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7节


  众人这才一窝蜂的拥上去看这首诗,独留下脸色惨白的谷程岭以及面无表情的冯擎。

  本次院试名额为四十二人,第四十二名和第五十名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有的人只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

  一同参加考试的师兄朱检名列十七、赵同舟名列四十二,刚刚好是最后一名幸运儿。

  穆砚就显得不那么幸运了,他是第四十三名,在名额之外。

  贺云昭也不知该如何去安慰穆砚,只能看着穆砚打滚一样的哀嚎。

  翠玲着急的钻进来,她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三爷!”

  贺云昭摆摆手,“没事,杀猪呢。”

  她瞧着穆砚抓着软榻上的绸缎整个人扭来扭去,无奈的哎一声。

  这要是排名五六十,他估计也就接受了,偏偏是排在这个名次,这才心中生出不甘来。

  “这回府,我该如何同母亲说啊!”

  “去时信誓旦旦,要是名次不好也便罢了,偏偏刚好在这里。”

  侥幸中了最后一名的赵同舟这会有点不好意思了,还真不知道如何安慰师弟。

  朱检师兄得了名次便赶回家报喜去了,

  一同跟着来的赵同舟是为了说说那冯擎的事。

  穆砚一声声哀嚎传出去,贺云昭只庆幸贺家地方大,前院离后院远,不然这一声声虎啸都扰了后院女眷的喜悦。

  她顺手将胳膊搭在茶桌上,翘起一条腿踢了一下穆砚的的脚底板。

  “得了,别嚎了,下一届你必然能中,说不准还赶上和我们一同乡试呢。”

  穆砚把脸埋在自己手臂中间,他闷闷的声音传来,“那算什么事,我这名次都不好意思说出去,刚好没赶上。”

  赶上最后一名的赵同舟再次尴尬的摸摸鼻子,“穆师弟,要不明年你也去静心庙拜拜?”

  “哈哈哈哈,”贺云昭拍着桌子笑起来,一抹眼角蹦出的眼泪,她啧了一声,道:“秀才尽头是同舟,穆砚更在同舟后。”

  赵同舟也没憋住,扑哧一声笑出了声。

  这两句诗不成诗的句子后来在赵同舟这个便宜嘴里传出去了,自此后科考的最后一名便有了一个代称。

  名落同舟。

  穆砚好歹是收了自己情绪,三人坐一块,翠玲领着小丫鬟们上了一桌子佳肴并两壶美酒。

  家里独子中了秀才是大喜事,后院的贺母忙着给亲朋故友发帖子吃酒,贺家再次一只脚迈回了圈子。

  贺云昭倒也不急着去分享喜悦,她想先把今日的事情弄清楚。

  她在酒楼虽然表现出十分谦虚低调不愿与人争端,最后讽刺人也是文雅有理。

  但人与人之间不是回合制的游戏,打一把就结束,争端的结束往往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赵同舟小时候是在西北长大,那个地方军政混杂,他和武将家的孩子们一同上街耍的时候更多,他这个人看着冲动热烈,其实心眼不少。

  就说朱检,看起来稳重沉稳,真要是耍手段对上的时候,赵同舟两个回合就能玩死他。

  他还担心贺云昭年纪小不懂其中纠葛,出了酒楼刚要开口就被贺云昭邀请过来了。

  于是也便清楚贺云昭不是心里没有成算的人。

  这时候的酒度数不高,权贵之家是从小娃娃起就会喝酒的,醉酒酗酒是富贵人家的特权。

  贺云昭到了十岁,每个月都挑休息的日子喝几杯练练酒量。

  据贺老太太说,以前贺老爷子和贺父都是爱喝酒的,酒量也极好,从来没见醉过的,且一段时间不喝还会有些馋。

  家中几个孩子,大姐贺锦书、二姐贺锦墨还有她都是能喝的很。

  贺云昭作为主人家先给两位倒了一杯,一杯饮尽,话也就打开了。

  她随意拿筷子捡了片卤肉起身夹给师兄,口里问道:“今日那冯擎虽没曾言语多少,但一瞧就知道他才是能指使谷程岭的人,从前知道这个人只说是颇有才名,如今既起了冲突总要打听清楚是个什么来头。”

  贺云昭眼含挪揄,就听赵同舟骂的那几句话就知道,他应当是极清楚的。

  不然那能连人家两个人一张床睡姑娘的事都知道呢。

  招同舟笑纳了师弟给夹的这片卤肉,却故意卖个关子,“师弟从前可听过有什么冯家?”

  这一句还真叫问住了。

  从前还真未听过书香门第中的冯家,听过的两户姓冯的一户是给宫里做银饰的冯家,一户是御马监养马的冯家。

  这两家都对不上啊?

  贺云昭道:“师兄,你就别卖关子了。”

  穆砚也是连声催促。

  赵同舟极其讥讽的笑,这样的笑出现在他脸上着实叫人一愣。

  “没听过就对了,那是十七年前犯了事的冯家,一家子发配边疆,陛下登基时大赦天下,这家人还回了京城。”

  贺云昭蹙眉,怎么听怎么不对劲,以冯擎的傲气,看起来不像是只凭才华啊。

  “这么说他背后没有什么人撑腰?”她有些惊讶。

  赵同舟摇摇头,冷笑一声,“非也,他的来头可大着呢。”

  “大名鼎鼎的理国公府!”

  贺云昭一愣,理国公府,还真是熟悉,正巧与她曾外祖父襄王的府邸接壤。

  两家花园接壤处延申便是齐府。她初次扬名也是在那里。

  赵同舟既开了口就干脆全说出来。

  “理国公裴尚玄你们应当也知道,既是国公爷又是陛下唯一的亲妹妹宁安公主的驸马,也不瞒你们,我父亲和他多有不睦,当年就是被他挤兑的去了西北。”

  “理国公同公主感情不睦就和这冯家有关,先帝末年朝堂多有变动,冯家掺和进了二王案中,被刑部查出后全家流放。”

  “但理国公据说曾被冯家一位姑娘救过一命陛下登基后就把冯家全家都从边疆接了回来。”

  赵同舟一挑眉,“你们猜如今在理国公府甚至压了公主一头的是谁?”

  两个惊呆的娃子不倒翁一样齐刷刷的摇摇脑袋,“不知道。”

  “正是那冯擎的亲姐姐!”

  贺云昭惊的瞪圆了眼睛。

  惊的不是公主驸马还纳妾,事实上公主驸马纳妾还是常事,不纳妾的极少。

  就算是最为剽悍的大唐公主,驸马纳妾也是常事,唐中宗的公主嫁给了裴巽后,裴巽偷偷纳妾,公主就把小妾的皮扒下来一块,同时削掉驸马额头一块皮,把两块皮互换。

  北宋王诜做了宝安公主的驸马后,频繁的纳妾,几年内一连纳了八个小妾,还在公主病重之时与婢奸于公主身旁。

  驸马纳妾从来不是稀奇事,欺辱公主的也有发生过,甚至曾有皇帝给公主加恩加到了庶子头上!

  令贺云昭惊的是,当今陛下仅有宁安公主一个亲妹妹,即使性格再温和也不会允许驸马如此啊!

  理国公裴尚玄虽在武将中势大,但当今陛下又不是傀儡皇帝,明晃晃的欺辱公主岂不是有不臣之心!

  赵同舟一脸复杂的摇摇头,他啧了两声,“你不懂,不懂啊!”

  贺云昭此刻还不明白这两个不懂是什么意思。

  但当贺家举办酒席吃酒庆贺之时,襄王亲自前来,贺云昭才明白这两个字有多一言难尽。

  襄王年纪虽大,他人却精神,雪白的头发梳理整齐,一听宝贝曾孙问这事,老爷子皱脸啧了一声。

  “哎!”老头烦躁的抓着脑门,出门前梳理好的头发都弄乱了,堪比导师修改学生论文的烦躁。

  “那宁安,她脑子有病!”

第18章

  一代朝臣一代胆,什么样的帝王自然就养出相对应的臣子。

  太宗皇帝时期,朝臣是不敢如此议论皇子的,不仅是因为太宗皇帝威严甚重,更因为先帝那一批皇子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

  襄王年轻的时候小鹌鹑一样过着边缘生活,先帝登基后才作为施恩的对象逐渐走入京城人的视野。

  到了此时,他老人家年纪大辈分高,无论是谁他都能评价两句。

  但他能力是没有的,性格是平和的,富贵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唯一不顺心的就是自己活的太长有小辈死在他前面。

  叫他刻薄言语去评价别人还是有些困难的,能说出这一句‘宁安有病’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襄王一瞧贺云昭这充满探究的眼神,他只好叹口气,细细讲来。

  从他视角看,宁安公主实在是自己找罪受。

  裴尚玄此人倒也是个人才,他那一辈的勋贵子弟中,他是少有的性格坚韧能力出众的。

  他能贵为国公之尊,当然也不只是他自己的奋斗,而是因为他父亲就是理国公。

  到了他这儿本来应该是降为侯爵的,但因他招为宁安公主驸马,先帝破例允许他不降等袭爵。

  这桩婚事是先帝点头,理国公府欢天喜地迎回来的。

  要知道至今理国公府西面最大的三个院子都是为了迎公主下嫁建造的,当初那也是用了理国公府大半的身家。

  谁知道几年过去,陛下登基了,裴尚玄突然就冒出一个罪臣之女的救命恩人,还赶上新帝登基的东风被赦免了。

  他便直接把人接到了府里,自此宁安公主一片和顺的婚姻就迎来了惊涛骇浪。

  襄王摇摇头,他恨铁不成钢道:“陛下多次召宁安进宫,就是为了问清理国公府的情况,还曾训斥裴尚玄,但公主一直不松口就实在没办法,久而久之……”

  “久而久之,大家就习惯了。”贺云昭幽幽道。

  襄王一顿,他纳闷的看了一眼大孙,“是啊。”

  陛下也是人,他改变不了宁安公主的处境自然会生气,听了公主近况自然也冷着脸心情不睦。

  时间久了,宫人们也会尽量避免提起宁安公主,以免陛下不快。

  最后所有人都习惯了这种情况,宁安公主自己愿意的。

  贺云昭有些不解,疑惑问道:“公主就没想过和离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