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80节


  “高温高寒?”

  陈运飞有些疑惑,但还是找到详细的数据,打包发给了谢雁。

  谢雁抱着电脑看了一晚上,最后写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发了过去。

  陈运飞打开,入目就是一份洋洋洒洒好几千字的实验方案雏形。

  “高温高寒实验……”

  陈运飞看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卧槽,小师妹牛逼啊。”

  CRH5A的技术固然有很大问题,而且没有发展潜力,但却在高温高寒的环境中有着较强的抗性!

  如果能将这一优点进一步强化,这项技术,也就有了更高的价值。

  他立刻拿着方案去找了周廊。

  就在各个公司都在为技术和动车订单忙碌的时候,春节又到了。

  谢雁去了沪城,三个人聚了一次。

  郑晴见她身体还好,也就放心了,“华国不是要发展铁路吗?现有的铁路协调能力比较差,我们现在开发的电子系统,可以应用在铁路上,即便是高速铁路也可以用。”

  她说完自己,又说了苏筝的情况。

  他还在做磁悬浮,偶尔会回锦城的实验室,锦城和沪城两地跑。

  “现在华国有了其他的磁悬浮线,不过还看起来,没有高速铁路发展得快,”

  苏筝说,“你当年说得对,高速铁路有比磁悬浮更容易推广的优势。”

  “那你还做磁悬浮!”郑晴说。

  “磁悬浮的技术也有可以研究的空间,四百时速只是起步,什么时候能追上飞机的速度了,他们才能歇歇呢。”

  谢雁笑着说,“等年后回去,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忙,到时候可能不能常来沪城看你们了。”

  “还有事情?招标不都结束了吗?”

  郑晴一想到SIEMENS就乐,“我都从新闻里看到了,你可是把他们坑的够惨。”

  谢雁看着年轻,而且长相也没有攻击性,因为基因病的原因,有时候看着还有点身体弱,谁能想得到她就是能做出这样狠的决定?

  郑晴心想,那肯定是SIEMENS的谈判官,没见过这小姑娘当初火烧窝,带他们一起八火车的情况。

  “我说过,必须要拿下SIEMENS的技术,让华国拥有三百公里时速速度级的动车。”

  谢雁说。

  郑晴问,“你还盯着SIEMENS?”

  随后,她又鼓掌笑起来,“不错不错,如果你真能把SIEMENS的技术拿下来,那才更精彩!”

  苏筝聪明,一下就猜到了点什么,“看来,你的后手在今年。”

  所有人都以为去年的招标就是重头戏,然而,谢雁交给张沉的方案,还没出现呢!

  招标结束后,张沉回了北车,而她的这个方案交上去,是立了军令状的——她一定会为北车争取到SIEMENS的技术。

  四月的时候,SIEMENS得到了新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让新上来的团队和之前的高管们都坐不住了。

  华国将在今年6月再次启动第二轮动车组的招标项目,140列高速动车只是开始,而不是终点!

  和第一轮200时速级要求不同,这一轮的动车要求时速为300公里!

  第二轮招标数量——160列动车!

  不少国家都在这几家超级公司中采购高速动车,但每一个订单都是以六列,八列为主。

  而华国在短短一年内开启两轮招标,每一轮的数量,都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华国市场,庞大的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这一次还抓不住机会,SIEMENS就是傻子!

  他们立刻派人去华国和相关公司接触。

  临走前,谈判团队得了一个命令——

  这次谈判,不要和四方谈。

  股价已经跌了,损失已经闷声吞了,人也开了,如果现在在回头去找四方,连面子也没了。

  而且,SIEMENS也反应过来当初为何对方会趁机推波助澜,把他们势在必得华国订单的消息炒的全世界都知道,原来不是帮他们,而是埋地雷,把他们炸得措手不及。

  千万别和那个姓谢的谈判人员交手。

  于是,经过可靠的介绍和情报,他们找到了华国唐城机车公司。

  唐城机车也是华国的老工厂了,从第一台华国的蒸汽机车,第一列内燃动车,第一列摆式列车……

  从大地震,到抗震号。

  这家公司在华国有着丰富的机车和铁路建设经验,相信他们的合作一定会更好。

  唐城机车在第一轮的招标中,并不在铁道部的指定合作企业当中,但这一次,却成了SIEMENS的首要合作目标。

  当和对方约好进行第一次接触时,新的谈判领队詹姆斯进入会议室,见到对面的谈判代表时,微微一愣。

  对面是个非常年轻的女孩。

  年轻的女孩满大街都是,但是出现在这里,而且德语流利……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詹姆斯的脑海里全都是这三个字,但最后,他不得不面对着最后的可能性——

  “你好,我叫谢雁,是这次唐车的谈判代表,”

  她友善一笑,“欢迎你们来到华国。”

  詹姆斯:“?你不是长客的代表吗?”

  “不,现在我已经不再长客了,”

  她说,“准确的说,我是华国北车的代表。”

  唐城机车和长城客车,都是华国北车的子公司。

  詹姆斯:“???”

  他感觉有些不太安全。

  谢雁却礼貌地打了招呼,让大家放松落座,慢慢商谈后面的合作细节。

  前面埋的雷,她怎么能不来自己写结局呢?

  她说过,一定要拿下SIEMENS的Velaro技术。

  SIEMENS上次开价技术费三十个亿,原型车一列二十七亿多,而她的目标价格,是砍到十亿以下。

第106章 与风同行27时间丈量的距离27

  谢雁去过张沉的办公室, 长客从Alstom谈来的合作技术并不完善,但谈判组和长客也知道, 这一次的谈判已经是谈了最好的条件了,无论是价格还是其他方面,唯一的缺点并不是靠谈判就能解决的——Alstom就没有适合他们要求的,高速度级的高铁技术。

  在加上后来谢雁还参与了Alstom给出的动车技术的完善中,并且找到了它的部分优点。

  既然有第二轮三百公里速度级的动车招标,那么这批动车肯定是优先给华国最重要的几条交通运输线准备的,动车采购了上百列, 谢雁估计, 京沪高速铁路肯定也会很快上马。

  周廊又被叫去做技术论证, 忙的不行,很少回学校, 实验室的事情都是几个师兄在忙,尤其是陈运飞,他毕业之后也留在了锦城交大,继续实验室的项目。

  但周廊毕竟上了年纪,不能在经常跑, 他给谢雁发过几次消息,问她的行程。

  但第二轮重要招标在即, 谢雁暂时没有时间去分心别的事情,更何况华国不止她一个工程师, 有无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 她更相信周廊的能力,这位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铁路, 献给了列车。

  即便是退休了, 他的人生也和铁路分不开。

  哪天不让他去研究列车, 研究铁路了,说不定周廊还会不自在。

  他听说了招标的事情,SIEMENS股价大跌,高层辞职,在国内外的新闻媒体上都有所报道,“那我就等你的第二轮谈判消息了,京沪高速铁路肯定是会以高速轮轨为最后的方案,但即便是有了铁路,没有高速动车也是白搭,你可不能让京沪线成为第二条秦沈线啊!”

  “老师放心吧,注意身体。”

  谢雁已经设想过很多种可能,目前的情况,果然和她预料的差不多。

  她和张沉谈了一下,想要调去负责唐机的谈判。

  长客的人,陆福和张景城都被谢雁当时在谈判中的果断和预判折服了,更何况之后她还能解决很多的技术问题,年纪轻轻,却不比一些老技术员差,后来又听说她是周廊教授的学生,更觉得谢雁厉害,她要走,他们还舍不得。

  “我本来就没有什么行政方面的职务,最合适我的地方还是工程队和实验室,但肯定不是办公室。”

  谢雁说,“第二轮招标的消息出去,很多有三百公里速度级的公司都有了想法,但唯独SIEMENS那边没有和我们继续取得联系。”

  “四方那边呢?”

  张沉说,“他们上轮谈判在你手里栽了个跟头,损失不小,这次如果他们不想和长客合作,只能有四方可以选择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SIEMENS来说,如果不选择长客,不一定是因为我们选择其他公司合作而让他们损失太多怀恨在心,估计是知道在和长客谈,长客对他们的情况很了解,又有上次谈判的经验在,他们可能会被狠狠砍一刀,所以想学以前的手段,寻找其他的合作公司。”

  “我看不是长客对他们很了解,是你对他们很了解吧!”

  张沉开了个玩笑,“我怎么觉得他们是怕你呢?”

  “不过,你说得对,以前和国外的公司谈判,我们总是吃亏,就是因为有别的国内公司和他们同时接触,而且会开出比我们更好的条件,做出比我们更大的让步。”

  张沉熄灭了手里的烟,“但是,第一轮的招标,以谈判的形势进行,而且部里指定了合作公司,名单里可没有唐机。”

  谢雁能找到张沉,并且做出这样的推断,自然是有情报在手,她有信息系统在手,还能让系统从庞大的信息里筛选出对她有力的,SIEMENS的人来了华国,而她只需要关注其他国内动车公司的动向,从一些行踪上判断,SIEMENS应该和唐机的人在进行接触。

  毕竟四方已经有了日国的技术,虽然也不怎么样,但至少上了两百时速速度级,而唐机没有在部里制定的公司名单里,错过这一次的国外动车技术大引进,唐机就会在行业里处于劣势,跟不上动车技术的发展。

  这对于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损失。

  并且,他们和长客四方等进入指定名单的公司的差距会从这里开始,就拉开一个大口子。

  SIEMENS就是抓准了这种心理,在剩下的三家公司里选中了唐机。

  “第一轮的确是指定了名单,但是第一轮的招标结束之后,其他公司更坐不住了,三类车的招标,动车组就有两个公司拿到了国外的技术,第二轮并没有太强调规则,但是违规是肯定的。”

  张沉一乐,“你知道刚才在和我说什么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