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尝春酒(美食)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1节


  小厮买来满满一盒小吃,食盒雕花,漂漂亮亮。据说若早些还有大块烧鹅。

  陶玄安拈起一点心,“这可是西域传来的‘卜饼’?”

  他抽出其中纸条,又补充道,“阿娇最喜欢吃。”

  江霁容想着朝中紧要事,闻言略一点头。虽然他不记得阿娇是哪位女子。

  陶玄安展开一看,端秀小楷写着“锦书相思否”。他笑笑,“定是阿娇在思念我。”

  在此闲坐片刻,陶玄安被相熟的公子拉去做行酒令。

  江霁容不擅饮酒,正要转身离去,听到身后熟悉的声音在小声唤自己。

  他回头仔细一辨才认出,林绣正向自己招手。待看清她的装扮,不禁嘴角一抽。

  一袭短衣,眉毛粗浓,混在小商贩里毫不起眼。面色黝黑,像是在地里劳作过多年。

  林绣无奈地耸肩。自己若穿得精致漂亮,难免让人觉得意有所图,生出事端来。

  “林姑娘此来是?”

  她指指手中的食篮,正要说话,却有食客上前询问。

  那人看上了她手里的幸运饼干,“敢问这是何处所做?”

  “移观道一家小店买来。”

  “倒是从没见过呢。”那人有些惊奇,拿了饼干翻来覆去地研究。

  “老板确实有些巧思。”

  江霁容:“”

  她淡定地自卖自夸,不一会就卖出一兜。

  ----

  食篮吃得空空如也,林绣正收拾着残渣与餐盘,听得身后有响动。

  “是你。”

  转头一看,是位陌生郎君,年纪轻轻,很有几分“士大夫”气。他很惊喜地望着自己,林绣却不知什么时候见过这位。

  刘陵之看她像也不像,不由起疑。走进一步,这姑娘身上毫无脂粉气,只有点心的甜香。

  果然是她!

  江霁容皱着眉挡在林绣身前。

  刘陵之才发觉自己逾矩了,忙向江学士与这位女郎一一见礼,又赶紧道歉。

  “在下曾在梅关买过饮子,那女郎与姑娘生得好像。”

  林绣笑笑,“公子不曾看错。”

  这公子面红耳赤,林绣不忍心再逗他,“怎么未见公子的同伴?”

  “叔秣兄他们嫌我无趣,自先去那边寻酒。”

  “如此清旷之乐,静言欣赏即可,何必心粗气浮。”

  刘陵之面上一片惊喜,“真的吗?”

  林绣刚要点头,江霁容轻咳一声,“确实。”

  江学士也如此说。他突觉头重脚轻,飘飘然起来,直到同伴相邀才告辞。

  年轻人真是好糊弄,林绣笑着摇摇头,同他行礼。

  许是一激动撞了脚,这公子走得一瘸一拐,像只跌跌撞撞的呆头鹅,让她很诡异地想起吃左脚还是吃右脚这个问题。

  待他离去,林绣才发觉身侧之人还没离开,转向他问道,“江大人,今日可是喉咙不舒服?”

  江霁容一怔,微微颔首。

  “那我明日做些祛火润喉的热羹汤送到府上。”

  “麻烦林姑娘了。”

  江霁容目送她走远,嘴角不由勾起来。

第20章 初次探店和莜面窝窝 何人不起故园情

  江大人向来都是倾囊相授,毫不藏私。虽未曾正式拜师,但林绣很在心中把他当做老师,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

  做学生的连份微薄贽礼都没有,未免太不合规矩。她思来想去,就在这吃食上下些功夫。

  现在并非吃梨的时节,花了不少铜板才买来三只鼓鼓囊囊的大黄梨。林绣扇着炉火,不忘跟庄娴贫嘴。

  “正儿八经京白梨熬的小吊梨汤,有价无市。”

  熬了不多时,银耳出胶,浓浓稠稠、黏黏滑滑。

  冰糖与话梅自不能少,一个洁白,一个黑亮,都一股脑抛至长嘴长把儿的铜吊子里,看不出多大分别。

  末了再撒点鲜红的枸杞,不必多,红莹莹的几粒点缀才好看。枸杞吸了汤,饱胀得近似小球。

  林绣想起来这在哪儿见过了,她之前试图把葡萄干还原成葡萄,皱巴巴的葡萄干泡进水里也是这样。

  话梅煮水,原本的一缕幽香被无限度放大,空气里皆是酸甜味道。

  客人探头问道,这灶上熬的什么。

  林绣有点为难,问了不给人家分点尝尝未免太小气。可拢共就两个梨她削皮时先解决掉一个。

  庄娴含含糊糊道,“唔,是妇人家吃的滋补汤。”

  好奇的食客们都伸回头,果然没人再问。

  林绣展颜,也罢,先让江大人做一回妇人家吧。

  ----

  忙忙活活到了晌午,她懒得再开火做饭。庄娴领阿蛮去隔壁吃烧饼,只留自己和褚钰大眼瞪小眼。

  林绣想了半晌,豪气顿生,排出三个铜板,“阿姐请你去今耀楼吃饭。”

  仍然是黑粗眉的一袭男装打扮,身后跟个青衣白衫的小厮。两人大大方方朝着今耀楼进发,模样半点不像是去别人家偷师的。

  进门处彩帛斑竹,可窥见其富丽堂皇。从大堂往里走,大幅屏风相隔出独立的空间。

  林绣一摇折扇,递上块碎银,“烦给我找个能议事的地方。”

  小二笑得殷切,“得勒,客官您且去三楼。”

  珠玉垂帘,丝绸绣幕,vvvip包间果真非同凡响。人前她还能保持淡定,等小二下楼去取茶水,林绣忍不住东摸西看起来。

  林绣抚上古铜色的木桌。嚯,红沉木的。

  再敲敲洁白如新的瓷碗,碗周描着细细一圈金线,愈发显得自己寒碜了。

  有个抱琵琶的女子正唱着小曲,陶醉在温软歌声里,不觉飘飘然。

  正要吩咐叫个乐师过来,身后褚钰咳嗽一声,“公子,干正事。”

  林绣很不好意思地一笑,忘了。

  铜壶自上而下注入清茶,小二早垂手而立等候一旁。听她招呼,忙呈上菜单。

  林绣偷偷观察,壶嘴朝向客人,确实讲究。

  菜单上书,吃食分“北面”、“南食”、“川味”、“胡饼”四大种,其中小类更多,一张纸都快盛不下。

  看她犹豫,小二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本店特色,罢了还补充一句,“最新上的雁门羊蹄,原州清鲢也都是顶顶新鲜。”

  林绣与褚钰对望一眼,怎么这么叫人自惭形秽呢。

  不知哪位大家曾说过,吃红烧肉最考验饭店的水准。可惜她连着吃了几天的大肉,此刻没肚子再享用美味。

  褚钰给她悄悄出主意,“点千丝豆腐和珊瑚里脊。”

  千丝豆腐讲究豆腐如头发丝般细,珊瑚里脊则是将鱼肉快刀慢斩成珊瑚状,浇上酸甜口的芡,不能断也不能散。这两样菜口味如何且不论,都极其考验刀工。漂漂亮亮地摆上两盘子,光看就够唬人的。

  林绣压低声音,“你生怕人家不知道是同行吗?”

  褚钰点点头,也是。

  挑了半天,小二心中略有些失望,这两位公子只要两碗馄饨与银耳莲子羹,还以为他们很能吃呢。

  热腾腾的大肉馄饨很快端上来。豆芽打底,上撒葱花芫荽辣椒面,红的绿的交织,更显馄饨莹白剔透。

  怪不得说起名重要,一个“大”一个“肉”字,足以让人想象到其中腴肥丰润,若叫小素馄饨就不美了。

  馄饨拖着金鱼尾样的面皮,微红的内馅丰满,又不至于像扁食一样圆而鼓。极薄的皮儿滑溜溜,刚一送入嘴中,就往胃里走。

  林绣咬到一半突然停住,肉馅里还包着整颗通红的虾仁!

  现在不是吃虾的季节,也难为后厨找来这么饱满的虾。只是略有腥气,想必是在腌制时出了问题。

  白璧微瑕,不伤大雅,毕竟服务很贴心,价格也不贵。

  林绣吃着突然有些心气郁结,怎么有点想放弃了呢。

  褚钰吃完馄饨,正捧着碗滋滋喝汤。这个年代没有味精,汤底的鲜味应该是猪骨高汤慢炖出来的,再佐以紫菜和虾皮。

  这一顿吃得舒心,人却挺窝心。同行太厉害简直是种降维打击。

  正要掏钱走人,隔壁一阵吵吵嚷嚷吸引了不少看客。

  一问才知,有桌客人点名要吃莜面窝窝。

  好熟悉的菜名,她舔舔嘴唇,早知今日也来上一份。

  这个小店真不会做啊,小二赔着笑脸,“要不,您去别的店试试?”

  林绣的脚步突然停住。

  说话间隔壁走出几人,为首的陶玄安面色一讶,旋即笑起来。

  身后几人还在纠缠,他遥遥做个口型,“林美人。”

  驻足细看,她今天这装扮好生奇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