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给古人直播日常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7节


  父母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她对女儿,也是同样的期待。

  可是后来,她发现她想得太简单了。

  生在这个封建时代的梁贞,哪怕贵为王爷的女儿,这一生也不可能自由快乐的生活。

  因为是个女孩,她从生下来那天起,就被套上了枷锁。

  薛皎感到痛苦,她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是尽量让女儿变得强大一点,锻炼她的身体,给她争取学习的机会。

  可现在,梁贞连仅有的几年上学时间,也被剥夺了。

  薛皎像是看见一道虚无的锁链,扣在女儿的脖颈和四肢上,越来越紧,越来越紧……

  梁桓的话在她耳中,全是推诿,因为出尔反尔,不许女儿再去读书,就给些浮财安抚?

  她看向梁桓的眼神,满是失望,“我以为,最起码关于贞儿的事,你不会说话不算话……”

  贞儿?

  梁桓一头雾水,他是说那些地产钱财会给贞儿当嫁妆,刚刚答应,怎么就扯上说话不算数了。

  梁桓脑子转得极快,迅速反应过来,他们说的似乎不是一件事。

  “贞儿怎么了?”

  薛皎只是身体虚弱精神不济,不是真的傻了,此时听梁桓反问,也察觉到不对。

  “贞儿不能去家学念书了。”薛皎勉力撑起身体,直视梁桓:“你答应我的,让贞儿读到七岁。”

  梁桓扶着她,眉头又皱了起来:“谁吩咐的?”

  “你娘。”薛皎连一声“婆婆”都不想喊。

  梁桓不解,他母亲虽然爱找薛皎的事,但贞儿毕竟是他唯一的女儿,齐王府嫡脉,下一代就钰哥儿和贞儿两个孩子,贞儿读书又碍不着她什么,为何突然不许贞儿再去学堂。

  薛皎看出他确实不知情,心不但没放下,提得更高了。

  她急切地问:“不是因为贞儿念书的事,你娘怎么会愿意出田产庄子给贞儿当嫁妆?”

  她们背地里,又对贞儿做了什么吗?

  梁桓默然,很多时候他无颜面对妻子,都是因为他的母亲妹妹行事不端,这让梁桓憋屈又无力。

  “梁桓,你、咳咳……”薛皎太急,呛咳起来。

  “别急。”梁桓连忙给妻子抚背顺气,生怕她再着急,让丫鬟端药来,又赧颜道:“你的书……”

  原来是因为这个。

  薛皎松了口气,缓缓躺回去。

  不是贞儿又受了什么委屈就好。

  她甚至有闲心冲梁桓扯了扯嘴角,“这下你妹妹,不会再惦记了。”

  她说的是心里话,那些书她都背下来了,烧了清净,并不是挤兑梁桓。

  梁桓面色青白,他自认,虽算不得品节无暇的君子,但绝不是蝇营狗苟的小人。

  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还有他看似端庄大方的生母,偏要做一些,让他没脸的事。

  “我去问问贞儿念书的事。”梁桓实在无颜面对妻子,叮嘱丫鬟照顾薛皎喝药,匆匆来,又匆匆去。

  薛皎接过知书端来的药,一口气喝下,苦意粘粘在舌根,一路蔓延至心口。

  她好累啊……

  好想就这么睡过去。

  除了女儿,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了。

  曾经视若精神支柱的课本,如今落得一个烧了清净。

  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薛皎宁愿把那些书都烧了,也不愿意让人偷去,邀名得利。

  那是属于她的文明的璀璨文化,是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智慧结晶。

  可她没能守住,被小人窃取。

  想到梁柔传遍尚京,已经在往丰朝其他州府传颂的诗名,薛皎一阵恶心,刚刚喝下去的药差点儿吐出来。

第8章

  薛皎被偷走的第一首诗,是《春晓》。

  就像她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教她背诗一样。

  梁贞一两岁的时候,小奶音讲话一字一顿,但能一口气说十几个字的长句,薛皎便开始教女儿背诗。

  她幼时的古诗词读本自然没带过来,薛皎教她的都是留在记忆深处,不需要刻意回忆,能脱口而出的那些诗词。

  《悯农》唐·李绅

  《咏鹅》唐·骆宾王

  《静夜思》唐·李白

  《春晓》唐·孟浩然

  ……

  从记忆中翻检出的诗词,刚背完诗名,脱口而出的便是朝代和作者。

  也就是那时,薛皎再次验证了女儿的聪慧。

  薛皎经常听父母提起,她小时候听爸爸妈妈背诗,三四遍就能记个大概,虽然忘得快,但她记得也快呀。

  大人都夸她聪明。

  每每听到这种话,薛皎时常懊恼,为什么好记性没有保持下来,越长大越变笨,选了文科,各种知识点背得她痛不欲生。

  梁贞却远比她小时候要聪明,薛皎教给女儿的这些诗,只听过一两遍,她就能复述下来,第二天再问,还能记个七七八八。

  薛皎喜不自胜,任何一个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头脑聪明,应该都会高兴。

  她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梁桓,想让梁桓这个当爹的也高兴高兴。

  梁桓先是自己教梁贞背了一段书试了试,确认女儿确实如薛皎所说,天生聪慧,几乎过耳不忘。

  他高兴,却不像薛皎一样纯粹的喜悦,他看着眼神懵懂的女儿,神色复杂。

  “惜为女儿身。”

  一声叹息如一盆冰水,浇在薛皎头上。

  那会儿梁贞还太小,懵懵懂懂,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叹气,也不明白阿娘为什么不笑了,之前她背了书,阿娘都好开心的。

  梁贞瑟缩着不敢吱声,难过、愧疚、恐慌,种种负面情绪填满了她小小的心。

  她觉得一定是她哪里做得不好,才惹得阿爹叹气,阿娘伤心。

  薛皎便是从那时起,时常觉得亏欠了女儿。

  如果她没有将贞儿生在丰朝,生在这个封建的古代社会,她的女儿,凭借自己的天赋,会有无数种发展。

  她的未来可能光芒万丈,可能安然自得,也可能庸庸碌碌。

  但她一定是自由的,她的天赋会为她的成长插上翅膀,而不是只有来自生父的一句叹息。

  生在丰朝的梁贞,她这份难得的天赋,注定蒙尘。

  作为一个封建朝代的贵女,家世好是优势,长相佳是优势,名声好也是优势,可记性好?头脑聪慧?谁在乎呢,不过一女子。

  薛皎再不多提女儿出众的天赋,她独自给早慧的女儿开蒙。

  教她背诗,教她算术,带她做简单日常的科学观察实验。

  她依旧会做噩梦,梦中惊醒,却不再哭泣,因为会吓到窝在她怀里安睡的女儿。

  薛皎主动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在正院内,齐王府的花园又大又漂亮,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她以前最喜欢去那玩,如今却不肯迈出院门一步。

  地砖上的血已经洗干净了,留在她心里的血渍越渗越深。

  出了院门,若是再见到不平事,弱者遭欺凌,无辜者被冤枉,忠直之人被背叛,她无法视而不见。

  可若是帮了她们,薛皎又护不住,盯着她虎视眈眈的恶人,无法对她下手,会踩着这些奴仆下人的命,朝她脸上挥巴掌。

  薛皎不觉得被打脸,但她担负不起这一条条人命。

  救不了,无法救,索性闭耳塞听,装聋作哑。

  这是薛皎的妥协和退让,让她无力,也让她心底的希望逐渐消弭,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深。

  可薛皎没想到,她已经退到这个地步,她不去招惹旁人,那些人还是不肯放过她。

  梁柔偷了她的诗。

  她给女儿启蒙的那些古诗词,被安插在她院里的下人强行记下,传回齐太妃处。

  那一年梁柔已经十四,丰朝的贵女大都会在及笄后,十五六岁的年纪出嫁。

  薛皎和梁桓的婚礼流程走得很快,也花了三个多月,这也一直是薛皎被人诟病的一点,婚嫁流程走得太急,显得女儿家不矜持,男方不重视。

  梁柔十二三岁时候,她母妃便在物色尚京城中适龄的贵胄子弟,为梁柔的婚事做打算。

  齐王府唯一的嫡女,梁柔的身份足够高贵,她的婚事必不可能太差。

  但“好婚事”之间也不是完全一样,一般好,比较好,非常好,好到整个尚京的贵女都会羡慕,这就是差别。

  梁柔想要的,当然独一份的,让整个尚京贵女都羡慕的婚姻。

  可尚京城中适婚贵女,梁柔却不是独一份的高贵。

  与她年龄仿佛的,单是皇族就不止她一个,宫中皇帝同母亲妹六公主,大长公主的女儿云嘉郡主,还有福王的嫡幼女宝华郡主。

  更不用提才名远扬的宰相嫡女,出了名貌美的大理寺卿嫡孙女,以及温柔贤淑,贤名得太后夸赞的礼部尚书嫡长女。

  这些贵女们,出身家世不比梁柔差,自身又各有所长。

  梁柔有什么呢?

  她家世好,但王爷的女儿,如何比得上皇帝的同母妹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