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66节


  程涛作为外人,不适合掺和这些, 汪主席显然也并不需要他这个证人,他就先回招待所来了。临走前还叮嘱曹进路,要是有需要赶紧去招待所找他。

  他本身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与这相比, 他对文琪这个人更感兴趣。

  因为文琪,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现在正在考虑提前把这个事情公布出来, 但是用哪种方式, 怎么才能不着痕迹的让大家知道, 又是个问题。

  要是其他风头程涛也不想出, 但是这个好像还可以。

  于国于民于自己,好像都有好处。

  程红秋回来的时候,程涛已经大致有了决定。为了让这件事情利益最大化,他得提前知会大姐夫一声,然后尽可能在自己不出面的情况下,把这件事情解决喽。

  这并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他还没有高尚到这种地步。

  他只要在该留名的地方留名即可,其他无效的留名不要也罢。

  程涛在纸张上写下接下来计划,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实地勘察一下,别到时候谎报军情,耽搁别人和自己。

  然后,就听见门外说话声。

  两个人,却能说的这么热闹,除了张文芳和他姐,也没有别人了。

  打开门却发现俩人后面还跟着齐和昌,他怀里还抱着程小墩。

  “爸爸,”程小墩看见亲爹挺乐呵,他指了指齐和昌,“叔叔。”

  程涛点点头,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程小墩喊齐和昌叔叔不是很正常吗?等齐家母子走后,程红秋的话倒是让程涛不淡定了。

  “张阿姨看小墩惹人喜欢,想让和昌兄弟认他当干儿子。”程红秋说道。

  “张阿姨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来了?”程涛不解。

  单论相处,张阿姨与其要给自己找个干孙子,他觉得他姐应该和张阿姨拜干姐妹更好,俩人的脾气一模一样,什么事情都能一拍即合,看上去比和他大姐还要更有默契。

  就是两人的年纪相差的有点儿大,往后他和齐和昌的辈分也不好算,其他还真没有什么。人生知己难寻,二姐能遇到一个脾性这么相投的人,实属难得。

  果然——

  “张阿姨本来开玩笑说我俩认干姊妹,但是这样一来,大家的辈分就不好算了。我又不想认她当干娘,那样说话到底不如现在自在。说来说去,张阿姨就想到这边去了,她好像挺担心齐主任找不到媳妇儿的。”

  程涛不明白张文芳同志的担心来自于哪里,齐和昌齐主任要相貌有相貌,要工作有工作,程涛不知道像他这样的青年在省城能找到多些,但是在省纺织厂内不说是独一份也差不离了。

  所以有什么可担心的!

  优质青年,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很抢手的。

  要说缺点,那就是在当时代大环境下,他的年纪相对有点大了,但是和他取得的成绩相比,他还是很年轻的好不好。当爸妈的操心也不至于操心到这份儿上,齐和昌怎么都不可能娶不到媳妇儿,关键点只在于他想不想而已。

  “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张阿姨虽然提了,我却没有直接答应,说还得问问你的意见,你要是不同意,就当这事是说着玩的。”

  “我没说不同意啊,就这么办呗。”这又不是什么坏事,能认齐和昌当干爹,多少人上赶着都没这份呢,他们这算是先下手为强了?

  “那行,那我明天见面就和张阿姨说。不过这样一来,咱们回家的时间又得往后推,明天我打电话和你姐夫说一声。”看得出来,程红秋挺高兴的。

  “嗯。”

  今天他们的检查结果出来,出来省城医院就给家里打了电话。

  何庆笙很高兴,然后告诉程涛,家里已经收拾好了,就等晾干。另外托他的福,袁家的事情进展顺利,等过两天大概就会有结果。

  陶广然的重点则在于他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虽然没有催促的意思,但是听得出来他本身也是挺为难的。最近县城运输队非常忙碌,就他们打电话的那会子功夫,陶广然那边就被打断了三四次,要不是货车回来,要不就是需要发车出去。

  不过就算是这样,程红秋还是决定多留一天,看能不能知道文章开奖结果,但是不管怎么样明天买票,后天就得离开。

  不过现在齐和昌要认程小墩当干儿子,别说什么大摆宴席,现在也不现实。但是叫亲戚来一块吃个饭是必须的,要不这事谁都不知道,就根本没有意义。

  再加上各种准备工作,他们姐弟就不得不在省城多留几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程涛这边是完全没有问题,今天他给红鸩纺织厂那边通电话。秦厂长逮着把他好好的夸了一通,可见对他在省纺织厂这边的表现比较满意。

  他这趟公差的报销已经是板上钉钉。

  不过,程红秋这边还是个问题,但是她又不能回去。张文芳认干孙儿,一是觉得幺儿和程小墩相处融洽,二还是觉得和程红秋聊的来,才突然有了这个念头。再说她作为亲姑姑,程小墩在省城唯二的亲人,这时候走算怎么回事。

  “二姐,多多和亚亚现在放假了吧?要不,你打电话的时候问问二姐夫,能不能直接到省城出公差,要是能直接让他把孩子带上。”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出远门,从县城到省城,可以说跨越了大半个江省。如果是乘坐其他的交通工具,程涛是不建议一个男人带两个孩子出门的,如果还要照顾行李,那就更不行了,出意外怎么办?

  但是随车队过来就没问题,多多和亚亚年纪不大也不算小了,能听得进去话,和他们讲清楚,程涛觉得俩小孩是很乐意到省城来的。只要孩子愿意,程涛觉得把他们带到省城来根本费不了什么功夫。

  这样,陶广然也能出远差,可以说是几全其美。

  听兄弟这么说,程红秋有些意动。像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时时都能有的,得凑够好多条件,孩子放假,自己在省城,男人还得来省城出公差,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要集齐这仨条件还挺难的,现在机会就摆在跟前,她其实想试试,这样一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没准走的时候他们还能搭便车回去。

  “行,那我回头问问。”

  姐弟俩在这商量事情,张文芳和齐和昌也在说这事。

  “我和红秋说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得放在心里,有什么意见现在提,等人家答应下来,可就没有你反悔的机会了。别以为多个干儿子无关痛痒,你到时候就得承担起责任来了。”张文芳一边走一边数落儿子。

  “妈,人家可还没答应呢。”

  张文芳白了儿子一眼,“你妈我比你多活这么多年,那是白活的?这姐弟俩又不是傻瓜蛋,怎么可能会不答应?”

  说完又自顾自生气,“你妈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

  为了幺儿她真是操碎了心,张罗着给找媳妇还不算,还得提前连孙子都得给考虑上。

  你说她和他家男人从来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怎么小儿子这么难搞?小伙儿长得不差,工资不低,怎么就是没有女人缘?弄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主动谈过,在成家这件事情上,那简直就是她用鞭子抽一下他才往前挪一步,被动到家了。

  要不然年纪轻轻的她能让他认干儿子?

  齐和昌也不反驳,他本身是挺喜欢程小墩这个孩子的,认他当儿子也无不可。

  母子俩往前走,他们走的方向并不是大门口,而是办公楼。

  他们送程红秋姑侄俩回招待所,本就是顺便,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曹进路喊来处理文琪的事情,对方闹到工会,被工会主席带到了厂长办公室,曹厂长又叫人去喊了文娟,作为齐和昌不出面不好。

  这要是涉及到别人,齐和昌自己过来就行了。虽然文娟是他表姐,但是他从来不怯她,要不然在例行公会的时候,他也不能直接和对方对上。

  不过听说文娟的母亲也就是齐冬华也跟着过来了,那张文芳可坐不住了,齐冬华是齐文昌的亲姑姑,她如果耍起横来,幺儿怎么可能招待的住?而且要说起当年这些事情,没有人比张文芳更熟悉,她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距离厂长办公室还有很远,就听见里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母子俩在门口站了一会,就听齐冬华扯着嗓子非得要曹厂长给他们文家一个交代。

  张文芳忍无可忍,直接推门走进了办公室,“没完了?你想让曹厂长给你什么交待,你声大就有理了?事情都弄清楚了吗?”

  齐冬华正火力全开,回头看到张文芳,“大,大嫂,你怎么来了?”

  “你能来我就不能来?都是退休的工人,你比我鲜亮?”张文芳丝毫不给她留面子。

  “我,我也没这么说。”齐冬华表情讪讪的。

  “妈,”文娟看她母亲一见到大舅妈就犯怂,有些不满意。其他时候就算了,今儿这事是能退缩的?文琪的名声可就赌在这儿了,工会主席不依不饶,她的的直系下属就是齐和昌,对方早会上把自己怼成那样,一点都不顾及自己是他表姐,那他也别怪自己不把他当表弟。

  齐冬华听见闺女的声音,终于回过神来。“嫂子,今天这事和你和和昌都没啥关系,你们别插手,我来就是要把文琪领回去。”

  “齐秘书说的倒轻巧,把人领回去,你们也把我想的忒好说话了,她不分青红皂白来我工会大闹一场,现在想走就走,如果以后有人有样学样,我们工会难不成就成菜市场了?”工会主席轻飘飘的说道。

  “咱们都是老同事,你何必咄咄逼人?文琪年纪还小,这次又只是想替他妈出一口气,方法不对但情有可原,你就不能原谅她这一次。”齐冬华动之以情。

  “她这可不是方法不对,要说的话就是蠢到家了,是个人都知道现在文家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她却偏偏要到处惹事儿,既然敢做就得敢当。”工会主席一点面子都不给。

  “汪主席,你嘴巴放干净一点,你说谁呢?”文娟忍不住了,任谁听到这话能忍?

  “文副厂长,我可只是实话实说,要是你有意见,可以叫人来评评理吗?叫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汪主席瞥了眼文娟,“我本来以为文家养出个你已经够不容易了,现在看到她,我才知道,文家培养出你们母女这样的是常态,偶尔出个能人才是例外。”

  “你,”文娟指着工会主席,说不出半句话,这话可太伤人了。

  “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样,程同志是厂里客人,他的文章涉及的内容是不是有失偏颇,自有读者来评价?你们文家人凭什么到我工会闹事?”

  别看汪主席到现在还没有退休,但她确实是张文芳、齐冬华那一批的工人,甚至那时候她就已经是工会主席。也就是这两年,她开始把身上的担子移交给年轻人,看似不管事了,但是老一辈的工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护犊子,我自己的崽我看着好,别人说不好我就削你,更何况文琪这次是直接打到她家门口来了。

  “你到底有完没完?他到底算哪门子客人,不过是从下边工厂拉过来帮忙的,啥都不了解就开始胡咧咧,你们工会竟然还纵容他,你这根本就是和我们家过不去。”文琪怒骂,她妈文娟想拉她没拉住。

  汪主席已经很多年没被小辈指着鼻子这么说了。

  别说她自己听着不得劲儿,曹厂长,张文芳和齐和昌都皱起了眉。

  “闹够了没有?还不赶快把你好孙女拉走。”张文芳看着齐冬华撇了撇嘴。

  其他先不论,现在哪有文琪开口的资格,在场的哪一个不比她有资历?就是他妈说话都得悠着点儿,偏偏她都现在都没有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儿。

  她就看不出来自己的处境其实很不好?她姥和她妈都到了,到现在都没能把她从曹厂长办公室里带走,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齐冬华张张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家都消消气,来到我办公室就是来解决问题的,现在时间不早了,再争论下去也得不到什么结果,大家不如就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曹厂长终于开口了。

  办公室里谁都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首先,那位小程同志是我亲自在红鸩纺织厂秦厂长手里借调过来帮忙的,过程还挺波折,程同志那边也是克服很多困难才赶了过来,对此我也是挺感谢。”

  这第一句话曹厂长就定性了程涛的身份,是客人。

  “省纺织厂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向来是以礼相待,小文同志此番应当去赔礼道歉。”曹厂长声音温和,说的话却并不模棱两可。

  文琪一脸不可置信,一句“凭什么”没说出口,就被她妈拦住了。

  “另外,关于杨浩仁这篇文章,如果文副厂长有意见,觉得程同志所言不实,就必须拿出相应的人证物证。如果证据确凿,不用你说什么做什么,工会就能把这件事情给解决了。”

  “曹厂长,你这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的内容难道还不够明显吗?事情都过去了这么久,你让我去哪儿找人证物证?”文娟满脸不可置信,像这样的事情一般不该是写文章的人出面解释的吗,怎么他们这里就翻了个个。

  曹厂长没回这话,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文娟。有些事情不提是因为不知道,只是不好说,外加提不得。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尚未调过来,还真不清楚始末。尤其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省纺织厂,他都是外来者,再加上文家的地位特殊,有好些事情肯定不好说,尤其是不能由他来说。

  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旧事重提,作为厂长,他希望这件事情能得到完美解决。如果能通过这件事情把文家从纺织厂根部挖出来,对于纺织厂来说是件好事。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让一家人对公有资产参与太多,也完全不是好事。

  曹厂长这些想法都是为了工厂好,当初决定文家在省纺织厂有保留职位是为了感念文家对省纺织厂做出的贡献,但是到如今这个决定就已经变了味道。不管是文娟还是文琪,都认为她们理所当然的管理省纺织厂事务,一件两件无伤大雅,十件八件可就说不过去了。

  文娟走上副厂长之路的这十多年,名声可以说是极差,就和她处理事情的这种态度有关。省纺织厂是归国有,厂里工人可以有主人翁的意识,却不能以主人的态度来安排管理具体事务,要是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是要出大问题的。

  趁着现在还有的补救,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

  听出曹厂长的未尽之言,文娟非常不服气,她能走到今天,不仅是靠文家,还有她自己的努力,她可不甘心放弃。另外没有他们文家就没有省纺织厂,他们家当初牺牲这么多,才得到这份特殊照顾,现在这些人竟想把它收回去,凭什么?

  不过这些话文娟只是在心里想想,她虽然懒惰,当初在产线上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提升技能,因为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属于那里,她有更广阔的未来。到了现在,她已经在省纺织厂这个大染缸里待了十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她非常清楚。

  她清楚她闺女可不清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