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09节


  钱明鹤为什么被贬官,在场的人都知道,太子这般提出来,便是要打恭王的脸。

  皇上听得眉头直拧,视线落到贤王身上。

  贤王发现皇上看了过来,倒是没急着发表意见,等皇上主动问怎么看, 才道,“白轻舟此举确实冒险, 不过白轻舟这人有才干,又不太好说。儿臣愚钝,拿不定主意, 还请父皇裁决。”

  “三哥怎么怎么就没主意了?”恭王问, “大家伙都说你有治世之才,现下父皇需要你出谋划策, 你别藏着掖着呀, 有什么想法直接说, 难道不好?”

  “十二弟,皇兄我是真拿不定主意。父皇圣明,他心中自由决断。”贤王和皇上拱手行礼,以示奉承。

  皇上确实早有主意,但被贤王猜到心思,他的心情却很奇妙。

  “嗯,就按白轻舟说的办。”皇上顿了顿,下令道,“既然他有心把新余的盐产弄好,朕也能少一件烦心事。国库缺钱,他真办好了,朕立马给他升官。”

  但是没办好,又是另一件事。

  皇上的旨意一出,京城里一些懂门道的,都觉得白轻舟和江云康疯了。

  新余的盐井,过去那么多任太守都没弄好,他们怎么可能弄好?

  就连钟庆,都和木须表示了担忧。

  听到消息后,钟庆便来找了木须。

  林源上了茶之后,就打算退下,但被木须给叫住。

  “读书做官,你留下一起听听。”木须和林源说完,再去看钟庆,“轻舟能上这种折子,必然和三郎商量过。你和轻舟同朝为官过,你应该懂轻舟的性格,他虽然直率,但做事向来靠谱,不然皇上也不会用他那么多年。既然他们都决定上这种折子,必然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自己的得意门生,木须还是比较信任。

  不过就像钟庆担忧的一样,这个事就怕没办好,还是有风险。

  有人替江云康他们担忧,自然也就有人乐得看热闹。

  翁行鑫从恭王口中得知后,嘴上的笑容就没下去。

  恭王府里,翁行鑫站在恭王身侧,帮着倒茶,“这个白轻舟也是虎的,新余那些盐井都废了好几年,他现在去弄,这不是拱手把新余让出来吗?”

  钱家在新余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他们也知道,钱家分支最近并不好过,因为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再三打压。

  “白轻舟以前也不讨人喜欢,但从没这样办事过。”恭王凤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觉得,这个事多半又是那个江云康的主意。”

  “微臣觉得也是。”翁行鑫点头道,“江云康这人,嚣张惯了,这次胆子那么大,咱们等着瞧就好。即使真的开采出盐来,微臣也听说过,新余的盐苦又涩,一般人都不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翁行鑫顿了下,凑近一点,小声道,“王爷要不要和钱家打声招呼,多盯着江云康和白轻舟。他们两个胆子那么大,咱们可别让他们起来了,不然新余的位置也让不出来。”

  从钱家再三损失钱财后,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余。没有银钱送来,他在京城也难办事。

  “钱家那里早就打过招呼。”说到这个,恭王就忍不住皱眉,“但是钱明远这人……办事不太行。”

  早前江云康刚去新余时,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呼,结果江云康什么事都没有,反而还越来越好,钱家反而吃了几次亏。

  不过现在白轻舟要弄盐井,恭王便坐等白轻舟和江云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翁行鑫也点点头,等了那么久,钱明远也不见有作为,确实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阅到新余时,已是二月初。

  新一年的县试即将开始,白轻舟收到皇上的旨意时,江云康也收到了林氏的家书。

  林氏每个月都会来封家书,同样的,江云康也会给林氏回信报平安。

  这次的家书中写,承安候打算让江云成去试试县试。

  家中弟弟都要参加科考,江云康想到这个,心中感慨时间飞逝。

  不过六弟的学问一般,第一次不懂能不能中个童生。

  好在新年才十四,一次不过也还能接着考,若是能有个秀才功名,往后也好谋个差事做。

  除了江云成要参加县试,林氏还在信中报喜,二姐在元宵那日生子。如今母子平安,小孩儿胖乎乎的,很是康健。

  每次看完家书,江云康都会有动力一些。

  正要出门时,看到白轻舟笑着走来,说皇上同意了。

  “往后三年,咱们可都要在新余了。”白轻舟转身看了眼已经垒好的围墙,还有平地上堆起来的石块,期待地道,“府衙也开始重建,我是想着,等后院盖好后,就把庐城的妻儿接来。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块的好。”

  白轻舟家里的儿女都大了,都是最关键的时刻,把妻儿留在庐城,他不放心。

  江云康也正有此意。

  不过府衙不算大,他是想着,等城里房屋修缮得差不多,在城里买下一处宅院,再把林氏和安儿接来新余。

  就像白轻舟说的一样,一家人,还是要在一块比较好。而且近几年,他也回不去京城。

  若是进度顺利,林氏入秋就能出发,今年能过个团圆年。

  买宅子的事还早,现在,最主要的是换来银子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没有一条好路,日后做什么不方便。

  但修路和修城墙一样,都要钱和时间。

  这个钱,就得先提炼一部分细盐卖了才有,不然现在的新余官府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修路。

  不过这个细盐,本地人是买不起,得往外边卖。

  怎么卖,卖给谁,那都是有门道的。

  从第一日收到皇上的旨意后,江云康就带着人进山去了。

  他带着十个亲信,进到西山后,便开始搭木屋、制盐。

  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山里条件简陋,木屋一开始还会漏雨。经过几次的修缮后,才住得舒服一点。

  在江云康忙着制盐时,白轻舟则是找了几个商人。

  卖盐得要有官府给的盐引子,不然就是贩卖私盐,被抓到可是重罪。江云康他们要借助这些商人的门路,商人们若是对此有信心,才会愿意合作。

  不过新余的商人,都以为江云康制的盐还是以前那种,并没人敢接下这个事。

  连着几日,白轻舟都是白跑一趟。

  这日天又下起蒙蒙细雨。

  白轻舟正发愁往哪里卖盐时,门房的人突然过来,说南阳王府来人了。

  “南阳王府?”白轻舟口中默念,但他和南阳王府素来没有来往,不懂为何会来。

  “让人把人请进来,再去拿三郎带来的好茶。”来的毕竟是王府的人,招待的茶也得好一点。

  不一会儿,门房就带了个身高八尺的汉子进来,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看着倒不像王府的人,而是像山匪。

  但对方一开口,又颇有规矩礼貌,白轻舟自报姓名后,再问对方叫什么。

  “在下曾鹏飞,是南阳府里的校尉。”曾鹏飞道,“去年在下曾得江大人相助,之后一直忙着剿匪的时,现下才得空过来道谢。”

  在他说话时,跟来的小厮抬着两个木箱进来,“这都是我家王爷给江大人的谢礼,若不是江大人相助,我家小世子怕是已经丢了性命。不知江大人在何处,在下想亲自表达感谢?”

  “他去了西山,你要见他,怕是得进山几天才行。”白轻舟看了眼曾鹏飞带来的谢礼,江云康没和他提过这个事,他这下也不好帮江云康收下,“若是曾校尉不急,不如进山看看?若是三郎看到你,应该挺高兴。”

  “也行,正好我现在无事。”曾鹏飞答应得爽快,性子也急,立马就想进山。

  白轻舟又去找了张翔,让张翔给曾鹏飞带路。

  从新余出发,到见到江云康,曾鹏飞花了两天一夜。

  等看到卷起裤腿,跟着其他人一起干活的江云康,曾鹏飞都没认出江云康,和数月前的斯文书生,看不出有啥关联。

  “江大人。”唤了一声后,等江云康抬头时,曾鹏飞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江云康一眼就认出曾鹏飞,拍拍手上的尘土,笑着朝曾鹏飞走来,“曾兄,是你啊。怎么样,救回你家世子了吧?”

  分别之后,江云康没想着和南阳王府攀附,便没派人去南阳王府打听。不过他没听说有不好的消息,便也能猜到没什么事。

  看到曾鹏飞点头后,笑得更开心一些,“我这里简陋,你随便坐。”

  “没事,我又不是细皮嫩肉的小公子。”曾鹏飞打趣说了一句,随便找了个矮凳,坐下后,接过江云康递来的茶,喝了一口,就先道歉,“实在抱歉,本该早点来探望你。但救回世子后,王爷带着我们忙着剿匪,连着在山里待了几个月,连年都是在山里过。”

  “那些山匪胆大包天,绑了世子彻底惹怒王爷,王爷干脆带着军士进山,把他们灭了个干净。”

  山多的地方,匪盗也就相对对一点。

  以前是不好清剿,但这次南阳王是真生气,才亲自带人进山剿匪。

  “曾兄不用客气,我也没做什么。南阳王能有此才干,他才厉害。”江云康笑着道。

  “哈哈,说句夸大的话,我家王爷确实年轻有为。”就是出身差了点,没个厉害的母妃,才会早早到封地生活。这话在曾鹏飞心里过了一遍,他再道,“本来王爷想亲自来新余,但王府事情杂多,只好派我来。王爷准备了一些薄礼,不是什么金银之物,还请江大人收下。您帮我们救了世子,就是让我们帮您赴汤蹈火都应该。”

  说着,曾鹏飞拿出一封信,“对了,这是白大人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让他看完后,也给他一个回信。”

  江云康拆开信后看了眼,白轻舟问制了多少细盐,可不可以先带些出去,没见到实物,那些人都当是以前的粗盐,没人敢接手。

  曾鹏飞看江云康拧眉,主动道,“江大人,你们可是有什么难事,有我可以帮忙的吗?”

  江云康救了他一命,还帮着救了小世子,他说赴汤蹈火,都是真心话。

第108章

  没人信他们, 江云康在心中默默叹气。

  听到曾鹏飞问要不要帮忙,他半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 起身对曾鹏飞道,“曾校尉与我进来一下,我给你看个东西。”

  江云康带着曾鹏飞走进木屋, 关上门后,才踩着凳子拿下木架上的箱子,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布袋。

  他打开一个布袋, 露出亮白色的盐粒,“曾校尉,你尝尝这个,看看怎么样?”

  曾鹏飞第一眼没认出是盐,因为没见过颗粒那么小的盐,而且纯净得看不到杂质。就是王府里吃的盐,看着都不如这个好。

  等尝了一口后, 震惊的同时,又欣喜地看着江云康, “江大人,这不是你们产的盐吧?”

  江云康点头说是,“我带着人在山里忙活大半个月, 才提炼出这些细盐。新余城里的人, 都以为我们产的还是之前苦涩的粗盐,没人敢接手这个事。”

  “你觉得, 我这细盐, 比起市面上的如何?”

  “别说市面上卖的盐, 就是王府里吃的贡盐,也不如你这个好。只要你这个盐拿出去卖,保管立马卖光。”曾鹏飞肯定道。

  江云康也知道能卖光,只要见过的人,都能知道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要卖好价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