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庶女后宅升职记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5节


  自从嫁人, 秦贞娘也不过站了两月的规矩,后头丈夫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子, 婆婆是再懒得折腾她了,那位小姑看在哥哥的面上,也不会对嫂子如何, 因此她后头的日子, 是过得极为舒心的。

  日子舒心了,人便松了弦, 许多事便心直口快起来。

  方才娘亲一句话出来,秦贞娘才意识到, 自己方才的话,似有些伤人。

  杨氏一回眸,满头的发丝轻轻晃动, 原先乌油油的好头发里, 已夹杂着许多白发,刺得秦贞娘眼睛生疼。

  岁月磋磨, 前些年风华正茂的一位贵妇,不知不觉间已然老去。

  自家娘亲,为秦家,为自己,为着几个弟妹,付出得当真不少。

  秦贞娘在心里自责地摇头,拣了好听的话来哄杨氏高兴:

  “今儿瞧恒哥儿,真是好笑。说他傻吧,他又知道对那吕姑娘剖白心意,言道愿以中馈相托,说他机灵吧,又只顾着讨论国家大事,也不知道和吕姑娘多说几句贴心话。”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杨氏将耳环卸了下来,轻轻搁在了妆台上,小丫头立刻拣了起来,收进妆匣里,杨氏对着茶花挥挥手,走到床边坐下。

  茶花知道主母与四姑奶奶有体己话说,吹了烛火,压好蚊帐,便招手带小丫头们出去了。

  杨氏慢慢躺在了枕头上:“恒哥儿娶的是长媳,不必讲那许多儿女情长,那吕姑娘又体面又规矩,是个好孩子。”

  姜启文也是家中长子,与自己便是儿女情长的,难道娘会嫌女儿和女婿小两口恩爱么,只怕是巴不得越恩爱越好呢。

  这里头的差别,无非就是亲生与否、嫡庶有别这八个字。

  秦贞娘应了替秦芬来说安哥儿的事,心里原是不以为然的,这时却陡然明白了过来。

  五妹就是太懂得这八个字了,才让自己这嫡女出面来说。

  在这个家里,只怕谁都以为娘亲对待嫡庶是一视同仁的,就连娘亲自己,也不觉得待嫡庶间有何差别。

  这时陡然一提起,秦贞娘才发现,面子和里子,可全然不一样。

  这家里,论清醒自持,只怕谁也比不上五妹。

  秦贞娘有一瞬的沉默,随即就提起正事来:“娘,今日恒哥儿说起安哥儿学武的事,说是没个靠得住的人教导,范大人听了,便把这事揽了去。”

  杨氏如今倒没那样多心了,听了这事,也不问旁的,只遗憾地摇摇头:

  “范大人都出声了,咱们哪里还好说别的,学武就学武吧。只是可惜,我原想着,叫安哥儿给你弟弟做个助力的。”

  许多事,不戳破则罢,戳破了便好似雨后的落花,残败得叫人不忍直视。

  秦贞娘也不曾想到娘亲会如此直白地说出来,这时只觉得晚间吃的冰淘,冷劲在肚子里直泛。

  她的舌头打个结,一时竟不曾说得出话来,轻轻躺在杨氏身边,隔了良久才开口:“娘的意思,我大概明白,无非是怕以后平哥儿没有大出息,把安哥儿作个后手,是不是?”

  杨氏侧过脸来,看着女儿晶亮的眼睛,久久不曾说话。

  她依稀记得,前些年揽镜自照时,自己的眼睛也还这般润泽,如今年纪大了,珍珠磋磨成黯淡的鱼目,整个人也全是精明算计,连自己都厌恶自己。

  她虽对安哥儿有个利用的意思,到底也亲自养了这孩子多年,哪里会没有感情。

  女儿这时话说得直白,她却有些听不得了,转过头去,轻声道:“兄弟两个,本就是该相互扶持的,也不全是拿安哥儿作后手。”

  母女两个独处了,自然不会说假话。

  秦贞娘听见娘亲待安哥儿到底有几分真心,肚子里又暖和了起来,说话也轻快些:

  “娘的意思我懂,娘还是想着叫他们两个孩子都读书考举、光耀门楣,可是咱家读书的人也不少了,读出来的,有几个能如舅舅那样入阁拜相的,像爹这样做到个四品,已是顶天啦。”

  这话似是说两个儿子读不好书,杨氏顿时回头瞪一眼女儿:“咱们平哥儿和安哥儿聪明得很,怎么会读不出?”

  秦贞娘受一句嗔,倒笑了:“瞧娘说的,我哪里就是这意思了?”

  杨氏这才满意地回头,半阖着眼睛,慢悠悠地道:“那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是受了五丫头还是安哥儿的托请,到这会也没说到正题,我都替你着急了。”

  秦贞娘被戳破心事,也不曾紧张,只挨近娘亲一些:“娘,我也不说那许多情呀理的,我只问你,平素家里置办田产,是可着一样东西置办,还是分别置办几样不同的?”

  杨氏出身书香世家,秦家也算有些文气,她一向以为世间万品只有读书高,确实不曾想到别的事上。

  这时听了女儿的话,她倒真起了兴趣,半坐起来道:“这话细细说来。”

  秦贞娘顿时松一口气,五丫头事先想好的话,果真管用。

  “两个弟弟,一文一武,文的便跟着舅父走那清流路子,武的就跟着范大人走那军功的路子,这不比一条道走到黑要强得多?娘细细想想,是不是这个话。”

  哪怕这话有一大半是出自秦芬的意思,杨氏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是有道理的。

  秦贞娘干脆再添把柴火:“舅舅这人,最是审慎机敏的,做事绝不会落人话柄,到时候平哥儿求上门去,还可用血脉亲情糊住众人的嘴,安哥儿求上门去,他为着公道,只怕反而不愿意伸手了。娘想一想,十几年后若是事情不成,母子间、兄弟间,可又怎么处,到那时候,前头这些年的情分,难道全成假的了?”

  这一番话,直通通点明了自家那位兄长的独善其身和精明圆滑,还带上了嫡庶的事,却不像是五丫头会说的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杨氏把女儿的话细细咀嚼几遍,若有所悟,最后摆摆手:“得了得了,我年纪大了,管不了你们这些孩子了,便由得你们这些做姐姐的去操心弟弟,我才懒得费神。”

  这是应了安哥儿所求的事了,秦贞娘心里大为高兴,忍不住搂住杨氏的胳膊摇得两下:“娘就这样放宽心,才是最好。”

  女儿从前是个端方性子,哪怕是与五丫头说笑,也不曾做过这样亲昵的举动,这挨挨擦擦的样子,想来是小两口的闺房之乐,这时高兴得忘乎所以,就带了出来。

  杨氏心里好笑,却不曾点破,道一声困倦就睡了。

  次日起来,秦芬循例到上房来请安,秦贞娘见了她,轻轻点个头,两人都是聪明的,这么一下,秦芬便已知道安哥儿的事情成了。

  先前杨氏不肯安哥儿习武,一则是不愿安哥儿去吃苦,只怕也有一小半是想把安哥儿留作家里的后手,秦芬当时,也是有些怨怼的。

  十来年后,若是平哥儿出息了,安哥儿便是个无足轻重的庶子,若是平哥儿没出息,安哥儿又得立刻顶上去光耀门楣,杨氏也不想想,前头十来年,平哥儿又该如何自处?

  她知道这事求杨氏也是无用,便去求了秦恒。

  这位三哥也是庶出,只怕还明白些安哥儿的处境。

  果然,这三哥一下就想了个周全的法子,把事情求到了范离跟前,秦芬自己也不曾拙到底,请秦贞娘这位嫡姐出面劝说,果然替安哥儿把事情办成了。

  既杨氏肯应,说明对安哥儿还是有些真心实意,秦芬也不去提前头的种种,只进屋对杨氏福一福问安,然后又笑着凑趣一句:“四姐回来,太太的气色都好多了。”

  杨氏含笑受了这一句恭维,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便见丁香走了进来:“太太,四姑爷来接四姑奶奶了。”

  秦芬瞧得分明,杨氏眼中的笑意都深了不少,周围的丫头们也纷纷低下头去偷笑,她怕秦贞娘害羞,连忙打个岔:

  “丁香可不曾弄错了,四姑爷怎么一大早有空来接人,他不要去翰林院当差么?”

  “四姑爷说,接了咱们四姑娘回去,再往翰林院上差。”丁香昨儿受了茶花的教导,这时说话一板一眼的,末了还是没忍住漏出一句自个儿的话,“奴婢想着,那衙门里,偶尔迟一次也没什么的。”

  亲生女儿,还有什么好拿捏的,杨氏听见女婿急着要去当差,倒不留女儿了,连声吩咐茶花包一大包点心出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贞娘还奇一奇:“娘,姜家什么都有的,不必从家里带。”

  “傻丫头,这是给启文那孩子路上吃的,他一大早出门,难道还有空吃饱肚子了?”

  秦贞娘面上微微一红,嘀咕一句“他哪里就那样娇贵了”,到底还是没拒了娘亲的好意,由得碧玺接了包裹,自己也寻个借口,急急赶了出去。

  杨氏望一望女儿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久久不曾淡了,隔得半晌,对静静侍立在旁的秦芬叹口气:“唉,你那三哥,若有你四姐夫一半的机灵,我也少操些心。”

  昨日杨氏还只看吕真的出身教养的,怎么今日却操上心了,自家那四姐莫不是会仙法,把人都变和善了。

  秦芬心里念叨,脸上却还是不曾露出来,只轻轻应道:“三哥高中进士,怎么会不聪明。”

  聪明是聪明的,然而这聪明只放在正途上了。

  若是从前,杨氏自然没什么可担忧的,然而昨日女儿的话,由不得杨氏不多想。

  她如今只凭出身教养,替恒哥儿择了那么个媳妇,往后若是小两口过得不如意了,恒哥儿会不会怨怼她?

  杨氏用力吸一口气,正要叹息,忽地见一个婆子笑逐颜开地跑了来:“太太,端午节礼都送来啦,门房已收了,马上送来给您过目呢。”

  “嗯,好,茶花去收了就是。”杨氏说完,又想起什么,“五丫头,范家的那份,你自己检视一番,咱们家的回礼,你瞧着添减些,别出了岔子。”

  秦芬恭敬应了下来,忽地见那传话的婆子还没走,便对茶花使个眼色。

  茶花见了,轻轻托住杨氏的胳膊,杨氏顺着茶花的视线看去,见那婆子还在,便多问一句:“怎么,哪个府上还有话带来?”

  “是,是,太太英明,是柯家有话带来。”那婆子笑得见牙不见眼,“三姑爷回京了,送了许多红绿宝石来,还捎来一个喜讯,说柯家有后了!”

第184章

  柯源外出奔波, 秦淑并不曾跟着,有孕的自然不是秦淑这少奶奶。

  秦芬想一想玉锁那单薄的身子,心里一时不知是什么滋味。

  蒲草却高兴得长长舒一口气:“玉锁这丫头,终于熬出头了。”

  就连杨氏, 也是满脸的笑意:“好, 好,柯家有后了, 咱们两家都是有福的。”

  她说罢, 还问一声传话的婆子是否给了柯家的下人赏钱, 那婆子连连点头:“门房上的管事,已经给过了。”

  杨氏不住点头, 又连说了几个好。

  丫鬟们见主母高兴,也跟着喜笑颜开。

  秦芬知道, 这些人是真心实意地高兴,不光是因为两家的联姻更牢固了,也是因为这个时代, 恩宠皆不可靠, 子嗣才是最要紧的,她们也是为玉锁高兴。

  再如何在心里叹息, 秦芬面上还得端起笑来,附和着说几句应景的大俗话。

  杨氏心绪好得很, 柯家是皇帝近来重用的皇商,他家这一代的头一个子嗣,是秦家所出的丫头带来的, 这几条加起来, 都不如旁的一件事叫她高兴。

  秦淑没能抓住机会抢先有孕,至今仍是无所出。

  杨氏知道, 循着女德,她不该对庶女有这样的幸灾乐祸,可是她就是忍不住。

  那丫头小时候装得恭顺,到长大却抢了女儿亲事,便只这一件,杨氏就绝不会宽恕她。

  幸好她是个没脑子的,自己还没怀上身子,就急吼吼地把大丫鬟送给丈夫,杨氏原本只在心里笑这丫头蠢,后来是五丫头提醒了,她才想到扶持玉锁起来。

  看一看身边笑容淡淡的秦芬,杨氏心里一时百感交集,她不由得庆幸自己应下了安哥儿的事,这时对着庶女,才不至于太心虚。

  “五丫头,想必你也知道,咱们给恒哥儿定了那位吕姑娘,为着避讳,我们不好多与吕姑娘打交道,你与她本就有交情的,却不必讲这个,你这些日子就多和她来往,也算是帮她一把吧。”

  这是要秦芬去给吕真说一些秦家的事,算是极大的善意了,秦芬识得杨氏的好意,笑盈盈地替吕真谢过。

  秦家一派喜气洋洋,可是柯家的宅子里,却有一处地方冷得像假山背后常年不见光的阴凉。

  秦淑手边摆着杯茶,一动不动坐着。

  雪影带着巧儿,一时替柯源换下衣衫,一时又打水来替柯源泡脚,忙碌半日,竟没一个来理会秦淑的。

  丈夫一回来,话还没说两句呢,这两个丫头就只围着他转了,怎么,只他这大少爷是主子,她这大少奶奶就不是主子了么?

  秦淑这些日子在柯家过得还算平顺,脾气便大了些,这时忍耐不得,干脆发起火来:“我杯里的茶都冷了,也没人知道换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