,却也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科学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而这也是他为何注重通信发展的原因,如果通信工程没做好,日后如何做好国内外学习交流。

  他不是因噎废食的人,回到在首都的父母家,沈国詹进入书房深思。

  …………

  队伍排到姚青青面前了,和工作人员确定好收费,姚青青给姚妈挂电话,这会姚妈肯定在公社。

  “长途台吗?”姚青青先打给长途台。

  “是的。”电话一头传来清亮的女生。

  “我要挂长途。”

  “到哪?”

  “海西省丰田市。”

  “丰田市哪里?”

  “升东县洪田公社。”

  “找谁?”

  姚青青说出姚妈名字。

  在话务员看不见的工作后,姚青青终于听到姚妈的声音,“是姚青青吗?”从首都打来长途电话,只有姚青青了。

  电话音质并不好,但姚青青听出姚妈的声音,她特有力的喊:“妈——”那声音,委屈的不得了。

  离开父母身边的孩子就是没有保护的孩子,姚青青能不委屈么,今后都要靠自己了。

  “到学校了?一路安全就好。”姚妈还算淡定。

  “到了,新生还没开学,我是第一个到的,能住校。”

  “行。”

  “妈我以后都听你的。”你叫我怎么买票我就怎么买。

  “……”突然说这话,准是遇上困难了。

  “我刚才逛了百货大楼,录音机要票的三十五元,不要票的四十六元。”

  “我记着了,你哥姐要是弄不回来票,你就买贵的。”

  “哎,妈,我还看见有卖面包的,县里没有,你和爸要是在,我肯定买给你们尝尝。”她自己舍不得吃,反正在后世她都吃过,但她想让姚爸姚妈吃。

  姚青青觉得她还没说几句话呢,工作人员提示她一分钟快到了。

  姚青青表示她要延时,一分钟能说什么呢。

  然而两分钟也什么都说不了,她净说琐碎事,絮絮叨叨的,唠家常呢。

  身后的人望着她一脸迷惑。

  要唠家常写信呀,家中急事就打电报,如今打长途电话多是单位办事的,哪有叭叭讲这些玩意的。

  姚妈显然和此人有同感,在快第三分钟时,母女俩电话被姚妈单方面挂断了。

  姚青青有钱给她打电话,不如自己去吃那什么虎皮卷。

  姚青青不舍,但姚妈要挂她电话她能咋办。

  交了钱就乖乖离开邮局。

  捧着东西出行不方便,但姚青青不想回学校再出来,她嫌麻烦。

  她故技重施,跑去厕所趁没人时放进空间,时间不到一秒。

  然后躲几分钟再出来。

  空间用的这么窝囊的人也只有她了。

  公交车是红白相间的有轨电车,姚青青找到3路车站点,等了会公交,车来了,因为是最后上的车,她安详的挂在车门口,如此前往花鸟鱼市场。

  初春的风有点冷,姚青青却不打算往里挤,有味道。

  车上的售票员在喊,“五分钱,上车的乘客自觉交费。”

  姚青青一手抓稳车门边的长杆以防自己掉下车,一手递出她的钱,“麻烦帮我递一下。”

  钱顺利到达售票员手中。

  公交车每次换档时姚青青身子都会左右摇摆,如今还没有红绿灯、斑马线,虽有大道,但骑自行车、走路的,不时穿插过马路,司机开车便一刹一刹,姚青青被搞的胃疼。

  折腾快半小时她才到花鸟鱼市场。

  计划经济下除了供应有限的商品要票,其余的商品交易其实都很自由的。

  花鸟鱼市场露天开放,来往的人并不多,前几年养花养鱼的爱好还被批成资本主义恶习,造成一定的市场动乱,自从前年多人帮彻底垮台后,市场又慢慢做起来了。

  但不富裕的年代里,除了真正喜欢的,很少有人花钱上这里。

  卖花的摊不少,姚青青发现他们售卖的品种都不一样,她就慢慢走着,瞧有什么好看的,或者名贵的。

  她也不懂哪种贵,看顺眼了就问问价。

  有个摊主就摆了两盆兰花,估计是在冬眠,只有绿叶。

  物以稀为贵,姚青青问:“这是什么品种的花?什么价?”

  姚青青的口气太外行了,看她穿着打扮也不像有钱人,摊主懒洋洋道:“一百元。”这还是他瞧见姚青青买不起,没有提价。

  “这么贵。”比录音机还贵。

  “老极品蕙兰,你走遍首都城都看不到有人卖的。”摊主很自负道。

  姚青青不知好坏,随着摊主的话啧啧嘴,要是她买得起就好了,一月卖出一支她就能躺着赚钱了。

  对于空间的种植能力她充满信心,寻常土地一个坑撒好几粒种子,空间里只要一粒种子就能长出菜,这证明空间种植奇效。

  那些她扦插的果树枝,不也慢慢长大么。

  总之姚青青对空间有了盲目自信,认为种在空间里啥都能活,甚至将失去活性的人参须都种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