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古代难民穿到现代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9节


  云知买了一个大秤,就放在青砖房的院子里平坦的地方,以后用来秤他们摘下来的东西。

  那院子里刚被拾掇过,很空旷,面积也不小,不怕没地方堆放东西。

  在挣钱面前,所有跟云知签了合同的镇民都压下了心底对这房子跟山林的恐惧与忌讳。

  当天中午请云知吃了顿午饭就在她的带领下进了院子。

  然后带着背篓、框子、小刀、竹竿等工具,一起从青砖房的后门进山。

  打算当天就开始摘自己包下的货。

  山上的东西云知前几次在他们跟王支书商量的期间来的时候已经统计过。

  什么东西在哪里,云知了然于胸。

  先把包下板栗的两家人带到板栗林,板栗林有两处。

  一处是云知第一次来时见的地方,只有十几二十棵,另一处比较多,大概有两百多棵板栗树。

  估摸着大概能打出两千多斤板栗。

  这两家人是兄弟两个合伙,以前就卖过糖炒板栗,家里有工具。

  今天先一起来摘板栗,等摘得一部分够卖几天的量后,一家继续留在这里摘,另一家就带着炒板栗的工具,夫妻两个分散到不同的闹市卖糖炒板栗去。

  板栗去除外壳的事就交给家里的老人和半大孩子。

  一斤生板栗外面普遍卖7、8元钱,云知这里只卖3元一斤,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是要辛苦点自己摘。

  他们做成糖炒板栗哪怕在镇上卖,一斤至少也能卖十元钱。

  如果在阳城的购物中心商业区、夜市之类的地方,糖炒板栗的价格得是15元起步。

  板栗林往后是柿子林、石榴林、桃林、枣林、柑橘林、苹果林等等。

  有些规模大,有些规模小。

  野葡萄吃着口感不好,太酸不好卖没人要,浆果不成规模而且不好保存,也没人要。

  除此之外,能成一点规模、在这个季节成熟的水果都被包圆了。

  云知把人都带到地方后,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干活。

  她没那么快回城区,也没别的事干,干脆就摘起了野葡萄。

  野葡萄不如人工种植的好吃,但是用来酿酒、泡酒那是一级棒!

  浆果泡酒也不错。

  云知临时编了两个篮子各摘了一篮,带下山后直接在镇上批发部买酿酒泡酒的罐子、高度白酒和老冰糖。

  先用高度白酒各泡了一罐10升的葡萄酒跟浆果酒。

  然后用剩下的老冰糖跟野葡萄一起,一层葡萄一层老冰糖碎这样叠加在20升的罐子里,酿葡萄酒。

  做好后放到青砖房的阁楼里,等待时间施法。

  很快,傍晚的时候就有人送货来青砖房称重了。

  第一个来的是邓大娘,云知早就表示过有好事会先想着她。

  这次最早通知的人里就有邓大娘,她会做柿饼,家里就包了柿子林。

  在树上熟的柿子直接就拿去卖,回一波款。

  八分熟的带回家做成柿饼,留着过年也好卖。

  邓大娘给了云知好几个熟透的柿子,然后站在旁边看儿子跟老伴儿一起往秤上抬装满柿子的箩筐。

  称了重量,当场转账结清货款。

  然后邓大娘的儿子马上就把熟柿子载离镇上,送到距离关宁镇最近的一个区的菜市场外。

  邓大娘儿媳在这里占了一个位置,这会儿正好是附近人家买菜的高峰期。

  柿子一到,直接叫卖。

  因为价格便宜,味道也好,很多出来买菜的人都不由自主驻足观看,有人气就有生意。

  停下观看的人看着看着就蹲下拿了个塑料袋挑选起来。

  菜市场外这个卖柿子的摊位摆到晚上八点才收摊。

  收摊的时候带来的几框柿子只剩下十几个被压坏品相不好的了。

  带回家,家里人凑活着吃也觉得挺不错。

  “不愧是那林子里的果子,真是好吃。”邓大娘的丈夫边吃边感叹。

  他们儿媳不是本地人,只听过一些传闻,具体的就不太懂了。

  毕竟以前镇上人对那房子和林子都是讳莫如深,很少有人提及,即使提到也是含含糊糊说几句就赶紧闭嘴了。

  “爸妈以前吃过那林子里的水果?”

  邓大娘说:“好像小时候吃过,记不太清了。”

  “吃过,应该是在闹饥荒那几年。”邓大娘老伴儿陷入会议,“当时就是靠那林子里的东西养活镇上这么多人。

  可惜后来林子的主人不在了,其他人一进就迷路,只能看准了通向青砖房的方向下山才能出来。”

  邓大娘儿子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妈特地叮嘱我一定要从来的方向下山,别乱跑呢!

  我当时还寻思那么多人在山上,那姑娘也不看着点,别人要是从别的地方悄悄把果子运走她都不知道。

  没想到没一个人偷运,全都老老实实把果子运到青砖房那边去了。”

  “这林子那么神啊?!”

  “不是林子神,是半山腰那棵大树,咱们镇子还不是镇子的时候那棵树就在那儿了,没人知道它树龄有多大,老一辈都说树大成精了。”

  “要是能亲眼靠近看看就好了。”

  邓大娘说道:“现在那房子和林子的主人回来了,没准还真能见到,上面有个宅基地是属于云知的,就看她什么时候要建房子了。”

  云知目前是没钱建房子的,她还没把青砖房改造完呢。

  今天刚收到一笔卖林子里产物的钱,两万多再加上卖晕车丸、草莓的钱,差一点到三万元。

  云知立刻联系了陈师傅,请他帮忙先改造一下水电,要是还有余钱就改造一下一楼的洗手间。

  下午四点多,云知从关宁镇坐车回家,七点左右到达,饭都来不及吃就收拾东西摆摊去了。

  每天早出晚归,来往关宁镇与城区之间十多天,山林里的采摘‘活动’才告一段落。

  云知手头的钱扣掉房子改造水电的费用后,终于突破三万,达成五万存款成就。

  可惜这钱也没能在手里捂多久,马上又让人帮忙改造洗手间跟厨房,顺便把后院的牛圈猪圈给拆了。

  她有养牲畜的心思,但是不会在距离家那么近的地方养,短时间内恐怕也没时间和精力。

  无论有什么想法,都得等到她能住进青砖房再说。

  转眼就到了十月底。

  当初云知在社交平台发的大龄小学生帖子的热度早已过去。

  浪潮褪去后,留下来的依旧只有以前经常看她直播学习的人。

  十一月的第一天,云知在老粉们的千呼万唤之下,悄摸摸地重新开了学习直播。

  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时不时会到云知主页看一眼的网友很快发现,她又开直播学习了。

  很快直播间评论区全是一片:你终于回来了!

  之前停播的原因,她当初决定暂停一段时间时已经说过。

  当时有很多人为她感到可惜,认为她不抓住热搜的机会涨粉变现可惜了。

  也有人觉得她是那所学校派出来炒作的,炒作成功后就消失了,以后不会再回来。

  在云知停播的期间,还有不少人跟风学着她的直播方式做直播。

  她的粉丝刚开始特别她着急,担心别人蹭热度分走她的流量。

  后来看云知真不在乎,说不播就真不播,慢慢就淡定下来了,一心只等着云知回来重新开播,别人爱学学去。

  所有的疑问、猜测、不解、焦躁……都随着时间而转淡、消失。

  这次开播,很少有人再问关于那个热搜的事,哪怕帖子依旧没隐藏。

  在开始学习前,云知选了几个粉丝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这段时间学习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

  “有进步的,现在已经根据老师给的复习资料完成第一轮复习,准备进行第二轮。”

  “跟正常六年级学生比可能进度有点慢,但我觉得没关系,我听说后面的时间正常学生都是要写试卷做题。

  到时候我跟他们差距会越来越小,距离小升初考试还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呢,一切都来得及。”

  “这段时间除了学习还在做什么?”

  “去看了我在乡下的房子和地,挣钱、翻修房子。”

  “怎么挣钱?”

  “卖水果什么的。”

  “每个学期要交那么多钱,生活费也要自己挣,钱够不够?不够我们给你众筹,给咱闺女花钱、供闺女读书是应该的……”

  “不不不,”云知看网友们称自己为她们网络闺女哭笑不得,忙说,“不用众筹,我自己能挣钱,以后没准比大家都有钱呢。”

  云知小小地跟大家开了个玩笑。

  网友也开玩笑:“咱闺女真有出息,长得好学习好,会挣钱,还比摆烂的咸鱼妈妈/爸爸我有志气,妈妈/爸爸太欣慰了。”

  云知敢那么说,主要是山林的产出让跟她合作的镇民都很满意,让犹豫观望没参与的人,看到别人挣钱懊恼得拍大腿。

  让云知觉得在乡下种地也是大有可为,只要做得好也是能挣不少钱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