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穿成年代小可怜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1节


  有一些村民非常的激动,也有一些人不屑一顾,但是有更多的人还是持观望状态。

  毕竟现在加工厂还没有开起来,他们也不知道这钱投进去了会不会打水漂。

  “现在,想要出钱入股,我们胜利大队食品加工厂的就到蒋会计这边登记,我先来,我投100块。”

  大队长第一个登记,100块钱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投资了。

  第二个登记的就是江会计,也是投入了100块钱。

  有两个村领导带头,那些还有一些犹豫不决的村民也心动了。

  虽然他们的钱不多,但是5 块、10块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二柱他娘,你是咋想的?”

  底下的一个大婶拉住自己身边的另外一个婶子,想要听听她的意见。

  “我觉得听大队长的没错。”

  “那我们家也出点!”

  “你们家出多少?”

  “我儿子刚刚结婚,家里的钱不多,要不就拿出10块钱吧。”

  “你们家出多少?”

  ……

  这样的对话,在整个晒谷场到处都是。

  苏然没有想到,集资的事情这么顺利,这说明大队长在胜利大队还是很有威望的。

  苏然也没有管这些,直接去了排队那里,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50块钱交了上去。

  有一些人家没带钱的,直接跑回家里去拿,场面一度非常的热闹。

  知青们全都拿出钱来了,虽然说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是周博远周博弈两兄弟,一人出了80块钱。

  剩下的有出50的,也有出二三十块的,就连一直装穷没钱的许来弟,都拿了5块钱出来。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这次的目标很快就完成了,甚至远远地超出了预计,一共筹集了2300多块钱资金,加上村里出的500块钱和公社给予的200块钱补助,开场的前期投资一共有3000多块钱。

  这一下真的是什么都不愁了。

  由于苏然做出来的这三样东西被食品厂给采用了,当场就给了苏然30块钱的奖励还有500个工分奖励。

  看到这么多钱和这么多的工分奖励,在场的人眼睛都红了。

  “大家不要羡慕苏知青,一定要多向苏知青学习,如果也有好的点子,咱们食品厂也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希望大家接下来的时间再接再厉。”

  大队长的话鼓舞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伙全都摩拳擦掌,准备回去大显身手,争取拿到现金奖励和工分奖励。

第33章 食品加工厂成立了

  村民们的行动非常的快,在确定办加工厂的位置以后,很多村民都自发的来帮忙。

  这一回了大队长也是发了狠了,不仅请来了公社的工程队,还拉回来了好几车红砖和瓦片,因为有村民们的加入,几间红砖大瓦房拔地而起,为了用水方便,又专门打了一口井,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胜利大队的食品加工厂就这样建好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人也都没有闲着,特别是苏然,更是忙得晕头转向,因为她被大队长委以重任,直接安了一个生产负责人的名头,主要的任务是教会所有生产工人食品的制作以及研发新产品

  加工厂前期计划招20名工人,这20名工人各司其职,有生产的,有包装的,有装卸……

  为此村里又进行了一次招工考试,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识字,就这一个要求,就把很多人给刷下来了。

  这一回那些因为找借口而没有去过扫盲班的婶子大娘们,真的是后悔的捶胸口,有些人还不服气

  “凭什么就不让我们参加呀!我们也是这个村里的一员!”

  “就是呀,大队长这也太不公平了。

  这可把大队长给气坏了,开口骂道:“都给我滚犊子,不让你们参加,你们自己没有一点逼数啊!大字不识几个,那卷子你们看得懂吗?”

  “那就不能不笔试吗?咱们这是招干活的,又不是找老师。”

  大队长被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了:“对,是招干活的,可是在这厂里干活和你们在地里干活能一样吗?

  咱们厂是食品厂,里面那么多调料那么多配方,都必须认字才能够看得明白!”

  此话一出,那些还想要闹腾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而上过扫盲班,而且认识不少字的村民可开心坏了。

  虽然说20个名额,其中得分给知青几个,谁叫人家都是文化人,但是大队长可说了,哪怕这次招不上。

  等以后厂子扩大了,他们还有的是机会。

  招工考试一共分成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笔试,笔试的部分非常的简单,基本上认字的人都能够做出来。

  第二个部分就是岗位的竞争,毕竟一个食品厂想要运转起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公社的领导对胜利大队的食品厂也非常的重视,特意派了两个公社食品厂的人过来进行指导工作。

  经过一番考核,很快一个草台班子就组成了。

  厂长由大队长亲自担任,江会计不仅是村里的会计,也是厂里的会计。

  本来大队长想要让苏然担任食品厂的生产主任,被苏然给拒绝了,笑话,她捧着的可是柔弱不能自理的人设,每天上山打猪草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让她朝九晚五的去上班,那不是要她的命吗?

  而且,厂子刚刚办起来,事情非常的多,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亲力亲为,平时的时候,让她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还可以,累死累活的去干活,一个月去赚十几块钱,苏然想想都累。

  虽然上辈子,在养父母的教导下,她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能,但是她这个人从骨子里还是懒散的,而且在这南方,一年到头都有干不完的活。

  无论是春种秋收,厂子里都是要放假的,到时候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她也逃不过,所以平时的时候,能摆烂就摆烂吧,反正她也不差钱。

  再说了,要是厂里能有个文职的工作,她倒是可以考虑,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这里面的人基本上干的都是下力气的活,自己还是算了吧。

  虽然喝了灵泉水之后,有使不完的力气,但是她还是喜欢上山下海的生活。

  所以苏然就连厂里的招工考试都没有参加。

  经过考试,最终由五个知青,两女三男,还有15个村民入选了。

  女知青是老大姐郝红梅和徐爱芬,男知青由陆卫国、杨大林和周博奕入选。

  几个人都挺高兴的,能够进入工厂工作,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而没有被入选的知青们,虽然有些难过,但是又很快的振奋了起来。

  因为大队长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等到加工厂稳定以后,他们胜利大队还会开办一个小学。

  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会被选上当老师,毕竟他们许多人都是高中毕业的,在这个就连初中生都没有几个的小渔村里可以说是很高的学历了。

  比起当工人,当老师肯定会更加的轻松。

  苏然倒是不关心这些,现在的她正忙着指导工人们生产。

  原本她是不想来的,但是大队长说,这个方子是她提供的,她本人对加工出来的东西最有发言权。

  反正就是请她过来尝尝味道,要是味道不对,请她帮忙纠正一下,一天给她八个工分,等到产品的口味稳定下来,她就不需要来了。

  听说可以不上手干活,每天都有工分拿,苏然这才同意了。

  其实苏然觉得大队长就是太过小心,自己给他们的这几个方子,上面标注的都非常的精确,而且之前也已经和大家伙做过了,几个工人都做得挺好的,难道换了个地方就做不好了?

  果然第一批食品做出来以后,无论是从味道还是色泽,都是让人无可挑剔。

  而且在苏然的建议下,上手操作的工人们都穿着统一的围裙,戴着口罩,看上去干干净净的。

  生产食品的车间也非常的干净,总之,这一个小厂可以说是非常得合格了。

  虽然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像后世那么华丽的包装,但是大队长也是有本事的,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两台机子,一台是塑封机,一台是真空包装机。

  这两台机子一看就是二手的,但是完全不影响使用。

  在知青们的建议下,还去公社的塑料厂定制了一批印有胜利食品厂的包装袋,把他们生产出来的鱿鱼丝、海苔脆、香酥小黄鱼等食品,用专门的包装袋包装好,看上去就像是大厂子生产出来的。

  又去公社的玻璃厂直接订购了一批专门用来灌蚝油的玻璃瓶,贴上胜利食品厂的标签之后,华国第一批蚝油就这样被生产出来了。

第34章 销售,断绝关系

  产品被生产出来了,但是要该怎么销售出去?这可把大队长他们给难住了。

  毕竟他们也不是专业的,让他们管管生产倒是可以,但是销售的事情真的是太为难人了。

  大队长马上又想到了苏然这个“智多星”,让人把她找了过来,说是请她帮忙出个主意。

  苏然想到自己有冯翠莲这个供销社的“熟人”,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食品厂的产品放到供销社进行售卖。

  虽然说她没有在食品厂上班,但是当初也是她引导大队长开办食品厂的,而且在建厂的过程中,虽然说自己也没有出过多大的力,但是也是看着食品厂一步一步成立的的,现在食品厂的产品生产出来了,要是砸在手里,她也不忍心。

  于是主动开口说道:“大队长,我这倒是有一个办法。”

  大队长正愁眉不展,听苏然这么说,立马惊喜地问:“什么办法?苏知青,你快说说。”

  “大队长,那我就说啦,其实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要是有什么不对的,你就直说。你看咱们村里,其实有不少的年轻人,脑子都很活络的,包括很多知青,都非常的有文化,虽然说下地干活不太在行,但是我觉得如果让他们出去跑销售,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咱们的产品味道好,而且也是在市面上没有见过的,要是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把咱们的产品推销到供销社、百货商场这些地方,肯定非常的受欢迎。”

  大队长听苏然这么说,顿时茅塞顿开。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呀。”

  “大队长,其实不光是我们公社的供销社,有能力的还可以往边上的城镇跑一跑,不光如此,你看我们还有很多之前都是从各个城市来的,他们那些地方的人有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有吃过海鲜,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那边没有海,而且海鲜运输起来也不方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些海鲜做成了这种容易储存的食品,那么就有机会让他们尝到海鲜的味道。”

  “你的意思是说?”

  “就是让这些知青们写信或者打电话回家,可以借他们的亲戚,朋友帮忙推销我们的产品,当然我们也不是让他们白干活的,咱们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提成。”

  “提成?”

  “对,就是卖出多少货,就给予相应的现金奖励,比如说卖出100块钱的货,咱们可以从100块钱的利润里面给他们百分之一,卖得越多,提成越高,我相信他们应该是非常愿意的,而且包括那些把咱们的货推销到周边城镇的人也可以,这些人咱们可以统称为推销员,也算是我们食品厂的编外人员了,平时的时候他们没有工资,但是一旦把我们的产品推销出去了,咱们就给他们提成。”

  “哈哈哈哈……苏知青,你这个主意真的是太棒了,这个脑瓜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觉得,老头子这个厂长应该由你来当!”

  “不不不,千万别,大队长,我就是脑子比较聪明,干活真的是不行,平时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咱们食品厂这么大一个摊子,我可没有这个能力接下来。”

上一页 下一页