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秦长公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4节


  她的这双手早已沾染过鲜血。

  想做的事情找到了,方向也明确了。

  但这历史政治,不是她这个理科生的擅长之道,她连那个未来的少子秦二世是谁都不知,始皇何时驾崩亦然。

  早知道会穿越,她就该去图书馆看几本史书的。也不至于现在两眼一蒙,和个古人没有区别。

  ……她需要帮手。

  赵玉一边这么想,一边去翻阅扶苏阿兄书房中的门客名册。

  好消息,有眼熟的。坏消息,不是教科书上眼熟的。

  这些人都是扶苏阿兄和她所提及的那些有才华,值得信任的人。

  赵玉想起了扶苏阿兄与他们策论的时间,颇有些头疼。

  她印象颇深的,是一名为公羊宏的门客。此人深受扶苏阿兄器重,一旦论起国事,往往激动得忘了时间。

  赵玉对这些与扶苏阿兄频繁接触,且善于察言观色的门客们有些头疼。

  他们整日与她论策可不妥。得给他们找一些事情去做,忙起来才没空留意她与扶苏阿兄的不同。

  除了这些门客,赵玉也在脑海中搜寻朝臣之中那些亲近扶苏阿兄的人,或者是秦末乱世中,常常出现在教科书里的那些人。

  项羽,项梁等人是旧楚国人,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样的人,即便是招来,也只会给她惹来麻烦。不是她能够争取的。

  张良,谋圣的脑子应该很好。但是此人应该出身贵族,博览群书,六国的贵族……与秦怕也是有仇。

  而且这人恐怕比她聪明,难以掌控,或许会适得其反。算了,心眼子太多也不妥,反正不知道人在哪里,先不考虑。

  刘邦善于用人,吕雉在历史上的手腕也高。若她对他们施以恩惠,或许能够投靠她,不过,这对夫妻现在在哪里呢?

  韩信,兵仙,有胯下之辱这个词语,他的出身应该不好,先拿钱收买人心试试?

  但还是那个问题,除了名字,这些人的年龄,相貌等,她一概不知。

  赵玉觉得没有比这更糟的开局了,而当她正在思索时,侍女通传,公羊宏求见。

  得,头疼的家伙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公羊宏得公子接见,入内便行了礼,然后高兴地说道:“宏贺长公子及冠,公子近日身子可好?您已经两日未入老夫院内商议国策了。”

  赵玉勉强露出微笑:“谢先生之贺。扶苏近日繁忙,冷落了先生,深感有愧。眼下,扶苏有一要事。除了先生,扶苏不知还有何人能够信任。先生可愿替扶苏分忧?”

  公羊宏被长公子如此请求,心里也有些飘飘然。

  他欣然应允:“长公子但说无妨。老夫定能为公子办妥!”

第22章 求您带我去见长公主,信愿为公主效力

  而在她刚下决定决心的几天, 一次廷议结束,嬴政留她在殿内协同处理政务。

  赵玉当时便愣住了。

  这几日她试着学扶苏阿兄的方式处理公务。但那都是下属回禀,搬竹简在府内批阅的。有些她看不太懂,不太能处理的, 还可以查阅阿兄留存的书籍法典, 或是拿去问问府内的客卿。

  父皇要她现场一起处理, 或许扶苏阿兄从前做过, 但她……

  似是看出了她的犹豫, 嬴政皱眉:“怎么,不愿?”

  “儿臣岂敢。”赵玉硬着头皮答应。

  嬴政命寺人在他书案下方重新摆上一案, 再让人分过去二十多捆竹简。

  等赵玉坐下时, 左右已经奉上了笔墨。

  赵玉偷偷瞄了眼嬴政, 后者已经步入了正式的工作状态。

  案上堆积的竹简如山厚重,遇到长一些的竹简,还得由寺人专门搬送,改完后还要命人挪开。

  这真是种异样的感觉,历史书上的人物成了她这世的父亲。

  嬴政似乎察觉了她的目光, 头也没抬便道:“朕的脸上写有公文?”

  赵玉胡思乱想被抓个正着,赶紧翻开手上的竹简查看。

  这位官员开头写的便是称赞陛下,通篇洋洋洒洒写了好几行都还没有步入正轨。

  是个小马屁精。

  赵玉看了半晌,才知道这位官员是想说官府的屋顶被暴雨冲垮了, 他们那里资金短缺, 委婉地表达想要一点经费。

  赵玉在脑海内快速计算他请求的钱财购买力, 觉得还算合理。于是便仿着阿兄的字迹,写了个准。

  写完之后也没着急放下, 而是悄悄学了几句夸人的词。没准下次能用上。

  下一位官员的字迹尤为难看。赵玉耐着性子看了片刻,连连皱眉。

  字写得这么难看, 呈上来当真不怕陛下怪罪?实在不行,请府内的刀笔吏代为抄录不可吗?

  不过等赵玉看完这位官员的官职标注,顿时就有些理解了。很小的官,估计家里也没什么钱财。这个时代会识文写字的人才不多。既然招来了,是得包容些。

  批完,下一个。

  这篇……写的是劝谏陛下行分封,通篇借古讽今,明褒暗贬,但是又不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再者,现在始皇已经采纳李斯的意见推行郡县,天子之令,岂能朝令夕改?

  她一个历史不好的人都知道搞分封是开历史倒车。不喜欢,不准过。

  赵玉连着批完十几份公文,期间还得注重礼仪,保持坐姿端正,感觉有些为难人。这个时代可没椅子,大家都跪坐着,虽然有支蹱撑着,但也着实疲惫。

  她揉了揉眉心,悄悄瞥了眼嬴政,趁对方不注意,迅速调整一下坐姿。

  刚翻开下一份公文,赵玉顿时眼前一亮。再一看官员署名,居然是廷尉。

  她可总算理解为何连教科书都夸赞李斯小篆优美了。在经过前面几位官员的字迹对比下,此份公文看着格外赏心悦目。

  而这份公文不仅字迹好看,内容也涉及国家大事。李斯建议陛下拆毁郡县之间的城墙,并且收拢天下的兵器销毁(注),以免怀有异心的六国之人,借机生反……

  赵玉刚才看的都是一些官职不大的官员上书,惯性思维的她以为始皇拨过来的公文都是一些小官小吏的献策。没料到还真是随意一拨,就连廷尉的上书都在她这儿。

  李斯的建议……她虽然看着有理,但不敢随意去批。于是,便起身,抱着竹简来到嬴政身侧。

  “拿不准主意?”处于工作状态的陛下连手都没停。

  赵玉摇头又点头:“非也。只是,儿臣觉得此策甚是有理,父皇应当看看。”

  嬴政看到熟悉优美的字迹,也是目光微顿,待他通篇浏览之后,面露喜色,道:“善!”

  看来是说到了陛下的心坎上。

  廷尉李斯果然能力出众,看来不日便会被升为丞相。

  赵玉心里这般想着。

  嬴政这时候公务处理过半,也有闲心关心长子的近况。

  “你近日与王家那小子关系闹僵了?”

  ……陛下说的是王离?

  赵玉愣了愣,才回复道:“并未,父皇多虑了。”

  嬴政摆出证据:“平日下朝你们不都是要并肩着走吗?朕看你近些日总躲着他。”

  如果不是他三番几次意图勾肩搭背,险些碰她胸口,她也不会如此。

  赵玉斟酌道:“……回父皇,是起了些摩擦,不妨事。”

  她还是愿意和心思单纯的武将深交的。

  但在王离未改正爱动手动脚的习性之前,她需得冷落他几次,立立威信。

  嬴政道:“你态度和善些,代朕多关心这些功臣后代小辈,莫要让他们心寒忧虑。”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择日就携礼造访王家。”赵玉回道。

  嬴政又问:“朕听闻你府内门客变动频繁,就连公羊先生也离城了。怎么,你是苛待了他们?”

  ……陛下的消息果然灵通,不过她总不能说是派出去拉拢人才吧。

  不然听在始皇耳中,就成了陛下尚在盛年,长子就已心怀不轨,意图接位。

  “儿臣听下属汇报,说在某些个郡县有六国之人聚集,儿臣担忧他们生事,这才派公羊先生等人前去调查。”赵玉回道。

  一听到是关注六国遗民异动,嬴政欣慰地点了点头。

  天下已定,过些时候,朕也该巡游各郡,镇住这些怀有异心的六国之人。

  届时,便由扶苏监国吧。

  嬴政刚这么想,恰逢扶苏将批阅过的竹简归还,他随意翻了一篇,突然间面色有些古怪。

  赵玉见状,手心不免沁出冷汗。

  她的字迹应与兄长吻合,难道哪里露了破绽?

  嬴政盯了她半晌,随后,命寺人又分些竹简给她。

  赵玉松了口气,重新回到自己案上工作。

  仆射淳于越晚些时间收到了陛下的批复。

  虽然陛下决意施行郡县,但他还是不死心,坚持上书,以周朝为例,分封功臣和六国贵族,如此才可收买人心。分封宗室子弟,护卫王都,如此才能保持国祚长久。

  他言辞诚恳,陈情切切,定能打动陛下!

  可当他打开竹简,看到陛下的批注时,顿时气得不轻!

  因为上面写着十几个气人的字眼。

  废话连篇,狗屁不通,不予采纳。

  —

  熙和回想前几月的事情,顿时有些失神。

  这天幕所解说,似乎不能如实记载她的事迹。也对,即便是史书也有道不明的地方,何况一个充满戏剧艺术改编的电视剧呢。

  但对于年幼时的往事,她是真的记不清了。这天幕倒也解开了她多年的疑惑。

  淳于越应该知晓是她批的公文,那次之后估计很生气,连着几个月都抓她的错处,想找机会和陛下告状。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